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译中国画】(35)《<十六字令•山>词意图》
——读傅抱石同名毛泽东诗意画
文/戴永成
韶山湘人,以山的巍峨站立成高过山峰的头颅,用山的仙气撰写气吞山河的诗词。
马背上的哲人,快马加鞭,用套马杆套住西方五月一滴母性的血,染红东方草色的血。
一种思想的力量,刺破青天,洞穿大地,叫醒熟睡的雄狮、沉默的黄河与潮湿的灵魂。
山,脱去重叠的云,便可以排山倒海,便可以万马奔腾,便可以脱胎换骨。
捧一汪湘江水磨亮农人的镰刀,吐一口湘音淬火工人的铁锤。
镰刀与铁锤,以铁的方式淬炼出火的信仰与山的脊梁,撑起被火焰叫醒的那片天。
站立,是山,立起一个大写民族的骨头。倒下,是脉,氤氲一种坚忍不拔的骨气。
我知道,观天,山是支柱。观地,山是头颅。观心,山是精神。观诗,山是国魂。
哲人,用山的思想塑造我们的骨头与灵魂。我们,用河的血脉守护思想的清澈与阳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