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诗歌中的禅宗意味
作者:张东燕
禅宗美学在美国诗歌界的兴起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大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 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意象主义诗歌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诗歌界的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本文将按照这两个时期来分别论述禅学在美国诗歌中的体现。意象派诗人多通过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俳句诗的英译, 间接接触到禅宗美学。东方传统诗歌的简约凝练,清幽淡雅和画意盎然启发意象派诗人革新英美诗歌形式。20世纪 50年代后,随着禅宗思想在美国社会的热传,参加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诗人对禅宗有了直接的了解和接触,他们修习禅学,有些甚至远渡重洋,到日本学禅。一些诗人还作起了“诗隐”, 身居山林旷野, 修禅悟道。对他们来说,禅宗文化已不再停留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而深深渗透到诗歌精神里了,正如雪曼.保罗 ( Sherman Paul)在评价盖瑞.史奈德 ( Gary Sny2 der)的诗集时所谈论到的:“诗中的东方风味是一种形式以外的回响,这种风味在于它基本的语调, 在于它的宁静,这些都是史奈德在中国诗歌、山水画及日本俳句诗中欣赏过的东西”(转引自钟铃 14) 。无论是间接渗透,还是直接运用,禅宗的审美特色逐渐为美国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一、禅宗直观与禅宗空观
张节末在他的《禅宗美学》中,将禅宗美学的要义可概括为禅宗直观和禅宗空观。
禅宗顿悟的修习方式,使纯粹直观成为禅宗美学的一大特色。刘长久在《中国禅宗》中援引铃木大拙的话解释“悟”的本质:“悟,只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调过来重新采用直观的方法,去透视事物的真相”( 12) 。禅宗融精深的佛理于日常生活之中,透过现实世界“有”的幻相直接把握宇宙“空”、“无”的实相。此外,禅宗把自然界或人的活动只看作当下所见,是一种纯粹现象,既不带有儒家比德的认知联想,也超越了道家逍遥神游的感性经验,恰如禅师青原惟信所云“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当这种现象的纯粹性援引到诗歌中时, 就带来了诗歌意象的绝对客观性,诗人在景物的描述中,毫不表露思想感情,只以纯粹的意象组合来体现“一个一个刹那的直观意象或语象”(张节末 217) 。
禅宗纯粹直观还带来禅学语境的简约风格。禅宗认为“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 提倡“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视表达理性认知和感性经验的日常用语为“名相”,对日常用语的依赖就是“住相”,因此,文字越繁,离题越远。因此,禅家“援诗入禅”,吸收道学“言不尽意,立象以著言”的语言观,“以经济的笔墨获取丰富的艺术效果,以减削迹象来增加意象”(钱钟书 11) ,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禅宗的根本思想是佛教“空”观。季羡林先生在《禅宗公案妙语录》的序言中指出“禅宗思想基础是大乘空宗”(季羡林黄河涛 7) ,其中心思想都是说世间万物本不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并没有实体。一切皆因缘而生,流变不止,无始无终,只有虚无和空寂才是诸法的本源。盛唐以来,中国传统文人接受了禅宗的本体空观,在诗歌的创作中,融佛学的“境界”入“诗境”,追求空灵、淡远、虚幻,静谧的“韵味”或“意境”。从唐代司图空谈论的“诗品”,到宋朝严羽提出的“入神” 和“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再到清初王士禛倡导的 “神韵 ”和诗家的“化境”,直至近代的王国维阐述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神品”、“韵味”、“境界”等审美标准在中国文学艺术领域日益深入人心,而这种审美精神的根本特点就是“平淡无味”。李泽厚在其力作《华夏美学》里指出:“淡, 或冲淡, 或淡远,是后期中国诗画等各文艺领域所经常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224) 。
二、意象诗与禅宗直观
20世纪初,通过庞德、韦理等人对中、日古诗的“创意译诗”,东方诗歌在一批英、美国诗人中传播开来。深受禅宗文化影响的东方诗歌带给他们的最大启示,就是隐匿主体意识,靠纯粹的意象组合来呈现意境的话语方式。美国当代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 Kenneth Rexroth) 曾精辟地指出:“暗喻及各种象征皆非意象推出的结论,它们是意象本身彼此具体的关系。就是这种述说方式的直接性,令中国诗歌的译文在大多数西方诗人那里收到如此的欢迎”(钟玲 18) 。
