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松风洗耳或可致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读经典》:
                                            松风洗耳或可致聋
                                     ——周瑟瑟的《松树下》与“松文化”情结

                                                              一

      周瑟瑟的《松树下》作为同名组诗之一发表于《十月》2009年第1期。我认为,这首诗不仅与作者此前的明显不同,而且,对传统意象也进行了后现代意义的解构。
      仅就诗中的松树意象而言,它几乎贯穿于中国传统诗史,并且早已融入到文人的骨子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松文化”情结。千百年来,诗人们或借助于松树隐喻自己的所谓坚韧意志、高尚品格,或将其作为远离官场,甚至远离红尘、求仙得道的侣伴。相关“松树”、“松风”的名诗名句,轻易想想就有几箩筐,单是唐代,许许多多“松”意象也是伴随诗歌大繁荣而徘闼潋滟的,但在各诗人的诗作中,境界与个性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中“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的确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自成境界;齐己《叙怀寄高推官》“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太上隐者《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融情感入松风,物我两忘;杜荀鹤《小松》“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贾岛《过木岩寺日暮》“岩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等,都在高扬松树的矫矫不群;柳宗元《孤松》:“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有特异寄托;王维虽然也喜欢观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常常犹豫徘徊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意可以让人继续玩味下去……
      可见,松树已成为诗人们自视清高、隐逸修炼的共识的文化符号,成为脱口而出的文人情结。但又不得不承认,诗歌在唐朝那种空前的盛况成为绝响,以后再也没能发生。
      “松文化”情结在唐朝定格,最终成为全民族化的共名模式即“寿比南山不老松”或“松鹤延年”。人们成为不约而同的信仰者与享用者,也在奢望中一年年祝愿,又一年年先后死去,百代千秋,莫不如此。
      我认为,对于一般享用者而言,接受现成的文化果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创作者而言,则必须以之为禁忌,必须不断反思、超越、发展,否则就是文化传承的悲哀。不幸的是,“松树文化”在近现代的诗人笔下,总是被一再又再三地亦步亦趋,就是不能跳出前人的窠臼。
      如在古体诗词中,明清时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毛泽东、陈毅诗词被认为多有突破,但无论是如《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还是《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实在的,都没有超出传统诗歌的意境。因为,类似意象从三国时的刘桢《赠从弟》就有“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南朝范云《咏寒松诗》有“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到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更有“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那么,以松树为对象的书写在现代诗中又如何?回答是,虽然很多,但基本与古诗词模式一致,不过掺和了时代、政治元素而已。如:散文《松树的风格》、电影《青松岭》,《决裂》主题歌“满山的松树青又青……”。郭小川的诗《青松歌 ——林区三唱之三》(《上海文学》1963年第4期)影响一时,不过是“松涛呀,成了庆功的唢呐;/……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一派正气,一身英武。/一切仇敌啊,休想使青松屈服;/而青松啊,永为人间服务!”哈哈,就是这样子。
     或许正是因为松树成了滥俗的意象,所以新时期诗歌里面,很少有诗人在此再去染指。直到我看到这首《松树下》眼睛才为之一亮。诗人一起笔就显示出完全另立的姿态。关涉到松树的所有传统诗歌意象一扫而光,松树原有的文化意义已荡然无存,对现代人的人格精神已经没有任何熏陶作用。松树与人只是平平常常的偶然相遇,就像人可以走到任何一棵树下,乘凉、嬉戏、或者什么都不干。更没有什么相依相伴关系。
      不仅如此,取而代之的是“松树下,肉身衰老”,而没有挺拔苍翠;当事人“心中的怨气平静”,再没有傲霜斗雪;甚至“在松树下裸体,做爱的念头早就没有了/做人的念头也淡了”。那么,这样写又意味着什么?显然这也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命状态。对此你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不过,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个性的。应该说,这是在对社会、人生、意义等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感受、认识之后才可能有的情愫。这是现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在所难免的负面结果。在其背后,流露出的是诗人对现代人、精神追求、价值归宿的质疑甚至是绝望。
      作者在以上两个层面都显示出解构事实。而在诗的最后,“清风的教诲,松树的恩情/ 我不可能全部领悟”既是以接续传统文化的姿态戏谑传统文化,也是当代人站在当代视角所表现出的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应该说,后者更为可信。是的,我们现在可以想象,那些投入大自然怀抱,引退到山林中的名士,最终又会怎样呢?大不了就像陶渊明所说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而已。只落得一身轻松闲,了无牵挂,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又有什么益处(除了消极抵抗)?而接下来,那些充满着矛盾的诗歌意象,在矛盾诗的歌意象之间相互抵触,形成为一种巨大的张力。可以令人不断沉思、玩味。是的,松风可以洗耳,也可以致聋,还可以无所谓。这是周瑟瑟在诗中给读者提供的全新的松树文化元素。

