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计生 赏读 特朗斯特罗姆《尾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尾声

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
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
疲惫的愤怒,炙热的退让。
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

宁寂的房间。
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
穿过一座没装备的森林
我慢慢走入我自己。



“《尾声》这首诗用凝炼的方法取代了雄辩和口水泛滥的叙述。语句直接、坦率、突兀,而又自然,一如李白喜欢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诗意象完美,充满神秘,汇聚了多种对立元素,用特朗斯特罗姆的话说: “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各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我们不难看到,《尾声》的思想和感情不是通过主体的议论,而是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所谓的“寓情于景”的表达手法来呈现的。但我们分明读到了一种绝望,一种孤立无助的生存处境,那里上帝也似乎无动于衷,或确切地说,无能为力,他只能在沙上书写。。。。。。”这是李笠先生对本诗的观点。我感觉先生有点避其解读而言他,只是通过该诗谈到了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的一些风格特点。

冯计生妄自菲薄,可是我却是读到了与先生不一样的感觉。就拿先生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诗还缺乏这种境造。《尾声》一诗的手法旨在寻求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和宁寂的房间。月光下(我和)家具站立欲飞这两个寻常的生活意象之间的联系。让人生的失落感和超脱感并置,而诗人神奇地为我们在二者之间打造了一条通途。是在事件或者故事即将接近悲催结局之际,而剧情却在这时发生峰回路转的精湛之笔。


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这是生命激情张扬过后的一种失落感。我似乎隐隐感到,当上帝创造完人类的时候,一丝疲惫伴随着失落袭来,几分苍凉眼神是神传达给人类最初的表情。人的一生,无论你功成名就,还是一事无成,都会伴着一丝疲惫以及心底掠过的苍凉而发出这样的感慨。


“疲惫的愤怒,炙热的退让。//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是对这种人生失落感的进一步浓重的渲染。虽然我们读到了一种绝望,一种孤立无助的生存处境的无能为力。以刽子手抓起石头比喻人生失落那种狂躁疲惫的愤怒情结。而我感觉“上帝在沙上书写”则开启了下一节的精彩而境界别开。

我们可不可以把生命激情张扬过后作为对“炙热的退让”理解,“上帝在沙上书写”可不可以解读为摒弃了内心的一切浮躁或放下了那种自以为是高傲的姿态之后,获得一种淡然的心境。是人们感到无助绝望中的一种顿悟。
人们总是在发现抓住的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时候,还紧紧地抓住这些不放,这才是一种绝望,一种孤立无助。而诗人却给了我们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他让我们舍弃掉也许是苦苦奋斗一生才得到的一切。在松开手掌瞬间,宁寂的房间。//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这是多麽美好的氤氲之境呀!穿过一座没装备的森林,有几分费解。我把它解读为造成人生这种失落感的原因,是对为什么抓住的都不是我想要的满腹狐疑的回答。因为每一棵树都极力地想成为家居去装备每一个房间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根本。
只有在这片宁寂里,被月光牵引着,一颗树才能回到森林,一个人才能找到自己。(冯计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8-24 20:3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9 05: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