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4-3-15 15:25 编辑
语言音乐性
音律诗或音乐诗是利用语言中语音的音质丶音色、音高丶音强丶以及言语过程中的停顿、语气、韵脚、结构等形式特点谱写语言言语旋律节奏,以此描绘意境,抒发情感,阐述道理的一种诗歌艺术形式。要求言语旋律有音乐一样的完整结构,这种言语形式像音乐一样去叙事、抒情或说理。
语言是由语音与语义及语象构成的,这就决定了一切文学作品都具有的音乐性、绘画性、思想性的特点。
用这样的三性合一的特性成就的语言体是什么呢?
在现实中,强调语言的表义性与表象性即绘画性与思想性的是文,如哲学,散文,小说等;
强调语言的音乐性的语言体是什么呢?是诗体。如诗、词、曲、歌谣等。
我们规定:诗意一旦离开了言语的音乐性这一本质,从属于语义表达为主的文体,也就由诗变文了。
语言的音乐性一方面指外在的音律节奏,是音律而不是格律。音律有旋律而无定格,格定于义,义至律止;一方面是内在的音律节奏,是语义的停顿。这种语义的停顿要以语音的音律节奏为主,如果语音的音律以语义的停顿为主,就变为文了。二者的和谐到气韵意韵为止。这种气韵与意韵是诗意的具体体现。
所以在这里我们称为音乐派,而不称绘画派,或哲理派。
用音乐的语言去绘画去说理,向内打开视听思维,向外给读者带来语言的音乐与绘画合而为一的全新享受。
从物理生理及心理的角度而言:音律体诗即利用语音频率的律动带来意境的直呈,在人类的大脑内部实现视听幻象的直呈,带意韵意趣意境的全新体验。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音律体同时也是对格律体的解与放。去掉人为的规范,遵循音乐的需要。改变格律诗或古词体,千篇一格,万人一律的现象。做到一诗一格,一诗一律。但是整体的音乐性是一定的。
我们为什么要称派呢?因为当下诗坛分流分派,遂将音律体诗孤立出来,本来即诗,孤立出来无以为名,遂遵从其诗歌本源歌体本质,命名为音律派。当然也可命名为音乐派。设想,当万流汇海,万派成源时,这音律派或音乐派,也只有一个名字,就是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