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经验到惊艳: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雪波 于 2012-4-8 20:15 编辑

从经验到惊艳: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

——诗人梁雪波及其诗歌漫谈


                                    作者:董辑


                                         一、



如果要为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诗歌确定一个具有一定笼罩色彩的关键词的话,网络首当其冲,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这种影响不单单是发表方式上(呈现诗歌和呈现诗人)的影响,更是诗歌写作(从观念到语言)方式和方法上的影响。网络以其技术和观念的双刃剑,作用于中国诗歌,这是一种双重向度的作用,一方面是修复或者修正,一方面也是伤害和割破,中国诗歌和网络的同行,类似于一种嗜好性的受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施虐于中国诗歌,而中国诗歌在受虐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和经验。网络对这个十年中国诗歌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目前看,应该也有资格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或者方向。

如果为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诗歌再选择一个具有现象意义的关键词的话,经济应该入选。经济及其作用方式——金钱正在大面积地和诗歌结合,如果说网络和中国诗歌的关系类似于施虐和受虐的话,经济和中国诗歌的这种结合,更像是诱奸或者强奸,金钱和持有金钱的有关人士(诗人、活动家、经营者、票友、别有用心者等等)诱奸或者强奸中国诗歌,然后组建一些类似于奸夫淫妇式的合作关系/团体,或者生下一些在历史轨道外面盲目疯跑的私生子。此外,经济也就是金钱(当然也包括苟延残喘的体制性权力)带来的调和作用也正在改变着中国诗歌的生态,这种改变,看似是一些表面意义上的热闹和繁华,其实更严重的后果将在诗人们的创作和语言产品中体现出来。

网络和经济带来的狂欢,调和,芜杂,混乱,暴力,交易等因素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和变质着中国诗歌,就像野草正在一口一口的嚼食着无人居住的庭院一样,当然,这种力量目前还不至于使中国诗歌野草化。新世纪以来,国家文艺体制对诗歌的抛弃或者边缘化,市场和资讯时代文学的整体滑坡,也使诗人们的命运被迫市井化和草民化,当初金光闪烁的“诗人”二字已经成为了某种带有笑柄意义的劣词,诗人不但不能用诗歌和写作改变生存现状,博取知识分子的荣誉和尊严,更只能以自杀、自囚、裸诵等小报新闻的方式现身于大众面前。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中国诗坛在乱相中挣扎和变化,诗人难免要被裹挟其中,诗人的产品——诗歌,也难免要泥沙俱下千奇百怪。

在上世纪80年代获得了革命性意义和成就的口语诗歌,在本世纪头一个十年中呈现出明显的下滑状态,其变种——惟口语诗歌(几十年如一日的自我重复、原地踏步)、口水诗歌(口语诗歌的极端低质化)、废话诗歌(一种玩弄语言和哲学概念以及阐释术的伪诗歌)、垃圾诗歌(一种在道德和审美上极端反人类、反历史、反社会的口水诗歌)、低诗歌(道德、审美、艺术上无限零度化或者负数化的伪先锋诗歌)、下半身诗歌(放大欲望因素并想以之达成某种美学和道德突破的口语诗歌,其语言表征为惟口语、口水,美学基础是反对和破坏)、梨花体诗歌(网络书写意义上的废话、口水诗歌)等等充斥于中国诗坛,网络意义上的普及更是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把中国诗歌弄得混乱不堪。写作的尊严,诗歌的尊严,诗人的身份感,诗歌的品质感,历史的积淀,都程度不一地遭受着损害。

无疑,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诗歌时代,几代人拥挤在诗歌的窄路上,向包裹在浓雾中的永恒进军,在当下中国诗歌写作这个语言竞技场上,至少有四个时代的诗人在博弈,其中,1950、1960诗人无疑是主体,不论是作品还是影响,他们距离历史的大门都更近一些;而出生于1970年代的诗人们正在力图超越自己头上这厚重而崎岖的二十年;相对年轻的1980年代诗人,在当下这个排斥诗歌更不包容诗人的时代,则难免有些面目暧昧,对他们来说,树立个体意义上的天才,和建立整体意义上的团队优势,还需大刀阔斧一些,狂暴一些,革命一些,没必要幻想体制的垂青和等待时代的转向。



