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月梅朵 于 2015-1-21 22:22 编辑
. K0 X+ X% L' [* @
, m. Y# P" u' ?' Q第一次如此这般的压力大大的来诗评,水平平平,评得不妥的望各位海涵!可砸砖。期待各位大作!
! y5 V- v4 K2 s E7 Z$ K7 e( I0 D
1 K- [$ v$ n6 i) Z; x- o7 \& A T9 p% n
+ r, k* T" P7 B2 W @% z纯诗印象诗派第011期同题诗会】
8 ^9 k ?6 w6 N9 c( m$ u+ |7 f, _6 y2 v% h
《那一年》* M! A5 w1 \6 a; H, g: i
, i0 _& s0 P+ p7 W 文/静安# @1 k4 @! h# [/ [# d" H
) ?% U1 k, F: ] } 那一年/ V7 B, L" F8 N: M& l$ u( b2 f' E! L
一只火油灯驱除黑还一片温暖
1 @; R4 V4 o s6 k 那一年' I3 Y0 D! p! y
青菜萝卜、粗饭淡茶又一日. t, r( D) `9 X+ V. v- t
知足,贫穷赋予了富有
& Y5 H3 m" T, J) [+ u 那一年
$ n; B. f# u! U. I0 G9 T0 @2 W1 Q 日子简单而又慢5 N6 b( Q8 Y; ` d9 ?3 u7 F8 t1 W
6 r3 ]3 V3 _' A1 B
那一年,春江绿了,雨后泥泞的小路尚在
* I+ L8 R$ F9 U+ Z 万物的呼吸是经久不衰的纯然之歌0 |1 @3 o9 y0 v/ _4 s
天空与大海结为一对恋人,融为一体
6 Y( l2 d* M% R4 y 有蓝的存在就有家0 d7 G S: c, v. ?
% H% U; \( C, Y$ ]2 ^8 u! @
那一年,没有照明灯# c3 ^; L1 d! o4 O. \; j# ]; q
世界依然光明
6 [3 U" w: A2 H* e$ ^9 G+ F# @ 如今怎么还是那么黑暗
+ h. g* M3 U! Z. D6 D/ }) p4 V8 v
" T: e0 b$ l) j( J% `& r: {. A& u5 } 那一年,没有手机只有邮递员的慢递
, M: ^+ l4 K* \% B7 E8 ^ 一生那么短却足够爱一人
8 V/ Q9 i) r! Y2 h7 ?! V' S1 A& x+ G 如今什么都快,那又能何如
; u' \! w1 m" a 终究快不了时光8 W. G% i8 @2 y0 c$ T3 g4 E& W
7 F+ C" l- E3 ?( |' a 那一年,没有飞机只有人们徒走小径湖边2 U. a. y5 D# ?* C' ~4 y4 k- L
在每个清晨看晨雾悬浮、渐稀
" t( a. K/ c/ p 可以清晰看清自己4 x/ z! l0 g1 n0 K0 ?' L4 O
在每个黄昏赶着夕阳和小鸟回家8 U% z( c& z+ {8 x6 [+ T3 [
过着平凡而非同平凡的生活
/ J& p3 Q3 r; V 如今马航事件却是世人的悲哀3 K6 q8 t! `0 V+ M# j! f9 L$ d
- ]* U/ D! M' U7 w9 _
谁也改变不了有得必有失的永恒真理
, X9 @9 y0 Z, l+ T" ?: ] 包括人类掠夺与破坏自然的一切/ ~& R6 B: k$ n( ?* [
9 A2 V4 u! E+ k% n9 @
2015/1/14
* ] C. i2 _' b9 [' N$ v
/ }; G; S# `7 D( L1 `$ G5 V R8 C1 H7 m# F
点评: 静安的诗,总能让人接触到生活之本质,此首亦不例外。整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朴实中足见真情,可见作者对当年种种的怀念,即使是粗茶淡饭,即使只有小小一盏油灯,即使没有手机和飞机,可天空是蓝的,空气是新鲜的,人情是浓烈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深深的怀念。这恐怕也是许多人的心声吧。最后两句使整首诗有了升华:一切有得必有失!