正是借助直陈式的意象拼接,意象诗消解了西方诗歌中笼罩在客观事物之上的主观意识。意象派十分关注事物的客观性,要求诗人“直接对待事物”( direct treatment of things) ,少用修饰词, 而“寓思想于事物”( no idea but in things) , 以准确、明晰的意象打动读者。庞德的《在地铁站》、威廉姆斯的《红色首推车》和其他诗人一些俳句诗式的小诗所呈现的都是纯粹的意象组合,精微玲珑,颇得禅意之趣。同时,意象派又十分强调意象的瞬间性,庞德为意象下的定义就是“情感和智慧的瞬间结合”。这种当下所见, 不加分析和联想的意象与禅宗所讲的纯粹直观是彼此相通的。意象诗人只是极力捕捉原初、本真的瞬间感悟,不去关心意象背后有什么意义或能激发怎样的想象,他们的审美情趣正是禅宗美学讲求的有意无意间的一味妙悟。
为凸现意象的“直观性”,意象诗人纷纷突破传统英语诗歌的书写形式和语法规范,寻求新颖、有效的表现手法。比如通过使用标点符号、连词 “and”等,产生意象的并置和拼接,例如艾米.洛威尔一首俳句诗的仿作:“落花飞回枝头: / 一只蝶。 ① ”诗行之间的语义联系通过冒号连接,带来意象的跳跃和转接。是花如蝶? 是蝶如花? 还是蝶恋花? 翩然玄妙的禅意尽在这小小的冒号中。她的另一首意象小诗《水族馆》,通篇没有完整的句子:“金色条纹和黄晕, / 变幻的银色, / 一圈又一圈 / 银色—金色—/ 灰色—滑落的暗绿, / 喷吐,跳动, / 旋即跑开, / 鲜亮的白色水泡。/ 鼻子碰碰水泡, / 将它们一口吞下, / 鱼。 ② ”逗号和破折号衔接起一个个缤纷的色彩和生动的姿态,浮动的光斑和影像编织出一个冥想的空间,诗人的思维停止了,在流光溢彩间,感受鱼儿的呼吸。这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纯粹直观,无疑为小诗带来了静默端宁的禅宗意味。
此外,一些意象诗人还采用“视觉诗 ”的形式,直呈意象的画面性, 肯明斯在这方面最有创建,他的“孤叶”诗、《正好》等等都广为人知。再看威廉姆斯的《开花的刺槐树》:
在
绿色
僵直
枯老
清亮的
残枝
之间
洁白
甜美
五月
重回 ③
一棵直立的刺槐树跃然眼前,枝条已然苍老,然而新绿已发,白花悄然绽放。诗人不假言说,甚至省去标点,以最精炼的笔墨,呈现了周而复始的生命主题。这种以文写画的诗歌形式也是极入禅味的。
总的说来,从浸润在禅宗美学的东方诗歌里,意象派吸收了直接呈现的话语方式,并由此革新了英语诗歌形式。意象诗人回避主体意识,以纯粹的画面或画面组合凸现意象的客观性,创造出情感恬淡,无意为佳的美学效果。但是,禅宗思想的核心,即空观,却没有在意象诗中充分体现。意象派之后,一些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美国诗坛的诗人,如史蒂文斯,已经对禅宗有了直接的了解,并开始在诗作中表现世界虚幻空无的本质。不过,禅宗对美国诗界的全面影响,当始于 20世纪的 50年代。
三、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中美国自然诗与禅宗空观
“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 ”( the Francisco Renaissance)始于 1955年在旧金山市的“六画廊”举办的一场诗歌朗诵会。一批具有反叛精神的美国诗人参与了这场运动,旨在恢复惠特曼式的美国本土诗歌,在继承美国诗歌传统的同时,他们又以开放的心态,兼容并包东西方的思想流派, 力创“开放的形式 ” ( the open form) 。正是在这一时期, 美国诗坛开始广泛吸收包括禅宗在内的中国文化, “其后不少美国诗人认为中国文化与思想已成为他们必须要吸收的学识与经验 ”(钟玲 85) 。在这股中国文化的热潮中, 旧金山文艺复兴诗人们大多好佛谈禅,在诗作中直接体现“慈悲”和“空无”的观念。一些诗人,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 Kenneth Rexroth) 、加瑞.史奈德 ( Gary Snyder) 、赖特 ( Charles Wright)等,归隐自然,过起自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并在自然环境中,静观万象,参禅入定。他们以平实无奇的口头语言,把“隐士”体验写进诗歌,创造了一批富含禅学精神气质的山水自然诗。
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领军人物雷克思罗斯,通晓中国古典文学,翻译过杜甫、欧阳修的诗词以及一部分《道德经》。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他的自然山水诗充满了空幻静谧的禅诗气质, 成为他诗作里最出色的部分。以他的《方丈记》(“Hojoki”)为例:“温暖的细雨穿过枫叶 / 和月桂树叶子,以像生命一样的 / 脉搏灌注这窄窄的峡谷。/ 瀑布声低沉, / 而我的方丈屋卧在 / 丝丝细雨沉静大海 / 的深渊之中”。 ④ 细雨轻飘、树叶滴翠、瀑布远鸣、小屋安卧,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于幽、远、静、深的美学境界,深得禅宗三昧。忘情山水的“诗隐”风格也同样出现在史奈德的许多小诗里。史奈德是美国翻译寒山诗的第一人,他的《寒山诗》已成为美国诗歌的经典,把本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见经传的诗僧寒山提升为主流诗人。史奈德还曾旅居日本数年,修习禅法,对中国的禅宗推崇备至,把它视作“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精神遗产 ”(钟玲 103) 。