                                        二、



在当下的中国诗坛,几乎没有诗人不陷身于网络、团体(流派、地方、群落、集团)和时尚化诗写的漩涡之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诗人能屏蔽口语的病毒,富有历史感地写作;点数近十年涌现出的中国诗人,不和网络、口语、团体发生关系的诗人,为数很少,在这些为数很少者之中,梁雪波是重要的一个。

梁雪波这个名字对当下中国诗坛来说,尚有些陌生,这种陌生其实也不是诗人自己的选择,他这么多年来和中国诗坛之间的远距离,与其说是主动拉开,倒不如说是被迫远离,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其主要原因都源于梁雪波的诗写方式和诗歌品质,是梁雪波的诗写方式和诗歌品质,使他迟到于中国诗坛,而这种迟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诗歌的福分。

梁雪波生于1973年,套用现在习用的文学史话语,按照现在流行的习惯分法,他应该属于70后诗人,但是迟至2008年之前,梁雪波都没有全身心的出现于这一代诗人们竞技的运动场或者散步的后花园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在70后诗人们奋勇攀援的山坡上,看不见诗人梁雪波的身影;梁雪波是南京人,且不说南京是“他们”诗人的大本营,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南京,也一直是中国江南诗歌的重要集散地之一,车前子、洪烛、黄梵、代薇、育邦、朱朱等都出自南京,并在此地操持不同的刀法,或深或浅地在中国诗歌的留言柱上布下刻痕,但是据我所知,直到原黑龙江诗人马永波落户金陵,梁雪波(他原籍黑龙江)才开始广泛地出入于南京诗坛,并以南京诗人的身份跃动于中国诗坛的崎岖山路之中。

我知道梁雪波其人其诗,是因为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文学活动家周伦佑先生(在这一点上,周伦佑又一次担任了他已经担任过多次的伯乐工作,为有潜质的诗人走进历史而燃灯和引路)。周老师通过邮件将梁雪波的作品放上我的书桌,一读之下,我即被这个陌生的名字和面孔深深打动和吸引。

首先,梁雪波堪称纯正的诗歌血统让我感佩不止,他的诗写是那种严肃的具有足够诗歌意味的含有丰富诗歌史血色素的诗写,在目前这个实验、革命、浮躁以及仿写、复写、复制的诗歌时代,他的诗歌血统纯正,是标准意义上的现代诗歌,其抒情性、意象性、歌唱性以及高贵、华丽、小众都符合哪怕最苛刻的诗歌学术和诗歌标准;另外,梁雪波书写的是一点也不含糊的现代诗歌,其诗歌具有深广的智力空间和娴熟、现代的语言技艺、现代感性以及想象力。反复阅读之下,我不禁一次次为周伦佑发现新诗人的能力感佩不止,更为中国诗坛出现了一位新诗人而高兴,同时也为梁雪波给我提供的阅读难度以及关注度而兴奋与焦灼。

其次,梁雪波与时尚诗歌及其诗歌界的隔绝,他与南京本地诗人诗歌品质和诗写向度上的截然不同,他诗歌题材的高蹈与低俯以及技艺上的成熟完备,都让我吃惊不小。

理所应当的,梁雪波成为08年以后中国诗歌的一个收获,这个收获先后出现于体制外综合人文刊物《非非》,植根于网上论坛的诗文年选《非非评论》,新锐民刊《第三极》,老牌诗歌杂志《诗歌月刊》以及其它文学刊物,而成为非非主义和第三极神性写作的同仁更是梁雪波诗歌的自动归位,就像狮子一定要和狮子生活在一起,而不可能和豺狗或者斑马同居一样,现在的梁雪波不但是一个诗人,在我看来,更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重要诗人。其重要性,将在70后诗人群体和中国体制外诗歌中大放异彩。




                                           三、



梁雪波将自己的这组近作命名为《经验之书》,我不知道他这个命名是怎么出现的,是源于什么,都有哪一些考虑,以后还会不会改名。在反复阅读了这些诗歌之后,我不觉为他的这个命名而深以为然。这个命名,不但廓清了他个人诗写的某种风格和向度,更是对诗歌写作和诗歌本质的某种揭示与烛照。

对一个写作者来说,“经验”,可以简单地将之看成是书写主体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其中应该包括书写主体的感情、情绪、生活、见闻、阅读、思考等等所有形而下的生命感知内容,这些内容,也就是诗歌(文学)写作的题材或者素材。诗歌要写和能写什么?诗歌只能写经验。一个人不可能书写他经验之外的内容,不管什么样的诗歌,不管是多么的形而上,多么的奇想天外玄思诡异或者超验神秘的诗歌,都是经验的一种,或者说,都诞生自经验的温暖母腹。在这里,梁雪波用“经验”二字对一切无病呻吟、远离现实、伪情伪境、远离生命和复制仿写的诗歌做出了无声的拒绝。诗歌,或者文学创作,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无疑就应该是“经验”。

