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炳安 于 2012-3-24 19:05 编辑
角度别致 手法独特
——点评季栋梁的《清明》
清 明
一棵草用积攒了一冬的力气
把清明从地下很古朴地
顶了出来
清明有一朵花的脑袋
从我们的思念里
抽出芽苞
一骨朵一骨朵的宁静
经三月阳光的抚摸
开到我们的胸前
我们通过一种仪式走向原野
我们通过对话
将清明从节气的意义上
剥离 让清明成为一种
约会 成为一种
守望
选自《2006年中国诗歌精选》
“清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示节气而已,只有通过感官的具象表述,才能开掘出诗的意境,使抽象的意义从意象的凝合里传达出来。因此,诗人化抽象为具象,创造了一个意象“一棵草用积攒了一冬的力气/把清明从地下很古朴地/顶了出来”。这样,不但生动、形象,而且传达出“清明”的意义是什么。
选择这样的角度切入,别开生面;用一个拟人化的手法激活了“清明”节,接着用了一个较为独特的比喻:“清明有一朵花的脑袋/从我们的思念里/抽出芽苞”,宁静,经阳光抚摸后,“开到我们的胸前”。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新鲜感受,有别于“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凉悲悒感。
从抽象转化为具象,再从意象转向陈述,最后才把诗人真正的意图充分地释放:“将清明从节气的意义上剥离/让清明成为一种约会/成为一种/守望”。
从这首诗的创作上,我们是否得到如此启发:要使诗产生意境,创作主体的切入角度,要留有具象的艺术空间,必须独特、巧妙,具有创造性的张力。
巧 用 修 辞
——赏析西厍的《锯风梢者》
锯 风 梢 者
冬天的枫杨树顶风声鹤唳
有人携带锯条,攀爬到这最尖锐的风里
他要把一部分北风锯下来,扔下地
而风那么高那么硬
在他下锯之前,就咬住了他的脖领
他的儿子在树下,用砍刀
把北风砍得更细小些,以便于
装进编织袋:他们家的土灶
急需一些带刺的风声
吹沸一锅凉水
选自诗生活网
文学作品需要修辞,要想使描写的事件精彩和人物形象感人,借助修辞手法来表达,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诗歌创作离不开修辞,更讲究修辞的技巧;毫无疑问,修辞作为诗歌语言的表现手法,是使诗句增色的一个要素。《锯风梢者》是一首精致的诗,凭借修辞手法,巧妙地用了一些有特点的词,化成有声有色的意境。
“冬天的枫杨树顶风声鹤唳/有人携带锯条,攀爬到这最尖锐的风里/他要把一部分北风锯下来,扔下地”。诗句以一个成语风声鹤唳形容冬天树顶在大风中极度惊惧之状。这时候,有人却“攀爬到这最尖锐的风里”,要把风锯落,扔下地。这是一种无畏的胆识举动,还是另有原因?在这样的修辞里,诗作者用了两个动词“锯下” 、“扔下”,还用了一个形容词“最尖锐的”,这样整个景状就充满诗情画意了。“而风那么高那么硬/在他下锯之前,就咬住了他的脖领”。把风形容成“那么高那么硬”,传神、形象;“咬”字用得准确、巧妙。读到此处,就会感觉到此风的利害。“他的儿子在树下/用砍刀/把北风砍得更细小些,以便于/装进编织袋”。这是一种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把不可能的结果变得可能,这样的事情只有在诗人的诗里才能做到。从这样的修辞方法里,可以看出诗作者的诗艺技巧十分高超。“他们家的土灶/急需一些带刺的风声/吹沸一锅凉水”。诗作者为什么说是“风声”,而不说是“风”呢?还有,为什么在“风声”前加个修饰词“带刺的”?难道“风声”真的有刺么?现在就来解开这个谜团:若说是风,诗的质感就分量轻了,因为风无声就无声势,有了声就显得声势浩大;故此从风声角度感觉,土灶急需的不是轻风而是大风,只有吼叫的大风才能吹沸那一锅凉水。其实,这“风声”是没有刺的,说有是刺骨一样的冷冽,形容寒冷的程度很深。还有一点需指出,诗作者在这句诗内使用了黑色幽默——那就是用不可能的道具(风声)做出(吹沸)不可能的事情(凉水)。风吹溢一锅凉水可以,却无法煮沸一锅灶内的凉水。在这种黑色幽默的笔调下,诗作内父子的生活现状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是从诗艺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技巧。透过这些技巧读者还能在诗里发现什么呢?诗作者很狡猾,在诗里隐藏了一个秘密,不肯说出来,那就是诗里要反映的内容:砍柴。
“仔细斟酌用词,巧妙选择和安排,给每个普通的词赋予新鲜的含义,你的表达就会非常精彩”。(贺拉斯语)《锯风梢者》确实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