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科 于 2014-5-16 17:03 编辑
对于诗歌创作的拙见:
对于诗歌创作,无论是鼎盛的曾经,还是失意的今天,她都只应是纯粹的诗歌,作为创作者一扇心灵的窗户而存在,而不应被功利所挟持,成为追求名誉与利益的工具。诗歌应为心而作,为表达某种思想、某种情怀而作,单纯的为了写诗而去写诗,最终捏造出的只能是些糟糠而没有灵魂的文字。
诗歌又是私人化的东西,是诗人个人一种心灵的告白与倾诉,无论是惆怅的小情绪,还是壮志凌云,忧天下之忧的大情怀,我们没有诗作者自身的经历,更不了解诗人的思想,也自然无权对其表达的个人情怀评头论足。
在诗歌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曾经的诗经,还是今天的新诗,亦或是整个发展历程中的任何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思想情怀的表达方式,她也不应该被贴上任何时代的标签,就像格律诗在今天也应该获得足够的尊重和发展空间,而不应被称之为“过时了”。
对于90诗群发展的若干拙见:
1> 加强个人友谊,为真诚交流扫清障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爱好使我们这群同龄人相聚于此,相聚,便是缘。
在对诗歌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希望各位朋友能以诗歌为纽带,以流派网为桥梁积极建立个人间的友谊,这无论对于在流派网上的交流还是通过其他平台(如QQ等)的互动都十分有益。希望无论是在评帖还是在回复的时候,减少那些官话和不必要的客套,营造一种平等、温馨的交流环境;在诗友间较为熟悉的基础上,互相之间的评论、交流自然也就会少许多顾虑。
2> 对于评帖与回复:
在诗友间互相评论回帖的时候,特别是一些诗歌创作时间较长,对诗歌语言掌握较为纯熟的“老会员”,希望大家能更多的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富有指导意义的见解,即便是严厉的批评;相信每一个爱好诗歌,期待自己有所进步的朋友更多的是期待得到诗友们的真诚见解,而不是简单的留个脚印告诉楼主“朕——已阅!”似乎流派网对编辑的评帖数有相应的要求,但无论是编辑还是普通会员,我们评帖应该是基于交流,而不是刷帖,更不是要把星星变成月亮,月亮再升为太阳(听着有点搞笑,但我们确实就正在这么做,不是吗?同时,冒犯之处,还请各位诗友见谅)。
另外,对于被评论的朋友,无论评论是简单的问候,还是诚恳和善的建议,亦或是言辞激烈的批评,都希望能降低身段、放低姿态,认真去看待、去反思(说的不好听一点,诗友评论你的诗歌,提出宝贵意见,帮助你进步,你应该心存感激才是);对于诗友的评论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把个人见解或创作的初衷回复给评论的诗友以作进一步的交流,何必要甩出一副“不懂就别瞎评”的样子(你写得这么好,老前辈们知不知道?)?另外,刚进流派网的前几周我就学会了一套相当官方的回帖句式“欢迎来访,遥握问好,期待批评,请多指导”——够官方化吧,绝对的万能句式,但看到这种回复,评诗的朋友还会说第二句吗?纵使有话也都忍了(所以,你懂得)。
3> 对于诗歌的发展方向
从《诗经》诞生的春秋战国,到律诗、绝句的鼎盛唐朝,再到现代的白话新诗,诗歌在上千年发展的历程中,其形式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变化;时至今朝,对于诗歌的发展,我们不应给诗歌设定怎样的格式或基调,任何条框的设定都必然致使诗歌的发展受到束缚,而应该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于写作风格,无论是含蓄婉约,还是直抒胸襟都应该鼓励其发展,难道大江南北都必须是一个调子吗?对于流派,也许一种新的流派的出现难免像当年的垃圾诗派那样,有人围观叫好,有人鄙视唾弃,但“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即使起步时举步维艰,但其理所应当也势不可挡的将在现代诗坛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纵使“另类”,但却有着别样的风采。因此,无论是诗歌的格式,还是写作风格,简单盲目的排除异己或称之为“另类”、“不合时宜”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五湖四海都在唱着样板戏,喊着相同的调子,那别说复兴了,离覆灭倒是更近了些。
一不小心废话又说了好多。众人拾柴火焰高,诗歌的未来有待于每一位诗人、爱好者的添砖加瓦,期待诗友们跟帖评论,各抒己见,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