但是,我也注意到,梁雪波没有使用诸如“经历”“体验”“记忆”“生活”“现实”等和“经验”相类的词汇,而是使用了“经验”这个带有一定哲学意味和深度的词汇(作者也可能没有这类考虑),这个用词,为我们明了了梁雪波的文学品味。相比于“经历”的芜杂和低阶化,相比于“体验”的官能化,相比于“记忆”的简单化以及相比于“生活”“现实”的客观化、泛化,梁雪波选择了用更为贴近心灵的带有一定主观能动色彩的“经验”二字指代其写作素材,显示出了他的高起点和理性的写作态势。

“书”,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作为动词的“书”,含有书写的意思,在诗歌(文学)写作中,书写即写作,即创作,即诗人的创造性劳动。而名词的“书”,则是创作的结晶,是智力的物质载体和形式,就诗歌写作来说,“书”,是诗人智力、思想和心灵创造物的集合体,也就是诗歌。

梁雪波将自己的组诗命名为《经验之书》(类似命名以前似乎也有,匆忙中无从求证),在我看来,至少说出了三重意思,一是说诗歌写作本源于经验,二是说诗歌的出现是一种“书”的过程,也就是写出来的;三是说诗歌即“经验之书”——诗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作出来的作品。

对梁雪波的这一大组《经验之书》来说,“经验”无疑是他正在经历的生活和情感,也就是其诗歌的素材;而“书”,无疑是指写作,指写作的艰辛的过程,是对生活也就是经验世界的一种语言炼金的过程;“经验之书”,当然就是诗歌文本,是诗人经过写作这种智力劳动而从语言中唤出的语言成品——语言炼金术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梁雪波的语言炼金术更多是一种当代意义上的“写作行为及其产物”,而不是蓝波和超现实主义者意义上的通灵、幻觉、幻像、无理性等“炼金方式和产品”;更不是伪先锋们肆意破坏语言的无底线的情绪宣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0:11 | 只看该作者
四、



《经验之书》17首诗歌,多写于近两年,是梁雪波最近一个阶段诗歌写作的集中收获和代表性作品,可以代表梁雪波最新的诗歌追求和诗写水准。17首诗歌,按照内容,也就是“经验”,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个部分可以称之为“书生活”,梁雪波在书店工作,本人又喜欢阅读,书是他经验中一个很特殊的部分,而书所包含和代表的精神财富与力量,又暗合他的生活定位和灵魂追求,书在此上升到了象征的高度,书是梁雪波与众不同的心灵世界的体现与透露,面对书而不是生活、城市,梁雪波用“书”这个意象为我们刻画了他的灵魂样貌;17首诗歌中,还有一部分取材于他正在经历的切实的生活——与朋友交往,生活中的见闻、观感,与亲人的日常往来等等,在这一部分的诗歌中,梁雪波加大了叙述的力度和客观化的视角,以此彰显他诗写的某种变化;17首诗歌中,另有一部分是带有强烈独白色彩的抒情诗,这一类诗歌是梁雪波的风格所在,也是他操持最为熟练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内心与情感,梁雪波优秀抒情诗人的形象,也通过这些诗歌得以加强;17首诗歌中,另有几首带有一定思想探险和写作探险色彩的的作品,梁雪波似乎是想通过这几首诗歌,为我们确立和证明他的心灵向度和写作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他之前诗歌的急迫的语感和歌唱性的调式,梁雪波这一组诗歌显得深厚、沉稳,并或多或少的加入了一些口语的元素,虽然歌唱性仍然是梁雪波诗歌的主要特点,但是他已经有意识的将叙事带入他的诗歌,在以意象化诗歌语言为主的诗歌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场景,以使他的诗歌敞向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生活,从而体现出他所追求的诗歌的“经验”色彩。

