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两万字的诗情纪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诗歌的繁荣和希望。有耕耘,就会有收获。中国诗人努力吧,希望就在眼前! 2012年中国诗情纪要/作者:赵卫峰 一月 【活动与事件】 《诗探索》、《读诗》、《星星》、《诗歌EMS》周刊、诗生活网等主办“2012·天问中国新诗新年峰会”、“丰富与多元: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研讨会及第三届“天问诗人奖”颁奖典礼在云南大理举行,郑玲、赵野、娜夜获奖。 海南省作协等举办2012•中国诗歌海南年活动启动。活动包括海峡两岸诗歌高端论坛、《海南当代诗选》首发等多项内容,“将采取‘一月一个活动’的形式在持续一年的时间中掀起一个又一个海南诗歌热潮”。 在深圳:诗生活网站及旧天堂书店共同发起“新诗实验课”第六期“无界剧场”举行;“新诗实验课”旨在将诗歌网络平台、平面媒体以及实体书店的三元空间有机结合,展开不同艺术门类的互动交流实验,让公众听见诗人对诗外各领域的思考和发声。同月,江非、苇白、从容、潇潇、徐俊国获深圳市戏剧家协会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诗歌奖”。 在北方:“中国摇滚音乐教父”崔健亮相央视网络春晚;在京众诗人发起的“十三不靠”诗歌民谣弹唱会和10位当代诗人的油画和摄影作品组成“当代诗人艺术展”分别在京津开场。 杨炼荣获本年度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该奖1975年创立,每年颁发给一位作家,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2005年曾获该奖。 《诗歌月刊》“2010-2011年度诗人奖”颁奖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郑玲、吉狄马加获奖。 第二届八闽民间诗会和福建张坚独资设立的第四届张坚诗歌奖颁奖典礼在莆田举行。 【出版与媒介】 耿立主编《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000-2011》、王光明编选《2011中国诗歌年选》、王夫刚、董忠堂主编《册页·新世纪10年山东诗选》出版。泉子主编《诗建设》、普冬主编《新诗》、陈计会主编《寂静的修辞——阳江现代诗歌11家》等出版; 樊樊评论集《缪斯的孩子》、伊沙诗论集《中国现代诗论》、黄曙辉诗集《大地空茫》、江离诗集《忍冬花的黄昏》等出版。包括张曙光《这个夏天》、冯晏《吉米教育史》、文乾义《在电话亭》、朱永良《风景与诗章》、桑克《风景诗》等5本袖珍诗集的“剃须刀丛书·2011”出品。 民刊《淮风》、《宇宙岛》、《现代禅诗探索》、《大别山诗刊》、《第三极》、《突围诗刊》创刊号面世;台湾《紫丁香》诗刊推出大陆“80后”诗歌专辑。 《北京文学》开设“文化观察:中国新诗向何处去?”特别讨论。 1月,在微博与诗的邂逅持续升温的间隙,各种关于2011的诗歌选本及相关回顾跨年持续;梁平、张清华、韩作荣、王若冰、王彦明、赵卫峰等分别以“现实”“印象”、“综述”、“走向”“点击”等为标题关键词,对去年的诗歌进行了各自角度的观察与研讨。正如张清华所言,2011年的诗歌“标志性的事件和噱头不见了”,中旬,宗仁发在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诗歌——平实生活中的温暖力量》中说,浏览2011年的诗歌作品,明显的感觉是已看不到那么多的浮躁和喧嚣,虚饰和空泛。诗人们沉浸在平静的艺术体悟之中,把内心世界的瑰丽想象与现实生活的朴素存在融会贯通,把思索人生的甘苦所得熔铸在文本的精致结构之中。显然,平实的进行本身就是“力量”,这“力量”既包蕴着关怀和希冀,也包蕴着承担和探索,更包蕴着坚定与实在的进行—— 二月 【活动与事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主办首届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在京揭晓,夏吟、谢家雄等被评为“十佳教师作家”;儿童诗人金波获“终身成就奖”,王兴伟、闫晓林、任小霞等诗作获单篇作品奖。 首届广东佛山诗歌节启动,持续数月。开幕当晚举行《十月》杂志首届骆一禾诗歌奖颁奖典礼,杨键、吕约获奖。 纪念辛波斯卡诗歌朗诵会在深圳旧天堂书店举行。2月1日,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诗人辛波丝卡在克拉科夫逝世。8月,陈黎、张芬龄译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面世。 旭宇、李南、东篱获河北省作协首届“河北诗人奖”。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等主办首届“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 “为填补当代中国长诗研究空白”,《中国诗》、《天下诗歌》、《湿地》与诗歌中国网、中国先锋艺术论坛联合推出由白鸦主持的“2012新世纪长诗大展与评论”。 陈傻子选评“中国牛诗榜”2012年第1期出笼。2009年设立并持续的“牛诗榜”“是一个纯民间的榜单”,上榜条件为“不平庸、原创性强、生命力充沛”,每年年底汇成诗歌年鉴。 湖南诗人蝈蝈(1968-2012)辞世;福建诗人陈让(1982-2012)辞世。 【出版与媒介】 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歌评论》辑丛停出十年之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复出上市。在同济大学举行的发布暨讨论会上,73岁的该辑丛赞助者刘丽安女士发言道:我不是诗人,但我是诗歌文本与诗歌读者之间的拉拢人;一个爱惜艺术才华的知心人。 韩国出版首本中国当代诗选《帕米尔之夜》。北岛、孔亚雷译科恩诗集《渴望之书》、张索时译《里尔克抒情诗选》、张智总编混语版《世界诗人》季刊总第65期面世。 夏可君《姿势的诗学》、张德明《新诗话•21世纪诗歌初论(2000—2010)》、杨小滨《语言的放逐:杨小滨诗学短论与对话》等诗论集出版。 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540种图书参评的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在德国莱比锡评选揭晓,中国选送的《文爱艺诗集》(刘晓翔和高文设计)等获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获奖评语是:“整体设计简洁而有个性。字体、颜色之间动静对比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护封下部文字从封面延续至封底,体现了流动的美”。 