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谢】洛白老师:以细微处见精神————读我是圆的《重回寂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那场雪飘落在夜里 既“洛白”老师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50560b0101poa5.html


       之前,在与圆老师纸条传送互动中,我曾答应给他的文字写评论,可一时找不到可以切入的那个点,这事也就耽搁下来了。初识圆老师就觉着他特。字如其人,他平易近人与人为善,他所涉猎的题材广泛、文思泉涌,多以体现对现状的良知拷问和对自然景观的人文关怀,行文上构思严谨,情节上环环相扣,意象准确到位,笔法娴熟措辞亲切。视万物身如己出,对他笔下的物象呵护有加,体现出一个清醒善良歌者的对万物悲悯、感恩和祈愿,有警醒有控诉有赞美有讴歌有疼痛也有欢喜,无时不刻不在用文字坚守着作为师者精神典范。手持“一把戒尺”立于“三尺讲台”滔滔不绝的圆老师,地地道道的一个文化人,之前在网络上也确实结交许多教育阵线的好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韬武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且一身傲骨,心怀天下。他们即是严师又是益友,有幸结识,实乃三生幸事。
    在此我尝试解读圆老师的一篇《重回寂静》的文字,这是他的一篇读后感,而我又在个他的读后感写读后感,说来还挺有趣的。
    开篇就有舒婷决绝和北岛的否定,“不与腐烂的落叶为伍 / 不在发臭的小河里栖身”,并排使用两个否定,强烈申明不要没有生机沉沦,不在被污染的生活里长久的沉溺。与其那样的醉生梦死,还不如洁身自好特立独行,坚守自己的坚守。即便像“草一样 / 重回寂寞”之中,又有何妨呢?
   “我静静地回到山中 / 我依旧站在林子里”,转了一圈后一个人静静的回到原地,回归山林,当然回归原真的我,虽说山中无岁月,却也静谧安宁。摆脱了世俗的纷扰,终于有时间驻足回望,细数从前。静下心来“用心 / 一遍又一遍地细数你的脚步”。一遍遍回放有你相伴走过的美好光阴,体悟时光轻轻的舞步,可见爱之深和痛之切。然而伴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寂静和莫大的空虚,爱已成往事,那些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逐一被寂静打碎成零星的碎片,覆水般无法收回。
    接下来写的是静寂于“我”的感悟,和静寂对“我”身心的触动。“你每次回来 / 我眼中的玫瑰”。孤独寂静之时,也是爱情经过之刻。你都会准时闪现在我的眼前,你依旧那般娇艳欲滴,散发着迷人馥郁芬芳,每每经过你都会令我眼前一亮,寂静让你变得如此美丽,令我情不自禁想抓住你的手。当然这只是一种幻念,只是“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罢了。显然这里的玫瑰特指美丽爱情,有灵性的呼唤和心智萌动爱意之说。
    “就会变成可口的巧克力 / 味道如你黄褐色的皮肤”随着想象的深入,镜像里的“玫瑰”就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咖啡”了。由虚幻到真实,从感官到味觉,由鲜艳到沉稳,从馨香到醇厚,由空灵到厚重,从而完成对爱情的浪漫到婚姻生活质的塑造和跨越,摆在读者面前的已是一道诱人的大餐了。令人称道的是,笔者在咖啡前特意加上个“可口的”且有着“黄褐色的皮肤”两个真实可感修饰词作为前置语,而在“玫瑰”前故意忽略修饰,如此加减有法,借实托虚,单就这个不露声色委婉过渡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腕”,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一切又不显山露水,一切尽在自然流淌中循序渐变直到浑然天成,就足见到圆老师笔力之精到、构思之巧妙和技艺之娴熟。
    还有一点这里的“皮肤”为什么非得是“黄褐色”的呢?我们都是黄种人,那么大家不妨联想一下,什么人才有“黄褐色”的皮肤呢?为什么圆老师非得那“褐色”这个形容词“故作玄虚”呢?我想这里的“褐色”就是指“老人斑、黄褐斑和雀斑”之类的东西。圆老师这样处理文字不外乎有两个寓意,其一指咖啡的本色,其二就是隐喻衰老的容颜和消逝的岁月,可见圆老师在细微之处的雕琢和别有用心。
    如果说之上笔者呈献给大家的分别是重申、回归、凝神,最后一节表述的就是一种无奈和释放了。“望着你每次路过的路 / 烟雾般的时间如你 / 在头顶 / 慢慢发散”。看这节的时候很自然的让我想起之前苏芮的一首《牵手》里面的歌词“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并略有所悟,“路”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行走和经历。在路上望路(包括来路和去路),凭任时光氤氲的水雾笼罩、浸润和朦胧,抹去前路遮住后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唯见天地之悠悠有我在执意行走,行走在这寂静山林,一个人“草一样,重回寂寞”“用心,一遍遍地细数爱人的脚步”近了远了没了,“望着你每次路过的路”, “看”你的时间如雾,缭绕飘渺越来越稀薄,到最后“我”只能无奈的望着你“在头顶,慢慢发散”,看着爱情离我远去,慢慢地消隐在视野(自此人生将再无爱人可言绝无爱情之说)。
