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诗歌是最好的庄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6: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文:“诗歌是最好的庄稼”
2013-07-22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邹建军,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及《中国诗歌》副主编,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研会理事。著有诗集5部、散文随笔集4部、批评集3部、学术著作9部、编著若干。
  要写邹建军,我开始感到比较容易,因为我们在20多年前就相识了,可一旦动笔写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我认为他的性格没有什么特点,这可能就是他的特点。在我的印象里,他说话声音不高,只要细加分辨,就能发现其尾音中带着川味,微微的笑容使人感到极好接近。
  这个在湖北颇具声望的文学教授,其创作与研究活动一直与诗歌紧密相关,我们最初的交道也是因为诗歌。某个下午他走进了我们有些拥塞和零乱的编辑部,一位同事将我从里间喊出来,我便结识了这位青年学者,并且得知他刚刚与人合编了一部《中国新诗大辞典》。在那个青年拥挤“文学独木桥”的年代,这么一部辞典的效应可想而知。李元洛当年称其“是一部好书。”建军告诉我,辞典很可能再版,要尽量将初版中遗漏的诗人增补进去,包括我,并且还要将我当时颇受欢迎的《诗廊漫步》也作为一个词条列上。尽管辞典后来未能再版,可我记住了那次会面,而且还记得我们对桌而谈,说话不紧不慢,不卑不亢,没有多少热度,但足可以信赖。
  三十出头的我总以为自己年轻,没想到他比我还小8岁。他肤色略黑,显得老成持重,三十几岁时曾经被别人看成五旬老者。我从25岁开始当“老杨”,也曾有过类似遭际。我们还有共同之处:生长在乡村,农民的后代,先辈都不曾写过诗,父亲都不那么理解儿子,可他说“诗歌是最好的庄稼”。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一直生活在巴蜀的土地上,又在省会读完大学,至于后来他怎么到了湖北,怎样在这儿安身立命,我从来没问过他。他个人的命运转折对朋友也许并不重要,尽管对他的个人经历怀有一种感佩。
  几十年中,我们交往的机会并不多,我听说他的副教授和教授职称都是破格晋升的,早年我还见过北方的《名人》杂志介绍过他。
  邹建军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批评方面,视野开阔,包括大陆与台港乃至海外诗人,都曾受到过他的关注。早年,他对台港诗人所做的某些研究,曾被相关专家称为“难度极大”的项目。其成果主要收录在《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与《新世纪中国诗歌佳作选评》中。在诗歌批评理论上,他提出“学院诗歌批评”的主张,具体细分出“情真”、“意藏”、“象美”、“言凝”的八字标准;在批评方法上,他提出了文学地理学批评,并归纳出一套术语与概念,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现代诗的意象结构·本体篇》、《现代诗学》两部论著是他代表性成果。近些年,建军积极探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着重从文学伦理学角度研究英语诗歌与美国小说,出版《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他还大力倡导诗歌批评的独立精神,强调批评就是追求诗艺真理,体现了一个严肃学者的学术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02: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