《郑玲诗选》、海烟诗集《零点的远方》、《新诗》第十七辑、《诗江南》第一期等面世。 民刊《地下》、《红山诗刊》总第三期、《杯水》总第9期、《长江诗歌》报总第101期、《新世界诗刊》总5期6期合刊、《中国诗》第一期、《地头蛇》创刊号陆续面世。 “自主出版”正成为诗歌传播的又一重要渠道。越发多的诗书出现于网店,限量销售,“限量”应不只是宣传的方式,也表明“诗集”的“出世”与“特殊身份”。同时也表明一向在诗文本、诗作者和受者之间起贯串作用的媒介已然多样。在诗歌的公开媒介与民办诗报刊间,诗类自主印刷出品正与传统的公开的有审查的出版形成对映,在报纸、专刊、音像及软件之外,它主要是指“诗集”,其过程通常包括编辑、印制、传播,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 这类诗歌作物的目的或愿望与上世纪末以来出现的非公出版单位不同,后者多以与国有出版社的合作赢利为根本目标,“自主出版”则多带有浓厚的文学理想与信仰因素。虽然它也是某种“民营出版”、“内部出版”性质,但其生成现在还未有统一的合适的命名,“自主出版”,“民间出版”,“独立出版”,“个体出版”均可。 目前这种“自主出版”单位数量未能有准确统计,在起步较早和诗界熟知的世中人的纯手工制作特性的“汉诗馆”、方闲海“黑哨诗歌出版计划”等之外,近年陆续现身的“自主出版”主要有“不是出版基金”、“黑蓝”、“钨丝”、“阿米巴Amiba”、“扬子鳄书坊”、“联邦走马”、“泼先生”、“诗工厂”、“副本制作”、“天天艺术”、“坏蛋出版计划”等,它们或以文化及传播策划工作室为基地、或借助民刊、民营书店为战壕,不定期印制,涉及的领域除诗歌外还包括小说、散文甚至其他艺术门类;其文学性及文学的纯粹性、艺术性及质量不一而足,部分兼顾商业目的。 似可说,诗歌的“自主出版”现象是诗歌“民刊现象”在新环境中的延伸(仿佛“民刊中的选本”),其滋生有现行出版传播体制局限、作者的倾向与经济条件等原因,更是网络时代的自然生成(网络环境为约稿联系、编辑、设计、宣传互动等方面提供了相对大而及时的便宜),其生产机制、运作方式、策划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对诗歌的影响与作用等等方面,都有待更加的关注。 三月 【活动与事件】 江苏省作协主办首届中国新诗论坛在苏州太仓沙溪镇举行,论坛主题为“新诗的经典化问题”;另一议程是评选“新诗十九首”,其构想来源于对“古诗十九首”的诗学应和。与会者投票选出《回答》《雨巷》《再别康桥》《乡愁》《致橡树》等19首创作于20世纪的诗作,“专家版”“百年新诗十九首”公布后在届内有所争议。 王家新参加奥地利第42届劳瑞舍文学节。 蓝蓝、树才、潘洗尘应邀出席巴黎和里昂以”童年”为主题的第14届诗人之春活动。 3月,诗会连绵:网易读书等主办“小春天——新世纪诗典广州诗会暨2011年度颁奖礼”;第三届桂林诗会、呼和浩特“坚持•草原诗会暨温古诗歌朗诵会”举行;江南诗人组织的第七届“三月三诗会”在江苏东海举办并例行评选“三月三诗会奖”;中国/加拿大互译诗歌交流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在成都,《蜀道》第一期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第七届乡村诗歌节分别举行;在绵阳,30位川渝诗人参与《终点》第八期出刊式暨诗歌朗诵会。 3月,诗奖继续:翟永明获意大利CEPPOPISTOIA国际文学奖。林雪获2011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何炳阳、哨兵、李隽获第四届《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诗歌类奖。额鲁特·珊丹和孙谦诗集获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汉语文坛》季刊年度“国际汉语文学大奖”。 3月,“杜甫”爆红网络……所谓“杜甫很忙”。据载这场风潮系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结果。 3月,由诗刊社、光明日报文艺部、抚顺市联办“雷锋一道德的丰碑”全国诗歌大奖赛落下惟幕,张笃德(竹马)、邢海珍、程步涛、黄亚洲等分获各个奖项。 3月,《诗选刊》宣布该刊2011年度诗歌奖结果,柳沄等分获各个奖项。其中一获奖者因抄袭在界内生发轩然议论,众说纷纭于诗歌的抄袭、编选、诗人的推荐、写作的自律与他律、诗歌传播等等方面。 【出版与媒介】 《文学报·散文诗研究》专刊在沪创办。 高兴译《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孙文波主编《当代诗》第3辑面世。 民刊《东北亚》第16期、《太阳诗报》总第29期、《天涯诗刊》总第二期等面世。 3月,纪念海子逝世23周年的各种形式与内容的活动先后全国各地、高校及网络此伏彼起。不难预见有关活动还将逐年持续并成为“消息”。或许,类似活动早已超出具体的纪念对象,是为了提醒更广泛的对“诗歌与诗人”的注意,它在形式化、戏剧化、仪式化的程序中,体现出诗人们对由来已久的诗文化、诗崇拜的精神习俗(虽然也会有着从众、好奇等心理在内)。以此类推,逢年过节及纪念历代中国诗人的活动的意义也应如此——可以反问一下的是,从民间性、影响力、受众年龄等方面看,合适的“对象”为什么是海子。 3月,谢冕、雷抒雁、李小雨、张清华、陈超、霍俊明等就建构诗歌生态、诗歌伦理、诗歌语言和诗歌传播方式等方面问题接受文艺报记者采访,指出当前诗歌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重提诗歌要有社会担当,呼吁诗人们停止诗歌语言的鄙俗化。 四月 【活动与事件】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纪念邹绛先生九十周年诞辰座谈会。吕进、蒋登科等和该校部分研究生共50余人出席研讨;邹绛翻译的聂鲁达诗歌曾影响了几代人。 黄灿然获由南方都市报等主办的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年度诗人奖。 北京大学召开第十三届未名诗歌节暨“迷人之食”《马雁作品集》新书首发纪念会。 60多位诗届人士“以诗歌的名义”参加由湖州市、《扬子江》、《诗江南》、《文学报·散文诗研究》专刊主办的“江南之春”首届南太湖诗会暨江浙诗人创作交流座谈会。 中国诗歌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中国诗歌学会是全国性的诗歌学术团体,是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家、诗歌翻译家和诗学教育工作者“自愿结合的群众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南京评论诗社,《青春》等合办的“先锋雅集”“台北与南京”两岸诗人交流朗诵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期间,两地诗人交流创作,就诗歌出版、诗歌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共叹出版业已视诗歌为“畏途”和“毒药”。 