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志选登] 《中国微博诗刊》开卷诗征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世现 于 2013-6-6 17:03 编辑


《刻度》
                           杨林

     我在每一个刻度里活着
     有很多苦衷
     没有人可以倾诉
     那些经过的人,面无表情

    被俗世量了很多遍
    身世,文凭,背景,才华
    以及与命运相关的个性
    似乎都有一个尺度,早已为我
    订制了悼词的标准

    【导读】
    读杨林近期的诗歌,时常会有一种灼热的痛感,就像这首《刻度》。诗的痛感与 思的痛感的像刻度一样不差毫厘,丈量着诗人灵魂的高度、心灵的大度与精神的广度 。杨林这首《刻度》是“微诗体”的精品之作,短短几句,在刻度里被“身世,文凭 ,背景,才华以及与命运相关的个性”刻画的一生,有着诗人深到的个人化经验、深 思熟虑乃至淡定自由的性情。尾句“似乎都有一个尺度,早已为我订制了悼词的标准 ”将人精准的一生就这么轻易表达出来了。杨林的作品中有很多明显的自我生活的色 彩,他的场景、他的画面、他的声音、他的气味、他的感觉、他的思绪、他的才华似 乎都一一预置在文字的迷宫,“我”和“我”捉迷藏,蒙着眼也能捉到那个在主体与 客体之间“互在其中”的灵魂之体,这形成了一种“杨林”式的特有模式——在主体 与客体之外,多出灵魂之体,它讲究灵动的结构与高度的思维水准。像黑格尔所指出 那样,“人一旦要从事表达他自己,诗就开始出现了。”杨林这类诗歌作品似乎在象 与对象之中,找出了灵魂是第三者之“我”,对于这个“我”他拿来作为主题思想的 重要体现者的表达,作为控制意境全局的焦点的独到见解与表达,迫使杨林的诗歌日 趋澄明。
    在2012年,杨林这个生长于怀化芷江的侗族汉子,如一匹黑马,驰骋在诗歌之中 原,他的身姿,浪漫而矫健,他像个诗侠一口气甩出了《春夏秋冬》、《侗族大歌》 、《杨林爱情诗选》三部诗集,已然成为湖南乃至中国一个醒目的诗人符号,获取应 有的坐标刻度!虽然《刻度》中,诗人仍难免感慨“早已为我订制了悼词的标准”, 但整首诗写得波澜不惊,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独白语境,并用它容纳了极大的万有引力 ,身世,文凭,背景,才华,最终都会掉入悼词的黑洞,而呼唤来自生命最内心的呼 唤才是语言的内蕴,它是爱和美和自由的交叉影响,一首好诗如果只是把读者带到了 知识的悬崖或是字词的迷津,又有什么用,所以我喜欢有畏敬和尊重的,无论是对文 字,还是对心灵。反过来说,一首好诗可烛照到诗人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其带来的 震撼正是体现在他那无边而博大的精神关爱、心灵呼应以及卑谦的胸怀中。
    杨林《刻度》先是写活在刻度里不容易,“个人的苦衷,无处倾诉”内部隐含了 复杂的个性的争斗,而“那些经过的人,面无表情”则隐含社会的演变史,换一句 话说,刻度是人类适应时代发展历史环境的产物,而悼词则是在各种刻度中力争有效 地参与历史的客观叙述。而诗人的使命就是创造与实际刻度绝对无关的一个世界或者一种秩序、一种关系体系,它有着“与命运相关的个性”。这一切也许就是诗人难以逃避的悖反现象:在刻度中活,却不为刻度而存,至于悼词就留给历史吧,诗人要做就是必须让毫无历史意义的诗显现出强烈的历史意义。





