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看山望水 于 2014-9-7 22:45 编辑
看山忘水点评还叫悟空诗《在白马寺的树荫下》
在白马寺的树荫下
那片阔大的叶子,在水泥地上投下更为阔大的影子
叶子上伏着一只甲虫,影子里却不见它的踪迹
然而,风飒飒吹来,一只甲虫从影子里飞了出来
谁知道,还会有多少甲虫从影子里飞出
别担心,影子不需要修补,修补也没什么意思
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寺门前下马,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对于诗人的可爱,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有一群人在旅游观光,在这世界上到处走,其中有个博学者没到一处都会说出历史典故,为我们解说,他的作用像个导游,或者学者;还有个人又蹦又跳载歌载舞,给人们带来欢喜,她像个艺人;还有个人规划者旅游的路线、不时提醒和管理大家如何如何,像个组织者,领队。另外还有个人,一路沉默寡言,总是能说出他的独特感受,这个人就像诗人了。学者说的话,可以叫知识,我们可以从以往的阅读听闻或者入口处一本旅游手册里得到;艺人像个开心果,有了她会增添不少活跃气氛;而管理者既让团队有序,为大家服务,又主观意志过多难免叫人反感。而那个诗人虽然性情孤僻显得不合群,看似可有可无,却总能说出“此在”的感受,仿佛团队带着个超级感受器。
无疑,我们更喜欢同这样的人在一起,因为活着就是感受过程,否则就是麻木,空无,一路走马观花。
到过白马寺的人很多,每天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然而所见大约相似感受雷同,如果我们翻看这些游客的旅游日志,难免会因内容重复而兴味索然。还叫悟空的这首《在白马寺的树荫下》给我们的就是新异的感受,有新的发现,读这样的诗,仿佛我们的神经延长了,也变得细腻了,平常的事物突然有了意味。写诗不是浮光掠影,人云亦云,老调重弹,搬弄知识,就是要把自己对某事物某情景的独特感受用恰切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诗人来到白马寺前,或者其他景点,常常比官员张张扬扬来更成为一个重要事件。
读这样的诗,与其单纯意解,不如从感受着眼。读诗有点像翻译,要去感受文本的尽可能多的信息,不一定如何正确(与作者相近),因为读的是文本而非了解作者。
在诗人笔下事物是富有意味的,阔大叶子在地上投下更为阔大影子,叶子上伏着甲虫,以及影子里它不见踪迹,敏感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表述中似乎另有深意——司空见惯日常事物中的神秘,禅意。唯有诗人能看到,体验到,关注并传达出来。整首诗像一个内心凝注下的事件过程,诗人感到奇异,也把这种奇异感受传达给读者。从第一节的静态延续到第二节发生了动态变化,依然是奇异的观察,神秘感的接续表述,这里发生了更奇异的印象式奇异,甲虫从影子(原是不见踪迹的情态)飞出来,而且很多!似乎是个无关的事件,无实际用处的关注。第三节影子修补的表述很危险,差点将意味锁定成某种隐喻进而隐喻公开,好在后面接着一句有历史意味(不是反思)的句子,让悠远又真切的现场感受冲淡了主观思考带来的僵硬感。后面一句似乎应该出现“下马”,做了点阅读修正。权且当作某个读者对文本的参与权力吧。
这首诗好在没有按照常规去写古迹游历,发怀古思情,也没有以借古讽今作为诗的内核,很特别的一种感受,很诗性。
这首写白马寺的文本在文化意义上是个增量,而非重复。我们假设在白马寺前站着一些人,游客,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等,若诗人在场,应该在自己的位置和角度上。
我特别喜欢站在诗人角度的写作,因为在其他文体中找不到替代物。
2014.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