国际汉语诗歌协会拉萨研究中心及拉萨诗院先后成立。国际汉语诗协“由国内外从事新诗创作、评论、研究、翻译等的工作人员组成的诗歌民间社团与学术组织”。 台湾《创世纪诗刊》主编简政珍在首都师大讲授“意象的阅读与思维”。 江西省作协等在资溪主办江西省第十届谷雨诗歌节暨2012江西谷雨诗会、主题朗诵会。 吉狄马加、麦芒、王西平获福建柔刚个人独资创办的第二十届柔刚诗歌奖。 张灿枫、伊有喜、李春筱、许欢颜等获突围诗社主办“中国诗歌突围年度奖(2011)”。 余丛策划的“见字如面——70后诗人手稿展”在广东中山开展。 湖南诗人唐兴玲(1970—2012)辞世。 【出版与媒介】 《诗潮》第4期刊发陈超等关于“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考察”的问答。此栏后持续多期,主要就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方式、美学变化体现、诗歌与网络、诗歌建设等问题采访诗人与诗评人。 《明天》第三卷“新世纪十年诗歌档案”首发式暨“明天·芙蓉镇”第三届华语诗歌双年展在湘西芙蓉镇启动。该卷共遴选了54位1960年后出生诗人的代表作品,双年展的主题是“边缘化的诗歌与诗人”。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2期“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推出“关于现中外诗歌及其比较(二)”研究论文专辑。 《诗歌月刊》第4期继续推出民刊专号。 《2011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度选》在京首发,该套书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编辑,分为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4卷,共编选了38个民族、238位作者(含译者)的作品。 刘波《“第三代”诗歌研究》出版。 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田原选译谷川俊太郎《天空》、杨炼、秦晓宇等主编的当代中文诗选《玉梯》、杨炼《唯一的母语》等出版。 唐朝晖《梦语者》、谭五昌主编《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多多的诗》、《翟永明的诗》、《戈麦的诗》、沈浩波《文楼村纪事》、梁雪波《午夜的断刀》、阡陌《桃李无言》、《李晃诗选》、付显武《岁月的折痕》、王晓英《蝴蝶来过》等诗集面世。 民刊《诗歌杂志》总第十二期、《旅馆》总第五期、《玄鸟》总第四期、《香稻诗报》春之卷、《新城市诗刊》十周年珍藏本、《π°诗刊》第四期、《新诗》第十八辑、《金台诗刊》春夏合刊、《时代》诗刊总第37期、《打工诗人》十周年特刊、《或许》创刊号陆续面世。《今天》春季号“飘风特辑”推出格非、刘禾、李陀、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和北岛等作家和诗人作品。 4月,文艺报载录3月在江苏召开首届中国新诗论坛专家版“百年新诗十九首”之“新诗的经典化问题”之议论——关于新诗经典化的历史和方法,陈超认为,百年新诗有两个形象——历史形象和美学形象,以往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诗歌的历史形象,现在经典化过程中应该向新诗的美学形象倾斜。王光明表示,经典形成受意识形态、文学教育和传播状况的影响,被选择的经典作品并不一定是最有价值和有最大阐释空间的文本,相反,经典诗歌的选择应该能够反映读者的基本共识,并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吴思敬认为,诞生不过百年的新诗很难形成恒态经典,只能是种动态经典,考虑经典时应该注意如何把非诗非艺术的因素排除掉。与学者们的经典化思考不同,对于经典化机制的功能以及经典化建构的方式,与会的编者更多实践性的思索,李少君、林建法均强调传播对诗歌的经典化的积极作用(选本、诗歌栏目设置等)。宗仁发认为中国新诗有效时间很短,同时很多因素也对新诗的创作构成了很大的影响,就此,耿占春亦说,到处可以看到装做大师的人,有的人名声很大,翻他的诗集却找不到几首可读的诗作。唐晓渡、刘福春、何平、林莽、何言宏、汪政等亦就诗歌教育、诗歌阅读与经典化等问题作了探讨。 而在5月,诗歌被连续盗版22年的汪国真因此在报上说“我的诗就是经典”。显然,对“经典”的反复议论,其实也是对诗歌标准或说某种尽度问题的再审视与思考,这显然将是个长期且动态化的践行过程。 五月 【活动与事件】 来自《诗探索》、《扬子江》、《作家》、《花城》、《诗选刊》和《文学报》的负责人相聚苏州,参加主题为“凝视与聚焦”的新世纪诗歌对话会,对新世纪十年诗歌历程、当下诗歌文体写作现状、诗歌纸媒如何作为等话题行进了回顾与探讨,并讨论“六刊一报”共推新世纪优秀诗歌联展的计划。 李之平创办跨学科的及时性互动交流之“之平会客室QQ群”,该群集中约250余位全国及海外文学艺术、史学、哲学、社会学和国学爱好者,“会客室”每晚均邀有各类主题在线讲座与对话,并整理备档;迄今已举办文学及诗类专题聚谈40余次。 《星星》“2011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在成都颁奖,罗振亚、阳飏、谢小青获奖。 网易读书、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我在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新世纪诗典长安诗会”。 辽宁省作协、《鸭绿江》等联办“铁岭女诗人创作群体现象研讨会”。 山东潍坊,《悦读》、《文学与人生》、《家庭百事通》等多单位组织“纪念第17个世界读书日笔会暨首届‘悦读天下’文学大奖赛颁奖典礼和广文图书奖颁奖典礼”召开;李燕(十五岚)诗歌获一等奖。 包括郭沫若、余光中等10位诗人作品的“4号诗歌坊”主题诗歌海报在京港地铁部分线路上的车厢和车站开展,据载洛夫从加拿大来信说:“世界各大都市都在做,中国总算赶上了。”此展将在企业赞助下定期以不同主题“展示国内外优秀诗歌”,“为首都人民送去醇厚馨香的精神文化享受”。 洛盏、昊岸、谢小青等10位高校学子获第二届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 【出版与媒介】 董继平修订《勃莱诗选》、《布洛克诗选》、《特拉克尔诗选》出版;诺奖获得者哈瑞·马丁松长篇叙事诗集《阿尼阿拉号》在上海推出。 桑克《冬天的早班飞机》、《张枣随笔选》、王夫刚《粥中的愤怒》、从容《隐秘的莲花》、杨森君《午后的镜子》、《桑恒昌怀亲诗选》、翟营文《背靠亲人和万物》等诗集及丘河诗评集《对话与批评》出版。 安琪自印长诗选集《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韩文戈自印诗集《诗:400首》、江野《陌生归途》面世。 