3 }! x& B6 ~7 f2 }1 Y3 r
0 Q" M: A5 g! W" m6 y6 v) a$ }, K: g7 A7 k$ i
% h) \( w7 L9 A9 r5 U2 |+ j
3 u+ R0 P9 n5 A4 }( b《蜕变》
9 p p" n# ^/ w9 R4 W# v 文/原点初心/ o3 c' |& D8 G1 f' v6 y) h/ z
5 ]( |1 {/ T: X3 ] 蝶,飞走了
; P- o3 c6 y Q0 t! ]' S9 f 蝉,也起飞了9 d0 v E8 F; d& x- p1 A7 x: G' s
叶,我的至亲,也要学鸟的样子,远走高飞( F9 G( ?: T& i: w' {; w/ D. }; ?& u
* G. X: ?# I1 T; k% F
世界上唯有一种爱,是以分立为目的4 `: P# c- V% h0 f& A0 n
生于大地,长于大地,我必须有大地的情怀
7 P, ~1 z( j; n 孩子,飞吧,愿你像一粒种子,在他乡早日落地生根
9 ~5 D3 S: p- K; Y' v$ h7 d; S5 N* X% t7 R0 S
我是一棵树,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1 h& i! U& _& s
此刻,我喜悦,我宽慰,我祈祷
! Z& Q6 }9 S7 C$ L9 T6 N% O 如果不能再次蜕变,我要学冬眠的样子/ x0 B8 a/ {4 _3 {1 L' j* p$ i' L
" x( V$ R4 Z8 ]1 @& a! A 诗评:嘿嘿,原点初心前辈的诗不敢乱评,欣赏之后又忍不住想发点言,言得不妥,可别见怪。想飞的不仅仅只有鸟,还有那蝉,蝶,叶以及人,各自离开熟悉的地方去自由的飞翔,为了梦想终归要离开故乡,飞向远方的,只是在他乡,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呢?我想,即使生根了也始终割舍不断故乡情的。最后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树,历经千辛万苦成长起来的大树,这在许多人看来已经是欣慰的了,只是不知道作者还想作何蜕变呢?这或者是想表达一种积极向上,永不停止追求的情感吧。一首诗,总是要留点想象的空间给别人才更有味。; Y3 x) C# g: c w/ W
8 l6 G2 b& H! y& {6 Z7 O+ F
1 a b% j( n+ I& p. }7 D) D
7 e* u# ?2 x7 p, j. _《那一年》- X4 l- [4 \% c/ }8 a
文/金陵一片云
0 @: b; B" a8 c* x; M* ]# o
. a \# U2 m7 k; p& x1 e6 N 那一年
) [8 a; d+ Y1 Q7 _; V 父母的絮叨怎会那么重% {8 v- p9 A+ y# _! P" U, u2 X' g
重得仿佛能穿透耳膜, y& I9 U1 N: c) e9 g
- |2 w& w& D# {9 F1 T1 e
那一年
% t/ F3 i' ^& o2 M% ]' k9 q 离开的心思怎会那么强
s! J- g* k0 m6 P. s- X' v" j 强到总是想能生出高飞的翅膀" i' c3 J/ V0 u
' c( i9 C; a( y 那一年的远行
3 a s8 N m: U( y9 _- H# [9 B' q- V 注定了
1 Z* Y2 U; n; n# a4 W" v+ c 注定了没有离愁,没有忧伤
/ j! |! M8 V7 r' x, C `2 j! t: A, C2 a' C/ E; J
可是,为什么
4 q* c+ w* t- T) \ [8 [ 为什么那一年的异地6 X5 S7 b! z6 {% K$ {# Y
故乡在月宫里,亮了
0 `! v/ s- t6 B! Y G- k 亲情在雨丝里,醒了
) m9 B$ Q) e: ~. j5 x3 D% a. A, z( s/ g) x+ p. T* r5 V5 }* Y
) n4 j: Q! \1 s7 [/ `& Q 诗评:金凌一片云的诗,总是娓婉多情的,此首诗更让人感动落泪。多少人,最初的离开,自我认为从容无牵挂,为了心中的梦想,背上母亲的千斤嘱咐,义无反顾的出发。可从离别之时,一种思念就悄然挂在了心头。仿似没有离愁,仿似没有忧伤,那都是外出之人故作掩饰,怕一不小心就露了内心脆弱的情感而让爱自己的人担心,许多思念和苦楚都一并独自吞咽,也因如此,才得以让自己成长起来,越来越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整首诗多以反问来抒情,最后一段使得情感喷发而出,用反问将内心世界表露得一揽无余,这也是诗歌的亮点之笔。
. x' K- l! o0 r G
& }$ a% s% l2 R$ I$ l& ~8 H
) a* |1 W* j& y5 b0 I: c【纯诗印象派第011期同题同图诗会】3 i9 h7 z& J! k
