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淮 现 象 ——诗人黄淮的自律人生
赵青山
在中国新诗史上,黄淮现象是一个传奇,不能复制。说它不能复制,一是因为历史给予黄淮的机遇,绝无仅有;二是黄淮的“诗野”(视野)之高,人所难及;三是像黄淮这样俯首即拾的“诗思”、高速喷发的“诗速”,鲜有人比。黄淮,在他新诗的世界里,不甘平庸,不人云亦云,时刻自我鞭策自己,律化自己,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为现代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无人替代的贡献。百年新诗中,黄淮这一笔肯定是浓墨重彩。
一
诗人,言者也。一般而言,说的多,做的少,但黄淮不是这样。他不仅以敏锐的眼光,去触摸时代的脉搏,为生活而歌,而且善于发现并攫住时代的机遇,去担当历史赋予自己的重任。
看看黄淮的简历:(一)、1984年,黄淮发起并与诗友共同创办全国第一家自负盈亏的诗刊《诗人》月刊,出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副编审;(二)、1993年,黄淮南下深圳后,又与诗友发起创办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以及会刊主编。(三)、1994年,黄淮提出的建设“中华诗园”创意构想,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诗界广泛反响。八十年代初期,全国上下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文艺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黄淮敏感把握时代脉搏,强势出手,率先创办承包《诗人》月刊,胆子之大,眼光之高,出手之快,令人刮目。九十年代初期,全国诗坛,探索新诗格律的现象已渐成趋势,然而,都是单枪匹马,力单势微。黄淮抢抓时代先机,南下深圳,发起并创办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在现代格律诗经历六十七十年代的荒漠之后,竖起了现代格律诗的大旗,团结了当时几乎所有追求新诗格律的同仁,整合了力量,为后来人树立了丰碑。作为诗人,黄淮“诗野”(视野)之高,当世无二。他的“诗野”目力所及,不仅仅在于现代格律诗,不仅仅在于新诗,也不仅仅在于古典诗词,而是呼吁、筹建“中华诗史的微缩景观”——中华诗园,中华诗塔。从1990年在写给诗友丁元的诗中“求同存异要以爱塑魂,共建一座诗人的花园”的初步构想,到1993年描绘蓝图“建一座诗塔上不封顶,一砖一石一册册诗集,中华诗塔的高度难测,天天升月月升年年升”,再到二十多年的多方奔走,目前在北京紧锣密鼓的筹建,黄淮正在开辟中华民族诗歌的朝圣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淮可谓诗界高高一尊佛。如今,黄淮以70多岁高龄,每天作诗不止。他的诗友丁元曾作诗集《音乐喷泉》,而我感觉黄淮犹如一座诗歌喷泉,在巨大的内力作用下,激情喷发。这内力,就是黄淮自己鞭策自己的自律意识,就是黄淮对于新格律诗复兴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感。捷足先登,敢为人先。做事先人一步,思考高人一筹。以历史的标准来鞭策自己,丝毫不敢懈怠。这就是诗人黄淮的自律人生。
二
黄淮对于现代汉语格律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在经历过十多年的荒漠后创办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竖起了大旗,为现代格律诗摇旗呐喊,更在于和众多诗友一起冲锋陷阵,攻城抢关。在向现代格律诗冲锋的阵仗中,他既是将帅,又是车马,更是兵卒。
黄淮对于现代格律的意义重点还在于,通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迄今的半个世纪中,创作了数千首的诗歌作品,试验了“自由体、格律体、民歌体”(公木语)等所囊括的新诗的各种诗体形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雅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黄淮从他1985年出版第一本新格律诗集《爱的格律》算起,在新格律诗的创作历史上,已走过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属于八十年代,以创作九言新格律诗为主。
九言诗,林庚曾研究试验并提倡过,但是,只有到了黄淮的手里,九言新格律诗体才被真正作为一种重要诗体来进行试验。他出版了九言诗集《爱的格律》(以九言为主)、《黄淮九言抒情诗》、《诗人花园》、《中华诗塔》(和《丁元诗选》合集),成为九言新格律诗体建设的中流砥柱。光是九言诗体中,就有二行一首、四行一首、六行一首、八行一首、十六行一首,还有不定行体;又有二行一诗节、四行一诗节、六行一诗节,不分诗节等多种;光是九言绝句体,就编有一个集子,叫《人生五味子》,光是九言律诗体(八行体),就有两个专集,叫《爱的回音壁》、《生命雨花石》。甚至还尝试过九言十四行体(如《围墙》)。黄淮把九言诗从半定型推向定型的较为成熟的阶段。以《火狐》、《镜子》、《中华诗塔》、《访大足石窟》、《圈圈谣》、《致妻》、《围墙》等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力作,使黄淮成为中国九言诗各种体式集大成的诗人。 对于黄淮的九言诗的试验,吕进、邹绛、吴开晋、张同吾、周仲器、程光炜、毛翰、孟宪忠、程文、苗得雨,乃至陈仲义等都发表了评论,予以充分的肯定。吕进先生在诗集序言中称黄淮的九言诗为:“现代格律诗的新足音”,堪称的论。
这一阶段,他还试写过多言整齐式格律诗体:有五言体、六言体、七言体、九言体、十言体、十一言体。仅二行体的专集就有《青春的滑雪板》,其中又包括二行五言、二行六言、二行七言、二行九言等多种。如:
无法考证是哪朝画家,
曾经挥动过一支画笔——
蘸着透明的漓江碧水,
完成了这幅山水写意。
余兴未尽又匆匆离去,
顺手把画笔插在江畔,
独秀峰呵,这就是你!
