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词语的往返之旅,实与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词语的往返之旅,实与虚

                                                   戈多


每首诗都自成审美系统,是一个封闭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容器。这种空间的营造必然与其语言自身的张力密不可分。诗歌语言所构成的张力使得每首诗必然向内呈现开放性同时向外呈现封闭性这一总体特点。每首汉语诗由若干个语言基本单位——词语所构成。每一个词语如同一块砖瓦,玲珑砖或琉璃瓦,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各种材料合力打造,最终构成一首诗的大厦。这种诗歌的建筑性正是基于此而言。每一个词语的砖瓦自身就占有重量和空间,在实现其个体价值(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同时又参与建造整个大厦这一建筑空间。总之,词语在汉语现代诗歌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短小、凝练、形象的要求,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原生词语是整个外部客观现实世界的直接对照,与其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是人类对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命名。原生词语成为整个词语丛林的树种,代代繁衍生息。整个词语丛林是人类基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人类在整个自然界之内各种活动的微缩投影,其自然衍生基本沿袭着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词语之“实”,说明了这种命名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实在,是完全有迹可循的。公孙龙说:“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词语为整个自然界发展人类所结出的果实。词语具有自然界性或人性的体温,或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词语既带有自然界的客观性,多以名词为主,而又带有人类活动的人性化,则以虚词、副词、动词为主,充分体现了语言为人类自身发展之需要。从语言学现象来考察,汉语词语之“实”多以名词为主,词语之“虚”多以动词、副词、虚词、感叹词等为主,前者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界万物的命名性,后者则充分体现了人类思想感情的印记。从另一个纬度而言,词语之“虚”则在于,词语所具有的客观世界的映照属性,是主体自然界的镜像反照。词语可以视之为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另一种意象。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最终,整个词语构成一座神秘、蓊郁的植物原始丛林。
原生词语与自然界联系得最为密切,其衍生物才与人类活动、社会模式、思维逻辑密切关联。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处于语言交流的社会化实际需求,词语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延伸与扩展,其社会化实际指向性的不断游移与模糊不清,加之社会规范化强加给语法的稳定、整饬、逻辑性要求的不断增强,既有的丰富、形象、鲜活、精准、明晰等原生特性则不同程度地予以弱化或破坏,甚至渐渐与着那个自然界实际指向性发生脱节与游离,而与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风俗、伦理等日益密切起来,前面可以视之为指向性,而后者可以视之为能指性。如“树”一词,原指生植之总名,主要由根、干、枝、叶组成,具有固定的指向性,属名词性。后来“树”一词的外延渐渐扩大,而与树立、建立等意义相关联,横向发展成为另一种词性——动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数据结构中,“树”被引申为由一个集合以及在该集合上定义的一种关系所构成,由根结点和若干颗子树构成的。计算机术语中的“树”,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n>=1)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把它叫做“树”,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倒挂的树,也就是说它是根朝上,而叶朝下的。这就是“树”名词外延的进一步延扩。后两者外延的不断延展基本与自然界的原始“树”关联甚少,而直接与人类参与的社会化活动息息相关。
后现代诗歌之产生就是基于语言的自我还原与纯语言向度先锋实践过程的可能性。真本清源,回归到语言最初的本身,也就是前语言之初,回归到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而当代汉语诗则是回归到汉语语言诞生的最初,也就是激发出来汉语语言原本的明晰、形象、精确等先天的优势,而剥离开后来的社会化强加给与的含混、僵化、抽象、歧义等后天带来的诸多语言退化的表征特性,也就是及物化,重新回归到语言与自然界的最本初的直接对位关系。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就是重新参与了一种原哲学超经验结构模式的重建,以文化来对现代文明予以估衡与反思,从而参与文化诗学上的建构。从文化学的意义上来探讨,我们不能不说,词语作为语言最为原始的因子,自然成为哲学研究至为关键的符号与基因。中国古代的公孙龙与英国的维特根斯坦都曾经试图用语言学的方式渗透哲学命题,不能不说对人类哲学思考模式有所触动。
而诗歌的“虚”表现于词语之间组合、搭配所营造的空间张力感。这种空间张力是开放型的,指向精神未澄明的晦暗部分。正如同帕斯所言,“诗歌产生于语言,通向某种超越语言的东西”。这也就标明了诗歌所记录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使之成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精神档案。诗歌的存在其实就是务虚使然,以无用为其用,正如同庄子所意,逍遥者,无用之大用也。庄周所言,“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诚如斯言。如果打个比方,诗歌如同一棵大树,而其“虚”就是其扎根的脚下的大地,广袤无垠,而其“实”正如同其结的果实。正是诗歌的这点无用之用,也就是这点超功利性,才更显其纯粹与可贵。“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词语的虚与实、轻与重、缓与急,和谐匹配,其腾挪躲闪与相互之间的穿插切换,从而构成一首诗中词语的往返之旅。诗中的每一个词语都是实体,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缝隙与筋膜似断实连,构成留白,也就是其“穴”,或者换言之,“虚”。同时不可否认,每一个词语在针对诗人的表达指向性上,有其“实”的一面,同时也有其“虚”的一面,有如同一物体具有阴阳两个不同之面。而其“虚”更多是诗人的想象力所带来的,有意识表达的那一部分构成词语之“实”,而无意识或者潜意识中晦暗不清的那一部分则恰恰构成了词语之“虚”,这种张力的空间感更强于其“实”。也可以说,这就是词语的白昼与夜晚。每一个词语之“虚”,恰恰缓解了现实所带来的压抑与沉重之感,犹如人类必然摆脱沉重的大地的束缚而试图向上螺旋式飞翔。艺术的本质就是彰显其想象力并提供其植根的土壤。而词语之“虚”实则为艺术的想象力提供了实现的巨大可能性。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转换与迁徙因循着艺术潜规则,必然为每一个洞悉诗歌本质的诗人所谙习。词语的“虚”与“实”交替相互作用,共同抵达诗歌乌托邦之地。而在同一首诗中,即使是同一个词语也常常往返与流连于虚实两处。
由实到虚,由虚再到实,划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往复不停循环之圆。这既是诗人诗歌创作的一个过程,即由艺术直感入手,也就是“实”,进入艺术殿堂,也就是其背景之“虚”,最终又形成其一个落入纸面之文本,又是一个之“实”。而对于读者而言,由最初之文本的直感之词语之“实”,而对于整首诗歌的感悟是感性的、直观的,然后反复通过二度艺术加工,也就是进入到逻辑理性分析层面,从而落实到一个开放的空间,也就是其“虚”,最后在落实到诗歌的个案文本之上,最终又回归到其“实”。二者相互交替反复,共同完成整个美学创造过程。
词语的往返之旅证明了诗歌永远只能在路途之上,直接通向那未名之地,也就是那个最终的乌有之乡。在词语和世界之间,诗歌不停地往返摆渡着,此岸,彼岸,彼岸,此岸。同时对于这个世界实现着再命名。那个彼岸尽管虚无缥缈,是乌有之乡,但是对于永远在路上失去家园的人类至关重要。荷尔德林歌唱着:“请赐我们以双翼,让我们满怀赤诚衷情,/返回故里”。还乡从荷尔德林开始就成为现代人歌唱的母题,返回那诗意地栖居之所,返回到本原,最初,只因为我们被现代文明戕害并在其中迷失得太久,太久……

                    ( 2013年12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7 20: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7 22:11 | 只看该作者
费了功夫了,慢慢品读,有收益,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8 09:05 | 只看该作者
诗评内容。我给您转到相应的诗歌评论版去。在那里如被编辑看中,可推荐到周刊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8 10:1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谢谢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22: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