臧棣主编的共包括40位全国各地70后诗人诗集的“70后印象诗系”项目在跨时一年多后完成,作为“建国以来我国出版的规模最大的现代诗歌诗系”,“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臧棣)。另悉由西川主编“中国80后诗系”亦将按此轨道启动。 赵卫峰主编《漂泊的一代:中国80后诗歌》出版,该书旨在展现新世纪诗歌新力量,是为“80后”诗歌2000年来的学术层面和系统的梳理。 谢冕主编《新诗评论》总第15辑、霍俊明主编《2011年度中国诗歌选本》、谭五昌主编《2011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刘春主编“扬子鳄书系”第二辑问世。 长江文艺出版社《汉诗》总第17卷;《创作评谭》第3期推出“江西十一人诗选”并配发龚奎林、木朵的评论。 民刊《蓝鲨诗刊》第一期、《网络诗人》总第29期、《小不点儿童诗歌报》总第三期、《零度》第一期、《左右》上半年刊、《诗春秋》春季版面世;跨界诗文化图文读本《飞地》丛刊和《诗歌观察》、《新诗人》分别创刊。 唐朝晖编组《青年文学》70后诗歌小辑及罗小凤评述文章《“70后”诗歌的重量》。文章指出,在1990年代出场、已渐渐约定俗成的“70后”概念显然在事实上不能指称“一代”诗人而是“一批”诗人。罗文对其出场进行了分析与回溯,认为这批诗人由于历史意识、政治意识和命运感相对稀薄,没有背负文化或传统重荷、没有背负技术重荷,“轻装上阵”:注重日常生活的现场感、鲜活性,是比第三代诗人更彻底的个人化、日常化,其诗歌总体上呈现出“轻”,是一种“轻”书写。这种内部其实呈现着变异和差异的“轻”的书写构成了这一批“70后”诗歌重量的主体;此外亦有部分“70后”诗人关注生死、命运、存在等相对“重”的问题,这一部分“70后”诗人对于“重”的倾斜与追求,成为与书写日常生活、情绪之“轻”的诗歌“轻音乐”相协奏的“重音乐”,这多声部的协奏构成了当下诗歌版图上“70后”诗群的诗歌重量。“当然,这重量,还需要未来的诗歌史之‘称’去称量、判定”。 5月,唐晓渡以《当代诗歌生态的“场”和“场子”》为题在中国艺术报发文谈及关于当代诗歌的生态问题,他指出一个诗人最大的幸福是直接面对诗说话,但现在我们和诗之间隔着隔着时代、资本、传媒、评奖之类的太多的东西,“迫使我们一再远离诗”;对此,诗人更重要的还是自我反省、自我加持。我们必须“在场”并不断地参与创造关于诗歌的“场”,但没有了更高的道义维系,“场”就成了“场子”,就到处充斥着“我的小说”,“我的诗”,“知音”就退化成了“知我”,甚至更低。诗人需要妥善地创造“场”而非“赶场子”。 六月 【活动与事件】 伦敦奥运文化活动盛邀各国诗人。6月底,由直升机投下的10万首印在书签上的诗雨“空袭”伦敦,这些诗的作者包括204个奥运参赛国家和地区的300位诗人,诗人、口头语言艺术家、说唱艺人用50多种语言和方言朗读自己的作品。据载杨炼系唯一入选华裔诗人。 明迪出席主题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诗歌个性”的哥伦比亚第22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 谢冕、雷抒雁、唐晓渡、傅天琳、陈平原、阎晶明等参加“第四届伊斯坦布尔亚洲诗歌节”,促进中土两国诗歌文化交流。 甘肃省宣传部、省文联等联合打造的“面向全国的文学才俊推介工程”“甘肃诗歌八骏”出笼,娜夜、高凯等8位诗人入选;同月,甘肃省文联、作协主办的第四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揭晓,梁积林、谢荣胜、草人儿等22位诗人和雪潇、叶淑媛分获各种奖项。 《诗刊》“张浦杯”2011年度三项诗歌大奖颁奖典礼在江苏昆山举行,张子选、沈苇、潘维、朵渔、江非、杨方等分获各个奖项。 第二届韩江诗歌节及“中海油杯”诗歌大赛在广东韩山师院启动。 【出版与媒介】 《中国诗歌》第6卷“2012年网络诗选”专号面世,设有“博客精选、网络好诗、微博精选”等栏目,包括了诗生活网、棉花诗歌、凤凰诗歌、左岸诗歌、风月大地诗歌论坛、不解诗歌、陆诗歌、界限诗歌、大风诗歌、此在主义、华夏诗人、九派诗歌等知名诗歌站点。 赵敏俐、吴思敬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出版;“通史”共计11卷,贯通古今,包容各民族诗歌,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诗歌通史”。 《谢冕编年文集》、《郑敏文集》、秦晓宇诗论专辑《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戈麦的诗》出版发布及相关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北京召开。 朱金晨等主编《上海诗人30家》、傅天虹主编《当代诗坛》诗学杂志57-58期合刊、普冬主编《新诗》第3期、霍俊明主编《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台湾葡萄园诗刊五十周年诗选《半世纪之歌》、《诗》总18卷暨“新死亡诗派20年纪念专号”、《中西诗歌》第2期出版。 布咏涛《七日之城》、林和生《异象》、紫影《紫影诗集》、兰雪《一个人的乌托邦》等诗集面世。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继续推出“诗歌研究”专栏。 民刊《创新诗刊》“而立之慌:‘文革后’实力诗人作品展”、《诗生活网.芙蓉锦江论坛诗选》第1辑、《先锋诗报》第12期、《潮诗刊》第十辑、《天津诗人》夏之卷、《坐标》2012年卷、《独立》第十九期、《诗深圳》春夏季刊、《情诗季刊》春夏卷、《轨道诗刊》上半年卷等陆续面世。 6月,中国文化报等载深圳市社科联、社科院文化所组织主题为“舌尖上的诗歌”的深圳学术沙龙活动。数位深圳作家在场探讨当今诗歌困境,以“打通因为深圳浓郁的商业化堵塞的诗歌的任督二脉,让诗歌回到精神的殿堂,让诗歌回到人性的原有的位置”。“无思想、不思想,构成了当今诗歌写作的真正困境”。有作家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经历了四代发展过程,第四代诗人是以1989年为分界线的诗人,他们诗歌写作特点更多体现的是游戏态度、炒作表演、娱乐精神……作家给诗人开药方?是否经过了有效的望闻问切,是否恰好对症下药? 七月 【活动与事件】 《收获》杂志提出要与国内作家和原创文学期刊结成联盟,杜绝未经许可的转载行为,并要求今后转载文学作品须支付高额稿酬。主编程永新说,一本原创文学杂志刊登一篇稿子要付出大量劳动,从约稿,到讨论、校对、修改等,很多时候需要编辑亲自动手,改删稿件,编辑部十几个人忙上几个月才能编辑好一期文章,而选刊只要两三个人就可以完成“摘桃子”的工作。 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在京启动,杨炼称设奖是为面向一切用华文写成的诗作,渴望评选出“遥寄祖先而无愧、环视世界而欣然”的佳作。 《中国诗歌》第三届“闻一多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胡弦摘桂并获奖金10万。 