也许某日他还要归来,
继续挥毫补一首题诗——
披露当年灵感的由来,
道破桂林风光的神秘。
为给后人领悟山水美,
开启一扇云雾的窗扉,
独秀峰呵,你就是笔!
——《独秀峰》
第二个阶段,也从八十年代起,黄淮首先以写一行诗等,成为首次微型诗热潮的带头人(结集有国内第一本一行诗集《雷——黄淮一行哲理诗900首》)。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当微型诗创作出现高潮时,黄淮又以二行至三行的微型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微型格律诗选集《星花集》,并创作发表了自己最杰出的代表作,微型格律诗组《点之歌》。
黄淮微型诗的格律独具匠心,格律运用的表现手段体现了黄淮高超的艺术智慧。本来,一首诗,仅有一行(或一句)、二行(或两句)、三行(或三句),如何运用格律,必然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妙的是,黄淮将微型诗作为建构组诗的基础,单个看,仅仅是一首小诗;但若把组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却能像所有的现代格律诗一样灵活运用新诗的格律规范。
黄淮微型诗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整齐式。有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等,以两行为主,也不乏三行诗。1、押韵。每首两行之间,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每两首或者多首之间的偶句,必须押韵,相当于双句韵。每首为一行的诗,可以首首(句句)押韵,也可以双首(句)押韵。2、组句。每一首两句间借鉴近体诗、词曲、联语等形式,讲究对仗(对称),讲究并列,讲究承接。每一首和每一首之间,也是或对称,或并列,或承接,或排比等。如:
顺圈圈旋转耳聪目明
逆圈圈而动头晕目眩 (对称)
地球有公转也有自转
四季才分明晨昏互现 (承接)
——《圈圈谣之六、七》
二是参差式。主要有小汉俳,还有其他固定的小诗体。汉俳,是公木、赵朴初先生从日本导入创造的,体式为575汉俳。2009年8月15日,老诗人巫逖写了第一首353小诗上网,被黄淮第一个发现,黄淮当即发表了《新汉俳十赞》,热情提倡鼓吹,同时,巫逖随即回应并在彩虹鹦网上推出了《353短汉俳集锦》,此举迅速得到众多诗人热情响应和积极支持,很快就在以彩虹鹦网为轴心,形成了第一个网上小汉俳创作热潮,涌现了一大群小汉俳诗家。《中国微型诗网》、《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中国小诗网》、《新诗大观》、《环球热点网》、《诗歌报论坛》、《中华诗词论坛》、《中国韵律诗网》等等多家诗网也开始不断发表小汉俳。其中《中国小诗网》还特辟专栏,还发起小汉俳接龙活动,响应者云集。2010年6月以来,经黄淮的推荐,国内的《汉俳诗刊》和《现代格律诗坛》、《中华诗词》、《韵律诗报》等均开辟专栏连续刊发小汉俳,从此小汉俳正式走入纸媒领域。黄淮决定在此基础上,主持选编《彩虹鹦353小汉俳精品诗选》,与此同时,《望乡——黄淮353小汉俳900首》和《天上人间小汉俳诗选》也将陆续出版发行。在黄淮的大力倡导下,自主创新的353小汉俳,成为一种新诗体走进现代汉语格律诗的行列。如:
巫
我和你
隔墙不隔心
是知音
逖
说无题
万物皆有意
挥诗笔
——《巫逖——黄淮小俳致诗友之一》
黄淮的参差式微型诗,还有一种三行式小令体。据诗人所言,他的小令体是从十六字令脱胎而来的。每首诗格式固定,三行分别是7、3、5字,同属奇数诗行,押同一韵。此种诗体摆脱了古词中平仄等的束缚,运用现代语言,运用现代汉语的节奏规范,使古典词曲完全呈现出新格律诗的形态。这种小令体,黄淮一共创作了200多首,诗体形式也几近成熟。如:
似断似续云雾间
莫顾盼
脚下是深渊
——《山路》
如今,黄淮还同时运用他的微型诗体和自律体创作诗说汉字诗卡系列、中华成语诗卡系列、动物成语诗卡糸列和诗说汉字小汉俳系列已经编辑结集的就多达三千余首。