1.   【在刻度里捕捉一份疼痛的诗意】
    都说,诗无标准,但诗人杨林的这首《刻度》,在泥沙俱下的网络诗海里,无 疑是一颗明珠,也隐约为一首好诗刻下了普世的诗歌审美标准。该首诗作通俗而又 含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了最完美的契合。简言之:既有诗意,又有思想。
    尤其是诗歌第二段,不但意蕴美,文字的结合成熟度也几近完美。“被俗世量 了很多遍/身世,文凭,背景,才华/以及与命运相关的个性。”这样的文字叫人倍 加赞赏,看似平淡如水,实则诗人的情感随着这一系列和生命相关的元素的铺陈而 逐渐递进、加强,深含着诗人小我的无奈、隐痛以及这个时代共有的病痛。毫不拖 泥带水的演绎,使诗歌的表现力达到了一种超常的高度。“似乎都有一个尺度/早已 为我/订制了悼词的标准。”一首好诗应该像一面镜子,不但审视自己,更反忖万象 ,《刻度》正是这样的好诗,从心灵出发,从本质出发,路过现实,再重新回归心 灵。这些跳跃在刻度里回环,更在命运里挣扎。结句承载着整首作品的精神疼痛, 既推进和提升了诗意,又增强了语言的弹性和诗歌意蕴的起伏。
     诗歌第一段,读罢是不是就像尝了一枚青杏?生津的诗意,让人为之揪心。“ 我在每一个刻度里活着/有很多苦衷/没有人可以倾诉/那些经过的人/面无表情。” 没有纷繁的意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感情的张扬,诗人以敏锐的视角、简练 的语言直刺现实。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满刻度的世界里,这个“我”即是芸芸众生, 所以诗歌一起句便深抓人心,既坚持了诗人风格化的个人写作,也先锋性地承担了 一个诗人应有的道德责任。
    总之,整首诗歌手法纯熟,充满隐喻。形式结构紧凑、内在逻辑有力;语言高 度凝练、跳跃而又浑然一体,张力十足;同时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也 是当今诗歌最被忽视的一点。该诗总体立意深远,这一份在刻度里捕捉的疼痛的诗 意,这一份源于内心的悲悯和忧患让人为之共鸣、动容!(蝶小妖   李伤隐)

                                                                 

2.活是一把尺,我们跨出的每一步都有它的刻度。"我在每一个刻度里活着/有很 多苦衷",不可否认杨林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读他的诗总能引起你内心深处的共鸣 。随着对生活感悟的加深,他的诗逐渐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以刻 度为主题,隐喻地剖析了当今社会平民草根生存的压力和无奈,作者通过自身的感 悟沧茫的呼喊出大多数人的悲哀。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俗世,"身世,文化,背 景,才华/以及与命运相关的个性,"都成为衡量一个人活着的标准。杨林用一普 通人的视觉,较直接的揭露和批判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矛盾,生活让诗人丢弃了 自己早年浪漫主义的幻想,转而更深刻的接近和了解社会较现实的一面。当一些人 面无表情,当诗人像大众一样逐渐步向死亡,诗歌在这一刻才可以绚烂重生。杨林 告诉我们,一首好诗来源于生活,你读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一个泡泡点评)


3.我们来看第一句,我在每一个刻度里活着,有很多苦衷,这里的我既是一个小我 ,也是一个大我,每一个世人的苦衷影响到我,既然没有倾诉,也就面无表情了。
第二节开始诗人就为我们展示这种刻度,那些世俗的标准为我们区分,社会上的地 位,学历,财富等等。然而这些深度都将会化为泡影,直至成为了悼词的白纸黑字 。诗的最后竟给我带出来一点点禅的意境。
这首诗给我们表面上的感觉是通俗易懂,也有别于杨老师那些生涩抽象的作品。然 而正是这种直白,却折射出一种生命的大道,命运的无奈与残酷。(幽幽马  )



4.本文开篇直接单刀破题,生活就是一个个刻度组成,而我们就生活在里面。接着 写有很多苦衷无人倾诉,將全篇“苦愁”的基调定下。下面开始为前文直白而且一 目了然的基调做解释。
此时转折处,作者以别人对自己在“刻度”里的态度来写,因为这刻度必须用现实 来衡量,生活在这世上 我们无法回避它,只能逆来顺受,这“早已订制了的悼词” 正是人生的无奈!结尾很好的应合了全篇,从生时的无奈到死去后的悼词,所有关 于我们哪怕一丝的信息,也逃不出这一个个“刻度”。禅意十足的合句正是小诗点 睛之笔!(小饼 )



5.刻度可以用来度量俗世以及人们在俗世中的一切,包括身世,文凭,背景,才华 ,但更难以度量的是人的内心,诗歌仿佛一个困在生活和俗世刻度里的思想者在寻 找出路,寻找共鸣,每个人似乎固守着自己的狭隘的方向,这其实本身也是一种刻 度。人生的经历,历史的沉淀都在命运中沉沦,当悼词都被订制标准的时候,个人 的无奈就成为了群体的悲哀。诗歌以反面的视角呼唤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刻度究竟 是被世俗来量度,还是世俗需要每个人的内心来量度,而这一切都将困于命运吗, 诗歌提出了设问,而诗歌本身也是最好的回答,找到合适的刻度或者从中挣扎,什 么是苦衷,什么是命运,其实也是一种自由与奴役的斗争。(藏风)



