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宗小白《野花》(外一首)
瞬间的顿悟
——读宗小白《野花》
一朵野花在道旁,风一吹,它就摇晃,这种自然景观,本身就充满诗意。诗人宗小白不光发现了诗意,还从中窥探到了某种存在的秩序,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诗写的瞬间,吹来的风与生活中的某些遭遇形成了同构,野花与诗人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契合。在这里,所有的景语都是情语,“野花”也成了诗人的某种精神情态的化身。这首诗,妙在不动声色的隐喻,妙在诗人的瞬间“顿悟”,写得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几乎窥不出什么破绽。我相信,宗小白写这首诗时,一定得到了灵感之光的瞬间照耀,于是提起笔一气呵成。
宗小白||《野花》
不知名的野花生长在道旁
风一吹
它就点点头
再一吹,它又点点头
它见的风
多了
没有哪阵风
吹倒过它
倒是那些风
吹着吹着
就不见了
相由心生
——读宗小白《慈悲》
读到宗小白这首《慈悲》,喜不自禁、心潮起伏。显然,这是一首“观念先行”的诗,所谓观念先行,是诗人心中先有一种观念或情感,然后倾注于事物,这当然是从创作发生的瞬间来揣测的。观念先行,是我的生造,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看到落日想到慈悲、看到落叶也想到慈悲,虽然莫名其妙,倒也合情合理。但我以为,是因为诗人心中有“慈悲”,所以落日和落叶也才具有了“慈悲”。事实上,在佛家的眼中,天地万物都是慈悲的。一个人心中有慈悲,才会眼中有慈悲。一个人看到落日、看到落叶而想到慈悲,毫无疑问,这个人也是慈悲的,他(她)一定心地善良。虽然,他(她)很脆弱,但他(她)心藏大善和大爱。因而,神也定然是会眷顾他(她)的。因而,宗小白说:“神最后还是决定//把慈悲/也分一点给他”。这真是太好了,太圆满了,这是诗人内心的圆满,这是善根结出了善果。
宗小白||《慈悲》
落日有慈悲的脸
落叶有慈悲的手
一个对着落日和落叶
莫名落泪的人
虽然滑稽可笑
但神最后还是决定
把慈悲
也分一点给他
201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