黄淮的微型诗,哲思深邃、构想超拔,语言形式精美,显示了黄淮对自己上一阶段九言诗的超越,得到了诗人、诗评家穆仁、刘章、吴开晋、周渡、周仲器、邹建军、叶橹等人的热烈赞扬。黄淮微型格律诗的成功,又为现代新诗格律开辟了一块前景辉煌的阵地。
第三个阶段,属于新世纪伊始,这是诗人黄淮自己最为满意的新格律诗创作的阶段——自律体诗阶段。
新世纪之初,黄淮在总结前人和自己整齐体(如九言、七言体)和长短句体(如小令体、十四行体)各种形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创作自律体新格律诗的理论命题,并付诸实践,试作了以组诗《最后一颗树》为代表的千余首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新的生机与活力,标志着黄淮的新格律诗创作已经推进到又一个新的阶段。
1、黄淮自律体的缘起与目的
黄淮在《关于自律体新格律诗的思考》中说:“新世纪开始以来,我集中精力进行了各种样式的现代格律诗尝试,完成了以《最后一颗树》(组诗)(载《绿风》2002.5)为代表的千余首所谓自律体新诗,实现了从千篇一律到一诗一律的过渡,但愿能为新诗韵律化和增多诗体摸索出一条方便普及的蹊径。”他还说:自律体既是格律诗的原创自创的形式,也是格律诗宜于普及的形式。其核心思想是提高诗歌创作的节律意识,激发诗人的创新潜力。我深信,自律体必将为新诗的律化之路,为新格律诗的繁荣,拓宽可期待的美好愿景。无律不成诗,死律窒息诗。
2、黄淮自律体的格律观
黄淮认为:他的自律体格律观属于泛律诗观,是从诗史宏观和诗歌内在的两个方面概括出来的。诗体有三:(1)、自律体(一首诗一个格律体式)这是诗歌的原生态,它的最早的代表就是先天的“哼吁哼吁派”;(2)、共律体(千篇一律或千首一体)它的最早代表就是沈约的“声律说”;(3)、自由体(节律不完整的过度体)它的最早代表就是胡适的“说话论”。
诗律有三:节奏律(如打击乐);旋律(如管弦乐);韵律。
诗形(型)有三:定型(如共律体);有型不定型(如自律体);无型(如自由体)。
3、黄淮自律体的两个格律要素:一是节奏和谐化;二是韵式有序化。
4、黄淮自律体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黄淮说:以律为纲。把诗比成一个人,诗意是人的灵魂,而节律就是他的脉搏和呼吸,是诗歌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是贯穿始终的。诗以意传神,以律立体。没有诗意不成诗,失掉诗律不是诗。诗,乃意与律之有机结晶,犹如人乃是灵魂与机体的复合。结合得好的,为上品;结合得不好的,为下品;意律两乖的,为非诗。
5、自律体与共律体的艺术特征
自律体格律诗,其特征归纳起来有“四不限”和“两具有”。所谓“四不限”就是篇不限节、节不限行、行不限字、字不限声。所谓“两具有”就是一有节奏,二有韵律。节奏要自然鲜明,即建行组顿自然,诵读节拍变化有规律;韵律要和谐有序,韵式变化有规则可寻,押相同或相近的普通话韵。
共律体格律诗是再创的子体,是格律诗的成熟的提高的形式。它具有与自律体正好相反的艺术特征。它不但有“两具有”,更有“四限”:篇有限节(当然也可以不分节),节有限行,行有限顿拍或限字,字、拍也可以适当地限声调,讲一点平仄。它和自律体相反,追求体式的定型与完美。它是格律诗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6、黄淮自律体的历史意义
黄淮及其诗友周仲器认为:“自律体”与“共律体”创造、互动、交替、演变是中国格律诗发展的内在动力。“自律体”与“共律体”的互动演变已经造就了中国诗歌形式上两次伟大的变革,它的继续互动演变必将促进中国诗歌形式第三次伟大的变革。
7、黄淮自律体的创作实践
①整齐式
圣诞节海啸启示录(四言一段式)
选择圣诞 发出警告
上帝发出 一声冷笑
时空如海 地球如舟
人乃乘客 竟敢胡闹
剜肤食肉 敲骨吸髓
欲壑难填 相互啮咬
火山怒吼 飓风呼号
痴迷不悟 鬼迷心窍
沙暴击窗 山体滑坡
昏醉不醒 美梦逍遥
谁是玉皇 谁是龙王
海啸海笑 并非玩笑
小小环球 宇宙之乳
哺育恩德 何人知报
天有常道 遂顺者安
伤天害理 末日早到
2005.1.3
两 岸(六言两行式)
我在此岸望月
你在彼岸望星
你我俯首同看