17首诗中,《午后》《流水》和《修灯的人》属于“书生活”部分。《午后》是一个书店工作人员午后时光的诗歌化呈现,“午后”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一旦被诗人写下并当成诗歌题目,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了,而成为某种隐喻并带有了一定的象征性。在梁雪波的诗中,“午后”带给我们的不但是一种时间的流逝感,更隐喻着某种生命状态和生命阶段。《午后》表面上写的是书店经营者(作者自己)在午后时光中“平常”的阅读生活,实际上却通过“这是午后,没有奇迹和相遇”“在竖立的书脊间专注地探寻/他挪动的双脚/像踩着从地狱深处升起的灯 ”“时光像窗外的汽车一样无声地流动 ”等诗句暗示出了某种生命本体正在感受和经历着的压抑、沉重和险境,其中“在午后进来的人们垂着翅膀/将呼吸放慢,一颗零度以下的心/发出单簧片的冷颤音”三句更是通过准确的意象(翅膀、零度、单簧片),合理的变形和想象,准确的道出了这个时代的平庸化、平面化特征。

《流水》更为深刻的写出了一个书店经营者/爱书者的“日常状态”,只是这种状态是“心灵状态”和“生活状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诗人与书为伴,这种相伴不单单是生活意义上的相伴,而是灵魂意义上的互相吞没,流水的时光中,诗人和书互相倾注,这种人书之间的状态,被梁雪波用准确、清晰、控制感十足的诗语表现了出来,意象的鲜明、突出和恰如其分是梁雪波这首诗歌的(也是他所有诗歌的特点)的特点,当然,其中也不乏适度的想象,以使漫步般的语感中出现更多诗意的跳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两首诗中,绵密纷沓的意象并不是简单地在一个维度上铺展,而是呈现出虚实错杂的繁复风格,我们从诗中看到,除了书架、阳光、吊兰、雨伞、焊花等现实物象之外,还有利维坦、小时代、地狱的灯、但丁、吸血鬼、夹边沟、道拉多雷斯大街、戴着礼帽的小职员、橘黄色的肖邦等等文本虚象,显然这些更多的是来自于书本和阅读。但梁雪波并没有特别突出这些词(比如标注书名号或引号),或许他正是借此有意模糊文本与现实之间的边界,而制造出一种虚实相错、在场与不在场相交叠的混合效果。他仿佛欣喜地发现了“书”作为精神和语言的载体的独特性,于是娴熟地把现实与虚构进行编织,将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倾注于一炉、混杂不分,从而使诗歌的内部时空越出了狭小的“书店”,而张开多条触角,呈现出开阔的历史纵深感,并用自身的书写与那些经典文本构成一种隐秘而又克制的呼应。

《修灯的人》是一首坚实、完美的诗歌,在这首诗歌中,梁雪波为我们演示了“经验”是如何变成了 “诗歌”,这是一首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诗作。“修灯的人”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人,所谓维修电工而已,但在诗人的笔下,他却经由诗人的运思而成为了一个“象征”,一种“隐喻”,其中,“灯”这个意象至为重要。“灯”所具有的照耀功能、发光发热功能,灯的“去蔽”能力,使“灯”这个名词一经进入诗歌,马上就变成了“象征”,具有了足够丰富的“隐喻”意。而“修灯的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但是因为他修理的是“灯”,而且是在“书店”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修理灯,而且还被诗人郑重地写入诗歌,因此,“修灯的人”已经不再是“修灯的人”,所以,我们必须站在象征和隐喻的高度上去看待这个“修灯的人”。读这首诗,我忍不住要赞叹梁雪波的成熟,一种写作意义上的成熟。他不但通过写作改变了“修灯的人”的属性,将之变成了诗歌中的一个“强指”,更在一首只有25行的短诗中容纳了足够多的“经验”,比如“姑娘们的脸庞”“节日”“童年的矮墙”“烛光中展开的情书”“暴风雨来临之前记下的颤栗的诗行”等等“经验”的出现,使这首诗具备了足够丰富的空间和足够漫长的时间。另外,类似于“熄灭的事物轻易就亮了”“人们假装拨准了内心的开关”“我看见从他鞋底掉落的一小块泥/让初春的书店松软起来”“光的瀑布从高处流泻下来”等画龙点睛般的句子也使这首诗歌更为诗意盎然,这说明梁雪波是一个具备良好诗歌技艺和文学想象力的诗人,是一个依赖美丽诗句的诗人而不是一个靠“情绪”的侵略性或者“道理”的深刻性取胜的诗人。

