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现状令人乐观
2013年09月17日 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刘 洋
著名诗人马新朝曾对一位诗人有过如此评价:“他脸上皱纹很多,但都刻着我们中国诗歌的良心。”这位诗人就是新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著名诗人韩作荣。
9月14日,来到郑州参加第三届中原诗群高峰论坛的韩作荣在听取发言时一直很严肃,直到接受采访时才松弛了下来。他说:“谈论诗歌是很美好的事情,但需要认真对待。”
谈起美好的事情,韩作荣自然兴致很高。作为编纂诗歌年选12年的“老编辑”,韩作荣说,现在是中国新诗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中国的诗人不仅人数上没有减少,而且越来越纯粹,创造力也越来越旺盛。如今的诗人眼界开阔,善于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养分为我所用,创作出的诗歌起点很高,这足以证明诗歌的现状是令人乐观的。
更让韩作荣欣喜的是,中国诗歌在网络上的发展速度也很惊人。据统计,目前有上千个诗歌网站每天不间断地发表着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韩作荣认为,不要随意排斥在网络上发表的诗歌,因为这也是诗歌另一种普及化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把诗歌简单地理解为“文人诗”。其实诗歌本身就来源于民间,民间的传承只要没有中断,诗歌的传承就不会终结。这也是诗歌发展良好的一个例证。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诗歌边缘化”的声音,韩作荣用“被遮蔽的写作”予以回击。他说,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们一直被“遮蔽”。“遮蔽”来自不读诗歌的人,他们和诗没有关系却不断向读者灌输发霉的文学知识,使得一些人对诗歌产生误解;另一种“遮蔽”来自于诗本身的小圈子化。“不过,我相信一棵大树能生长千年是本能。如今,中国新诗整体的水准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任何时代的好诗都不会太多。真正的好诗要经历时间的淘洗,才会发出其内在的光芒,然后一代一代流传下去。”他说。
谈到中原诗群在全国的地位,韩作荣认为河南诗人已经进入全国第一梯队,与北京、甘肃、四川等鼎足而立,而且河南老、中、青诗人的梯队建设非常完备,他们强势的创造性在全国都不多见。这次又听说“中国诗歌馆”要在河南建立,更觉得“中原诗群”的潜力不可限量。
担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后,韩作荣希望能够为全国的诗歌界烧起“三把火”。他说,目前打算成立诗歌朗诵演唱委员会,出版“让诗人推荐好诗、诗人谈诗”的刊物《诗志》,还要把诗歌网站打造好,多举办一些“诗行天下采风活动”等。“事情很多,需要一件一件去做,目的只有一个,为诗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韩作荣信心满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