                                                                二

      在2005年,周瑟瑟与朱鹰等一起倡导 “卡丘主义”,作为自觉的流派,他们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生理反应”,从真实表现“人类社会的生理现象” 中发现新的生活可能性。风格上,追求在严肃中嬉戏,在嬉戏中警世,既不是神秘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他们力图避免把卡丘式追求当作后现代的消费方式,而是当作后现代的思考方式,甚至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他作品中“暴露和解放的心理”,已经帮助作者也帮助读者破解了许多生活中的困境。将用文学解决自己的问题作为理想。卡丘主义认为,“有趣”是人类战胜自身的最好的方法,让你的梦变得“有趣”,让你的爱变得“有趣”,让你的生与死变得“有趣”。在“有趣”中去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生存的世界。卡丘主义因为没有真理,所以更加重视接近真理的快乐。甚至通过故意的“有趣”与“认知”,才能消除“无聊”与“无知”对人内心的伤害,达到“卡丘的彼岸”,获得“卡丘的快乐”,成为拥有“有卡丘精神的人”。
      周瑟瑟同年10月的《中关村的乌鸦》等就是这种理论的自觉实践,在诗中,“我”虽然“像只中关村的乌鸦 我一边咳嗽,一边作报告 ……/我担心经营不力,性功能一年年亏损 /看报表的眼睛流出了泪水 /今年我算白干了……/我的黑发愁成白发,37 岁还没学会哭 /只是低头暗暗流泪 /躺着做爱,喝酒后用湖南话骂娘 /渴望从天而降的艳遇 ……/群蛇入洞,乌鸦唱颂歌 /我不停地骂娘 /与中关村相依为命”个中表达的是现代节奏下生存状态中的挣扎,有生命本能的反应。对社会与自我无不戏谑式的言说。
      而在这首《松树下》诗中,那些原始的生命本色,那些来自本色深处的强大,似乎都在逐渐地消失、弱化。“肉身衰老……老虎逃脱世事……野兽沉默/ 进了深山……心中的怨气平静……头颅在鸟声中清洗了三遍/在松树下裸体,做爱的念头早就没有了……做人的念头也淡了/ 清风的教诲,松树的恩情……我不可能全部领悟,但我发现我的须发全白/痛楚全没了……”
      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呢?诗歌中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白,而空白中的所指,应该很轻易地就能想象到。毫无疑问,是社会一种更为庞大的力量像是巨大的阴影一样覆盖下来一切都被淹没了。可见诗歌中所表现生命的悲哀也并非来自生命本身,这是起初的卡丘主义诗歌与一般后现代的区别。
      不过,《松树下》与作者原来的理念相比明显不同,这应该意味着作家诗人的成熟,这种成熟显然来自于作者的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生活经验,来自于对社会进一步深层的认识。和以前相联系的是,在诗歌中,诗中已然储存着某种巨大的能量,就像一座活火山,在表面的平静中沉积中酝酿着一场爆发。是的,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因为人是血肉之躯,在强大的机械般的巨大他打压之下,任何人的精神在持续坚持中难免发生变形,在所难免,同时这可能也是策略。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很多诗人们依然保持的社会的但当与忧患意识,毫无疑问这是难能可贵的。
      从技术性来看,“有趣”依然是最突出的方法,作品中无疑同样具有明显的戏谑性,意象以“能指链”的方式排列组合,生成在不断“撒播”、“延迟”中富于多种感悟可能性的文本。不过,从周瑟瑟近来发布的新作来看,他依然在履行着神圣庄严的诗歌使命。

                                                2012年5月10日10:31:40(初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5-10 11:58 | 只看该作者
无为老师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首诗的核心。一个是“松树”意象的解读,一个是关于“卡丘主义”的实践。周瑟瑟老师的松树意象确实不同于以往的所有指代。古人滥用的松树,在瑟瑟老师笔下焕然一新了。这也是这首诗的别致之处。第二点,关于卡丘主义的实践,无为老师也深入浅出,引用诗人的其他著作来作为此诗的旁注,精辟,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10 11:5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解读总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纯属感性认识。看无为老师的诗评,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2:25 | 只看该作者
纪开芹 发表于 2012-5-10 11:59
我的解读总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纯属感性认识。看无为老师的诗评,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习……

也是匆匆赶写,没来得及拜读您的还有其他同仁的,得马上读。欢迎多批评。中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10 19:09 | 只看该作者
无为兄,多谢评论,第一次提出了松树文化的概念,值得一读。
转我的博客。紧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9:23 | 只看该作者
周瑟瑟 发表于 2012-5-10 19:09
无为兄,多谢评论,第一次提出了松树文化的概念,值得一读。
转我的博客。紧握!

虽力图在新视角观照,匆匆赶写,难免疏漏。请指点哦。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18 15:4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20 17:00 | 只看该作者
松树的人文状态在国人的心里难以抹除。学习周老师的诗,学习张教授的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20 18:46 | 只看该作者
无为主持这个评论的题目先就把人震了。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06: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