一般来说,一个诗人,能在自己的写作中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坚实的独创的意象(比如周伦佑的“大鸟”“刀锋”“象形虎”“变形蛋”“自由方块”“遁辞”;策兰的“黑奶”等),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写出深刻的隐喻就更不容易了(比如艾略特的“四月是一个残忍的季节”等等),读《修灯的人》,我欣喜地看到梁雪波收获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隐喻。



                                          五



梁雪波组诗《经验之书》中,还有一类诗歌与他目前正在经历的生活有关,这些诗歌,包括《杏花雨》《秋晨》《养老院》《生日》《雨打在脸上》《春天的防波堤》六首,其中《杏花雨》《春天的防波堤》是赠人诗,从古至今,赠人诗和咏怀都联系在一起,在赠人的同时诗人们往往也要抒咏个人之情怀,所以说,赠人诗同时也是“说己”诗。梁雪波这两首诗也一样,不但是写给赠与对象的,也是对自己凸凹有致的内心的某种袒露。

《杏花雨》应该写于一个雨天,在一个雨天,诗人和友人相遇小酌,《杏花雨》这个题目带有足够的地域色彩,同时也不乏某种江南文人的闲雅之气。第一句诗语“雨是从书上逃脱的小小精灵吧”就足够出人意料,将雨和书联系在一起,并将雨比成“小小精灵”,一下子将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雨“变形”为诗中的意象,使“雨”获得了大于“雨”的诗歌意义;同时也很好的暗示了诗人自己和他所赠与的对象马永波的知识分子身份,只有爱书迷书的知识分子诗人,才会产生雨是从书上逃脱的精灵这一妙想。诗人随之对“夜”进行诗意的定义,然后以“内心的干锅”这一隐喻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友情同时也把饮酒小酌的气氛带进诗中,堪称妙笔。这首诗中,类似于“在雨伞和缝纫机还未相遇之前”(不但是对二人交往的的某种回顾,更是用典,让人想起洛特雷阿蒙的诗句。同时隐隐透露出英雄相见恨晚一当订交当大展身手于诗坛的豪气)“岁月也许会提早结束铁的幽暗”(“铁”这一意象的选择)“你用水的低音部弹奏着青铜往事”(“水”“青铜”这两个意象的确定、使用以及这两个意象和“低音部”“往事”相结合后所产生的诗歌所特有的张力、造境能力,也就是诗意呈现)“并把与生俱来的恐惧捏成词语的石子”(除了意象的使用外,注意“与生俱来”“恐惧”“词语”“石子”四个词的语义逻辑链,这是诗歌的逻辑链,充满了适度的变形、转化,而不是实用、使用语言的逻辑链)“一道幽蓝的光追逐着彼此飞溅的生活”(“幽蓝的光”的隐喻性)都是精彩的诗语,非功力高深者,难以写出这样精致的诗句来。

《春天的防波堤》是另一种类型的赠人诗,它不是赠给一个人的,而是写给好几个人的,或者说是写给这好几个人所代表着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类诗人群体的,为此,本诗的语感适时的由上一首赠人诗的倾诉改为絮语,以突出某种“交谈”色彩。相比于上一首赠人诗,这首赠人诗不但语速变慢,诗人还在诗歌中融进了更多的“经验”内容,比如对话的引用(“语言的乱石要用写作来打磨”“感性的人没有皮肤”,)、生活具象的直接呈现(江面、水流、船只、飚车少年、香客、菜地、泔水桶、骨头、口水、牙签、沙子等)等等,以此来扩充诗歌的空间,让诗歌面向更为广阔的存在世界。但是,这仍然不是一首口语的、生活流的或者叙事的诗歌,意象(诗歌、童年、铁锤、凿子、石头、语言等等)、隐喻(“像长于负重的老马”“全赖黑衣人阴晴难测的给定”)和想象力造成的变形(“气喘吁吁的诗歌穿过石头”“被温暖的碰撞增高了一米”)仍然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也是这首诗的与众不同之处。而更有意思的是,这首诗也是一首关于诗歌的诗。诗人们在游览山水、登高远眺的同时探讨着诗学和写作方面的问题,梁雪波巧妙地把这些抽象的话题和思考与眼前的景致串接到一起,从而使那些看似普通的意象,如江面、菜地、坛子、蝉、沙子等等,增加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深意。