第三届“青春回眸”诗会暨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诗歌高峰论坛举行。 张后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描写诗人海子的电影《海子传说》在北京展映。 海啸推动及出品的“中国诗电影”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揭幕,计划把100首经典中国现代诗歌拍成100部“诗电影”面向全球发行。 湖南成立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创作与评论》第7期开辟“新乡土诗派研究”专栏。由江堤、彭国梁、陈惠芳等组建的新乡土诗派1987年发轫于湖南长沙。 桑恒昌等7位诗届人士参加“中国诗歌欧洲行”并在数国举行多场诗歌朗诵会。 《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夏令营分别在攀枝花和武汉开营。 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办。 宇向、冯娜获奔腾诗歌论坛第二届“奔腾诗歌奖”。 纳兰容若、许军、灵鹫获河北井秋峰独资设立的第四届“井秋峰短诗奖”。 陕西诗人何凡(1978-2012)辞世;安徽诗人丁仕宏(1978-2012)辞世。 【出版与媒介】 陆建德主编五卷本《艾略特文集》面世;文集历时五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最系统全面收录艾略特各时期作品的中文译本。程佳译《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出版。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编辑筹委会”。隶属于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长江诗歌出版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专门出版诗歌的特色出版机构;曾以联姻方式推出《汉诗》、《读诗》、《象形》等重要诗歌读本。 《绿风》诗刊第4期推出“网络诗歌特大号”。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3期“现当代诗学研究”名栏推出“关于当代诗歌思潮与诗人(五)”研究论文专辑。 李建春诗集《出发遇雨:二十年诗选》、殷龙龙诗集《单门我含着蜜》、余幼幼诗集《7年》、格式诗集《本地口音》、北塔、野宾诗合集《双弹簧》、子夜诗集《子夜诗》、桑子诗集《桑子诗选》、杨小滨《踪迹与涂抹:后摄影主义》等出版。 霍俊明、李小洛等主编《新诗界》第6卷、李侃主编《2011自便诗年选》、黑骆骆主编《2011年度中国诗典》、铁骨铮铮主编《奔腾的诗歌年鉴》、骆寒超、黄纪云主编《星河》诗丛刊春季卷、扇尘主编《私人》诗歌“2011年选”出版。 民刊《火种》第十八期、《出塞》创刊号、《北京诗人》第六期、《常青藤》第十五期、《时代》诗刊总第38期和《诗边界》等陆续面世。 霍俊明在文学报发表《在诗歌中探寻冷暖与真味》文章说: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诗人们更多地以伦理化和社会化的方式关注社会“现实”。这种诗歌语言方式大面积涌现,其好的一面,在于强调了诗歌与“现实”的密切关系。但是因为大量的仿写、复制甚至被“利用”和“消费”,这种语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完备意义上的诗歌本体。年轻诗人的语言看似更为自由和多元但其实更多地呈现出一种随意化。更多的诗歌写作者——包括在各种报刊媒体上经常露面的——对诗歌语言普遍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和谦恭之德。(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诗歌的门槛似乎已经不复存在,诗歌的精英化传统和知识分子传统无疑正在遭受到挑战。与此同时,网络也使得快餐式的诗歌写作和批评泛滥成灾。中国诗歌传统已经足够丰富,“中国现实”已足够震撼和荒诞,诗人们需要走出房间,看看曾经的时光和哐哐作响的当下社会,写属于“自己”的诗。 八月 【活动与事件】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十余家全国小学生综合期刊联办的“小学生诗歌节”启动。 上海翻译家协会第三次青年沙龙特邀诗人刘漫流、翻译家海岸共同主讲“翻译与传播:上海诗歌前浪”。 中国及秘鲁、墨西哥、法国等国的40位诗界人士参加青海国际土著民族诗人帐篷圆桌会议。 文莱华文作家协会主办第六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开幕。 诗歌报月刊主办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暨中国诗歌先锋论坛在郑州开幕。相关主题的活动亦在9月的成都举办。 郭晓琦、丁立、杨方获第十届《诗探索》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 【出版与媒介】 李荣主编《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1卷)》、王桂林主编《黄河口诗人部落》、陈培浩主编《完整性写作》诗选、《橡皮:中国先锋文学》、福建《闽都文化•海峡诗人》、《诗歌报封二诗人作品集》出版。 潘红莉诗集《瓦洛利亚的车站》、祝凤鸣诗集《枫香驿》、《朱零编诗》、冯爱辉诗集《有风吹过》、叶玉林诗集《海边书》、钟翔诗集《暗处的光点》等分别面世。 民刊《外省》第6期、《诗东西PoetryEastWest》第5期、《滴撒诗歌》2012年卷、《诗篇》第2期、《大西北诗刊》总第11期等陆续面世。 冯雷在《星星》下半月第8期以《重新树立诗歌的知识地位》为题发表文章,指出类似于“当代中国诗歌病症”这样的话题及不满远非始于晚近,对比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仅就作家们的知识水平来说就很能说明问题”,诗歌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知识化”是制约当代诗歌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当代诗歌的病症或许可以概括为是消费环境下“祛知识化”的不良倾向。而要重树诗歌的知识地位,需要扭转写诗主要靠才情的观念。要重树诗歌的知识地位,还意味着希望诗歌写作者能够进入诗歌的一些本体问题,只有在创作中解决掉这些问题,诗歌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和活力。这是一个不乏好诗但却缺乏大诗人的时代,而真正的大诗人,首先一定是有着相当诗歌知识的诗人。这种诗歌知识、人文知识积累的完成,不仅是个人问题。 