目光交流一惊——
月儿星儿相伴
正在戏水同泳
地球是个烂线团(七言两行式)
地球是个乱线团
悬在时空网络间
人人都是网上虫
千丝万缕被纠缠
你牵着我的神经
我拽着你的发辫
睁大眼睛看局部
闭上眼睛看无限
银河浪里钓星鱼
发射飞船扯条线
②参差式
想通了——献给妻子63岁生日(八九言贯通式)
想通了,呼出口怨气
吸入了满腔新鲜空气
想通了,穿透了隧道
看见了一片开阔天地
想通了,放飞了子女
拓宽了自我精神领域
想通了,子女做朋友
老伴变成最乖的孩子
想通了,舒展了愁容
绽放出,朗笑的美丽
想通了,夕照的岁月
才能够,活出点诗意
2004.1.28甲申正月初七晨
③杂言复合式:
地平线
你站着,箭上弦
——引而不发
你躺着,梦入圈
——扑朔迷离
你走着,线缠脚
——亦步亦趋
不能把你抛向星际
可能把你拖入谷底
2006年3月2日
④中心句反复式:
放风筝(节选)
放风筝——放风筝——放风筝
放风筝——放风筝——放风筝
我牵着一条无限延伸的视线
线牵着一只无影无形的风筝
我仰望客厅灯光灿烂的穹顶
控制着纸鸢盘旋飞行的领空
我拽着童年腾云驾雾的梦境
认真地牧放青春飘逝的憧憬
放风筝——放风筝——放风筝
放风筝——放风筝——放风筝
虚拟的时空掩盖真实的时空
辐射的视线串连星星和吊灯
放飞执着, 放飞青鸟,
放飞妄想, 放飞乌云
一场飓风曾经折断银翅,
一场骤雨也曾剥落金鳞
⑤首尾照应式:
常和爷爷顶脑壳
常和爷爷顶牛玩
比比谁的脑壳硬
轻轻顶,慢慢碰
冷不丁地使股劲
只听嘭地一声响
爷爷眼里冒火星
爷爷摸摸孙子头:
“疼不疼?疼不疼?”
孙子摸摸爷爷头
“不痛!不痛!”
常和爷爷玩顶牛
比比谁的脑壳硬
2003.2.2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黄淮自律体的创作实践是符合他的理论阐述的:1、“两具有”:有节奏,有韵律。2、“四不限”:篇不限节、节不限行、行不限字、字不限声。但是也必须看到:黄淮自律体在对新诗外形提出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新诗内在内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没有诗意不是诗,失掉诗律不成诗。诗,乃意与律之有机结晶。同时,诗人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对于符合中华民族审美需求的语言美的要素也纳入到新格律的追求之中,如组章组节中对于反复、照应等,以及诗句之间的对仗、排比、重复、对称、偶句押韵等,都运用的非常到位。黄淮在小诗中诗句语言的对称(对仗、对偶、对应)、内容的哲理性、趣味性等方面已经逐步显现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对于语言传统表达方式的传承,有助于提高新格律诗的语言魅力,这是现代汉语格律诗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黄淮自律体已有所自觉。诗人丁芒也已经注意到黄淮自律体对于语言美的追求,他在致黄淮的信函中说:“关于体式亦格律之一因素,人们普遍未加注意。其实,齐言体,长短句(杂言体)以及对仗,都是音乐美的因素。如您《最后一棵树》组诗中多用的七言体式(我的“自度曲”则是杂言体)。您也熟练也灵活运用了对仗体式,如《最后一棵树》的三段体的对称,《木鱼》首段的两句对仗(词性),都是体式因素的承传和创新。”(见2003年7月26日致黄淮函)
黄淮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对于过去,永不满足,对于自己,永不满足。永远都在追求,永远都在前进。黄淮是一溪活泼泼的流水,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会沿着什么渠道流动,但他总有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前进,前进。从九言体(多言体),到微型诗(汉俳),再到自律体,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就是诗人黄淮的自律追求!
