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译经典名画】(之二)《拾穗者》
——读米勒同名油画
文/戴永成
巴比松村的远处:庄园的马车,拉走麦子,留下麦茬;拉走劳动,留下草色的血。
近处:三个戴着红、蓝与黄色帽子的贫穷农妇,以弯腰的姿势——拾穗。
一远一近。背景与主体。麦垛与汗水。教堂与良心。社会的反差,藏在失落的麦穗里。
泥土,是沉重的。种子与大地,是公平的。
而人,被分成富贵与贫穷的等级。收割麦子、汗水与血,出现落差。
粗布衣衫与华贵衣装,同样包裹女人。不穿衣服的灵魂,分成干净与丑陋。
农妇鞠躬的腰,垂直成低于巴黎教堂十字架水平的高度。
以心叩问上帝,上帝不语。以脚印叩问大地,大地无声。
宁静的土地,拾起的是法国的宗教与哲学,藏着的是一堆堆干柴、一粒粒火种与炸药。
剩余的麦穗喂养生存。忍耐的苦难唤醒祈祷。待燃的火种播种革命。
一粒又一粒种子,一茬又一茬麦子,一串又一串脚印,踏响农民自己拯救自己的路。
拾穗画面,厚重法国历史。画外之音,高过巴黎教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