《养老院》《生日》是梁雪波本组诗歌中的特殊之作,说其特殊,是说这两首诗在选材、风格、语言质地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另外那15首诗,在这两首诗中,梁雪波进行了适度的风格调整和技法调整,大幅度的消减了“歌唱性、想象力、意象、隐喻”等他诗写的标志性特征,增加了叙事、口语、生活原态呈现(生活流)等因素。这两首诗虽然对生活敞开,但绝对不是平面化的生活流、片段罗列式的“惟口语诗歌”,其中,《养老院》中那把“风镐”的象征、隐喻,《生日》一诗中的时光蒙太奇,仍然在证明,作为一个诗人,梁雪波具有良好的诗歌炼金能力。至于诗人在这两首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母爱”内容以及现实生活所带来的窘迫感,在此不再絮叨。

《秋晨》《雨打在脸上》是两首精彩的诗歌,作者在这两首诗中,将生活中的“经验”元素通过有效的写作方式化为诗歌,化为“书”,这是两首因为技艺娴熟而熠熠发光的“经验之书”。《秋晨》一诗是诗人早起后面对生活的诸多观、感、思的诗性“罗列”。一般来说,这类诗歌,重要的不在于诗人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在于诗人是用什么方式说出了这些内容,也就是诗人是如何运用“写作”这个武器,从语言的森林中射落诗歌这个猎物的,如何“谢落”,才是这类诗歌的关键之处。《秋晨》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关键”。《秋晨》中,类似于“烟囱一样的皮靴/还没有被吆喝声擦亮”“还沉陷在一阵词的黑暗中”“怀旧的热流稀释了终点”“将这个清晨折叠成一枚枫叶”等句子都保持了足够的诗歌的强度,而

“我装作晨练,穿过一行法国梧桐

几年前,儿子的小手牵着我

从这片摇曳的乐音下走过的情景

依然斑驳

如今我已经抱不动他了

而你们还那么挺拔,枯荣不惊

有一刻,我幻想着从晨练的身影中

出现父亲的容颜,二十年前

他还活着

他蓝色的球裤多么醒目啊

那两条标志性的白线羞涩地

贴着我的裤腿,熬过许多冬天”

这一段中对时光的诗性处理更是精彩,儿子/父亲的出现使这个“秋晨”变得厚重而漫长,“秋晨”也因之具备了某种穿透时间的“永恒性”。

不论从内容还是写法上,《雨打在脸上》和《秋晨》都比较像,都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有感之作,将生活段落变为诗歌段落,重点仍然不在生活本身,而在于诗人如何将生活变为诗歌。相比于《秋晨》的沉郁,《雨》更为干脆利落,语境也更为单纯,从而也获得了更为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



                                           六、



《春日》《活着》《暮色中的芦苇》《老木头之歌》是《经验之书》中的第三类诗歌,这类诗歌也是最有梁雪波特点的诗歌——一种高度抒情,歌唱性调式、语感锋利尖锐而稳定、意象准确(第几次用到“准确”一词了)、语言精练的抒情诗。《春日》和《活着》都是独白式的抒情诗,只不过变换了一下人称而已,前者是“我”在倾诉,后者是“你”在呈现,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对自己内心的花纹进行了毫不掩饰的刻画,后者更是具备了“灵魂自画像”的特征。《春日》从现在入手展开歌咏,而《活着》剪接历史的片段,让“你”如同一根刺一样的从岁月中尖锐的突围出来,让时代一团和气的抚摸感到不适。如果习用以前的批评术语,《暮色中的芦苇》《老木头之歌》可以算成是所谓的“咏物抒怀”之作,只是少了一些“温柔敦厚”或者“思想正确”之气,作为成长的见证物,梁雪波的“芦花”是诗人曾经岁月的象征,而现在“我已没有希望坐上一束芦花、飞回北方”,一种成长的代价;而那根“老木头”,则是他灵魂骄傲而叫嚣的具象,这首诗紧紧的抓住“老木头”这一核心意象,用决绝、有力甚至不乏嘶呖的语调唱出了一种“旷野”上的“独自呜咽”,而“乘凉的男孩已经长大,落日熔金/他在天空深处放飞纸筝”这一隐喻触目惊心。而我敢说,“老木头”这一意象和隐喻,将是这个时代诗歌的重要收获之一。

毋庸置疑,作为一个读者,我喜欢上述我提到的所有诗歌,喜欢他们的成熟、精致、严肃、血统纯正;但是,我更喜欢《经验之书》中那几首带有一定“思想探险”和“写作探险”色彩的作品,《看电影》《国庆节》《一个人的广场》《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这四首诗歌给我带了足够有劲的阅读和思考,相比于上述那些诗歌的“标准化”,我喜欢梁雪波在这几首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写作力度和精神强度。

