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石诗歌笔记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石 于 2014-3-12 10:57 编辑 ; B4 Z; ], }4 A
# Z5 V: h( c+ c  N. B0 `3 [* N$ x
(一)诗是一种呈现,是在对世界和我们自身最切近的体验之中,一种生命本质和事物本质的呈现。在这种呈现中,隐含着对生活、生命、生存的一种诗性哲思;同时,有一种精神在浸染着你,使你感到宽慰和愉悦。
9 B3 M# \; R, p( I% I2 m. r3 V(二)诗应该实中生虚,虚中含实,向下和向上、向内和向外浑然一体,它呈现的是一种流动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凝固的思想。' U) y5 @# M3 U. H
(三)诗是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对灵魂的一种探幽,对生存的一种体验。它是神秘的,也是平常的;它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它是浑浊的,也是澄澈的;它是个人化的,也是大众化的。一首好诗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神秘与平常、虚幻与真实、浑浊与澄澈、个人化与大众化相互交织、浑然一体的状态。: K% C( n+ [  s0 w8 I; R, n
(四)过虚,让人摸不着实在的头脑;过实,让人伸不出想象的触须。
3 Q7 J( G1 R( \# z: [* ?3 Q(五)诗是一种呈现,是挖掘后的一种呈现。要挖掘出事物内在的特质,并呈现出一种精神指向或精神状态。
( K) Y! A: h% C7 T1 b) ^8 A% k(六)口语诗是使用的日常普通语言,正因为日常普通,读来给人一种亲近感和熟悉感。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亲近熟悉的表面,口语诗就很可能会“口水”四溢,让人感觉乏味甚至生厌。它应该在亲近熟悉的表象下隐藏着一种疏远陌生的东西,让人意想不到,给人以震惊。其实,口语诗不好写,它追求自然而然,浑然天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有相当的功底才行。
$ v: \' m. U- I# d9 c/ p(七)隐藏自己,让自己冷静融入客观事物,并主观而客观地呈现存在的本质。
2 Q' C& E  Y9 N, m6 x9 A# t(八)咏物诗要将物置于某种情绪或情感之中,并使其进入一种语境而生发哲思,这样就更自然,更有味。否则,就有一种从物出发强行生发的感觉,显得干瘪而乏味。: H# p! g% D7 e+ }% t8 w
(九)诗是对生命和事物内在隐秘的揭示和呈现,这种揭示和呈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抵达和渗透。) M$ U) u: t; f* g# u$ x. d
(十)“纯净、质朴、宁静”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光亮”,也永远是诗中的“光亮”,它让我们毕生澄澈和温暖。% H4 ^, o( E2 Y3 U3 a
(十一)语感是生命的一种运动形式,一首诗如果缺少语感,那它肯定是呆滞的,就像一条河流停止了流动。; R: ?* `( x  o4 u2 U6 m. n2 Q
(十二)诗需隐忍,枪膛里沉默的子弹跟挥舞着的寒光闪闪的匕首,谁更具震慑力和杀伤力呢?* ^7 P$ ?. {( g; [: M7 |; E
(十三)诗的语言应该是自然、自在、自足的,只有自然、自在、自足的语言才是诗的。, O; P( b- O' u7 f2 c: R  L' S
(十四)诗贵自然,贵真实。这是一种感觉中的自然和真实,是一种体悟后的自然和真实。如果一味追求思想深度,诗的语言很可能会显得别扭,诗很可能会失去一些本真的东西。
4 w( l) Y, Z, C3 a+ {+ Y  _(十五)诗应该个性化,并通过个性化的东西来呈现一种普遍而本质的东西,在一种个人化的语境里让人产生共鸣,这样的诗更自然、更有味,因而也更持久。% U5 i6 G$ \; ~# O0 u: S+ I9 X; M& G9 x
(十六)真实往往是一种感觉的真实,有了这种真实,诗往往就自在天成。
% a2 `) }& y1 l# Z0 E# `(十七)关于诗特别是禅诗的表达,我想最好是多用“眼神”而尽量少用“嘴巴”说话。
8 n5 M8 `7 I: _% V(十八)禅本是不可用文字来说明,只可自己亲身体悟的,因此在禅诗的表达方式上,最好是采用一种不露痕迹、无迹可求的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来传达禅意与禅的内在本质才更为契合。, t3 c$ X0 y( C( Q' E0 o2 [# U  e# F2 z
(十九)诗可以不要细节,但细节对于诗的确至关重要,因为在细微处才能更见诗的精神和神韵。
7 w6 y/ Q2 L  x(二十)用禅思关照人生,用禅思透视生命,用禅思把握存在,并以诗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呈现,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和修为。
2 P) E4 O5 @& c(二十一)简单而内敛、质朴而深刻,这是诗歌最本真的一种品质。个人偏爱那种“清淡如水,醇美如酒”的诗歌。8 X* k" I0 K1 K
(二十二)写诗讲究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带你渐渐进入一种诗的境界。当你真正进入这种诗的境界的时候,或许不是你在写诗,而是诗在写你。换句话说,是一种诗的语言在握住你的手,使你不得不顺着这种语势下笔。这不是一种理性的叙说,而是一种自然的呈现。作为现代禅诗,更是少不了这种感觉,少不了这种自然而然的呈现。6 D" F! z2 }  Q7 L2 f
(二十三)现代禅诗写作,最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没有这种内心的宁静,就难以与外物达成同一,也难以达到一种内心的高度。而没有这种内心的高度,诗的空间必定是狭小甚至私密的,因而就难以在普适的意义上给人以愉悦和启迪。3 y  q/ B- G* x- d& p) M) d* x5 _# [
