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以琳 于 2013-1-24 19:19 编辑
对安静的石头《对话》解读(二)
◎以琳
从开笔处诗人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个让许多人思索的问题,什么是诗人?/有人说:狗日的诗人/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说?/主人,我在用分行的句子/这很容易让人误解/诗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你能不能给这个东西/做出明确界定/寥寥数语,非常鲜明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愤慨与不平,为什么有人对诗人要谩骂,甚至于侮蔑——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有许多自称为诗人的实际是一些“伪诗人”。换一句话说,根本就没有起到诗人的作用。有的人甚至在玩弄文字,作为一个诗人最起码要具备一个特点,就是要敬畏文字。
周天侯老师在意味诗课程里这样讲到:敬畏每一个中国文字,牢记身上流淌着传统血液。从不远离生活和大自然的怀抱,并不断提升各方面的修养。无论现实中有多么浮躁和喧闹,要让灵魂安放在精神的净土。不为写诗而写诗,也无需刻意成为诗人。但要时刻感觉到一种责任,诗中追求用这种优美的文字形式,将自己天才般的感知,传达给所有人。关于这个世界的原色,和哪些天籁之音。敬畏文字,遵循传统,融入生活和自然,提高自身素养是成为一个合格诗歌创作者的基本前提。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缠累,感受责任,发掘天赋,传达美好,是成为一个合格诗人的基本条件。
上古时期诗人是用诗章和颂词对造物主的一种赞美,用心中最美好的言语和情感对造物主的一种感恩,《圣经》中的大卫,摩西,所罗门就是最美好的见证。在情感宣泄的同时,诗人的肩头上还担负着一个重任与使命,就是将时代的信息传达给众人,用劝勉和警戒呼吁世人应该怎么样正确选择人生方向。然而,有多少人会在意,有多少人会听从,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很多时候诗人是孤独的,诗人是流泪的,诗人是叹息的,诗人的心中是充满忧伤与悲悯的——比如旧约《圣经》中的以赛亚先知,何西阿先知,耶利米先知都是流泪在呼吁时代的人警醒的,包括君王与百姓。
灾难和瘟疫,总是相继出生/当一些扛着锄头的人/依然食不果腹,一次次/摔倒在自己的信仰里/这些狗日的,到底怀抱着/怎样的憧憬/千里之外,盛世之外/主人,我从来不曾亵渎祖先/和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诗人/当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诗人应该是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到诗歌当中来。作者用诗人特殊的眼光描述了当灾难和瘟疫相继出生的时候,当一些扛着锄头的人食不果腹,一次次摔倒在自己信仰里的时候,诗人又怀抱着什么?尤其是这些被称为“狗日的”。但是,作者在结尾部分升华到了一个高度,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地,那就是他从来不会去亵渎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诗人。这样的结尾读着不禁让人赞叹。个人觉得“亵渎”这两个字运用的特别自如到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以及对诗人的深刻认识。通过解读这首诗歌,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作者的深度思想以及生命内涵,并且在创作技巧上也非常到位。无论从整体的构思上,语言上,风格上都独具匠心,理解不周到的地方请海涵。
◎安静的石头
②有人说:狗日的诗人
主人,我一直在用
分行的句子。这很容易让人误解
诗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你能不能给这个东西
做出明确的界定
灾难和瘟疫,总是相继出生
当一些扛着锄头的人
依然食不果腹,一次次
摔倒在自己的信仰里
这些狗日的,到底怀抱着
怎样的憧憬
千里之外,盛世之外
主人,我从来都不曾亵渎祖先
和一些美好的东西
比如
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