( e. V$ A. u; j, c
《重归自然》- H6 N9 i% j1 J; D
1 M0 }7 w! c1 y. B 文/夜不寐
# i9 R9 r0 _4 V7 |6 |, }9 Q: M
7 ~% l0 Q8 Q0 p9 U 没人知晓
: ?& h- h& ^: `0 z G T6 W, ] 在白絮飘飘中3 I$ l; C: S* t% B
在素裹银装中8 D6 R4 \$ ^4 b3 D2 A
在这样一个夜色
/ P5 j! v" D, y0 \& |. q" x 我重归自然
! h, P9 v: N$ h$ I5 T9 p9 D+ v. ]% X2 ~9 Q
寻山,寻水$ u; G' g. @/ G
古人,在高山流水,密林
9 O' b) Y) h- Q j+ c3 a 幽径
/ }( r# k5 u1 l1 B- \% \$ m 将身体交还给自然
4 u, v3 \ c, P1 Q& d! v: R5 p) L+ i# E% s) g7 W7 h( o7 l
也想寻山,寻水0 I% \* [7 B, Q9 k% d
从钢浇铁铸的城市2 Q% q$ `7 t, `7 `1 g& t" _; n( F' y
偷得半日闲( f* U& G& o& A. t I: V, F
跟随古人重归自然
( w6 D0 K8 I% z/ N9 U( G; b4 i 却不得
; G4 k" L/ T3 Z! R3 ^, J: P$ ^! B3 {4 S/ Z
夜,有雪飘落7 S" ]" S b0 C3 J' J. E" ~. z
飞舞的雪花迷了双眼
+ m: ?& |5 Z: U" X, ]& j+ k 朦胧的夜色模糊了远处
; J8 {7 C c5 r1 g6 F6 Y 于是天地间
+ k, G4 A" x% g1 i5 h& U! K: \ 不见了人工的粗制滥造
. s5 c9 L: ]6 l3 d1 G7 s 只余自己一人,站在' Q" X- p2 \" S5 I! B$ e
茫茫白雪中
& {5 |) c# _/ C3 }- {6 U: v, v; m! E& v6 k0 ]) g" a% b/ ?- O6 e
站在白雪茫茫中5 c" z: n' m9 p0 l) n
大自然用冬的手法) V" {4 Q2 {: v
将人类的痕迹掩去
9 h$ {6 w* @0 ]
1 a, ?" P& `3 H+ o2 ?( _ 于是& c+ i f2 B' F/ h% G
不去寻山,不去寻水
J; r0 {# L6 D) e" N: D 在白絮飘飘中. V! L8 m5 g. M
在素裹银装中6 C# ?3 c6 y' a+ _! X6 _0 G
在这样一个夜色
! x; P. M2 q+ {) C: y 我重归自然1 B( s8 ~' b& I0 j6 p
) e* ^+ |! a3 _( O
2015/1/15- U1 o& Z% [/ F
@% T/ V1 E, G- S
0 L7 l, j$ H) g0 E) Q 诗评:夜不寐是个年轻有才华的诗人,后生可畏,读过他的一些诗歌,总能打动人的。此首诗表达一种内心的渴望。我们来自泥土,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感到疲惫不堪,于是渴望重归自然。当然,我们无法真正归隐山林原野,只需保持一颗宁静与简单的心,即使置身喧嚣,亦悠然闲适。而这种心境是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最难以保持的一种情操,于是,不同的人用着不同的方式去试图寻找。春天的小花,夏天的野草,秋日的落叶以及冬天的雪花等等,万物生灵中自含有其生命的真谛。作者选择从冬天雪白的飞絮里去获取想要的那片纯洁与宁静,这样的雪夜,世界一片茫茫,仿佛一切繁杂都被掩盖,唯有自己,与干净的世界对话。整首诗语言轻灵,语意却深远,其宗旨易引起共鸣,但愿都有一颗简单的心灵,让这个世界散发更多的快乐。& A) e/ ]# H+ p3 j. J; r7 m
1 L& i, t1 b2 @' h {; G$ x7 P( _9 }9 @
' C' @- e- d1 O" ^
【纯诗印象诗派第011期同题诗会】8 Y( t1 b' n+ v D* L) W. ?7 U
《 雾霾之中》(图2)# ^6 i( e( G' s1 h( B+ n1 C
文/英菽
- V# ]4 f7 ^; {
! A, Z# z9 ^0 B$ W8 W5 }# _( n, X, U 穿过雾霾了吗? W; [7 y% ]1 E5 Z0 D
穿过车流了吗?
7 Y- N# d7 G) Q& V 前面影影绰绰的,
- d' P, E# a, {* z) x0 `* u 可是人行的斑马线?% F0 X3 Z+ T1 Q7 @
: v( {" X7 R2 a" ^0 a7 _- n; ] 该死的雾霾总是悄然来袭,% D- ^- f# I2 s9 x: @
掩了车来车往,2 H2 w7 D" @$ u
掩了路灯路柳,6 r) Z0 ? e4 I/ @
