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崔后明 于 2012-10-21 12:40 编辑
也写余燕双老师 前日下午,收到一份寄自温州平阳的挂号件,拆开看,是本精致的诗集《琵琶曲》,作者就是我一直仰慕和神交的诗人余燕双老师。去年开春,我刚学会用邮箱投稿,果然方便快捷,陆续在几家不大不小的刊物刊登了稿件。注意到余燕双老师的名字,是有次和他在一本刊物上紧紧挨在一起,我被他精短的小诗所吸引。后来兴致上来,我又在新浪网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余老师的博客就自然成了我最早关注的诗人博客之一。 关注余老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是我曾经打工、生活了一年的温州平阳县诗人,故而感到格外亲切。那时最担心的是被老板炒鱿鱼,根本没想过读点东西写点东西,否则还有机会认识余老师也未尝可知。仅有一次凭着作文底子,向当时的《平阳报》投过一篇报道,稿费7块钱,至今还记得。有机会故地重游,一定去拜访余老师,当面求教学习。 后来我在打工诗歌论坛见过余老师多次发帖。这个网站据说是打工诗歌刊物和年度精选的选稿基地,自然吸引了我,也不揣浅陋发过几回。虽然余老师的路子和打工题材大相径庭,显然也不会被相关刊物看中,但他还是乐此不疲。除此之外,我想他肯定还经常参与其他一些诗歌论坛。用意除了与众多诗友增加熟识和了解之外,还想向更多的人宣扬、展现他的诗学观念和创作态度。 去年初夏,我在家乡芜湖谋划编一份诗歌小报,首先想到了向余老师约稿,又怕他太忙,就在打工诗歌论坛选了《万人坑》《肚量》两首。前者让我听到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反思和拷问。选人诗集时,后者改名为《宽容》,似乎没有原来更具体和明确。但我还是特别钟爱这首仅六行的小诗。记得刊登时我在第二节“容不下一粒/来历不明的细沙”前加了一个“却”字,发函征求余老师意见时,他谦虚地同意了。改动名家的诗,我还真有些诚惶诚恐,到现在还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画蛇添足。 是不是我和余老师主动接触的缘故不得而知 ,反正过了没多久,余老师注册加盟了我们芜湖较火的新文化半亩园网站,经常在诗歌现场栏里发帖,引起众多芜湖诗友的兴趣和关注,好评如潮。特别是在古典诗词、新诗和诗歌评论均有高深造诣的中年人老师,在读了余老师《影子》一诗之后,有感而发,拔冗写下一篇精彩的诗评 。这无疑更加拉近了余老师和我们芜湖诗群的感情距离。这篇文章理所当然地被老师收进诗集的第六辑《高山流水》里。收进此辑的还有近二十篇诗评,这些文字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加系统地解读余老师的作品,更是一种情谊的见证。从此辑的名目上也可见一斑。 让我对余老师心存感激,是在今年我注册诗坛名将韩庆成创办的《中国诗歌流派网》之后。感觉此网站水平甚高,气氛又好,一时技痒,也陆续发了一些稚嫩的习作。我特别留意到,每次余老师都会热情顶贴,当然更多的是指导和鼓励,甚至还不厌其烦帮我修改,让我获益匪浅,感激不已。 收到诗集之后,我第一次如此集中、认真地拜读了余老师的作品。我不得不惊叹于他的创作激情和井喷势头。说老实话,有许多的诗集,除了第一篇名家写的序言出彩之外,很难挑到一两首让人感到震撼的诗来。余老师的诗集绝对是个例外。不敢说首首精彩,但能够让我品味再三、自叹弗如的佳制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余老师的诗给我最大的印象首先是:短。形式短。少则两三行,多则十五六行。读起来不仅没有负担,反而觉得充盈丰满,意味悠长。与诗集同名的一首小诗,短短7行,写活了曼妙的爱情,最后传达的却是缺憾之美。其诗意的反差足以引起我的共鸣和思索。《人约黄昏后》《夫妻峰》等诗,我也非常喜欢,并且反复吟读。 其次是哲理味浓。这种提法,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只是我个人感觉。说心里话,通读整个诗集,我更乐意把它当作一部蕴含很多人生哲理或者哲学来读。不难注意到,余老师在很多诗篇里运用到诸如“教堂”“佛祖”“超度”等等,不一而足。试问,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洞察、思辨能力,作者是断断不会轻易使用此类词汇和语境的。《4月23日》的结尾“打开窗门/它往教堂方向飞去”,隐喻和所指不言而喻。《笼子》等诗也是此类作品的代表。 最打动我的应该是余老师作品中体现的真。我理解的很肤浅和表层,真,就是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感情。这类作品可能不是余老师最有代表性的,但我尤为喜爱。诗人沉湎于《纸上江山》的决绝和快意。诗人对《兄弟》的拳拳心语。诗人《与外甥一起玩》《练习疼痛》。诗人把异乡的《除夕》“打出/一个个不见血的/洞”。无不深深感动着我。说出来不怕别人说我矫情,第一次读到《舅舅》这首诗时,差一点泪水就流出来了。我只能说,“舅舅”撞出来的“大窟窿”,真是太深了! 我没有什么理论水准,絮絮叨叨写了这些,权当表达对余燕双老师的仰慕和友情的见证罢。 2012、10、18于芜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