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科 于 2014-5-19 08:11 编辑
《匍行在荒野的诗人是今夜梦的引孑》
文/时光空壳
我是这夜里独行的血。流淌在诗人的心肺间。
诗人的步履,带我到荒原大漠,碧海蓝天,感受整篇整篇的纯粹。
不用想尘世中的烟雨蒙蒙,只关注一棵草的心跳。
不去问世间冷暖虚实,只听一听花开的轻吟。
我和我的诗人,在一片诗集里创造了荒原。
这里有明月星光,有微风花香。还有鸟儿在眼眶舞蹈。
没有人打扰,也没有人耻笑。我只和我的诗人紧紧拥抱。
让每一行诗流淌成溪水,流进你梦的臂膀。
让每一个字游荡一条条鱼儿,在你的梦里,欢快游畅。
让诗人匍行在荒原上,别去叨绕梦里你如阳光般酣香。
J.K 2014.5.16
张科简评:空壳兄的诗总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这首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眼中,诗人是忧郁的孤独客,是对生活充满绝望的独行者,而本诗却呈现出一位隐居山野、亲近自然的逍遥客的形象,“碧海蓝天,明月星光,鸟语花香”等等呈现出一幅惬意、祥和的画卷。同时,在作者看来,诗人的追求和生活就应当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应该是优雅自然,恬淡宁静的。这或许也正是作者自身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本身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世心态。祝福~
《匍行在荒野的诗人是今夜梦的引孑》
文/安康古月
月在窗外徘徊,诗人的呻吟从远远的荒野传来,仿佛要被厚厚的雪压碎。
时断时续,和此时我胃里的疼交杂在一起。
大地颤抖的回声,带着一种冷,穿透玻璃、棉被以及我的皮肤,植入我的内心。
梦在外,荒野凄凉,几只乌鸦在雪地上梳羽。
诗句无声,默诵着夜晚的忧伤。
一场病,从河里几条冤死的鱼开始,从水里散着的臭开始。
被诗人用扁担挑回家。
夜无眠,一头蹿进一首诗里,向我述说雪的柔弱。
月用光开始向我吟唱,并随雪的冷照进乡村。
窗外的风很轻,躺在灵魂里哀悼的文字随之也发出细微的呼声。
几只狗虽然很凶,却和这场痛的制造者一样,睡的很香。
狗其时也通人性,但它却看不懂诗,读不出诗人的痛。
只能在工场的外面,忍受风中的冷以及机器刺耳的尖叫。
今夜,有诗人匍行在荒野。
和他的诗一起,忍着病和痛,为鱼的死缉拿凶手。
机器不知道,为了钱,还在工厂里继续行凶。
几只看门狗不知道,他们明天就会被判为帮凶。
我却知道,因为我即将入梦,和匍行在荒野的诗人一起缉凶。
今晚雪难眠,纷纷从大地开始,飘向天空。
我知道,它明天定会回来,还大地一片和谐,人类一片纯净,并带我出梦。
张科简评:对于《匍行在荒野的诗人是今夜梦的引孑》这个主题,荒野的凄凉与诗人的匍匐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作者笔下呈现出的诗人是沉重且悲凉的,通过众多的具象从而展现出一幅月夜阴冷,荒野凄凉的意境。不知作者在完稿后是否细细品读并做修改,其一文中出现个别错字,其二文中场景跳变过于频繁,多次跳换场景或许可以展现出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但同时是否也略显凌乱(拙见)?但整体的意境很到位,并且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这是成功的地方。祝福~
《匍行在荒野的诗人是今夜梦的引子》
文/高短短
时光伫立在疏影横斜的井旁,妇女,修鞋匠,诗人,他们无一不到这里汲水。
他们把身体活成一棵树,一汪水,一撮泥土。夜空饿着星辰,眼眶愈加凹陷。
他们等待着汲水,等待着老去,等待着接受死亡的最后一击。
妇女要生孩子,做饭洗衣。修鞋匠要修鞋,拉二胡。
江南的烟雨,西北的风沙。他们嘲笑着境遇和年岁,愈加恣肆的疯长。
这个世界哪还有诗人的,诗人匍匐着前进。一边收集着生活,一边用风沙填饱肚子。
好不容易遇见这口井,他井边坐了下来。掏出几寸月光披在身上,好好梦一场。
2014/5/17 于渭南
张科简评:全诗给人一种寂寥,空旷同时带着几分凄凉的感觉,这感觉里更透露着文中诗人的忧伤与悲悯。那匍匐的诗人,洗衣做饭的妇女和修鞋拉二胡的鞋匠本是一类人,都在这里汲水生活,等待着生老病死;但不同的是,诗人的心更加凝重,自然也就承载了更多。全诗行文舒缓,娓娓道来,许多句子很富有意境,并通过简单地意象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感。花季年华,便有着深沉,凝重的心理,或许是诗歌特有的忧郁感的感染,或许心灵的思考会促使一个人早日走向成熟。祝福短短~
《匍行在荒野的诗人是今夜梦的引子》
文/戴永成
今夜,荒野孤寂。匍行在荒野的诗人,被天上一盏星火点燃。
梦,无家可归,便成为野火。灵魂,流浪荒野,便成为诗歌。
荒野的风,如一把尖刀,把每一滴草根诗人的血与诗的页片,都砍得百孔千疮,痛疼流血。
流浪的梦,被草色的血染红,抵达一丝曙光里的梦境,等待日出。
诗人有梦,梦中有诗。
梦的呓语,变成一缕缕月光,在白纸上醉着,在荒野上醒着。
匍行,是一种人生行走的姿势。诗歌,是一种诗人信仰的火种。
披一身月光,饮二滴夜露,闻三缕忘忧草香,诗人在荒野上独行,饿不死。
梦,是诗歌的花朵。
梦中的潮水涌来,诗人是帆。梦中的桃红吻开,诗人是唇。梦中的小鸟飞翔,诗人是翅。
梦中的鱼儿游曳,诗人是水。梦中的玫瑰走来,诗人是火。
诗人,是今夜之梦的引子。引导千帆横渡心潮诗海,叫醒万棵野草复活诗梦。
张科简评:作者对散文诗文字的驾驭相当纯熟,并且其表现出的思想也相当成熟且积极。全诗活泼灵动,行文如清风、流水。在作者看来,即使是流浪荒野,“诗人”也应该是恬淡且优雅的,甚至在不羁中带着几分怡然自得的惬意。最后一节更是展现出一位随境而变的“万能”诗人的形象,表现出积极的处世心态。全诗或许也正是作者自身对生活的一种诗意追求的展现:随心,随性,随意、随缘。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