让行人茫茫然骑行在生与死的边缘。) ]8 |" N2 o" U+ w- n
0 h! M0 j1 F) ~( j7 E6 y K
常备的口罩已经沾了灰尘,# o0 V2 ^2 b/ H' l. V: {
呼吸不畅气血不谐,* K$ x6 ]5 z4 g8 ], i+ K7 f% Z5 t
却不敢在路中稍停,
% t. k2 _' I. f9 G 不敢成为阻滞蜗行车流人流的血栓。+ j8 f$ v$ Z* i% o' G
0 |: H# }5 A/ j0 f u4 E0 S
好在已经看到了斑马线,. L2 ~6 g# u n, X3 w( ~
可以拐上人行道舒缓紧张。
8 Y1 r6 a# `' T2 ^ Q: N 迟到就迟到,失约就失约,
( [2 b5 U8 J# p: o8 F! H8 E 在这混沌的世界里活着就已经不易。
+ w, g6 K Y7 A% ~+ B- Y" t) Q' c4 Z
等雾消霾散,. Y9 l/ { k$ e( w6 C
等道路通畅,
/ Y3 n+ S' n* [9 v3 r6 ^ 等一场风一场雨,1 l: O7 h# Q! z/ z- x
还我朗朗晴空。5 V I- B, k' ?( U' t: i. P5 B; C
5 D6 n3 @$ k& i# C1 j# `: i4 h) k5 X2 T9 a) H; t
英菽是诗歌才子,每一首诗里都有其深层的寓意,梅朵是很敬佩的。此首诗做了强烈的呼吁:还我一个朗朗晴空。现在的城市上空,无处不是被雾霾所笼罩,一切都如雾里看花,比如空气,比如生活,比如人生,没有一样是晶莹通透的。此首诗由小处着手,向大处延伸。城市马路是有人行道指引方向的,而人生有没有人行道归人选择呢?或者所有的雾霾消失,一条光明大道就在眼前了,只是不知待到何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x- v/ _1 o- s8 {5 J
: K7 T% }# ^! m; v
; m; I- o4 Q* u1 V) f; v) g
【纯诗印象诗派第011期同题诗会】
) O5 A0 \1 B3 C5 v' L) W7 Y, T《想起那一年》
" Q% K; r9 \, ^2 i, l8 ?7 E 文/王斌& w- o- _+ f; |5 v
$ |; X, G& r% a想起那一年
' t( {9 V6 i! ~+ |$ V9 @仿佛就在眼前
& W- g" A; w @( l5 C2 s: P突感呼吸困难的父亲, L2 k2 C. K' I: V# s+ O
用一种深邃的目光" u+ S# {7 N, v, u! J! A7 v7 \
定定地凝视我
0 g, k- p, w7 ^5 C5 ~$ G/ |欲语无言
- R' v6 @: k+ P- D/ ?/ M' f/ C0 m
/ d% u( M# k5 V% c; G P( O" d) o' r心如刀绞
0 J) S$ e. x! [3 @泪水泛滥: g% e; e; Y2 a8 b$ D
我用撕心裂肺的呼唤
5 l" @6 v9 c u2 b2 l妄想冲破生命的底线
0 J5 I5 a; @+ Q: K( q让父亲渐行渐远的脚步
8 W- I, ?( k! @. J2 c& A完成一次腾空大回转
, o5 [- {9 O. h# h5 X0 p- }$ t
声嘶力竭/ ^, c) @/ w/ c5 k. Q/ E
神情黯然4 X" V4 {3 m4 W( d5 B: M
我用自言自语的痴话
2 X0 I4 |% {0 ^% q5 ]妄图揭示阳光的反面. B1 N& E: Q" H! e9 M- }
劝父亲不要踏上奈何桥
6 k& V9 b( ~1 K; |端起孟婆的汤碗
# r, @. j5 F- a1 n$ m$ E% Q( T4 d. G
无力挽回
7 H7 B; ~3 G3 Q( K- S8 s发泄哀怨
" {, y, `( I2 V/ C3 q; |: `我用自残自毁的手段
$ t ?! w# _ X& `. P5 k强行切断凝滞的意念
7 g2 l3 O1 m: z' o1 k) H7 B5 L幻想随父亲一起上路% v* T. N6 b$ [! X: ]5 @, ^
叫停行走的时间, w4 T4 { n' a3 T# p
5 |! D3 }$ z, H. Z2 r6 }; \
我在无知无觉中
; i5 o0 f" j- ]" K3 i; `7 Q+ B8 x看见父亲像孩子般睡了
5 Y8 @, w! Z7 X: a! F2 ]1 `缓缓闭上双眼
' |( S; ^" e# I: N3 ^4 p我紧紧地 紧紧地7 }, b. u" {1 r* ^: v
握住父亲冰冷的双手
; |; G- w/ U k# A( j接过母亲孤单的晚年8 _! _4 ^; p/ `, [7 v2 u2 ^9 q1 a
; z! n" T# _+ S" X1 D1 c
后记:2011年1月8日晚9时,父亲突感不适,9时20分救护车到达时已溘然长逝,未留下一句遗言。享年72岁。缅怀!% ^, u& N+ t. B4 P; K
