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节取胜的沧桑——读黄邦君《老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均 于 2013-6-2 13:02 编辑

细节取胜的沧桑

——读黄邦君《老屋》

何均


黄邦君先生的《老屋》曾获1988年《星火》文学杂志社举办的“牡丹亭”杯全国诗赛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正如张无为先生评介写道:“他的诗注重运用象征、通感和意象技巧等多种表现手法,虚实处理恰当,意象奇特准确,富于诗的力度和诗韵内涵,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我非常赞同。初读《老屋》,我有一种沧桑感,但这种沧桑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呢?细品之后,我发现是细节取胜的沧桑。


细节,不仅小说离不开,而且诗歌也需要,只不过各自处理的方式不尽相同罢了。小说的细节描写,讲究细腻与逼真。诗歌的细节描写,讲究典型与精准。好的诗歌细节描写,远胜空洞的抒情,可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简洁有力,含蓄蕴藉。古诗经常运用,如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动作细节,写出对家乡的思念。清代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评介说“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这就是细节取胜。细节描写已成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让我们逐节赏析黄先生《老屋》的细节之美。



老屋在一条巷子里死了许多年


每个鼠洞都是一个袖珍博物馆


一些被咬烂的姓名


而今都上了历史教科书


只是不少地方需要补正


大约都是鼠齿留下的空白



这是诗的第一节。“老屋在一条巷子里死了许多年”,诗人不用“荒弃”或“废弃”,而用“死”把“老屋”拟人化,仿佛老屋就是一个有生命的人。这一细节在表情达意方面,确是有独特功用,隐约传达诗人的态度——不是要为老屋唱一首挽歌,那是什么呢?有待进一步深读。为了证明“老屋之死”,诗人说老屋到处是“袖珍博物馆”的“鼠洞”,只有无人,鼠洞才多。而“袖珍博物馆”形象生动,将老鼠的猖獗活画而出。“而今都上了历史教科书”的一些“姓名”,该是多么了不起吧,该是多么神圣令人景仰吧,但都被老鼠无情“咬烂”了,“不少地方需要补正”才会清楚。这一细节,多带劲的反讽啊!不是有的人在追求不朽吗?不是想进入“历史教科书”吗?结果会怎样呢?诗人说“大约都是鼠齿留下的空白”,其实,都是鼠齿留下的杰作与警示!它才不管你生前是伟大,还是渺小,一视同仁,通通“咬烂”!细节虽小,却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以一当十。接着,请看第二节。



屋基蛇已蜕化几次


每一件蛇皮


都被古鉴赏家拍卖成龙袍


蛛网编织着太阳辐射的图案


一杆生锈的铜烟枪


抵抗过一八四○年


有蛤蟆的哈欠


接应断续的枪声



此节多处细节描写都很精彩。“屋基蛇已蜕化几次”,说明“老屋”真的太老,蛇已在那里安家多年。“每一件蛇皮 / 都被古鉴赏家拍卖成龙袍”,幽默而风趣,蛇皮已变成古董——龙袍。“蛛网编织着太阳辐射的图案”,形象说明了“老屋”的死,到处结满了蛛网。“一杆生锈的铜烟枪 / 抵抗过一八四○年 / 有蛤蟆的哈欠 / 接应断续的枪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油然而生。一八四○年,鸦片战争。“生锈的铜烟枪”是干什么的?吸鸦片的。烟鬼,东亚病夫,扶不起的阿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想象老屋的一个老烟鬼打着“蛤蟆的哈欠”,在那里“接应断续的枪声”。诗人通过白描的笔法,烟鬼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从而让我们明白老屋的过去与生存状态。而这样的老屋还有必要保留吗?要是没有鲜活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就会单薄、干枯、模糊。细节描写成功与否,关系到能不能把人物写活。比如,鲁迅先生写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的动作,活画出穷困潦倒的孔乙己终于可以不赊账而用现钱在咸亨酒店喝一次酒的扬眉吐气。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就会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再读第三节。



老屋实在太老


大厅中残缺着的一块石碑


是镶着的唯一一颗


门牙


然而就这一颗门牙


死咬住不肯搬迁



先揭示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屋实在太老”,直白,承上启下。然而,“大厅中的残缺着一块石碑 / 是镶着的唯一一颗 / 门牙”,比喻太绝了!用门牙来比石碑,一个何其小,一个何其大,诗人强调“镶着的唯一一颗”,新奇而幽玄。石碑是来歌功颂德的,是来让某些人不朽的,哪知它却“残缺着”,尽管放在“大厅中”以防日晒雨淋自然风化,然而时光老人是无情的,无常是无情的。细节运用得好,能够使诗歌走出平庸,化腐朽为神奇,给我们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然而就这一颗门牙 / 死咬住不肯搬迁”,活画出某种人的死皮赖脸,而且还很顽固,真的还想“不朽”下去。是否真能如愿呢?最后,欣赏第四节吧。



有雨水不断渗透下来


一片片苔藓


开始酝酿公开的哗变



“有雨水不断渗透下来”,说明年久失修,老屋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也该寿终正寝了。“一片片苔藓 / 开始酝酿公开的哗变”中的“哗变”很传神,而且是“公开的哗变”,也就预示着老屋的命运该结束了。至此,诗人也就完成了沧桑老屋的象征——成为废墟,回归大地,不管曾经多么繁华与辉煌。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简约,暗示,胜过千言万语。


因此,诗歌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含蓄隽永,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风格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其实,前句正好说明细节在诗歌中的作用,后句正好说明诗人在捕捉细节时的艰辛。贾岛的“推敲”就是明证。正是因为有如此典型而精准的细节,诗歌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正如巴尔扎克在《个人生活场景•后记》中所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老屋》的价值或沧桑就体现在细节的典型与精准上。


黄邦君先生的《老屋》是一首以细节取胜的优秀之作。



2013年5月28日初稿,6月1日修订于普明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2 12:58 | 只看该作者
悦读,细致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 13:10 | 只看该作者
先亮上,再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2 13:16 | 只看该作者
细节运用得好,能够使诗歌走出平庸,化腐朽为神奇,给我们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2 13:36 | 只看该作者
按菊岭耕夫说:您的诗歌多不讲究诗韵。人民日报讲无韵即非诗。写非诗即违法,知法犯法肆意违法的就不是个人,简直“混蛋”(菊岭耕夫说汤胜林原话)不如!徐静亚说“本网站自由,不存在禁言”。谢谢!明天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3 14:36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6-2 13:36
按菊岭耕夫说:您的诗歌多不讲究诗韵。人民日报讲无韵即非诗。写非诗即违法,知法犯法肆意违法的就不是个人 ...

闲云野鹤疯了,自我暴露的丑恶嘴脸到此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1:34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6-2 12:58
悦读,细致的点评

问好西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1:35 | 只看该作者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3-6-2 13:16
细节运用得好,能够使诗歌走出平庸,化腐朽为神奇,给我们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

问好,谢谢亮灯与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1:36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6-2 13:36
按菊岭耕夫说:您的诗歌多不讲究诗韵。人民日报讲无韵即非诗。写非诗即违法,知法犯法肆意违法的就不是个人 ...

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9 10:55 | 只看该作者
黄邦君先生的《老屋》是一首以细节取胜的优秀之作。


《老屋》是一件优秀之作,但不是诗之作。因为它是无韵诗,无韵诗不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7 12:5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