《看电影》和《国庆节》是两首具有足够“修辞学”意味的诗歌,也就是说,这是两首写得足够复杂的诗歌,在这两首诗歌中,线性的歌唱变为交织的叙述,词和意象变为叙事片段或生活碎片,隐喻和象征变为历史,虽然仍然控制有加,但是梁雪波已经在尽量偏离自己熟谙的写作范式,以开拓出新的写作领域,写出“新诗”来。《看电影》是对另一个诗人,诗人马永波《电影院》一诗的回声式致敬式书写,但是它不是一首诗和另一首诗的合唱,更不是一首诗对另一首诗的摹唱或者模(仿)唱,而是一种诗歌写作中的和声现象:从母诗出发,不是写出一首子诗来,而是写出另一首具有一定血缘性的母诗来。《看电影》运用娴熟的语言“叙述”了一段消失的历史,梁雪波的写作如同一把有力而锋利的铲子,把深埋入尘土的历史充满意味的挖掘了出来。关键的是,这首诗就像是一架具有“分岔”功能的摄影机,一面对准马永波的诗歌,一面照入幽暗的历史,然后合成某种复合式的属于梁雪波的影像。

《国庆节》的写法和《电影院》基本一致,前者是从另一个诗人的诗中开始,后者则是从诗人国庆节时的一种个人生活行为——洗澡——展开,我不知道这首诗歌的具体背景何在,是源于一段实有其事的家族史,还是从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者某个人的文章中找到了弹着点,不管是什么,作者所渴望达到的整合个人生活、历史、现实、虚构最后达成一种足够复杂的复调的叙事效果是达到了。这是两首充满写作意味的诗歌,抒情诗人梁雪波通过这两首诗歌告诉他的读者:我并不是只会或者只愿意歌唱。

对一首具体的诗歌或者一个诗人整体或者阶段性的创作进行弗洛伊德式的探究(不敢称作是研究),从中找出某种诗写的“知识系谱”,是我的爱好之一。刚看到梁雪波的时候,我也面对他的诸多诗歌进行了一番诗歌精神分析,想从他的这些诗歌中找出他的诗歌父亲来,结果我只看见了若干海子和骆一禾的影子,或者说是他们带给梁雪波精神气质上的影响。梁雪波是一个成熟的诗人,至少在我看到他的诗歌的时候,他已经足够成熟,他已经能够有能力将他的诸多诗歌父亲或者母亲融化在自己的诗歌语言中。至少2005年以后,梁雪波已经是一个拥有自己写作指纹的诗人了。

《经验之书》中《一个人的广场》和《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是这组诗歌中惟一能让我看见梁雪波的“诗歌父亲”的诗歌,前者让我想到了欧阳江河的《傍晚穿过广场》,虽然梁雪波这首诗歌本质上还是一首抒情诗,诗语呈现的方式也是梁雪波式的,和欧阳江河的玄想、悖论、混成、奇喻的诗歌有很大区别,但是我想“广场”这个意象也许是来自于欧阳江河,或者是潜意识的来自于欧阳江河。而且,梁雪波以“广场”为立足点,展开诗歌的胡旋舞的方式也和欧阳不谋而合。

这么说绝不是说梁雪波这首诗歌是一首“子诗歌”,《一个人的广场》是一首独创性很强的优秀诗歌,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人”,紧紧贴着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感受来展开有关于广场的诗思是梁雪波此诗的最大特点,他运用娴熟的意象和时光剪裁术,将个人的生命经验和广场这一笼罩性的具有足够公共象征色彩的“意象”互相缠绕在一起,最后创造性的提供出了一个“一个人的广场”。此外,这首诗歌所具有的现实性、批判性,介入意识和承担意识,使该诗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探险”气质和精神强度,作为后非非写作团体新晋者中的重要一员,梁雪波的这首诗歌让我想到了周伦佑锋锐宏阔的理论《红色写作》“体制外写作”等。