九月 【活动与事件】 《今天》杂志、舒羽文化艺术会馆主办首届运河国际诗歌节在杭州举行。 新疆区文联、《西部》杂志主办第二届“西部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伊宁举行。章德益、郭晓亮、亚楠获诗歌奖。两年一次的该奖系《西部》杂志期刊奖及新疆首个全国性文学奖。 贵州省作协等主办贵州首届民族文学“金贵奖”(2000—2012)、第三届“乌江文学奖”双奖颁奖典礼在贵阳举行,末末、徐必常、黑黑等8位诗人获诗歌类奖。 王雪莹、曹有云、李贵明、瓦依提江·吾斯曼等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诗歌奖。 由英国文化协会联合湖北省作协、武汉市等共同主办的“公共空间诗歌”活动正式亮相,英国和鄂省51位诗人的117首诗歌跻于武汉20多公里长的轻轨1号线沿线广告牌。 白塔等24位诗人组成的中国大陆诗歌代表团参加在以色列举办的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大会主题为“诗歌,为生命的和平芳香”。 浙江《野外》诗群十周年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沈浩波等13位诗人参加在云南蒙自举行的《诗刊》第28届青春诗会。 在内蒙,洛夫诗歌研讨会、朗诵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在内蒙古赤峰举行成立大会,20余位参会代表选出了“领导班子”。 在山西,赵少琳、梁志宏、吴小虫等发起的山西省首个面向全国的民间诗歌大奖“上官军乐诗歌奖”揭晓,马新朝、王文海、陈小素、王夫刚分获各个奖项;首届鹳雀楼诗歌文化节在永济举行。 在北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市、中坤诗歌发展基金等组织首届中国诗歌朗诵季·中国山地诗歌朗诵节;王家新在中国人民大学主持以严力诗歌“还给我”为题的中外诗人朗诵会;来自海内外的20余位诗人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参加“诗意中国——中华世纪坛中秋国际原创诗会”;央视播出《2012中秋诗会》,潘洗尘、故事马、杨黎、浅予诗作入选;刘不伟发起成立北京主义写作车间并主编民刊《不是东西/北京主义作品集》。 【出版与媒介】 《2011江西文情报告》出版,内含江西诗歌情况及李贤平综论《诗歌:大风卷过繁星满天》。 黄灿然译《卡瓦菲斯诗选》增订本、赵毅衡《美国现代诗选》精华本面世。 王家新诗歌随笔集《在一颗名叫哈姆莱特的星下》、黄灿然诗集《奇迹集》、李清荷诗集《桃色三千丈》出版;时东兵、陈忠村主编的《同济大学通识教育教材·诗歌读本<</SPAN>一江春水>》、《野外七人诗选》、李少君、张维、张德明主编《新红颜集》、海啸主编《百年中国长诗经典》(再版)、黄海主编《现代诗经丛书》(伊沙《世界的角落》、谷禾《大海不这么想》、马召平《梦见老虎》、第广龙《彩色水鸟》及《陕西诗选(2001—2010年)》)等出版。 民刊《群岛》总第141期、《诗篇》第2期、《彝风》总第12期、《靠近》“70年代生人诗歌专辑”、《现代汉诗》第4辑、《旅馆》第六期出品。 9月,首都师大第9位“驻校诗人”入驻。早在春夏之交,年逾八旬的余光中受聘成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德国诗人顾彬应聘于中国人大“驻校诗人”。中国的驻校诗人制度在2003年由首都师范大学首开先河,迄今,该校9位入驻者中里山东省有5位,辽宁2位。目前中国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设置“驻校诗人”,遴选标准不同,首都师大意在“为青年诗人提供有利的创作环境(吴思敬)”,中国人大的选择标准则要求“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要能被认可”,“体现了我们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对文学价值和标准的坚持(王家新)。” 《文学与文化》第3期刊发吴投文文章《新世纪诗歌语言的整体考察与症候分析》:中国新诗的语言一直饱受诟病,这一状况在新世纪也仍未得到根本改观。新世纪以来,诗歌语言变革的基本方向和具体规划仍然模糊不清,也缺乏社会文化的有效支撑和文学共同体的深度参与,这使诗歌语言变革不能落实为卓有成效的写作实践,由此造成诗歌语言的诸多症结。百年中国新诗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诗歌语言的演变史,尽管由诗人自觉的语言意识所带动的综合性创新已经显示出初步展开的迹象,但部分诗人语言能力的弱化仍然令人担忧,诗歌语言实验的路径和限度似乎仍然处于迷乱之中,新世纪的诗歌语言变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重大推进。 十月 【活动与事件】 网络诗选博客主办的《中国网络诗歌》纸刊首发式暨“首届网络诗选诗歌大奖赛”颁奖仪式在太原举行,红莲、唐以洪、绿袖子、定军山人、海湄等分获各个奖项。 以“诗,无障碍”为主题的“2012台北诗歌节”举行,由台北市政府主办的诗歌节已逾十年。持续三周的该节透过大型诗演出、讲座、展演、音乐会等,首度举办声音诗得奖作品装置展“听诗的耳朵”,多样与诗结合的跨领域艺术互动,呈现诗歌的丰富样貌,感受诗的无障碍力量。 南开大学举行“庞德与东方”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诗朗诵会。 中国第七届诗歌翻译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师大召开并成立中外诗歌翻译研究会(筹)。 17日,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参加由诗人北岛组织的“国际诗人在香港”活动并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朗诵会。24日,由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读诗》、《译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诗歌的革新——与大诗人阿多尼斯座谈”活动在京举行。 由重庆市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庆新诗学会主办、主要面对渝地诗人的首届“何其芳诗歌奖”揭晓。唐力、杨矿、柏铭久、华万里、谭明获奖。 罗小凤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康燕彬“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与本土化形象建构”获第十二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白苗苗、程川、常艳男等20位学子获陕西诗歌网等主办的第二届陕西校园“双十佳”诗歌奖。 