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剑萧 于 2014-12-23 21:04 编辑 * l! m7 t$ h( }: Q
9 a' j/ P" z( i O! z
这些年. u* B& ^& B. N$ n; g$ b
文/谷沉秋; R7 B" O/ |; L! J8 ?2 x8 Q7 x
4 L# ^' t- x( h+ `
翻看日志和说说,这些年悲喜看过,就几行字的解说。
% x( W( G t0 ~! t9 H4 E. f& ]: Z: K! P# p) ]& x- _
如果,把每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忧郁太多,负了青春美好的年岁拾落。! m; W; Y2 ]6 h2 N7 X3 F8 ^
本该拈花一朵的微笑,本该无所顾忌的疏狂。
) K' @% z% ]8 C. O1 K5 f' z' ^, w都少了长发清扬的从容,少了衣袂飘飘的洒脱。
4 }) C, r2 c8 m7 Z( ?4 a; n& |. o0 |2 ]: J& U: G3 H
传统的理智,感性的善良,潜移默化的固步自封。: S! ^( d3 G4 {; g* A2 d
就这么小心翼翼的走到现在,除了这些字了解。* M3 S. l% e1 d8 q
2 i3 g7 j; |" x4 O# A也不希望谁都能理解,但如果不了解,请不要有所评说。% b) q0 p" e$ x; E) D
说出的多了,心就空了,人总是需要有一些秘密的。
# ] `& `7 I, B, }: ^7 [4 }% c! v0 A" D3 d' G1 s( f* Q
我知道,有一天我的躯壳会带着秘密离开,换人世的眼泪埋葬这真假惨杂的臭皮囊。
, ~, u3 V' d+ \而另一个真实的自己和日记在角落里,被尘封或燃烧。
' M' ]2 O' f. V8 \1 h这些年,真假浑然的像梦境一样。& K0 D/ D; ~! ?: H9 D6 ~4 U
+ I0 M' B; P$ C) R9 O, s% d- v剑萧点评:) Y/ `/ G+ V# w$ F/ O( ^
沉秋擅长散文诗,她的文笔透着一种空灵,正如她的笔名一样,总给人一种莫名的感伤。她的《这些年》也诠释着“这些年”的悲喜,沉郁的笔触细腻的刻画出自己心中的哀怨。“说出的多了,/心就空了,/人总是需要有一些秘密的”,这种欲说还休的心态正好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浮生如梦,真真假假看的多了,诗人恍若梦境,“而另一个真实的自己和日记在角落里,/被尘封或燃烧”,希望涅槃后的沉秋不再“固步自封”,而重拾“本该无所顾忌的疏狂”,多一份“长发清扬的从容”。
9 ?6 J( [% v- V/ J4 M/ Q" O$ b1 W9 o 这首散文诗的最大优点是直抒胸臆,用词讲究,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语言前后跳跃过大,不便让读者理解,比如“负了青春美好的年岁拾落”有待斟酌,其实是可以做到更精准和精练的。我们需要“陌生”,但是刻意的“陌生”和“创新”会造成读者阅读的障碍,这种“新奇感”是要不得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望沉秋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