《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让我想到了周伦佑的名诗《柏林墙倒塌后记》,但是梁雪波的诗也不是一首单纯的回声之作,在这首诗歌中,梁雪波无疑是想对重大题材进行一番诗性处理,以考验自己驾驭重大题材的诗写能力,我个人感觉,梁雪波这首诗歌虽然多少游移在他个人最为熟悉的风格和技法之外,回声多一些,但也不失为是一首佳作,其中历史与个人的蒙太奇式剪接和疏朗的口语式节奏是其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0:1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对《经验之书》的17首诗歌进行足够的文本细读,我写下的文字还远远不够。但是,即使停止一厢情愿的“解读”,快速、集中地说出我个人对梁雪波诗歌的总体看法,也许更是梁雪波本人和我以及其他梁雪波的诗歌读者所希望的。

读《经验之书》,我不止一次感佩于梁雪波的写作能力,梁雪波的诗歌——至少《经验之书》中这些诗歌——是一种“写作”的诗歌,写作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至关重要,而梁雪波的确拥有足够的写作能力,正是这种写作能力,把各种不失芜杂而且绝对个人化甚至不乏琐屑的“经验”变成了“惊艳”——一种散发着足够的诗歌光泽的精美的耐读的有尊严的诗歌作品。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把诗歌写成让人“惊艳”的文本的,这种“惊艳”能力,有时候甚至和技术、才华都关系不大,在拥有足够的技术和才华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更为强大的精神、智力和心灵能力以及某种持续的关注度,诗歌才会产生“惊艳”效果。而要想从“经验”到“惊艳”,更需要写作者具备真正的综合式的“写作”能力。

说梁雪波的诗歌是一种写作的诗歌,是想以此区别那些目前诗坛上随处可见的“情绪的诗歌、技术的诗歌、观念的诗歌、制造的诗歌、复制的诗歌、灵感的诗歌、题材的诗歌、使用的诗歌、过度向下或者向上的诗歌”等等或者精彩但是就写作学和历史角度来说有各种各样缺陷的诗歌。梁雪波诗歌所体现出来的健康气息和诗歌的高贵性,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具备了足够的写作能力(技法、才情、想象力、历史感和认识能力),精于控制,善于使用意象、象征、隐喻,语境和意义都拥有某种清晰性和力度,具备诗歌本源的抒情性、歌唱性,造句和成篇的能力以及在这两者之中所体现来的平衡能力等等,以及我在上文具体提到的某些局部特征,这一切,构成了梁雪波诗歌的总体特点。除此之外,相比于他之前的一些诗歌,我还看到了他近年的变化,比如对口语和生活片段、场景的吸纳和敞开,力争获得足够复杂的技术和内容等等,都正在使梁雪波的诗歌发生良性和有益的变化。

最后,我想说,梁雪波虽然出道(指在中国诗坛上产生影响,比如发表率、在某地占有一席之地等)不够早,但是他已经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了。可是,在中国当下的诗坛上,要想成为更有影响的诗人,我想,梁雪波还需要一个更为广大的写作背景,需要一些更为丰富含混的写作资源,或者找到一个更有针对性的写作方向。此外,梁雪波虽然能写精致、成熟的诗歌,具备了完善、娴熟的写作技能,但是,哪怕是从策略出发,他也需要获得或提供一种或很多种具有一定革命色彩的技术,以便在诗坛上拥有某种技工身份,比如沈浩波的“下半身”、朵渔的“后口语”等等。

不论是作为70后诗人中的一员,还是作为一个江苏诗人,还是作为非非、第三极神性写作团体中的重要一员,梁雪波都已经找到了他自己的位置,在目前这个不乏鱼龙混杂的诗坛,如何展开他的诗写,如何树立自己的诗人地位,留下经得住时间推敲的诗歌,我想,梁雪波或许早已心中有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0:17 | 只看该作者
比较长,看完需要耐心。而我们这个时代普遍缺少耐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8 21:01 | 只看该作者
来读。确实需要耐心,还要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8 21:33 | 只看该作者
我还真缺乏耐心,跳着读了几节内容,本文大致意思是:2008年以来雪波的诗诗当代诗歌的希望;其《经验之书》17首诗歌即时前意的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8 21:34 | 只看该作者
我还真缺乏耐心,跳着读了几节内容,本文大致意思是:2008年以来雪波的诗是当代诗歌的希望;其《经验之书》17首诗歌即是前意的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9:52 | 只看该作者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4-8 21:34
我还真缺乏耐心,跳着读了几节内容,本文大致意思是:2008年以来雪波的诗是当代诗歌的希望;其《经验之书》 ...

“希望”这个词显然太大了,原文也没有这么表述。事实上,我把朋友的溢美之词更多地当做自己前行的方向,仅此而已。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09: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