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终结的地方,也应该是新诗出发的地方
——专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四平
诗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副主任、芜湖市诗人协会会长……他有着多重身份,学术的,行政的。“可我最喜欢的角色,还是诗人。”他说。
“作为一个诗人时,我感到很自由。”杨四平说,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担任其他的行政职务,总是难以避免种种的禁锢和限制,这让他时感压抑。而诗人的身份,让他可以畅所欲言。无论是自己作诗,还是进行诗歌评论,他都可以做自己的国王,在思想的草原上尽情驰骋,心灵飞上云端。
父亲是小学校长的杨四平,得益于家庭氛围的熏陶,从小就在各类文学刊物的沐浴之下成长。在那时的乡间,看电影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还在读小学的杨四平也很想一睹电影的芳容。然而因为囊中羞涩,他只能趴在放映室的窗户外面努力地朝里面张望着。那时的他暗暗在心里下决心:我也要创作电影!
就这样,他开始了电影剧本的创作。到了小学五年级,他真的写出了两个电影剧本。他把这两个剧本分别寄往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很快,长春电影制片厂给他寄来一封信。信里说:杨四平同志,你的作品生活基础有些单薄,但文笔很好,建议你写散文或是诗歌。于是,在这封信的启发下,这个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他便走上了诗歌之路,从此开始了他“与诗同行”的一生。
读初中时,杨四平读到李瑛的《一月的哀思》。那反反复复吟唱着的“车队像一条河,缓缓流动在深冬的风里”,以旋律与情感的极致糅合,深深打动了年少的杨四平。“这就是新诗的一大魅力所在——音乐美。”几十年来,杨四平深陷在诗歌的魅力国度中,流连忘返。
很多人认为中国新诗难以和古诗相提并论,杨四平忍不住为新诗平反。“不可否认,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诗确实存在难以撼动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而新诗只有100年历史。但正因如此,新诗正在冉冉升起的发展阶段,存在无限的可能与前景,这就值得我们坚持和守望。”他说。
对于诗歌节,杨四平并不陌生。早在2005年,马鞍山举办首届中国诗歌节的时候,杨四平就已经受邀参加。见证了诗歌节一路走来,杨四平觉得,诗歌节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经济将来又会反哺文化发展,这体现了一座城市管理者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杨四平还建议,诗歌节在国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该进一步扩大诗歌节的国际影响力,推动诗歌节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如今在芜湖定居的杨四平,对邻市马鞍山很是熟悉。他坦言对马鞍山印象很好,因为这里有诗歌在,有诗人在,有文化传统和氛围在。“唐诗代表了古诗的巅峰,马鞍山又是李白的终老之乡,因此这个古诗终结的地方,也应该是新诗出发的地方。”
你幸福吗?这是时下一个很流行的问题。听到记者问出这个问题,杨四平用满脸的笑容给出了答案。“我心中的幸福,就是干自己爱干的事和干自己能干的事。诗歌是我毕生的兴趣所在,如今我将爱好与事业结合到一起,这就是幸福。”我们相信,一个如此质朴的爱诗之人,必将在诗歌的国度里,绽放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马鞍山日报 记者汪佳佳
http://www.mas.gov.cn/html/20121 ... f-8dec9121729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