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作探讨】 以诗为渡,找寻那久远的美(代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以琳 于 2013-1-2 17:38 编辑

                                                                   以诗为渡,找寻那久远的美(代序)
沧海无言 【作品专辑】当代诗人 

       当今中国诗歌的发展陷入了一个迷茫期。新诗数量庞大,但精品稀缺;诗派学说林立,却都不足以主导潮流。社会公众对诗歌的关注度降低,我们不得不面对诗歌被日益边缘化的现实。原因是多层面的,已经有众多热爱诗歌的人士对此做了深度透析并大声疾呼,我就不再赘述,只想由此说明我们《作家导刊》杂志社组织这次“梅花诗会”暨“梅花诗歌奖”评选活动的初衷。

       当诗歌的方向产生迷茫时,创新、探索、“向前看”固然重要,但中国做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诗歌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回头看”同样重要。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道者,必先为史”。文学有继承才能有发展,温故方能知新,我们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为当代诗歌增加几分元气,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梅花!

       梅花是中国诗词歌赋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寓意高洁、坚韧,古人以梅咏志,写下了无数名作佳句,影响深远。并且,梅的精神寓意超出诗歌的范畴,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在苦难中坚韧不拔、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始终追求思想的高洁和内心的宁静。无数先人以毕生的修为践行了这些信仰。可以说,梅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在这个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但是信仰缺失、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的时代,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光辉显得弥足珍贵,诗人做为文化的继承者、先行者,用诗歌引领传统文化精粹的回归,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与担当!

         让我们欣喜的是本次“梅花诗会”得到广大诗友的大力支持,在一个月征稿期内,收到全国各地1112名诗人近4800件作品,其中不乏精品。诗人们以以极大的热情对梅的精神、梅的风骨、梅的品质做出诠释,各种诗歌技法、不同的诗歌风格,精彩演绎,美轮美奂!一首首读来,仿佛置身于梅林,梅朵嫣然、暗香萦怀。

        诗人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没有局限于单纯的咏梅,而是以梅为意象,让梅的概念有了极富诗意的延伸——梅花点点,始终就在我们生活中,可能是一位以梅命名的女子,她的美丽、她的坚贞、她的苦难,引发人生悲喜的感叹;可能是一段与梅相遇的爱情,任凭岁月流逝,余香未散;也可能是母亲对游子的牵挂,一朵寄托平安的梅花被一针一线绣在鞋垫上,深情跃动在诗行间。不论是怎样的描述,不管是怎样的情节,这些梅花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以以美好的阅读感受!读罢,内心清澈如水,思想得以沉淀。

      我始终认为:好诗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有美感!可能是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哲思之美、文采之美,也可能是人性之美、道义之美,甚至是愤怒之美、哀伤之美、鞭笞之美,(谁能说屈原、辛弃疾、杜甫的忧愤之作不是一种美?)这些美未必都齐备,但是至少应有其一。但放眼当时诗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所谓的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大行其道,以丑为荣、以出格博出位,严重污染了诗坛空气,误导了诗歌初学者。这里引用古人的一句梅花佳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次梅花诗赛未必要从诗艺上达到什么高度,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重温那些美好的思想和情感,让梅花的清香来荡涤诗坛的污浊之气吧!

        常有诗人因为找不到诗歌的方向而迷惑,其实,诗歌的方向一直是清晰的,它一定是通往美的境界,而不会指向低俗与堕落。我也一直强调:决定诗歌的高下的不是诗歌形式、写作技巧等技术性问题,而是取决于诗人内心善恶的指向。如果每一位写诗的人都能真正从热爱诗歌的角度出发,对诗歌保持敬仰,有一颗向善向美之心,摒除浮躁,拒绝低俗,静下心来写出干净的文字,何愁诗歌没有方向?

        我们深知,一次梅花诗会是不足以改变诗歌现状、不足以唤回传统文化精粹的回归,但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希望,我们永不放弃!历史渐行渐远,但美好的文化和思想不应该随之远去。

        接下来,我们还有举办更多这样的诗歌活动,《作家导刊》将团结更多的诗人们,让我们以诗为渡,共同找回那些久远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9-21 12: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