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仰望夜空欣赏星星
文/刘幼民
诗人汗努.阿法雷名不见经传,但他是第四届国际微诗奖获奖者,他的作品一入我目就被我心深深喜爱。也许这是一种缘分,是我与世界诗歌网的缘分,也是我与作者的缘分。
星星是我,又非我。抬头星星在天上,是它照耀着我,也照耀着夜空。回过头来,转而自问:我是谁?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也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人喜欢自言自语,尤其是诗人,如果没有自言自语的习惯,也就无从感受何为孤独。每个诗人都难免有过“孤独的心灵生活”经历,在这种生活经历中不断独白,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和自己交流,并且作有意义,有新的意义发生的交流。
“我是谁?”你不认识自己吗?恰恰是我们认识了别人,唯独不认识自己。人人都有照镜子的习惯。在镜子里面,你看到的就是你吗?此一刻的你与下一刻的你就是一个你吗?阿法雷现在提出的问题里,就有一个时间流逝的问题。如果没有时间的存在,我们也会自己不认识自己吗?在时间中,我们要看,更要倾听。语言首先就是一定的声音。声音走在前面,语言走在前面。声音和语言才是思想之物。
“对着波浪,对着星星”自己和自己拉开距离,成为两个相互差异的我,两个我不完全透明。你是波浪,我是星星。或者你是星星,我是波浪。波浪和星星对视,却不完全透明。要是完全透明,对话就不成立了。我自己要是完全清楚自己所想的观念中明明白白的东西,这等于两个我成了一个我。因此无法构成对话关系,我也无法告诉另一个我任何东西。因此独白需要两个不完全透明的我,两个有距离的我。
风是距离的制造者。一阵风就拉开了波浪与星星的距离。我和我说话“随风吐露”,就等于在风中我和你说话,交流。这样的结构,才有意义或动静的生成。
“上帝是一个圆,它的中心无处不在,而边长却无处寻找。”我和另一个我对话,在对话中生出悟性认识真理,或是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从而走出困境,获得人生的平安与幸福感。这样的结构自然是有界无边,多元多中心的时机化结构。
附:
星星
尼日利亚 汗努.阿法雷
我是谁?
我在倾听
对着波浪,对着星星
随风吐露
上帝是一个圆,它的中心无处不在,而边长却无处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