6.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格子中,有自己制定的,有别人强加的,有生活赋予的,有 社会限制的。格子的刻度深浅不一,迈过去的,迈不过去的,让诗人反思。
路已定在命运之上,这种强烈的不公,值得抨击。所以要制定自己的格子,在岁月 中深深地刻上,在碑铭中,不屈的呐喊。
诗文中的刻度愈来愈深,刻入骨髓,刻入思想,刻入灵魂。这种痛使诗的意境直面 读者的想象,灵魂被鞭策时得到升华。 (井的深度)



7.我们生活在规范的围城,一个个看得见,看不见的刻度将人们桎梏。冷漠让我们 擦肩而过,苦衷不知与谁人诉说。开篇的直接点题,道出刻度的残酷及人们生活在 刻度下的冷最后一句:“订制了悼词的标准”。即是呼应主题,也让文章更加深厚 。无奈之感跃然纸上。刻度客观存在。也许这就是笔者与红尘中男女的无奈吧。笔 者也只能借一竿笔发出叹息,悲悯之声啦。(浅吟轻唱)



8.杨林是中国诗界一颗最耀眼的新星,《春夏秋冬》、《侗族大歌》 、《杨林爱情 诗选》三部诗集的问世,确定了这位侗族汉子在中国诗界的地位。他近期的散篇也 如同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刻度》只是无数星星中的一颗。
《刻度》短小精湛,却以简朴的语言意境,敏锐的感觉,直面现实,针砭时弊,高 度精准地刻画了活在这“刻度”里人的一生。“我在每一个刻度里活着”,“刻度 ”是一个具体的坐标意象,又是精神和思想意识的意象,象征大的社会背景,饱含 着双重的特性,是个性感悟的积累,刻画人生心灵的临界点,达到某种意义的饱和 度。“苦衷,没人倾诉”,诗中的“我”并非指诗人自己,只是借用第一人称直诉 。诗句带给人们思想的疼痛,同时也含蓄表达了“刻度”环境的复杂和人们的孤独 、冷漠的思想感情。争斗、经历过这一“刻度”的人“面无表情”, 蕴涵着诗人饱 经沧桑的深邃思绪,坦露出的悲情感慨。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 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自然环境、人事环境诸因素的制约,人活在这一刻度实属不易 ,“被俗世量了很多遍”。 “身世,文凭,背景,才华”是“刻度”里的具体事件 ,一个事件就是一幅社会的画卷,尺度的长短,决定人在这个“刻度”里的生存地 位。这是诗人长期生活在这一刻度里的感悟,深思熟虑的经验积累。清晰的主观和 客观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娴熟的诗歌艺术。
“早已为我订制了悼词的标准”,这不是诗人社会思想的局限性,更不是诗人的消 极、逃避的态度,而是揭示世俗笼罩下与个性命运相关的某种社会现象的必然性, 这种现象隐含在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也许社会刻度的不公平性,才有诗人内心最真 切的感慨。这种感慨是烈火的狂飙,警示活在这刻度里“被俗世量了很多遍”的人 们,若不消除一切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俗世偏见,“悼词”也是必然性,具有强 烈的历史意义。
《刻度》的感情色彩是疼痛的,但又波澜不惊。站在思想的峰巅,把“我”放在大 的社会背景下,力图表现诗歌创作的意义,诗歌的内涵丰富、宽广、深邃。意象迭 生,将象征和写实的手法融为一体,渲染一种深而美的意境。精准的语言,契合精 致的艺术和不衰的创作力,表明了诗人已走向成熟,自由翱翔在广袤的诗歌海洋。
(李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6:18 | 只看该作者
征评,优秀短评发表在《中国微博诗刊》,跟帖或另发均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5 10:1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世间有两种刻度,一种是善与真,一种是丑与假。还有一种是社会与自我的刻度。当整个社会禁锢于某个刻度以后,我们会深味刻度的暴力与残虐。当自我囿于某种自成的刻度以后,目光不也是短浅与近视么?
杨林诗人这首作品,道出了居于刻度下的苦闷与怅惘,从而会生出破冰的构想,就不奇怪了。尽管诗人没有点破,而写作本身,就具有澄明与建构的无穷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15:30 | 只看该作者
书剑飘零 发表于 2013-6-5 10:12
我想世间有两种刻度,一种是善与真,一种是丑与假。还有一种是社会与自我的刻度。当整个社会禁锢于某个刻度 ...

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28 13:58 | 只看该作者
额    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2-11 11:4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义的动作。
让作者受益,让读者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2-11 11:4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圆的 发表于 2014-2-11 11:46
很有意义的动作。
让作者受益,让读者受益。

顶      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17 15: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3-17 15: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19 18:33 | 只看该作者
被俗世量了很多遍
    身世,文凭,背景,才华
    以及与命运相关的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8 17: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