2015/1/8初稿 2015/1/16修改& k, C$ ]/ T* Z0 a& A& B5 t0 J
( e0 g6 R! ?% T" I+ T& v* @) k4 h- c
诗评:要如何来评析王斌这首沉痛的诗?当读到最后,不仅泪流满面了。本不该加以妄论,但做为同样失去父亲的我来说,最能体会此种悲恸,最是想表达内心的情感。尽管亲人离世已隔多年,但那种痛是难以平复的,一些刻骨的记忆只一眼便在心中刻下永恒。当我们无力于亲人的病痛时,那种痛苦、无助与自责如蛇缠一般缠绕身心,多希望自己能替亲人分担痛苦,而人在生死面前是那么的措手无策。此首诗情感饱满,语意层层递进,犹其最后:
" `% K+ G# N# w+ ~7 ^* L* s看见父亲像孩子般睡了) ?: P6 r9 |8 ?' t7 \
缓缓闭上双眼3 I; }: \9 W# N- G' L& s
我紧紧地 紧紧地
; x* B" h5 ?- y0 G- P9 X握住父亲冰冷的双手! Q8 @6 R" W, A T' q- ~
接过母亲孤单的晚年' T0 y! } k a' u' V- A: c& Z5 U# J6 [
表达作者复杂、善良、孝顺的内心世界,一是希望父亲如孩子般睡着,没有痛苦,在天堂里享受快乐;一是用自己的身躯支撑起母亲的晚年。作者用真情实感打动着读者的心,实属好诗,值得称赞。$ I: m M# I9 N% L& I
6 S/ e3 f: b7 X8 d! v
* ~% o) T* L* r& }+ L9 j6 u" o/ f& N
D" Y% G; u" r* [4 l, V$ v r+ Y; P% S; ~ l( Z5 ^
【纯诗印象诗派第11期同题诗会】那一年
2 s! Z- @1 R5 O9 g1 h& b
6 c' @; Y1 D: [7 l文/谷沉秋6 |# [! @' k- P2 R1 Z, _
) c8 V1 \9 p4 O& B) y% Y, U* ]: P. q
那一年,我不知道的天意,遇见。' Y w$ T8 B. J4 s$ N# H2 w/ `
那个人,王子一般的孤傲温暖,可惜我连灰姑娘都不是。
2 @7 T9 P0 P) M9 J0 b那一年的那一季太短,以至于思想飞速越过四季的变迁。
0 W: C$ l# `8 ]5 P4 ]1 [6 \ S8 g& d# Q4 e
优雅的固执己见,这一刻才觉得再艰难也该从容。; {5 Q. ~) X c7 ]( U8 [
有阳光的温暖陪伴,有月亮和星星的坚定信念,有坚强再坚持的勇敢。: n# _7 D; X. k' G5 i$ a9 {! j
人生至此,才不得不正视一些无可奈何的存在。
( I9 i% J. I0 O, R% l6 p
! g" [# d# ^3 r; U* e1 h# i, a) u2 p( t那一年,虽然短暂。
r7 }' K; F# C* m6 ]但思想超越年龄的无奈,让我长久的懊恼。
+ {- x2 q: \+ ^ O1 o那一年,清楚的想糊涂。
7 U1 R+ }' g$ G4 |& V9 Q3 r那一年,理智的想放肆。
& z' R$ Z: B* {9 R1 x5 {那一年,痛苦的想从来没有来过。& n/ Q4 h' ~: B4 k" N
那一年,依旧觉得笑话一场的人生,还没走完,还有一些意料之外值得期待。
! K. w [5 Q2 }- [/ B" L/ @0 R' C: T/ d6 N; e a* ?: @
有时希望,一眨眼就已暮年。! J- R9 H3 S& v
{6 V; N/ j6 C: A
那一年,我费尽思量把一生想遍。
. _5 x5 C7 f7 E2 [3 s& I A4 b. P也不过如此,如果奇迹降临,最好的结局正在浮现。) A6 y3 f$ O/ F+ q! C( `
4 N$ v- K$ w. C( i1 e7 [
那一年,最终只为了这颗心的决绝。3 T1 u6 W/ [! H% L& B
无意伤害的,抱歉。7 I N, V- c" T$ z* B
; Y( F2 s3 c, K2 T: Q
那一年,青春悸动的岁月迟来。
9 C4 `- j4 x4 ?那一念,不合世俗的规格,梦里常见。
! } v: | X$ _- I7 K2 |2015.01.14
1 ?( O6 Z) e& {1 M
* y6 R3 o Q+ u1 q$ i 诗评古沉秋的诗:每个女孩子都有别人不为所知的过往与心思,曾经美好的相遇或许会成为一生的相思,即便是疼痛,也会感觉到一丝丝的甜蜜,要不,何来甜蜜的忧愁可言。豆蔻年华之际,总是谨慎小心,连恋爱也不敢大声呼吸,更何况还有一种爱叫单相思,自己连个灰姑娘都算不上。即使彼此情投意合,也会因为年少无知而错过今生。在各自天涯的日子里,偶尔想起当年的粒粒种种,不免会有醒悟,会有惆怅,会有不可言说的情愫。古沉秋的诗行婉约唯美,像有人在拨动心弦,轻轻颤动,传来琴音,使人忍不住停下来静静的聆听。! z6 U4 E4 @* k$ {
' |, E( \8 M+ }- n3 y9 h x s- C! K k! b( K7 f
