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苗雨时:论诗歌的意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诗歌的意象


作者:苗雨时



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歌的实体性要素,诗歌是由意象组接、发展、转换而组合成的有机的意象系统。没有意象,就不可能有诗。意象创造,是新时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那么,什么是意象?

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感觉。用意象派大师庞德的话说,“意象是在一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有利于省略事物过程和关联的交待,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以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放射、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并从而增强诗的内蕴张力。

例如,舒婷的《往事二三》: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枝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晕眩的天空



这里的一切都不是生活的现实形象,而在回忆的幻觉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意象。正是这些表面上并不关联的意象的组合和迭印,造成了一种若即若离、半明半昧的朦胧气氛,从而折射了诗人回顾往事时那种深沉而繁复的情绪。它没有抒写往事的具体内容,但为读者提供了充分再创造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意象诗的艺术魅力。、

关于意象的来源,美国诗人艾略特说:“一个著者的想象只有一部分是来自他的阅读。意象来自他从童年就开始的整个感性生活。我们所有人,在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之中,某些意象(而不是另外一些)屡屡重视,充满着感情,情况不就是这样吗?一只鸟的啁啾,一尾鱼的跳跃,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朵花的芳香,德国一条上山路上的一位老妇人,从窗口里看到的正赌牌的六个恶棍——在黑夜中,在法国一条小铁路的交叉站上,那里还有一辆水车。这样的记忆会有象征性的价值,但究竟象征着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因为它们代表了那种我们的目光不能透入的感情深处”。在这里,艾略特强调了诗人“感表深处”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整个感性生活”在记忆中碰撞和交汇,是构成意象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特别是意象的生成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创造性。对于事物的表象经验,通过审美感情的灌注和审美想象的升华,使原生表象转化、变形为审美意象,最后将其物化。这一过程是非推理性的,但审美的外化则必须依赖一定的理性。这是因为语言本身有理性特征的缘故。

例如,庞德著名的意象诗《地铁车站》的写作过程就是如此。这首诗只有两句: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



这是一个鲜明、具体而又坚实的意象。此意象创造的最初契机,是诗人一天从地铁站出来,忽然看见一些美丽的面孔,人群黑压压的,这些美丽的面孔显得格外光艳,而且直觉地把它们幻化为这样一种情景,仿佛是被雨水淋湿的黑色的桃树干上绽开了朵朵花瓣。但这样的意象转化为语言却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此诗,诗人当天写了三十行,半年后,压到十二行,一年后,再改变成现在的两行。由此可见,捕捉意象不易,把它伏贴在纸上更难,其中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些理性梳理。所以,诗中的意象就成了既有感情特征又有理性意义的独立自足的完整体。

意象作为一种艺术符号,由两个成分组成:一个是象,一个是意。按两者之间关系不同,意象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

1、自然意象。以象为主,意寄象内,它不要求人为的制导,而是讲究事物本身焕发的意趣。

2、象情智意象。象意平衡,象外意内,它要求既有物象的明晰,又有情意的含纳,不仅有独特的感情特征,而且有一定理性暗示力。、

3、深层意象。象意远接,象浅意深,它不要求意、象表面的和谐,而更突出曲折、隐晦和潜意识特征。

无论哪种意象,都具有作为意象的共同的美学特点:

直观性。写实意象,自然是直观的,即使变形的虚幻的意象,也有可感性。凡是意象,都是看得见,摸得着。例如顾城在《爱我吧,海》里有这样一个意象:



    声音布满

    冰川的擦痕



无形的“声音”而布满有形的“擦痕”,有形与无形比拟和搭配,化无形为有形,使意象呈现于读者之前。

又如杜甫的“碧瓦初寒外”,“碧瓦”有物,有质,“初寒”无形,无象,合虚实而分内外,使五字之情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

表现性。意象的构成,往往是外在的单纯与内在的丰富的统一。因此意象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般的情景和生活片断无法比拟的。它常能收到以少总多、以一寓万的效果。所以,意象有极大的表现力。例如,周苍林的《中秋月》:



    ——硕大的一颗泪珠

    滑过夜的面颊



在中秋之夜,诗人抬头望月,低头沉思,突有感发,创造了“圆月——泪滴”的意象,在这个意象中压进了个人的无限感叹,并从个别走向一般,以泪喻月,表达了带有普遍性的“一滴泪湿万家悲”的人生际遇和情感。

暗示性。意象所包含的意蕴可能是多层次的,特别是深层意象,它的埋藏更加渊深。西方有所谓冰山理论,艺术表现应如冰山,三分之一在水上,三分之二在水下。从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过渡,就是诗的意象的暗示性。此如,扔给你一片秋叶,让你想到满地秋风。让我们下面具体分析裴多菲的一首诗。此诗,只两句:



    你吃的是什么,大地,你为什么这样渴?

    你为什么要喝这样多的眼泪,这样多的鲜血?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人格化,创造了大地饥渴地饮泪吸血的意象。然而,在这两行诗中却含蓄地表达了人世间的悲哀和残酷。这个意象看来很简单,但它却有极强的暗示力,为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开拓广阔的空间。

广延性。也就是意象内涵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意象意指的广泛性。这是因为意象在以具体的感性事物间接表达诗人主观情思的时候,两者距离较远,关系若即若离,或者感性过于单纯或理性又过于概括,这样在读者阅读中,就容易造成意象的歧义和多解。

例如:北岛的诗《生活》,只一个字:



    网



这个字,可能是诗人直觉的结果,他只是笼统地感到生活是个网,但为什么是网,是怎样的网……也许连诗人自己也说不清它潜含的意义。因为这个意象囊括得非常广泛:个人与社会、自由与束缚、精神与物质、保守与创新、停滞与进取等关系,是作反向判断,还是作正向理解,都不确定。这就是诗歌意象的广延性:象的有限与意的无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437910102ec4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9 15:53 |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对于我一个新手来说,此篇文章的价值大于我所写的所有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9 19:23 | 只看该作者
在苗教授博客里读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9 19: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31 01:3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著者的想象只有一部分是来自他的阅读。意象来自他从童年就开始的整个感性生活。我们所有人,在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之中,某些意象(而不是另外一些)屡屡重视,充满着感情,情况不就是这样吗?一只鸟的啁啾,一尾鱼的跳跃,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朵花的芳香,德国一条上山路上的一位老妇人,从窗口里看到的正赌牌的六个恶棍——在黑夜中,在法国一条小铁路的交叉站上,那里还有一辆水车。这样的记忆会有象征性的价值,但究竟象征着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因为它们代表了那种我们的目光不能透入的感情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31 01:3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它们代表了那种我们的目光不能透入的感情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31 11:3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感触,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31 11:36 | 只看该作者
感触颇深,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12 09: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26 18: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很好的文章,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6 07: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