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国:一个低调而实在的男人》
对于徐俊国,之前我并无多大的了解。
几年了,我一直收到来自云南蒙自《诗红河》编辑部的赠刊阅读。
因为《诗红河》,我有幸在文字中接近了这位70后诗人的内心世界。
当前的诗坛很混乱,所以,我对不少“唯恐人不知”,总是试图以各种方式“展现”自己,拉山头,搞派系,不断出入各种“活动”场所,摇旗呐喊的所谓“著名”诗人,很是反感。因而,每次在阅读一本诗刊时,除了我所熟悉的和写作风格独特的诗人。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绕开他(她)们。因为,有许多时候,你不得不失望地发现,除了那名字还有点噱头之外,作品已不能称之为“诗”。
在《诗红河》2012年第3期(总第15期),徐俊国的诗是被作为领衔推荐的。刚开始阅读时,和以前一样,我同样怀着一种戒备的心理。但很快地,我就被征服了。不!与其说征服,不如说被感染来得确切。
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就呆在农村,对于农村有一种很深的感情和体悟。无独有偶,徐俊国被选发的这组题为《落日》的组诗,描写的正好是农村的题材。
“落日砸弯了地平线和跪在上面的村庄”(徐俊国《落日》)“你抓起的土里有庄稼的骨灰,熄灭的马蹄铁;有沉潜的磷火,腐烂的旗杆和虫鸣;甚至有女婴被生母遗弃时生锈的哭声”(徐俊国《倾心相告》)“要像不懂事的孩子那样,把头尽量压低;对脚下的一切,比如一具甲虫的尸体;要备够足够的泪水”( 徐俊国《倾心相告》)“冒着被谩骂和质疑的危险,我要在每一座城市的每一条繁华街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开辟出一块坟墓大小的空地……走遍世界上每一个有人的地方,含泪读给他们听,求他们承认错误,在太阳底下,签字,按手印,下保证……”(徐俊国《自然碑》)
阅读着这一句句浸染着泪水,发自内心深处对乡村、对自然、对生命的爱、敬畏与呵护的诗句,任凭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打动。何况和诗人一样,有一颗同样柔软肺腑的我。
当然,仅凭诗作,还无法准确地了解一个人。说实在的,让我感动,并写下这些文字的真正原因,是来自对诗人创作谈的阅读。
当前的很多诗人,为了出名,可谓煞费心思,更有不少人,把诗歌与生活看得势不两立。但徐俊国不是。
——“我不想把自身的焦灼和痛苦再无谓地表述一遍或者强加给借文字寻求抚慰的读者。”
——“像热爱诗歌一样热爱工作和劳动,不让诗歌成为家人跟着受累挨穷的借口”
——“尽可能地帮助那些卑微的人……”
——“感情为零的诗,坚决不写。”((徐俊国《爹的酒,我的诗》)
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诗人的声音,这是一位有担当的男人的声音。他吸纳了“鹅塘村”的地气,吸纳了乡村最朴实无华的本真,所以,即使他的诗出类拔萃,即使他已因为自身的才华,而有幸到了令人艳羡的繁华大城市上海工作,他依然低调,不张扬,依然实在,对生活充满了感恩。我喜欢这样有血有肉的男人,钦佩这样有情有义的诗人。我想,生活中若能多些这样的男人,那必将是社会的福分。诗歌中若能多一些这样的诗人,那必将是诗歌的幸事。
2013-3-28 福建 高羽 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