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画如空身方轻——读杨平先生《坐看云起时》随笔
文/子青悠然
凌波湖上,少顷,靠岸徐行。微雨,皖南,竹林深处,一径悠悠长长,我在其间。周遭,山峦叠翠,烟云袅袅缓缓腾腾。那一刻,我是忘却身于何方的,连时光也可一并掷去。品读杨平先生的《坐看云起时》,也会有此恍惚的。并且还有穿越刹那的遥想,宛若身在仙野,偶遇一红袖女子或白衣书生,他们依依呀呀旁若无人地清唱一支昆曲。而我恰巧途经,听此乐音缭绕,断不敢发出大声响,只屏息静享才好……一处景,一首诗,能给予身临其境者很多飘然的思绪与幻化,无疑是美和意境带来的奇妙和体悟之乐。
云的意象落点,观大自在。诗词文选,关于“云”的意象,诸多一一难数。但最先入我心的,还是明朝洪应明《菜根谭》里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文辞中的一份冲淡,自在以及不着意的逍遥,足足叫我沉醉了很久。后来,诗佛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让我信仰了很久。那种困境里的超然,羁绊中的恬淡,烟火间的空灵,特别令人安定和坦然接受。一片云,成为我内心的想往和心灵依托的最佳神思。
云,无形无束,碧空中自由飘荡。仰望湛蓝湛蓝澄澈中的白,那份棉质的暖会油然而生。记得《聊斋志异》中有一故事《翩翩》,说的就是狐仙采来天空中的云朵,为穷书生织补一件御寒的棉衣。一片云,它赋予性灵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可靠的、绵实的暖。当然,云质的最终指向还是自由、深远、开阔、无际,没有欲的沉念和占有,无极的美与自在成为云的根本属性。
于此,当诗歌《坐看云起时》的结句这样行笔:琉璃窗外/一朵云/古月僧人般,逸去。它所归依的去处,不能不说是一份大自在和无限深远。
物象选择入诗,自然禅境。除去诗歌首节,从诗歌第二节开始,诗人杨平在物象的选择上不仅顺应自然的入画意境,也不经意透散了佛家的肌理禅境。风拂书页,花间鸟语,水流静谧,童子提壶,黄昏渐深,琉璃窗外,一朵云。这系列物象的构建中,山水清新可人,寂静荡涤喧嚣,此番雅致、闲逸和尘埃洗尽的空灵自然而然地呈现。尤其童子提壶的镜头,不禁想起“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诗句。这样的画面,读者沉湎深山野林的世外,抛却红尘凡俗,陷入“六月的古唐诗”,完全顺其自然。
再看诗人静心撷取的“琉璃”一词,端的是佛门中内核。琉璃材质通透、晶莹,素来与佛门建造和装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乃佛家七宝之一(金、银、琉璃、颇梨,车渠,赤珠,玛瑙)。以琉璃修饰一扇窗(此窗,不单单理解为屋舍之窗,又可引申为心灵之眼),其隐含意义,何尝不是出尘向禅的意趣呢?
读诗至上境界,物我两相忘。通览全诗,此时再揣摩诗歌第一节文本,细细品味读诗之境,其物我两相忘的至上境界,俨然抵达了最高层次。阅读,其实是人生的另一种行走体验和心灵驾驭。而诗歌,是精神世界至高的感性催生、理性传递和性灵诉求。此诗副标题为“读诗”,至此方领会,诗人的“痴”态神游,惟其身心全然入诗,才有此超脱的灵魂飞翔啊。
诗歌用语素简、清新,空灵之境中传递了诗人恬淡、放达、不为世事困扰的澄净之思。
附:
坐看云起时
——读诗
文/杨平
坐着坐着
我不禁痴了
浑然忘记了吟哦
忘记了赞叹
忘记了此身已非我,之乐
呵呵 此身已非我……
风
轻轻吹拂着书页
花间的鸟雀 絮絮
水声淙淙
一名童子提壶而来
天地静得像六月的古唐诗
黄昏渐渐深了
不知何处传来了一声喟然
我若有所悟的方自扬眉--
琉璃窗外
一朵云
古月僧人般,逸去
(选自《空山灵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