在台湾,耕莘文教基会第七届叶红女性诗奖颁奖典礼举行,该奖由已故台湾中生代女诗人叶红的家属自2006年设立,每年给女性新诗写作者支持与关爱。 赖彧煌、姜涛、西渡、钱文亮、唐晓渡等获由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 安徽省政府、中国诗歌学会、马鞍山市等组织的2012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 河南省诗歌协会、洛阳市作协组织的河南第十七届黄河诗会在洛阳召开。 影人李亚鹏COART艺术基金发起的2012秋季亚洲青年艺术现场在云南丽江束河上演,期间进行“吟唱诗家歌”、“词的呼吸——九十年代诗歌报刊展”等活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加拿大诗歌交流朗诵会”。 阿毛应邀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 雷霆等5位诗人获《诗探索》与山东高密主办第二届中国“红高粱”乡土诗歌奖。 《西部》杂志主办首届刀郎诗会在新疆阿瓦提县举行。 【出版与媒介】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现当代诗学研究”名栏推出“关于诗歌与现实”论文专辑。 刀刀主编的“中国首部八〇后诗丛”出版,诗丛包括八零、王彦明、西屿、高野、纳兰容若、田春雨、张艳庭、刘良伟、徐林等10本诗集。 周伦佑等6位诗届人士获第六届新死亡诗派年度奖暨2012年免费出版诗人诗集奖。该奖自2007年始每年举办一次,每次收编出版当年度具有影响的中国诗人诗评家著作5—10部。 王幅明主编“二十一世纪散文诗”丛书、天津青年诗社编选《天津青年诗选•2011》出版。 孙文波《新山水诗》、骆英《知青日记及后记》、沈奇《天生丽质》、陈先发《写碑之心》、东方明月《天边的月光雪》、爱松《在漫长的旅途中》、金铃子《越人歌》等诗集出版。 民刊《诗参考》总28期、《活塞》第九期、《星河》诗丛刊夏季卷、《绿荫诗报》总第37、38期、《剑麻诗刊》总第15期、《行吟诗人》总第15期、《抵达》2012卷、《佛顶山》创刊号、《金台诗刊》秋冬合刊陆续出品。 10月,刘波发表博客文章《诗歌的力量与我们的信任感——论新世纪女性诗歌创作》,他认为,女性诗歌写作的全面兴起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诗界很重要的一个现象,回溯女性诗歌发展的各种历史时,会发现这也是几代女诗人逐渐从身体觉醒到精神觉醒的过程。然而,互联网的兴起助推了女诗人群体的高调出场,同时也塑造了那些“被看”的诗歌角色,诗歌传播方式的变化让她们能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蹿红”。于此,女性诗歌存在很多令人纠结的困境,如抒写个人经验的公共化倾向和创造上的单一性,普遍的倾诉、呐喊、叛逆与歇斯底里,折射出女诗人在这个时代真实个性的丧失,介入现实的力度也相应地变弱,为极端感性的矫情与自恋所局限,而无法向更高远更深层的理性精神去深入和探寻。当下女诗需要从普遍的“小情小调”中脱颖而出,更多反思与审视,探索复杂的人性与精神,重新审视个人经验与时代生活之关系,回归到注重历史感与批判性的立场中来。 十一月 【活动与事件】 主题为“诗人作为译者”的第一届“国际诗人工作坊”系列活动由中国人大文学院国际写作中心组办。“工作坊”是为促进国际间诗歌和诗歌翻译的交流,推动中外当代诗歌的对话,增进中外诗歌交流而开创的一种新模式。 《诗探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高峰论坛暨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召开,会上举行了以同济诗社成员为主要作者的《同济十年诗选》的首发式。 中国诗歌学会、浙江省作协等主办第三届中国徐志摩诗歌节在浙江海宁拉开帷幕。其主要内容有“新诗与我们的生活状态”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颁奖典礼、诗歌校园行等活动。 海南省宣传部、省文联、《诗刊》等联合主办的“2012两岸诗会”在海口举行,会上参会者积极探讨如何复兴诗歌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龚学敏、李龙炳、姜明、吴雪峰获四川省作协主办第七届四川省文学奖诗歌类奖;王志国等4位藏族诗人获第五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奖诗歌奖。 晓雪获第15届云南“王中文化奖”。该奖系云南省首个民间文化年奖,每年授奖一人,评奖对象为云南省杰出的、有广泛影响的文学艺术家和学者。 杨黎获昆明老虎文化机构主办的第四届云南“高黎贡”文学奖。 李章斌《瘸腿的诗学——关于当代新诗批评的音乐维度的一些思考》等获江苏省宣传部、省作协、张家港市主办的第三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 深圳报业集团等主办第十三届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之第六届“诗歌人间”朗诵会在坪山新区举行,与会者就“中国新诗三十年”展开了学术研讨。 湖南作家网策划、八家省级作家网联手推出“中国八零后诗歌的脸”专题入驻各大网站。 江苏省作协主办江苏首期诗歌创作读书研讨班开学。 长安诗歌节(第96场)在西安召开并举行《唐》复刊号首发朗诵会。 北京诗人维庸(1972—2012)辞世。 【出版与媒介】 屠岸九旬华诞学术研讨会暨屠岸译《英语现代主义诗选》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屠岸翻译的《济慈诗选》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他曾荣获全国翻译行业最高荣誉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伊沙编选《新世纪诗典》、田雪封、张永伟和简单合著诗集《低飞》、混语版《世界诗人》季刊总第68期、《新诗》第4期、蒋志武诗集《泥土上的火焰》、卢继平诗集《大地的候鸟》、韩簌簌诗集《为一条河流命名名》、安清泉诗集《远离时间的旅程》等先后出版。 民刊《轨道诗刊》下半年卷、《风雅》总第26期、《天津诗人》“80后专辑”及秋冬合刊、《大象诗志》2012年卷、《诗春秋》秋季版、《麻雀》第八期、《华语诗人》总第六期、《绍兴诗刊》2012年刊、《太阳诗刊》下半年号、《出塞》第二期、《蓝鲨》诗刊第二期、《情诗季刊》秋冬卷、《镜像》创刊号陆续面世。 11月,继去年推出“西南诗歌联展”后,云南《都市时报》连续性推出“中国80后诗歌联展”;同月,《贵州都市报》创设连续性文学周刊。截止到本月上旬,李贤平主持、开设于去年5月的《南昌晚报》“新世纪江西诗群作品大展”已到77期,先后刊登90位诗人作品。