(二十四)怎样写作现代禅诗呢?现代禅诗应该怎样传达禅理、禅意、禅趣呢?基于禅的本质,我想借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两句诗来表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Z% x( }, O" q. n; O
(二十五)诗作为一种时空综合的艺术,它要求诗人必须具有一种灵敏的空间感,没有这种灵敏的空间感,其诗必定是狭小和呆滞的;诗人只有在这种灵敏的空间感的引导下,才能营造一种有机的富有张力的诗的空间。这种诗的空间我把它理解为几个层次:一是文本自身营造的空间;二是文本以外的回味或想象空间;三是既是小我空间又是大我空间。
  g% {+ l8 z8 @  c* Z(二十六)诗的语言是一种生成性的语言,如果它是随着一种语气和语势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并且照亮存在本身,那这首诗应该说就是一首好诗,好就好在“诗”通过语言自然而然地得以呈现。3 B* n( g0 S1 ]6 B6 \3 c
(二十七)一首真正的好诗,应该是“气”、“血”、“骨”、“肉”的有机统一。唯如此,诗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这种有机统一,可能体现在文本之中,也可能体现在文本内外。这里所谓的“气”,是诗的内在气息和气运。“血”是诗的灵魂和生命。“骨”是诗的骨骼,它把整首诗支撑起来。“肉”是指诗的内容要充实,表达要自然。
2 P- v- u% {7 X* A5 l! o) z# ](二十八)适度的议论是画龙点睛,给诗增添生气;过度的议论是画蛇添足,使诗索然寡味。
/ ?) q, q, F; i" h1 P1 s# P(二十九)气息对于诗至关重要,如果一首诗没有气息,那就近似于一个人没有呼吸。气息是诗的一种生命体征,它与一首诗独特的生命律动和诗人的个人写作经验密切相关。
* C; ?* J, @8 m(三十)禅和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像空气,但不是空气。禅和诗融会在“花草树木”、“柴米油盐”之中,我们要做的,是以一种寂照圆融的全方位心性方式去体验、顿悟,并且最大限度地以自然而然的方式予以呈现。$ S, t% J* o: c5 n; }  l
(三十一)余怒在《体会与呈现》一文中说,读者要转变观念,变“解读”为“体会”。个人深以为然。诗往往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能完全说得清楚、准确、具体的诗,往往不是一首上乘的诗。一首上乘的诗似乎是无所指,似乎又无所不指,其意味就在似有似无间,可以神会,难以实求。
3 z: ~  g+ E3 L- Z2 M! N' ~9 h(三十二)禅是一种朴素的不可言传的东西,禅思根本之根本精神在于自然。现代禅诗创作应通过一种朴素、简洁的语言和现代诗表现手法的圆熟运用来营造一种“平中见真,浅中显深”的意境,让禅意自然渗入这种意境之中,如雾中花若隐若现,如水中月似幻似真。. d0 J' |7 e( L
(三十三)一首好的现代禅诗,不是对禅理的直接诠释和对禅意的强制嵌入,而是将禅理和禅意融化于字里行间,产生一种“无意为禅,禅意自显”的诗性语境,让读者凭悟性自己去体悟诗中所蕴含的禅理和禅意,就像拈花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3 u  u) g# b  b5 h- Z: o$ p. x) t2 [' e(三十四)诗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更多的时候是更注重感性,更具体一点说是更注重一种感觉。感觉往往是最真实的,往往很理性的就是很不真实的,太理性了就缺少真实感。' E& }, E! j3 j' h9 D4 S) `
(三十五)写诗不必刻意注重表面的押韵,真正的韵是一种内在的气韵,一种内在的语感,一种无声的音乐。
9 f3 t' O1 Y6 g(三十六)诗的语言是自足的,诗通过自足的语言深入内心和事物,抵达生命的真实和事物的本质。
+ [3 A- H* |& M! x; z. C% ?(三十七)现代禅诗在禅意的表达上更注重的是一种呈现,这种呈现更注重的是一种具体入微的细节的呈现,在一种貌似客观的细节呈现中,不着痕迹地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生存、生活的一种直觉体悟,让人可触可感,又难以言传。
3 R7 I6 G3 |) D1 o0 x(三十八)关于诗的至境,按照个人的主张,我想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在呈现中消隐,在消隐中呈现;言之无物,无中生有。
$ b8 @, M& F- v! d8 N(三十九)个人是不主张议论入诗的,如果一首诗确需议论,那诗中的议论应该是与形象描写、意象营造紧密结合的,而且是蜻蜓点水式的画龙点睛。
2 }0 z4 O9 a! E3 q- d/ d(四十)一首好的现代禅诗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的是呈现,而不是表现。并且,这种呈现,是蕴含了生命律动的一种呈现,是充盈着生命气场的一种呈现。唯如此,禅理和禅意才更具“生机”和“活力”。( S( \* ^- y, o) U% O' L: A* q
9 Q& h; t  d! x! f2 o8 Z: P$ A7 L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2-13 15:30 | 只看该作者
品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0:58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一首好的现代禅诗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的是呈现,而不是表现。并且,这种呈现,是蕴含了生命律动的一种呈现,是充盈着生命气场的一种呈现。唯如此,禅理和禅意才更具“生机”和“活力”。
) J- A& Y8 s7 S
* A# E6 M4 f4 Q% S9 j.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5-3 11: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