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滨:我的诗就在这个平面上(图文)
据楚天金报2014年8月19日讯 □文/本报记者杨扬 实习生高瑾 图/本报记者严斯林
人物名片:叶延滨,1948年出生。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原《诗刊》杂志主编,著有个人著作40余部,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意等多国文字,先后获得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级以上文学艺术奖。
叶延滨与武汉渊源颇深,1950年,他曾随由东北南下的父母在武汉居住一年,“我父亲算是湖北新闻界的元老,那时我还太小,只记得住的是汉口江边老租界的房子”。日前,叶延滨作为第六届“闻一多诗歌奖”评委会主席,来到武汉卓尔书店。活动间隙,叶延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一生都至为重要的经历
叶延滨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她16岁时逃婚到北平,之后又投奔到延安,在那里与叶延滨的父亲,一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干部相爱结婚。姐姐延红、哥哥延光都出生在延安,而叶延滨的名字则是为了纪念他的出生地——哈尔滨。
1957年左右,叶延滨跟随父母南下成都,他母亲因时代原因被开除出党籍,下放到西昌地区,去一所普通学校当老师。
家人不放心叶母一人客居异乡,便让当时已经是半大小伙的叶延滨去陪伴妈妈。“从那时起,我不再是一个干部子弟,只是一个普通教师的孩子”,叶延滨认为,这段生活经历对他一生都至为重要。他在那里学会了种菜、割草等各种劳动,过上了“只有周六回家走30里路才穿上草鞋,平时都和周围小伙伴一样打赤脚”的生活。
几十年后,叶延滨写过一篇文章,述说了那段经历给他的影响,他说:“城里人欺负农村人的手段是很可怕的,有时,农村人欺负城里人也不客气。只有你融入了他们,和他们一样光着脚,而农活、学习还比他们好,才能成功。”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干部子弟没有走入群众,没有获得带着泥土气味的生活经验,他日后如何用诗歌来展现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朴素愿望?
意外种下诗歌梦的种子
叶延滨来到西昌后不久,他在成都大学担任校长的父亲也被“打倒”了。这时,叶延滨仅剩的便是对自身的傲气:“有一点我很骄傲,凡是我读过的学校,都把我当成招生广告。”成绩拔尖的叶延滨树立了考上清华大学的梦想。
本以为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可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无情地摧毁了叶延滨的大学梦。不仅如此,连毛主席接见红卫兵都没有他的份,“年轻人不服气,于是我联络了四个没有资格的同学,制造了那个小城最具爆炸性的新闻——走路去北京”。从大凉山进京共6700里,他曾靠七个大饼撑过了七天,“每天都在后悔,可又必须坚持下去”。那段经历被叶延滨称为现在年轻人不可复制的一场“成人礼”。
高中毕业后,叶延滨来到延安插队落户,住在一户老贫农夫妇家,他后来将这些生活经历都写成诗歌。但当时的叶延滨,仍是一个数理化比语文成绩好的青年,他还需要一个契机与诗歌结缘。
两年后,叶延滨招工进入总后勤部富县延安军马场工作。一位同样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伙伴极其热爱诗歌,无聊时,他号召大家写诗。叶延滨大胆改写了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竟获得了一致好评。诗歌梦的第一颗种子,就此种下。
业余编辑生活决定他要一辈子写诗
“大学?诗人?那时的我没有什么大理想。记得那时我的工资是27元钱,我就心心念念地算退休能不能拿到50元钱。我的快乐就是分给我的床板比别人结实一点。”军马场被关闭后,叶延滨来到陕南一家工厂当团委书记。为了完成每个月的宣传任务,他想起自己擅长的项目——写诗。
叶延滨分别给《陕西文艺》、《解放军文艺》投稿,可一年过去,后者只给他退回一沓厚厚的诗稿,还附了著名诗人雷抒雁的一封鼓励信。之后,《陕西文艺》又邀请叶延滨参加省里的诗歌创作座谈会,还调他去做了半年多的工农兵业余编辑。“机会或许会光临很多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它。那半年时间做编辑接受的严格训练,阅览的大量国内外诗歌,让我的写作从拘谨到自如,让我能抢跑到别人前面,抓住机遇。”叶延滨感慨地说,这半年的从业经历决定了他要一辈子写诗。他告诉记者:“当时给小说组投稿的是陈忠实、路遥;给诗歌组投稿的是贾平凹。每次贾平凹都背着大包到编辑部来,拿出来的稿子有小说、散文,还有诗歌,搞得大家都‘怕’他。”叶延滨随口道来的一串人,都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作家。
我的诗就放在这个平面上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可工作单位不愿放叶延滨。一次意外中,他受了伤,从而有了一个月病假,这样他才有了带伤备考的机会,名正言顺地进了考场。“我的语文答题出了点问题”,叶延滨告诉记者,“最后我将发表的作品剪报给招生办送去,才考上了北广(现中国传媒大学)。”
叶延滨读大二时,开始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上陆续发表作品,还被其邀请参加1980年夏天的青春诗会。这是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次笔会,顾城、舒婷等17人参与。
会上,叶延滨交的作业就是他轰动诗坛的成名作《干妈》,其主人公正是他在延安下放时,收留他的那位老妪。找到了朴实的情感基点,叶延滨创作了一系列诗篇。“在这个时代和社会找到自己的坐标点,在纷繁复杂的感情世界里找到与人民的相通点,在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中找到自己的探索点。三点决定一个平面,我的诗就放在这个平面上。”这成为叶延滨的创作思想,指导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方向。
大学毕业后,叶延滨回到四川成都《星星》诗刊工作,一干就是12年。1994年,他重回北京,回到了深情呼唤他的母校任教。一年后,他又一次离开母校,调入与他有不解之缘的《诗刊》杂志。他成为中国唯一在两家最著名诗刊担任主编并任职最长的编辑家。
■对话
楚天金报:最近鲁迅文学奖周啸天获奖引发争议,请问诗歌评判有没有一个标准?
叶延滨:周啸天写的是古体诗。我想说,至少新体诗歌的评奖标准是一致的,近几年,中国新体诗的发展愈加完备。
楚天金报:上世纪80年代诗歌创作曾风光无限,后来逐渐衰落,有人说诗歌在边缘化,甚至在消亡,您怎么看?
叶延滨:有人曾和我探讨,说“现在的诗都没人看”。其实,现代诗歌自从诞生到现在近一百年,每个历史时期都为中国文坛提供了具代表性的诗篇,记录了时代的声音和脉搏。
上世纪80年代诗歌繁荣是由几个因素构成的,最早的学习到了外国文学经验,是对外开放的信号,比如“新思潮”得到年轻人的追捧;第二,那时诗歌最能代表老百姓心声,得到整个社会关注。但在今天,媒体太发达了,诗歌已卸掉了社会传声筒的功能,它的受众从整个社会变为爱诗之人,但关注度小不等于它没有前景。
事物总有热有冷,这是正常现象。单就写作水平而言,目前已有很多新人超过了80年代的著名诗人。现在也有各种各样全国性、省级诗刊,诗歌内部发展还是健康的。现在自媒体太发达、信息娱乐化太严重,大家过多关心诗歌圈内可炒作的奇闻轶事,这些东西放大以后遮蔽了诗歌本身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