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微小说诗》专题推荐(1)蓝 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委鬼走召 于 2014-10-11 10:38 编辑

    编者按:蓝煤先生,一向快人快语,加以其“无深度、无温度、无难度”的“三无”诗论,使一般读者会认为诗人所写的为“非诗”。然而,其口语诗剧《写诗犯曾德旷》,形式新颖,妙趣横生,引人沉思;可以说,对中国后现代口语诗剧具有拓荒性质。而以下的微小说诗,虽然看似“三无”,其实是化繁为简,直抵本质,对诗意的瞬间予以画面定格,体现了很高的诗艺驾驭力。

   <<我们班的王英老师>>

       我们班的王英老师
    春天教我们工艺课
    她穿的衣裳如一棵樱树
    树上飞满了樱花和蝴蝶
    还有她的头发她的眼睛
    好像乡村的溪流清亮
    可是
    每一次让我忐忑不安的
    是王老师胸窝里的一双小白兔

    一次
    杨宝气和刘得很故意问王老师作业
    我看的很清楚
    他俩使劲地往王老师的胸窝里面看
    我感到真的很生气

    走召微评:以庄造谐,意趣盎然。


    《写给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

    13年前的夏天
    我在邻县一家旅馆住宿
    旅馆的生意惨淡
    只有一位三十来岁的服务员
    凌晨1时许
    我被一阵轻柔的敲门声惊醒
    是下午见到的那个女服务员
    我问有什么事?
    她竟娇媚地望着我说:
    “你不觉得一个人很寂寞么?”
    我坦白我没有钱
    “非要有钱么?”
    就那样
    我与她做了一夜的萍水夫妻
    临道别
    她只对我说了一句
    “请记住我!”

      走召微评:很有“聊斋味”。叙述细腻,收束有味;写出了男人普遍的“狐仙情结”:既得风流快活,又可不负责任。


    《那一年的冬天》

    那一年的冬天
    我一人在外乡工作
    不幸患了严重的伤寒
    身体极度虚弱
    大雪纷纷
    当地一位朋友恰好来看望我
    把我扶到他家里
    善良的朋友的母亲给我喂热姜汤热稀饭
    还用土法为我刮砂
    豆大的汗粒开始从脑袋和身体里渗出来
    我的生命逐渐得到了恢复
    那一刻
    我热泪盈眶
    我跪倒在朋友母亲的跟前
    感谢她挽救了我的生命
    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
    请求朋友及朋友的母亲
    把家里三个妹妹中的一个妹妹嫁给我
    可最终
    我还是没能说出口

      走召简评:微小说诗存在诗性障碍么?本诗给了很好的回答。“故事”(小说化)只是手段之一和诗的表层审美元素。微小说诗,更内在的是言简义丰和直达本质的“诗意”。而本篇的“本质”和“诗意”,主要在于“主人公”在特定环境(风雪天)与特定时段(病体复苏)的特定心理(强烈感怀)。主人公的心声,情景中没有说出;文本中,说出来了,呈现了那一瞬间自我感动和让人感动的激情与悸动。


    《18年前的事》

    那是18年前
    我还是一名美术老师
    我所教的学生里
    有一个女生对我特别的崇拜
    并对我产生了暗恋
    那时她16岁
    我27岁
    有一次是深秋的夜晚
    她悄悄来到我的窗前
    敲开了我的房门
    看见我满屋的书籍和画
    还有我写的诗歌
    她陶醉地倒在了我的怀中
    我像一位老农
    剥一枚还未成熟的苞谷
    剥开了她所有的衣服
    忽然间
    她哀伤的说
    “老师,别、别……
    我还没满18岁
    等我满18岁
    我再给你  好么”
    听了她仿佛从岩洞深泉里
    流出来的声音
    我两手迅速地放开了她
    她望着我说
    “对不起,老师”
    后来
    她再没来上课
    一个月后
    在门上的留言袋里
    我看到了一个记事本
    里面全是她写的关于我和她
    之间的诗歌和日记
    一直到现在
    我再没见到她

    走召简评:诗,不是要宣扬道德或不道德;而应呈现人、事、物的真实与本质。呈现了真实,不道德的,可以批判,可以反思。但如果作伪或“装B”,则只会让人乏味、厌恶,乃至作呕。本诗主人公,作为教师,剥光16岁女学生的衣服,算不上“道德”;但“两手放开了她”,体现了“君子风度”。故事有真实感,人物形象鲜明,写出了青年和少女耐人咀味的情怀与历程。



附:《中国微小说诗》创刊号订购(走召、孙成龙、魏博主编)
       短信留言:15273283648 40元/本(含邮资,多购优惠)
       帐    号:     6227  0029  3001  0171  147
                   (中国建设银行湘潭分行  户名:魏  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1 10:2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诗歌是艺术!只能放在文化艺术的殿堂展读与鉴赏!

它来于生活,而不再只是生活。它不再是过日子扯家常哄小孩着衣照相留念翻相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0:27 | 只看该作者
芝麻 发表于 2014-10-11 10:26
是的,诗歌是艺术!只能放在文化艺术的殿堂展读与鉴赏!

它来于生活,而不再只是生活。它不再是过日子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1 12: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几个帖子都拜读了~

问好走召,成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11 1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煤 于 2014-10-11 12:58 编辑

大谢走召!分析与评论非常到位。微小说诗大有前途;其实,这几首从诗体看确实是微小说诗,从手法看是零度主义,而从理念来看属于后垃圾。再次感谢你和成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4:38 | 只看该作者
蓝煤 发表于 2014-10-11 12:49
大谢走召!分析与评论非常到位。微小说诗大有前途;其实,这几首从诗体看确实是微小说诗,从手法看是零度主 ...

谢大家支持!问候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4:41 | 只看该作者
白希群 发表于 2014-10-11 12:55
微小说体与段子体并无二致。不过一个更精专,一个更宽泛。后现代口语诗的提法具有推广价值,摒弃一家一派的 ...

赞同!流派只是一个集中探索和推广的手段,关键是诗本身。作为个人的诗人,最终都要摒弃流派,走向综合。问候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1 19:1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样的文字也叫诗,宁可这个世界没有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12 05:25 | 只看该作者
沙泓诗页 发表于 2014-10-11 19:12
如果这样的文字也叫诗,宁可这个世界没有诗!!!!!!!

诗非诗。您这句话是对我的这些诗的最高评价和奖赏!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12 21:33 | 只看该作者
芝麻 发表于 2014-10-11 10:26
是的,诗歌是艺术!只能放在文化艺术的殿堂展读与鉴赏!

它来于生活,而不再只是生活。它不再是过日子扯 ...


芝麻说的对。有的诗确实不能入选中小学甚至大学教材,但它们依然是诗,这点改变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20: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