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树”荫下走出来看世界 ——马启代诗歌主题的超越与升华(齐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树”荫下走出来看世界               
                             ——马启代诗歌主题的超越与升华

                       作者:齐红
    我向来以为,诗歌对读者来讲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样式,对于一句诗歌的有限几个文字或一首诗歌的有限几个段落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哲理、深邃情感你可以拍案叫绝,而一经变为书面批评往往失去了味道,批评者自身也顿生一种心灵的失落感。伟大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一句让人惊心动魄的话:“由于坚持译解卡夫卡,卡夫卡的研究者们杀死了卡夫卡。”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界因此而只需艺术,摒弃艺术批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怎样的途径可以无限接近创作主题的心灵真实,同样恰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读这个故事的方式就是让想象带着人走。尤其是不要把它作为一个译解的字谜。”(《小说的智慧》第103页)尽管他谈论的是小说,但对于诗歌——这一“文学中的文学”,同样具有无可反驳的真理性。因此,就诗歌批评而言,刻意地去寻求每一首诗歌的每一个意象究竟代表了什么无疑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尽管这也是一种批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以艺术想象为基础的艺术沟通去整体把握理解诗人的心灵世界。
拿到马启代的诗集“黄昏三部曲”中已出版的两部《杂色黄昏》和《苦渡黄昏》之后,我暂时撇开“序”与“跋”,力求没有在任何先验批评的影响下进入马启代所建造的艺术境界。
翻开《杂色黄昏》(“三部曲”之一),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热情、执着、躁动不安的情绪氛围,从诗歌中缓缓站立起来的是一个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这一形象既有对未来的前景的期待与希望,又有现实中碰壁后的失落与愤懑;他时而“狼”一般狂歌心中激情,时而低头沉思自我的生存处境;他呼唤价值与尊严,渴望摆脱种种束缚(自我人格和社会环境的)而走向更为广阔的自由天地。《杂色黄昏》的形象主题是“自我”,情绪主题是喧嚣与躁动。而到了《苦渡黄昏》(“三部曲”之二),马启代的诗歌主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万物的摹写代替了自我世界的吟唱,平静、沉静代替了喧嚣、骚动。诗人的目光已不再仅仅停留于一己的喜怒哀乐之上,而是扩大到整个人类,以悲悯情怀关注人的生存,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发掘深刻的道理,诗歌主题得到超越与升华,诗歌境界也因此变得开阔、博大。同是“黄昏”吟歌,如果《杂色黄昏》带给读者的是暮色之中风声四起的不安与喧嚣,那么《苦渡黄昏》带给读者的则是夕阳西下放眼远望的旷达与超脱。

                                  A

仅仅从题目上,我们便可以感觉到《杂色黄昏》袒露胸怀、抒发自我的强烈主观愿望,还有《寻求躁动的青春海》、《独白》、《我熟悉的微笑》、《那是我的语言》、《我被你构画》、《很多时候我是一棵树》、《我的感觉是一支蜡烛》、《请解开我的绳索》、《我正步入泥淖》、《我只有把手伸向高空》等等。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诗歌标题是因为我想强调这样一个真实;即马启代的诗歌在题目上就以一种无所掩饰的真诚与坦率迫使你别无选择的接受了这个交流的对象,那个“我”激情满怀而又无所不在,他把你当作朋友,毫无防范,向你坦露悲悲喜喜、爱爱恨恨。在薄薄的一本诗集中,如此多的让一个主观色彩极浓的词语“我”出现在题目中,实不多见,它让你不由自主地被那种直抒胸臆的情绪感染,同样拿出一颗坦坦荡荡的心去面对另一颗跳动不止亦追求不止的年轻的心……