7 a3 n; Z# q1 {2 z$ d7 [【纯诗印象诗派第011期同题诗会】
: I0 I5 T8 V. T; u# p* `《重归自然》
$ w( R8 T; _/ P; u+ j0 t/ u 文/枫竹
( N% l. q A: s4 w; }从一粒尘埃做起亦可
+ T+ ? r- B; _- n! p) O沉降——沉降——
! Z, x% d0 `* _投到大地母亲的怀抱9 a/ g5 z2 |; F1 x. G
不要再张扬,不用再漂浮
: A% T2 @+ I* t U, r0 H; H! A紧紧吸附在大地上
& g$ `3 t& f8 x. ]; n: m尽情享受阳光雨露, j+ h( U: s: S# R0 `8 e7 I }
你可呵护小草的根
) Q# W7 n2 u$ D8 z& ?为它贮藏养分
* G& L8 [" [5 y' |- n你可握牢大树的根5 ^4 m) j% I; C' O% h# A1 F( s! J$ Y
助它与岩石抗衡
3 l' `/ K" k2 G8 I/ a直至狂风减速雾霾失踪: m" Q2 y& e0 F+ R( \! l
# D X0 [: F# t( p' k- S重归自然,你很渺小+ ^5 |$ w( f" A
重归自然,你是自然中一员
+ o+ A& M8 u! Z' q- f- m2 r+ b# e/2015.01.15/
; f3 y, D. m2 b+ X L# A* \1 k5 U0 t' m5 K& E; _6 ]$ ]4 F
诗评: 枫竹的诗阐述了生命之轻。生命,如果能轻到成为一粒尘埃,便可真正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生命才是真生命。真生命,不是可以任人践踏的卑微,而是在可上可下之间保持尊严;亦不是来去飘摇一无是处,而是可以用微薄之力呵护小草,为它带去一丝温暖,为更卑微的生命助一臂之力。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渺小,如果世间能够多一些这样的姿态,那么,所有的渺小将更伟大。枫竹用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愿世间能多一些这样弱小的光亮,聚集起来便成大能量。: P9 `7 x% J: D9 q2 Z7 r
- P5 ^. `( ~# r) C8 i; s2 U5 g* V
/ o. p8 \- }# Z) V
" c$ N; ^6 j) r
《重归自然》
: r, e- Q; U- s! b
9 t; y/ D& ]4 @* A( K7 F+ c文/踏破忧伤
& Y' k x1 p6 L1 Z/ a7 J* Q. |, g8 H) e
前几天1 p4 U) h# Z+ o& R0 l* ]( }
去一个山沟沟的地方& ~( @' x3 Q( M, e! n
那里只有几户人家! n2 d' {9 U( a4 w& m8 V& C
群山环绕2 N _7 Y6 W, h
叠起纯白的底部! a4 e+ @: G8 _4 c3 x3 w3 h& V8 P% D
光秃秃的树干5 k/ t9 m: ]% z7 D# }( h
在这里就像一幅画
7 s1 I& \8 t, C4 [1 }9 X2 `显得简洁 淡雅/ ?% E' d: U; ?9 J! a, ? ]$ o" ]: A
3 D% q9 h9 K4 e, D9 e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鸟
2 z# C4 q- _, f歌唱这里的单调8 u6 ]8 F1 b8 p% e: l
一边歌唱一边嬉戏
2 v! u8 d/ c, F% `+ e却不知闯入无形无影的网! ~, m" h1 O* r5 |4 ]: ^
静静的山涧里
- s8 w0 V( k: C) d' d8 ]' P( n时光在小小的沟沟里
- S. @. A$ ?( C, F, S重叠着细碎
: U) J. d5 ~( V8 a3 e鸟儿没了展翅高飞
% |4 W8 W+ s# }: @没了它嬉戏的伙伴. E8 U9 p2 Y Z! \- H/ K5 I
大自然也忽略了它们觅食的方向
( Y0 d; t6 ^2 O# D/ \, C! W+ ?% p风不动+ C# y: {. a2 ?
也摇不回细细的嗓音
) j, w2 B7 u% m4 }, g
& m8 T& m# |+ y( g我蹲在笼子旁( a5 T' R9 f; E* N9 f* P
想象自由的合音1 H- l& B4 J& M# C, z: }
谁该呼吸谁的空气
6 Q, T/ n6 L$ U) R$ G( d9 ?谁该回归大自然里
- d {* d+ B) }# V0 R' I5 f9 r( U7 n鸟儿/ ~1 d) N: e# r* C* e
在我的手心里
% u! }% D# A$ [: Y快乐的高飞……
2 S; e1 m; }" J3 P# {
! N7 e; L! H/ L2015.1.18.