同月,江苏《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之福建篇,该报在8月即以南京作为开篇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专栏结合摄影家宋醉发大型主题摄影《中国诗歌的脸》对南京诗界进行了全方位扫描;据悉该栏目计划每月以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城市为单元,用一年时间对中国诗歌进行一个粗略的扫描……显然,和作家诗人在公共场域呼吁诗歌教育、和“驻校诗人”制的高端路径不同的是,类似南方都市报“华语传媒大奖”、南方日报“全国小学生诗歌节”等活动和深圳特区报、华商报、新京报等持续地直接地亲近诗歌——非文学媒介及大众媒介以专门形式或专题方式的介入诗歌——这类“诗歌教育”的普及度及效果虽然尚难量化定论,但显然必须而可观。 十二月 【活动与事件】 为纪念“九叶诗派”重要代表辛笛百年诞辰,10月到12月,中国作协、上海市作协、《中国诗人》先后举行座谈、刊发专题文章及朗颂活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卷本《辛笛集》。 在北京,大仙发起名为“诗家歌”的新颖演出活动;轩辕轼轲、羽微微获2012年《人民文学》年度奖诗歌奖;由《诗探索》等主办的“打开窗户——新诗探索四十年”大型系列活动在京798艺术区举办,活动包含诗歌论坛、诗歌朗诵、诗歌展览、诗意演出和相关的辐射活动20多个,。 在郑州,中原青年诗人联合会主办第五届中原青年诗会。内容包括《出路》诗刊创刊十周年、“中原青年诗会”5周年纪念活动及“首届中原诗人奖”颁发等;马新朝获河南省作协主办首届杜甫文学奖诗歌类奖。 在长沙,邓朝晖、柴棚获湖南省作协第二十七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 在南昌,江西2012年高校诗歌大赛颁奖典礼暨江西高校诗歌研讨会举行,柯金寿、刘理海等30多位校园诗人的诗作获奖。 在深圳,打工者自己设立的“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第三届评选揭晓,现居广东东莞的蒋明、凹汉和池沫树等打工诗人分获各个奖项。 在重庆,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及新诗研究所、北京《文艺研究》及巫山县主办“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举行。 【出版与媒介】 《中国诗歌》继续推出年度“民刊诗选”专号。《中国诗人》继续推出百年新诗纪念专题“世纪访谈”。《特区文学》、《都市》、《西湖》等继续推出“诗歌版主联席阅读”“对抗与碰撞”“汉诗”等特色诗歌栏目,《滇池》、《文学界》等对诗歌的推动亦各有新意,其他如《山西文学》、《广西文学》等综合文学杂志均持续对诗歌保持关注和努力。 外国诗歌汉译出版经典丛书“诗苑译林”暌违二十年后重装归来,以精湛的译文和时尚而典雅的装帧受到出版界和读书界的高度关注。第一辑袁可嘉译《叶芝诗选》,杨德豫译《拜伦诗选》,陈敬容译《图像与花朵》,曹明伦译《爱伦•坡诗选》和韦白译《狄兰•托马斯诗选》。 朱零主编《人民文学》“新浪潮”丛书出版,包括小说卷、非虚构卷、诗歌卷。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主编《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2年选》、林呆雁、赵非燕、雪豹主编《中国新派诗人档案·2012卷》、罗文主编《高原魂——贵州民间优秀诗人作品选》等出版。 飞廉诗集《不可有悲哀》、《宇向诗选》、胡木贵诗集《抵达的途中》、赵行林自印诗集《玫瑰庄园》等面世。 民刊《超然》诗刊第18期、《香稻诗报》冬季刊、《诗家园》2012卷、《金三角》总第10期出刊;黍离诗社《黍离》创刊。 《北京文学》从2012年第1期至年末开设的“文化观察: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引起注意。众多诗读者、诗人和诗评家对当代诗歌的走向、发展和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陈超、刘再复、梁平、车前子、徐江、苏历铭以及80后写作者且东等数十位人士各抒己见;张颐雯在《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展望——“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综述》中说:中国诗歌已经告别了曾经固定样式的写作,并努力告别贫乏与单调,成为一个个富于创造力的独立写作个体;尽管写诗者至今风起云涌,但在诗歌“气象”“境界”“气度”“品质”上,终难满足人们的期待;对当代诗歌的否定意见更多地集中在专业诗歌圈外的诗歌爱好者之中,这与专业诗歌写作者和当代诗歌研究者形成明显反差。有人把当代诗歌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诗人普遍缺少思想,未能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作出诗的回应;诗人们普遍庸俗化,从而不能超越世俗功利的诱惑;在普通诗人群体中,对世界新的文化艺术思潮有着一定的隔膜。综述指出,现代诗歌较低的门槛给更多的人创造了写诗的机遇,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诗歌垃圾。“作为诗歌的读者,不把诗歌当作已然固定的模式去看待,开拓自己的思想,信任自己的判断,寻找与自我心灵契合的诗歌。这也是诗对这个时代人们的期待”。 ===== 小说明 ===== 纪要中,所指的“民刊”,主要体现民间性及民办方式的那类;网刊类、高校社团报刊及90后的自办媒介未列。诗集方面,“自主出版”或“民营出版”的诗集逐渐增多,如“另外出版计划”出版的初九诗集《手纸》、“黑线部落”出版伊沙、老G翻译的《布考斯基诗选:干净老头》、“ipoemplan”推出《黄运丰十年选读》、“不是”出版《弗罗斯特诗精选》、诗书杂志《高叶街15号》推出老梦个人诗选《星球仪轨》等;由于印制数量与用途、发行渠道、宣传方式与程度等的差异和视野有限,暂不能准确获知这类“自主出版”的情况。有兴趣者可时常关注世中人、刘福春新浪博客及豆瓣网相关讯息。 诗变亦染乎世情,365天的中国诗歌显然只是概貌,“纪要”只是点到为止的散点参照,沿自然而平常的时间之链对与诗歌相关的种种罗列;事实上,浮光与掠影终归是转眼的动态,而如何“看诗界发生、看诗人动静、看诗歌事情”,关键是看怎么看……最后当然要集中于“看诗歌文本”上来,诗歌的真相当然只在于字里行间,坚持和相信这点,如何“在场”与“在场”与否就不重要了,左或右、枝叶或碎片,就见仁见智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2012年12月中旬 http://www.impactchina.com.cn/wenxueyishu/shige/shitandongtai/2012-12-18/156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