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罗熳的文章] 兰心蕙质流笔端(陈金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罗熳《平常的人》


倾听“平常的人”叙述,我蓦地读懂了“平常的人总有太多感动”的真谛,沉浸于“平常的人”的哲思,我豁然开朗:闪光的真理常常蕴含于平常的生活之中,常常出自于平凡的人之口。

一口气读完双莲老师的《平常的人》,我这个比平常更平常的人也不禁萌发了想为《平常的人》这本书写几句平平常常的话的念头。

《平常的人》是一本教育散记,分为“教育小记”“生活小调”“育儿小篇”三部分,独立又相连,都紧紧围绕“教育”这个主题。取此题材创作对一个从事10多年的教育事业又独具慧眼匠心的女教师双莲而言,自然是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的,故读来“篇篇有韵味,句句流珠玑”。

《平常的人》在选材上都是取“鸡毛蒜皮”的小事小物,即平常事物,无惊天动地之感,却有润物无声的意境,让人如对一支挺秀淡雅的兰花,一树摇曳婆娑的杨柳。

《平常的人》的标题往往让你一见倾心:《洗脑》、《谁是垃圾》、《快乐与不快乐守恒》、《我做了一次贼》、《掠夺快乐》《我要跳楼了》、《就叫我小狗吧》……于是怀着对标题的好感,你就愈陷愈深愈不能自拔地“跟着感觉走”,其实,你已乐意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了。

女作者的敏感细腻赋予了《平常的人》以“细皮嫩肉”的文采和性格,有不少篇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细致入微,如《我做了一次贼》中的一段描写:我如同得到指示一样,欣然地点开一个最早出现的信息,屏幕上显示:有了你,我就像有了情人一样。我头脑里“哇”了一下,眼睛一亮,嘴里扑哧地笑了。斯萍很“狡猾”的,要笑,却故作正经地:“你难道就没有吗?”瞧,整我来着!这坏家伙,气的我直撇嘴:“怎么呀,你这死鬼头,整人专家哪!平白无辜的就把我整了一番,哼哼!我看盛盛跟你生活在一起一定受了不少罪。”“受罪?不会吧,应该是多了生活的味精,多了挑战的意识吧。”她风趣幽默且镇定地回着话。我翘起大拇指说道:“高明,你说说现在如何替人家回消息?”“你先回一个,下一个我来回吧。”把难题又推给我了,这狡猾的东西!!我先来就我先来,我怕谁哈;又如模仿儿子口吻的《做个最棒的男孩》中的:我生气极了,随即把烟头往地上倒。然后用杯子到卫生间盛来自来水,听到楼梯口妈妈上来的脚步声,我并没有因为担心她会批评我而止住原先的计划,火气反而在心底里嚣张,毫不留情地将杯子里的水往刚才倒烟灰头的地板上洒!

《平常的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以平常的人的口吻叙说平常之事物,又于平常之事物中寓意味深长之理,给人以教育的睿智,以人生的启迪,阅罢掩卷,定获益匪浅。

《平常的人》可以说是从心灵流出的作品,自然而然是绝无矫揉造作的斧凿之痕。当代评论家和散文家雷达认为:“散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流出来的,一个人的散文是他人格的投影,你可以在其他体裁中遮盖自己,却无法在散文中将自己的灵魂掩藏。”《平常的人》正可谓双莲教师兰心蕙质的形象写照,文如其人,足见其诚。

双莲老师于教书育人之余痴迷于键盘并笔耕不辍,是个可敬的“书虫”,而今,她的一番辛苦终有今日作品付梓的收获,苦尽甘来,令我钦羡不已。不禁想起元代丁鹤年的《竹枝词》:

水上摘莲青的的,

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

莲心清苦藕芽甜。

2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7: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