" r- F- _1 O' V$ ?+ q, B: Q9 x3 ~! u# F5 @6 {9 G% \. V2 G, i5 Q
诗评:山沟沟里,人烟稀少,一草一木都那么简洁淡雅,作者潦潦几笔中画成一幅素描。一切有灵性的都应该归于自然,犹其会飞的鸟,它们是属于天空的,天空需要这群精灵去衬托它们的辽阔与自由,但这自由之使者却被囚禁,囚禁它们的究竟是什么呢?可能是笼子,或者网,或者病痛,或者断翅,或者是迷茫。作者所言的并非具体的鸟,怕也包含世间之人,人的灵魂也是需要飞翔与自由的,却因为重重羁绊而困于原地。鸟被囚禁,还可以有人为它们解禁,展翅重飞,可人呢?一旦被某些东西禁锢,怕是难以救赎了。作者看似用了叙述的方式讲述了笼中鸟的故事,实则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意义在于读者如何去理解了。一篇值得一赏的好诗。
0 z# ^2 Z5 `" Y0 ]2 e% p
' p' Q/ U% g! @% S9 O( D- T P4 V6 `, W8 ]; ~, A8 W+ ?# y
6 g& Y9 T) W' W: m
8 n" ~4 r5 d' h
; |8 K7 Z0 s# ?* n: z: g& E
【纯诗印象诗派第011期同题同图诗会】
- z+ {) u3 {* O 《重归自然》
% z8 @1 U# L" h# z/ s) \' F0 K 文/剑萧; E0 g: r# g2 l, Z) ]
' n4 C. K! j; [' r* i, F c这几日忙里偷闲8 M) `* u1 v4 }+ K# E \% h% T
多想重归自然
( I0 {7 o1 F$ e骑上单车
w1 [' t! j* ?9 G1 u! c) h一路欢歌; }9 x& f. q0 L
一瀑秀发在风中张扬
# z( K% x+ Z) n* K3 W- v6 ]我们在冬阳下感受春的召唤% J7 S. Y8 `5 t7 H7 e/ @# N$ X
, A' m7 U6 ^1 O, t9 c重归自然
$ v# d; [# _* x& c不去理会活着的苦难& ?0 V: w# t t/ {9 G
卸下厚重的盔甲
?; B6 I/ s& P3 @7 n1 M忘掉古老的忧伤
& ^4 {, o! C' t h% ]% e腾升的自由就会在心中悄然弥漫
1 |$ M F' M( I) B8 B
# M8 s1 B+ x" X% e, |重归自然" \5 u8 }( l! f+ G6 A
去江南赏一枝傲然怒放的梅朵* F3 r0 V: c. }3 s% p2 k* r
重归自然$ z' y- f1 i* D5 R( w0 t. n# G
到高原观望那片会耍魔术的云彩9 }6 v! z6 V/ _! ?' l0 A( u
( o# \9 `$ S4 y我们都是来自大山的孩子: j" s7 K2 o o
雪花般的单纯是我们的禀性3 ~& S. U H7 n( i
重归自然
. R3 {# {% N, g! J* d# ?2 Y' M, u只不过是再一次回归童年
& i; z* H4 R. J- W# d; F% w+ A
; E) i* `, Y) F0 C/ J/ k/2015-01-18/0 \ n6 T! E( G; @& A( Q/ I
6 b# [( f; s. X* r
4 H# Z0 T; k4 a* \4 v3 E 诗评:在喧嚣中,在浓雾中,在复杂中,在繁忙中,人活得太沉重了,活得几乎忘记最初的梦想。原本要的不多,只是一份简单快乐的心。可生活并不总是如人意的,每个人也是不由自主的偏离了最初的方向,总是在累到不堪负重的时候,才会抽点时间去歇一歇,静一静,想一想,去重新回望曾经的愿望,已然发觉走得太远太远了。作者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感慨,而是直接抒写一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骑单车,一路欢歌,秀发在风中张扬,在冬阳下去感受春的召唤。”此段句子欢快,画面秀美,让人一读就恨不得立即出发,却又想继续在诗中去领略更多的美妙。接下来作者锋笔一转,告劝读者,重归自然吧,放下一切负重,忘掉不痛快的,整个身心就会腾升起自由的快乐。然后以一种轻灵的姿态,重归自然,去江南赏梅,去高原望神奇的云彩,多么自由多么浪漫,想象着与爱的人一起,行走在宽广的大地,欣赏着自然赐予的美景,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幸福。其实这些真的不是很难,难的,是有这样一颗从简单中找寻乐趣的心态,而人们,往往愿意去征服一个个复杂的东西。整首诗歌听之如歌,赏之如画,品之如醴,耐人回味。& w5 J e8 d, J/ S& ]
7 r. C5 e# n& @' {) ~; G6 o
; D. O }: e9 M* n
% E% A8 A p! }《纽扣》5 C$ i& G6 g6 j7 x
文/庭有奇树
$ X& V( B. x& e. l
0 K1 `/ r& f& ~) D( ]对着镜子挺胸、抬头、收腹、提臀5 z0 q* ?9 { r7 g' p8 v
想系上最体面的- }- X2 M1 U; L5 Z* n
那件衣服的纽扣
7 K2 P) b* N2 i- [减一两件御寒的内衣 t1 P% c; |/ P6 g
重新挺胸、抬头、收腹、提臀
+ v" a1 n, i2 v) V+ n+ N2 s. z' d再拆下纽扣狠狠向外挪几寸,装上再来( b- Z& R9 h! e/ y0 D* j h j* Z
纽扣依然倔强的拒绝
9 X+ g* f7 t& e8 n u0 B4 ^4 P扣上蓬勃的中年的肥肉7 d2 |% U/ R# C: w) y* ]
四平八稳落在棋盘上
# \% L+ y8 j6 H" c绝不悔棋的模样2 j3 K3 W# u7 T% `# q
挪了窝的纽扣8 c. t$ A: J7 P# K
