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在过,经历过,感受过 ——读《乔浩诗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存在过,经历过,感受过
——读《乔浩诗选》
文/徐义平
 
品读老朋友乔浩的诗集《乔浩诗选》,总有一种感觉,正如我在《一个人的诗歌史》中说的那样:“看上去似乎单薄了点,分量却沉甸甸的,因为这是乔浩先生一个人的诗歌史。”“单薄”是相对于诗集的容量而言,他的第一部诗集《乔浩诗选》收录1985——2007年发表的110首诗歌,其中短诗占一定的篇幅,所以结集出版时仅5个多一点印张;“沉甸甸”是相对于诗歌内容而言,并非单薄而是厚重,乔浩一直追求“个人的自白”,从某种程度而言,受美国“自白派诗歌”影响,但走出其窠臼,形成自己特立的写作风格,是一种“存在过,经历过,感受过”的心灵史。
所谓自白派,其实就是“坦白派”。属于坦然暴露内心深处隐藏的一切之列,即使是自私肮脏丑恶卑鄙的东西也暴露无遗,把内心最不可启齿的那一面启齿诉说。这类诗歌源自美国诗人罗伯格-洛威尔,其诗文集《生活研究》在当时的诗坛反响特别强烈,成为“自白派“的创始人,将现实、文化中所体现的种种矛盾,融入内心,“坦白地倾诉个性的丧失”。因为当时美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时期,传统的学院派诗歌对人们的创造束缚很大,很多诗人因所处社会环境和创作环境所囿,处于一种心灵、情绪无处发泄的状态,于是各种诗歌流派如当年的嬉皮士一样,迅速出现并成长。乔浩诗歌虽属“个人的自白”,但明显不同于洛威尔的风格,“毫无疑问,这种不加掩饰的‘记录’性书写增强了诗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真实性和复杂性无疑都是诗所需要的”(沈天鸿语)。
每一分钟,我们都曾接受诸多信息,正如歌词里唱的“心一跳/爱就开始煎熬/每一分每一秒/火在烧”,而关键在于这诸多的信息是否经过提炼,浓缩为诗的意象。乔浩就常常在凝神静思,从不放过这转瞬即逝的每一分每一秒,并与自身的际遇相联系,所以存在过、经历过的东西瞬间成为诗的胚胎,在经过感受、深思之后,转化为精神的血液,从而流淌出“个人的自白”。乔浩这些独具个性的诗句,若不经过思考,也许你找不出精髓之处,但决不能把它等同于充斥网络的矫揉造作的、肤浅的分行文字,那就是将珍珠埋在沙里、将肉埋在渣里。曾有韩愈笔下“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的“正人君子”指责过愚某的文字均为“唱和之作”,因为其与蔡桓公一样自负,专门生产“莫须有”的帽子,并廉价批发,可惜现在不是“文革”时期,更不是年代泛黄的宋朝,那种深入骨髓的东西似乎该停一停了。呵呵,免得“正人君子”又得写一篇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鸿文”而损伤N的N次方脑细胞,愚某目前还买不到修复死伤脑细胞的良药,真出现了脑瘫就与愚某无关了。
与其谈一些败胃的“正人君子”,不如回归乔浩的诗歌。《梅雨》是一首极其短小的诗歌,直录如下:“我一生中不可能有的/第二场雨……/那夜,那一夜的雨/那一夜的绵长,细润/和没有尽头的冷寂”“雨”是一个借助抒发“个人的自白”的道具,也是一个隐喻。存在过“梅雨”不稀奇,这是自然的规律;经历过“梅雨”也不稀奇,似乎也是自然的规律;而感受过“梅雨”,并不是人人都能写出诗意的。感触极深的单个事物与自身精神性的“梅雨”相糅合,抵达诗意的内核,从而化为“我一生中不可能有的/第二场雨……”,铭记“那一夜的绵长,细润/和没有尽头的冷寂”,刻骨铭心的记忆与痛楚,因精神的照耀而熠熠生辉,令人联想“却话巴山夜雨时”和“东边日头西边雨”的况味。其实乔浩还又一首稍长的《梅雨》,将空旷、凉意与明亮糅合在一起,并以明亮的形式出现,“想到淡泊的人们在阳光下作业/看无声的梅雨在这城市的边缘/一个季节的梅雨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空旷、悠远。什么叫做象征、现实”。“雨”作为意向,经常出现在乔浩的诗歌之中,直接嵌入标题的就有多首,比如《秋雨》,比如《夏雨》,比如《5月3日:雨》,比如《等待雨》,比如《听雨》,比如《雨停了》,比如《夜晚坐听雨声》等等;将“雨”嵌入诗句的就比比皆是,比如“雨季来到江南,暴满春水/暴满春水的眼睛是江南采茶女的/轻盈盈、飘然然、湿漉漉”(《伞花》),比如“一人静静地吹,善感的/黄梅雨润湿满目心事/理不清这一刻反正是懂了/南方多雨/伊人织就的氛围让你/遥——遥——相——望”(《听笛》)……
“雨”只是乔浩诗歌的一个意向,诸如季节、月份、梧桐树、大地等等意向经常出现,这些存在过、经历过、感受过的“见出一切东西中的单个事物和单个东西中的一切事物”(厄汀格语)自然构成乔浩“个人的自白”的载体,承载灵魂深处的感情。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举例。
乔浩走出美国“自白派诗歌”窠臼,形成自己特立的写作风格,这些“存在过,经历过,感受过”的诗歌获得第四届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就有必然性。但也不是说完美无缺,仍存在标点推敲的瑕疵和某些日常口语的痕迹,是耶,非耶?留与方家评说。愚某匆匆草就的粗糙文字是否如某些“正人君子”所指责的“唱和之文”范畴,也留与方家批判指正!
2015年11月26日晚草就于望月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6:35 | 只看该作者
敬请各位老师多多批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4-15 11:21 | 只看该作者
乔浩走出美国“自白派诗歌”窠臼,形成自己特立的写作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3:10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4-15 11:21
乔浩走出美国“自白派诗歌”窠臼,形成自己特立的写作风格

谢谢先生惠顾和鼓励,敬请多多批判!敬茶问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22:1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