诗歌的可读性; ?1 X, t. e9 |
文|山子影6 r @/ \* k" `! U+ N
- A" P4 f1 o0 n6 A3 g0 T
诗歌是可供阅读的文字,是在可视可读中进入心灵再感悟再抒情的。诗歌的可读性,包含了诗歌的可欣赏性。
. a4 T/ {% Z: w( p) R$ M 诗歌的表现力,是诗歌可读性的首要条件。没有形象的语言作支撑,诗歌的可读性就是一句空话。人是在一种阅读和学习中,认识世界,进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的。诗歌也是开拓精神和物质视野的文本。诗歌的可读性,就在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语言,诗歌的理趣。
9 C* e4 A3 @( f 诗歌的可读性,对于读者和作者本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Z5 z8 z4 h) T
常看到一种诗歌文本,在语言运用、意象设置及诗思方式上大大偏离了诗歌的阅读规范与审美习惯,整体风格过于晦涩、多值型或怪异,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样的诗歌文本,不仅对业余读者来说构成了阅读接受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对许多有较高诗学素养的专业读者,也构成了阅读接受上的严重挑战。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当代汉语诗界极端的“个人化”写作与“贵族化”写作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初衷与它的后果都是要诗人的写作变成一种与读者无关的、高不可攀的写作。这显示了少数写作者孤芳自赏与自我炫耀的“贵族化”心态。 ( H5 x- W+ S _; |; ^7 r
2017,12,5
' O: W9 ^; k, \# v) o; S8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