史奈德的名篇《八月中于苏窦山守望台 》(“Mid2August at Sourdough Mountain Lookout”)宛如一幅恬然自适的写意山水图: “山谷之下一缕轻烟 / 三天的热,跟在五天的雨之后 / 树脂结在杉树锥果上 / 成群初生的飞虫 / 飞过岩石和草地。/ / 我不记得读过的东西, / 三五好友,可都住在城里。/ 喝下锡杯中冰凉的雪水 / 俯瞰千里 / 透过高远平静的空气。” ⑤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过: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动静不二, 直探生命的本原。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76) 。这段对禅宗美学的精辟阐述可成为该诗的完美注解。诗人独隐深山,观生命跃动的韵律,悟万物原本的空静。知识已不留什么印记,友情也遥不可及,且饮下杯中之清凉,纵览天地之悠长。这种与尘世绝缘,虚空自性,静观万象,各各自在的人生境界完全是诗人禅宗思想的自然流露。
除了上述反映诗隐生活的自然诗,还有许多诗人热衷描写“流水”、“空镜”、“光”等表现空灵、虚幻之相的自然诗。比如霍华德.涅莫洛夫 ( Howard Nemerov)的长诗《神秘符号》(“Runes”)的第十五小节就以冥想“流水的秘密”为主题, 在刻画了流水的各种自然姿态后,诗人心有所悟:“知道秘密, / 保守秘密—在海滩上褪去的 / 粼粼波光,海潮的 / 巨大轰鸣—这不是知道,这不是保守, / 却是成为躲在你自身里的那个秘密”。 ⑥ 欲参透流水中的秘密,无须向外求证,全在内省,自求明心见性。姿态万千的流水透露出生命流转不已,万物变化不居的宇宙幻相,而其澄澈透明的本质又似乎喻证了人纯净透彻的本体心性。在求悟的过程中,“我 ”由观水、知水最终与水溶为一体,个体意识的完全消解体现的正是禅学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无我之境。
默文 ( W. S. Mervin) 的短诗《西墙 》 (“West Wall”)表现的则是通彻透亮、物我合一的光明境界。
在自然之光中我看见世界
叶片发出光亮时我看见空气
阴影消融杏子显现
枝条既已无踪我看见上千棵树上
结出的杏子在空气中成熟
沿着西墙它们在阳光下成熟
在天光里无数的杏子在成熟。
无论果园里曾有什么,
我从未见过在那般光亮中摇曳的杏子
我好像已永久地在园里站着
却还不见杏子里的白日
不知流动空气的成熟
未触到你肌肤上的杏子
尝出你口中杏子里的太阳。 ⑦
诗人独立西墙之内,在黎明初生的阳光下,看见杏树累累的果实。在玄想的虚幻之中,自然之光化为心灵之光。璀璨的阳光照耀着成熟的果实,也照亮了他湛然澄静的内心本性。第一节中, 光既是实实在在的物相,也是了悟当下澈亮光明的心相。第二节里,杏子摇曳的光明之境使“我” 霎那间感悟到“永久”( forever) ,并体会到从未有过的人与物浑沌交融,合而为一的化境。默文笔下的光明世界不禁令人联想起史奈德的《光的作用》(“The Uses of Light”) ,史奈德把光的作用分为六个层次,而最高的层次只用一个汉字“禅”说明。清静内心的智慧之光,代表了光明的最高境界。
随着 20世纪初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在欧美国家的传播,禅宗美学逐渐在西方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从 20世纪初意象主义时期的一股潜流,日益发展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旧金山文艺复兴时期的诗学热潮。相比之下,后期的美国自然诗,一方面继承了意象派提倡的景物客观性,在诗中回避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这些自然诗不像意象诗那样,进行诗歌语言的革新,而是运用自然轻松的日常语言,表达安闲自在、虚和恬静的参禅心态。在凸显宇宙寂然虚空的禅观和物我一体的禅悟的过程中,体现出冲淡无味的禅诗境界。
注解【Notes】 ①②③均出自 Mark Scroggins, Modern Poetry: American and B ritish ( New York: App letion Century Crafts, 1981 ) 101, 103, 98. ④⑤⑥⑦均出自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 》(桂林: 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3年) 129, 130, 91, 92。引用作品【Works Cited】季羡林 黄河涛:《禅宗公案妙语录》。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李泽厚:《华夏美学》。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刘长久:《中国禅宗》。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桂林: 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3 年。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责任编辑:邓 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