    通诗弥漫着怅然、孤寂和无奈,很显然只是一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追忆诗。就像圆老师曾说:“《重回寂静》是一首披着爱情外衣的经历诗。解诗的关键在于“你”。如把“你”当作所爱人来读。“望着你每次路过的路”,“看”你的时间如雾,久了就会“在头顶”散去,表达对“爱”的无奈”。一份语重心长的点拨确实令我开窍了许多。“那是为了生存或保护自己。因此经常采用小说才有的“双线或多线”写作。为自己的诗歌,披上“美丽”外衣,让不同层次的朋友读,读得结果,自然不同。我的诗,表面很直,但多数都披着外衣,着力让诗多解”。诚然“诗言志”,“主抒情”。诗歌作为语言的巅峰之作,而作为读者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解读,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形态迥异的不同解读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任何读者都有权对读到的任何作品作导读或解读。只要善意,合理,能圆其说就成。不一定要知道作者的创作意图。但要知道其手法及社会大背景即成”。
    有趣的是,圆老师总习惯于落款处缀上“XX日/XX月/XX年时分 秒作于寒舍”。能把作业完成状态精确到时分秒,不可不叫人叹服,可见笔者之敬业、认真和巨细,诚然这个“寒舍”的意义非同小可,远不止书屋那么简单。不禁让我想到,“寒舍”的由来该不会于“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有关,这样刚好契合一直坚持在教育战线的圆老师。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宽仁博爱定也是圆老师的一生写照和不懈追求吧!在笔者心中有着非一般的位置和分量,呵呵,在此稍作引申,点到为止。限于学生粗陋寡闻,学识浅显,难免有解读欠缺和错误的地方,在此还望圆老师予以指正,不胜感激中。
    著名剧作家和诗人胥勋和老师曾这样点评圆老师的作品的,他说:“我很喜欢我是圆的诗,它是现代的,比如贯穿当今社会的自然与社会的矛盾,社会与人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以及我与我的矛盾。在操作上,不抒情或者反抒情,也不刻意描写,而是一种诉说,读着十分亲切,使用自然口语(有别于大白话),注重节奏感而摒弃韵脚,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同时,他的诗又有传统诗的基础,比如意境的创造,坚持着言志、缘情的信条,内容充实,拒绝着现代诗常常出现的以空对空的弊端。”一席话简明而要道出了众多读过圆老师作品读者的普遍心声,在此向老先生精彩解读和评述致敬。
    圆老师给我讲过这样的一席话“真正的作家是民众民族的。因此,他的作品也应是民众民族的,为民众民族说话,表达正能量,为祖国好。这是根本,也是每位作家的理当追求做到的事。否则,就不是作家而是御用文人,为少数人服务。而我肯定不是,我要为国家和民众服务,奉献所有。我的心思,是否很可笑?!但没关系,这样至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才学。我坚信有一天,我的作品一定会放光放彩的......”多么朴实的言语啊!他的文字真知灼见,他的人生信条更是令人肃然起敬。我们也坚信只有悲天悯物以人为本心存天下服务大众的人才有资格有能力写出隽永大气的作品,
    文字来源于生活也必然要回到生活当中去,诗歌只是文学中的贵族,不是大众的贵族。文字在于服务当今社会传承精神文明,恢弘人间正气传递正能量,写作者的毕生追求就是用探索的目光发掘生活之美、传递广大阶层的集体呼声、反应当代社会真实生活,继而完成对当下社会陋习的针砭和揭穿,爱自己爱生活爱人民爱祖国最后爱世界,为实现伟大民族的复兴和中华的强国之梦的而贡献毕生。诗人首先要先学会做人,而后才可行文,作文如同做人,需一身正气心存大爱、扎根本民族着眼世界放眼未来,才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来,行文无国界,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圆老师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功永远都属于那些心存梦想胸怀大志的人的,终于有天他的作品一定会大放光彩的……
    世界是圆的,地球是圆的,我也是圆的。祝福他。
    洛白2013.10.22初稿,10.25改,10.26再改
  

附:
============
重回寂静----读乡亲相思若雨的心情随笔而感
文/我是圆的

不与腐烂的落叶为伍
不在发臭的小河里栖身
草一样
重回寂寞

我静静地回到山中
我依旧站在林子里
用心
一遍又一遍地细数你的脚步

你每次回来
我眼中的玫瑰
就会变成可口的巧克力
味道如你黄褐色的皮肤

望着你每次路过的路
烟雾般的时间如你
在头顶
慢慢发散

我是圆的 http://blog.sina.com.cn/fjfzcf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6 15: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