在褪了色的蛮荒世界里' p2 R1 |1 z) C% q
留下一点小小的当初的鲜艳1 D8 I# {) C& o" _" I5 k0 a: o T
就像她很久以前
/ [) x4 D( v# q' ~曾为爱情清心寡欲地减肥; Y0 b3 }6 c: O+ J
将自己小小的身体
- y/ g7 [& c; u- {羞怯滚烫的灵魂扣在
- S# D; h9 K+ T1 d# ~% `梨花一样艳丽的长裙里
% t+ I9 v- E3 ^. V# q/ e在那个搅动时光的早晨6 r# s: u9 K; `" J8 p
他们同病相怜& ?; F4 A: r) S4 f
她默然坐下来5 P! P; v( k) b% n
纽扣从被生活撕扯,磨损的扣眼里4 `" o) P" ~6 H
偷看她失却流光溢彩的眼睛
* ~6 F: G4 a1 m- r卸下的衣服伏在旁边- K+ N& @" l' U& E6 [# g* t
不出一声儿 T* ], L% Z0 m4 _' w% B) x) m3 |
像恹恹的熟睡的老人
4 `: I1 d l) A# C* O- E8 z1 n4 A6 ^2015/1/19
, o' d! ^: k4 @% Q0 N3 Z" Q2 V- p6 {4 l
诗评:此组诗读来幽默有趣的。一切已不是当年了吧,当年的小伙儿,当年的姑娘,都已经被纽扣扣在了那个遥远的时光里了。如今的两个人,是纽扣之外的两个人,他无论如何减衣,如何挺胸收腹,也不能再把身体扣进体面的世界里了。而纽扣,也失了当年的色彩,这是说时间流转,一切不再新鲜如初吗?她,曾经减肥,把自己扣进艳丽的长裙里,那是为了追求心怡的爱情,即使减肥的过程是辛酸的,但因为有爱情的营养,所以也是快乐的吧。一个中年男人,发了福,无奈需要减肥,一个妙龄女子,为了爱,狠心减肥,这些,其实是很现实很无奈的事情。/ E, X! ]6 y% D! Q9 T) c
其实,一男一女,在爱情的世界里,就像是衣服上的一颗纽扣与一个扣眼,为了彼此能融成一体,一个把该削的边幅削了,一个把该放大的优点放大了,彼此合二为一,便是完美了。也许,久而久之,生活这把剪刀会把他们修得变了形,两个人不再轻松的能进入彼此的世界了,不再融洽了,也就真的如纽扣一样,不能再随心所欲的进入纽扣的世界了吧。个人才疏学浅,读了此首诗后,就悟出了这些。浅薄之见,如有不妥,还望海涵!1 p" S, k0 h3 Y+ I
* d4 i9 }6 p* B. [$ m6 R: |/ H7 z3 c- o/ m! U1 t
5 ~3 ?, N- s! i( f( J; C7 p- @《重归自然》文/陈红为% Y, N/ Q r3 V' w
. I/ X: P2 q) _5 k- E走向原野
* G- U5 N0 W0 r阳光蒙了一下我的眼睛) \$ v9 m! v9 n
调侃着我发硬的呼吸
0 d( G- M+ J& u# _ b土地的热情把灵魂
! E6 F1 p9 A1 ~3 J2 u' @过滤成闪亮的文字
" ]% q3 k% Z! Q- }( C
6 i2 x( m6 S8 J. C; i走向高山
; j% D3 P# N3 c" z5 S/ J4 V4 |畅漾在这绿色的云里
+ V4 m- a9 a+ ?9 m和鸟儿一起尽情欢唱
4 [1 @& }' j( Q困了 就在树枝上打个盹& f* V6 w( N$ G- e1 _% L; s
' t A8 c8 r- t! ?走向河流
5 \! f c$ W' X/ U" _4 H探寻文明的发源地
3 K; m# e0 X/ J" K看着远古的自己
8 V% t4 I. T! } a4 g# w一会儿跃出水面2 o0 E% c1 _. @' l- I
一会儿潜游水底
1 @' I7 `7 N+ J) S M8 B% t9 } j" \4 v& @6 n( q
重归自然. k1 ~4 a" P! f7 u" h! n4 C
和万物分享阳光
$ S( m" s+ N! {- D' B' K5 {和高山并驾齐驱& n4 s! w7 o9 S }; r
还有 在清澈中' M8 N5 P. T( H
回归自己5 @6 i2 e. _8 q0 @- m( U: q( A* I
, j1 X0 G; m' R. W$ s+ Z; J, t
; |8 Y: i* a* l2 x: t. w4 y3 C 诗评:看来,希望从繁华中走向空旷走向寂静,不是个人所想,而是大众在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因为纠缠于红尘俗世,不能轻松自在的回归自然、回归简单,便在文字里用笔墨把一些美好的向往付诸笔端,这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思索。作者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走向原野的画面,把美好的自然风光用诗意的句子展现在读者眼前,阳光、土地、灵魂、文字,这些富有生命色彩的词语,最是内心的强烈渴望。然后是高山、云朵、鸟儿、树枝,这些自然界最原始也是最灵动的事物,让人充满敬畏又无限向往。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从古至今,它孕育了世间万物,而人间不知演绎了多少爱恨情仇,起起落落。拥有自然,就拥有一份大爱,拥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万物向美而生,只有在自然中,才会远离污浊,才能干净舒心的活一回。整首诗传达了一种美,一种向上的力量,值得欣赏!
2 F- u) K" _: V
! i i1 |3 J, t! i7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