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诗歌出路 当下诗歌处于史上最正常的时期
燎 原
“中国诗歌的现状与出路”这一命题,似乎已预设了一个结论:当下的诗歌已经陷入病态,甚至病得不轻。否则,也就谈不上为它寻找出路。就此我想表达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眼下的诗歌――姑且把它设定在21世纪新10年这一范畴,既是当代诗歌史上最为正常的时期,也是最富文本成果的时期之一。 诗歌在本质上是以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文化文明形态,它属于更为深远的精神层面,而非社会工具层面。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滋养人的智慧与文明――包括对于野蛮和邪恶的精神抗衡,而不是作为强行施加的舆论工具,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当下诗歌在我眼中最重要的特征,或者说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如下两点:其一,它弃却了诗歌必须是、甚至是唯一选择的“代言人”的观念桎梏,历史性地进入到了伏藏着深层艺术景观和精神景观的文本建设之中。其二,多元格局的建立。诗人们已经摆脱了类型复制期,进入了追求差异的品牌自主期。而对于差异的追求,代表着一个时代诗人们的能力、自信和抱负。
(《北京文学》2012年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