三
新诗何其幸运,拥有黄淮;新格律何其幸运,拥有黄淮。黄淮,是以生命来写诗。他在诗中这样表白:
只要呼吸间三寸气在
滴滴心血都是诗的债
血肉之躯炼不出诗句
骨架尚可做炼诗烧柴
——《没有写诗的日子》1994、6、8
黄淮,是以灵魂来创律。他在诗中这样表白:
哭不成韵的哭不动人
笑不出声的笑不痛快
有歌有泪乃真正人生
哭笑坦荡者活得自在
——《我笑了——致李杰》1994、6、19
黄淮自律体,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来源于几十年的新诗积累。
黄淮自律体,不是刚迈进或正在迈进新格律门槛,而是他在穿越第一进新格律厅堂之后,对于自己的新格律实践寻求突破的观念创新与理论升华。
黄淮自律体,一是想为增多诗体摸索出一条方便普及的蹊径,二是想为新格律学习者学习新格律诗找到一种宜于普及的形式。
要正确认识黄淮自律体,不能简单地仅仅将它当做一种诗体来研究,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这是一位尝试遍了所有的新格律诗体的诗人,力图为新格律找到更大自由的格律规范的现象。只有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才能重新认识黄淮自律体现象对于新格律诗诗体建设的意义。
对于黄淮自律体现象,我试着选择了几个角度来概括,以期抛砖引玉。
1、黄淮自律体是一种开放性的新格律,他不仅仅追求完美的诗体形式,更着重追求完美的新诗内容,追求新诗完美的意境。
2、黄淮自律体所指向的不仅是格律体新诗,而是当前以自由为主流的新诗坛,更重要的是试图引导自由诗坛走向自律,所以,他的自律意识还是很有其现实意义的;黄淮自律体所指向的不仅是刚刚步入和正在步入新诗格律门槛的初学者,更重要的是在新格律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自己,想对自己的新诗格律未来探索一条完美自由的格律之路,所以,他的自律意识也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黄淮自律体所指向的不仅仅是诗体的外在形态,同时更重要的是也指向了新诗格律中的语言的律化,在新诗的外在形态律化意识的基础上,朝向语言形态的律化趋势迈进(如语言的民族化,如对仗、排比、并列、象征等),所以,他的自律意识更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3、黄淮自律体,其实和与格律体新诗相对立的自由体新诗,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自由体新诗是从起点上对于格律的否定,它励志就不迈进新格律的门槛一步;黄淮自律体是在中段上对于新格律的延伸,它是在迈进新格律门槛,并走完第一重门之后,试图对新格律进行突破、跨越的探索,是在叩响第二重门,或者已经在迈进第二重门的门槛;自由体新诗的终点是自由,黄淮自律体的终点是格律。因为,黄淮骨子里就是格律。
4、黄淮自律体是一种现象,代表了相当一批新格律老诗人,对于新格律未来发展走向的思索。黄淮自律体包含的自由思想,是高一层次的自由思想。是对未来可能预见的僵化的、以形式为中心的有所偏执的诗学思想的纠正。
5、理解黄淮自律体,无论其理论阐述的正确与否,得当与否,都应当站在另一个高度(和自由体新诗相比,截然不同的高度)来审视,才能对现代汉语格律诗的跨越式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6、黄淮自律体其实体现了雅园新格律观的宽泛、包容的态度,也是新格律追求的终极方向和目标。它是在发展新格律的规律性的基础上,试图融合自由体诗的灵动性,体现了黄淮作为一个格律体诗人在后格律时期力图有所突破的追求。体不体并不重要,主要的是这种新格律的观念,需要深深植入新格律诗人的心间。其实质是通过自律的诗体创建实践,为新格律探索能够成型的模型。开拓创新,为新格律诗的成形(或定型)做出很大努力才是黄淮自律体的中心所在。
2012、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