                  我是蹚着黄土而来的一位……
                                           ——《太阳》

富饶而又贫瘠的黄土地磨砺出一颗诗人的灵魂,他满怀希望,热情洋溢,渴望变革也渴望奉献,梦想与憧憬源源不断,“变鸟的许诺如草漫延/爬满属于我的沟壑”(《爬过狼谷》)。但现实并不是单纯而透明的客观存在,作为“环境的存在物”,人必然地要在生存的现实面前接受冲刷与磨蚀,于是诗人不无感慨地写道:“需要绿就一片葱茏/需要秃就一身赤裸/于是我便和长大了/被扭曲成‘树’”(《名称:或隐或现的历程》)。“树”的殉道与经历同诗人的感触不谋而合,于是这一意象变成了诗人反复借用、反复吟咏的情感载体。同题目中大量出现“我”这个词汇不谋而合的是,马启代的大量诗歌中都隐含了一个“树”的形象,尤其是《杂色黄昏》第三部分《第三种感觉》,以树自喻的诗歌占了相当的篇幅,诸如《你的手语》、《很多时候我是一棵树》、《栋梁》、《我正步入泥淖》、《手伸出之后》、《我只有把手伸向天空》、《悟性》等,无论明喻还是隐喻,我们都可看到一棵树或清晰或朦胧的影子。
“树”的一生是颇带悲剧色彩的一生,因为生存的需要它必须扎根一个固定的区域,忍看“上空那些划过的影子”(《我正步入泥淖》);而因为人类的需要它必须接受砍削与修剪,“与那些小梁们相互盘绕/共同撑起一个空间”《栋梁》)。这样一种生存的处境触发了诗人敏感的心灵,于是他站在树的角度抒发树的无奈与悲哀,或将主观情感体验与树的客观实体相融合,宣称“是一棵树”,“一棵日渐被他们企望茁壮的树/一棵面向阳光却挪不动脚步的树”(《很多时候我是一棵树》)。尽管触动诗人的是“树”的悲剧色彩,但以树自喻的诗人却并没有沉迷于悲剧的氛围而无意自拔,在了悟了自己的生存处境之后,诗人拥有的反而是正视现实的心灵的平静---“也许这漫长的旅途/因你而异常沉重/但异常沉重的旅途/毕竟是我的路”(《怪圈》),而且诗人让新的信念重新占据心灵---“你尽可以相信这陆地逐渐软化/震动以预兆的形式/千万次传来/你至少能重新以树的生存/完整爱意/或者将躲在另一个世纪背后/主宰乾坤”(《悟性》)。
没有信仰的心灵世界是苍白的世界,虚空的世界,马启代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清醒而不消沉,热情而不盲动,他坚信“一切美好的都不会停止歌唱/一切深刻的灵魂都不会风化”(《祭》),在不断地受阻与受挫中间能够寻找新的精神支撑点,从而使自己信念不止,思维常新。
所以诗集《杂色黄昏》中的抒情诗人公一直年轻而富有热情,他是一棵“挪不动脚步的树”,(《很多时候我是一棵树》)。他歌唱,即使那歌声似狼一般的狂叫,但只要它能“长久地流传”;他奋斗,“踏三千里荆棘路而来背负三千个红色的使命而来”,“从数不清的眼泪和血浆里洗礼了自己铸造了自己坚定地走来”(《寻求躁动的青春海》);他爱,爱得热烈---“能够爱  彼此已经满足/怎能奢求一切付出/都有回报”(《寄》);他恨,恨得深刻—“拥抱是仇恨的另一种形式”(《手伸出之后》)。这是一棵没有任何虚伪与矫饰成分的真诚的心灵,这是一篇热情洋溢的青春宣言,这宣言中的“我”恰似一棵葱绿的大树,在风里、在阳光下沙沙作响…

B

诗人杨炼认为,诗歌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地为自己制造困境(内容的与艺术的)又不断超越困境的过程,所以杨炼强调诗人应该有一种自觉—--寻求困境的自觉。
《苦渡黄昏》之于《杂色黄昏》,显示的正是作为诗人的马启代寻求新的主题并终于在寻求中实现超越与升华的一种过渡。在这部诗集中,诗人已从“树”的自喻和自我情绪的宣泄中走了出来,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他有感而发,但这“感”已不仅是对“自我”以及“自我”引发的对人的思索,而是扩展为整个人类、整个民族前途与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使《苦渡黄昏》中的诗歌带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和深邃的哲理性。
首先,进入诗人视界的景物已经变得形形色色,“房子” 、“河流” 、“纪念碑” 、“命运”、“故乡” 、“兵马俑”等等,所见之物无不成为诗人思想的触发点,而且诗人选择这些意象构筑一个桥梁,通向更为深刻的理性思维,试看下面一组诗句:

                此时你感觉到了石头的痛
                   苦
                它们原本属于一座山峰
                被人们温柔地敲击后
                成为一种永久安全的材料
                失去初始的血涌
                构筑成一片沉静的生存
                这时许多声音从周围传来
                你始想起自己尚不如一块
                   石头
                这许多的年来
                我们如此地活着
                也早已成为一种安全的物
                   质
                却亳无察觉

                                  ---《房子》(二)

                 ……
                 我们许多祖先的骨骼
                 复活如故
                 在许多路口的中央
                 辉煌漫步

                                    ----《关于墙》

诗歌虽然以《房子》和《墙》作标题,但实质却指向对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追求与反思。由“房子”想到“石头”,既而又联想到如石头一样经过岁月磨蚀,经过一定文化传统重新塑造的人,诗人不无悲哀地意识到,背负了重重历史沉淀的人已经很难复归到本性的自我,长久以来,人们已被特定传统文化制约下的生存环境所异化,《关于墙》对那种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因素给予了审视与鞭挞。
其次,《苦渡黄昏》的观点选择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杂色黄昏》关注的是自我和与自我处在相同生存环境的个性生命,因而它的视点多半停留在个体上,或歌颂英雄的孤傲与悲壮---“但你提刀而去/注定要重复英雄伙伴的一生”(《关于意里亚》);或将视点融入人物(树)里,赋予物以思想和话语能力,使它变成一个直抒胸臆的生命,如《我只有把手伸向高空》。《苦渡黄昏》的视点则明显升高,它是诗人“想到人类生生息息的过程”(《歌颂石头》)之后的思想结晶,是反思历史与文化之后的理性总结,因而其抒情主题不再如《杂色黄昏》隐含在众多个体生命之中,而是以清醒的旁观者和俯视芸芸众生的智者面孔出现,视点抬高,诗歌的情绪化色彩减弱,哲理性明显增强。所以在《苦渡黄昏》中,诗人更多地拥有的是将死亡看成是一次明亮的微笑的超然与平静(《死亡是一次明亮的微笑》)。是“在还能活下去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苟延”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批判(《居于这种食物链》);是“有月   又水/便有江流与天空的永恒/此间摇动双桨/划向什么地方都是归宿”的大彻大悟(《有月   有水》)………
如果我们拿同样写“树”的一首诗来进行比较,这种主题的超越与升华或许会更加明显。

                   我是一棵树
                   一棵日渐被他们企望茁壮的树
                   一棵面向阳光却挪不动脚步的树
                   我的语言便是那枝条间的絮谈呀
                   我的情感就是那断枝的情感

                              ----《杂色黄昏·很多时候我是一棵树》

                    永远地承受孤独
                    永远地承受自然的风尘
                    还让人类
                    自惭形秽

                              ----《苦渡黄昏·树站在夜色中》

很明显,前一首诗借树以自喻,感叹生存的无奈,抒发情感的苦闷,而后一首诗则站在“树”与人类之外,有感于树的某些特点而又将它与人类作为比较,这种高视角的比较本身已经构成对人类及自然万物生息过程的审视,从而完成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某些真理性揭示。如果说《杂色黄昏》还停留在对人及自身处境进行考察的人道主义层面的话,那么《苦渡黄昏》则显示了诗人向人类主义层面努力的企图,即把人类作为整个宇宙的存在物予以审视。
尽管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诗集“黄昏三部曲”之三中,马启代诗歌的主题将会有全新的超越与升华。
马启代不是专业诗人,在许许多多灸手可热的副业之外,马启代选择了诗歌创作,这意味着他要与清贫与艰辛为伍,也意味着他将付出青春、情感、心血甚至生命去追求那魅力的缪斯女神,但他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知道我的诗以及我的文字对于这个世界都无法造成震撼,但我却不能不以这种形式来承负岁月的重轭,来进行我的艺术追索,来完善我残缺的生命与生存。”(《苦渡黄昏·后记》)拥有这种执著和信念,就拥有一个诗人必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我们相信在诗国的星空中,将会升起一颗熠熠发光的恒星。

附记:本文原载《马启代诗歌精品鉴赏》(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当时只记得作者是陕西师大的在读研究生,不知齐红如今安在,想必已是卓有成就的学者,今天重读这篇烫我灵魂的文字,感激、羞愧无以言表,谢谢齐红们,谢谢已经过去的有血有泪也有诗的岁月!

马启代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qid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2 21:39 | 只看该作者
特来学习{: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 22:2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8 16: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