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元对立下的有机统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徐芳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农村文明是一种较低的文明层次,当农村文明发展到较高的文明程度必然向城市文明过渡。农村文明是原始资本和资源集累下的文明呈现,而城市文明则是带有隐性掠夺和创造性的文明。纵现现代诗史,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由来已久。“城市与农村,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里两个互为联系又不可替代的隐喻活体”(作者语)。
    诗人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就是一部书写都市文明的诗歌集,在徐芳的诗行里,有都市的风景,有城市的沦桑,有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所感所想与所悟,高楼与弄堂、晨晖与玉兰、火车与渡船……都一一成为徐芳笔下城市文明的隐喻活体。通过细读徐芳的诗歌作品,我深感,她的诗歌中深深隐藏着传统与现代、喧嚣与宁静、自然与第二自然的二元矛盾对立,但诗人又巧妙的将这些矛盾化解成为一组组对立的统一体。
传统与现代在对立统一中融解共生

    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曾指出:任何一个二十五岁以上,还想继续做诗的人,历史感对于他,简直是不可或缺的。我以为艾略特所指的“历史感”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继承。而诗人徐芳也认为,“对于历史感直观、最便捷的理解是,将那些已经沉睡多年的历史文化唤醒,并用当代意识的理性之光去烛照它,使它反射出奇妙的诡丽的色彩。”
    特别是在当下,“文学书写的内容从以精神性追求为主转向以物质性满足为主,文学的目的从以追求心灵提升为主转向以张扬欲望为主,文学人物从理性主体、德性主体转变为欲望主体。”“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钱包和自身的肉体,而对神圣美的东西不再信任,那种虔诚之心和美好情怀为狂妄之心和低俗之性取代。”当下消费主义、私利主义盛行,“人们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码混合的繁杂风格”(评论家刘小平语)。而诗人徐芳却站在历史的现代,不为现代的“繁杂”所迷惑,她把文学的根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然而,她的视野和触角又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化的范畴,她以诗人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视角,在无限的“诗意空间”,经营着自己独特风格的诗句,她以现代意识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以传统文化提升现代文明的精神内核,并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在对立统一中融解共生。
   “那淡色与深色的花瓣
    重重叠叠……
    它占据了黄金的宫殿
    与岁月拥有同等的影子
    金色的阴影里的金色之夜

    神秘的魏黄与洛紫
    在充满古典的光彩里
    为我们绽放……
    当我们生活在过去之中
    时间便享有已死灭火焰”。
    在《唐朝牡丹》一诗中,诗人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唐朝的牡丹,浓郁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飘荡着古朴古香,“金色”原本就有古典的色彩和气息,在这里,诗人不仅有意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典雅之处,还给读者呈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与纵深感,这是诗人有意识将历史的辉煌移情于现代的当下,使历史与当下有机融合起来,当我们回望那一段段曾经灿烂的历史,“时间便享有已死灭的火焰”。
    再如《是真是假――读一首古诗心旌摇荡》一诗:
   “我选择了我发现你
    捧着墨,捧着砚
    或者还有千年前的
    一块听你诵诗的顽石
    是真是假……
    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
    我是石或者石才是我
    不管一切如何显示
    都将触及一种存在
    不是真,就是幻”。
    千年前,你是一块“顽石”,千年后,我发现了你,“捧着墨,捧着砚”。千年前与千年后形成一种时间上的反差,观照着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使意象达到了某种契合,“我是石或者石才是我”,“都将触及一种存在”,诗人在千年历史的纵深中寻找到了一种“根”,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站在喧嚣的都市追求风眼中的宁静

    诗人徐芳说:“回到风眼中的宁静,对我来说,意味着回到一种瓦雷里所说的纯诗的境界,回到城市。”诗人徐芳生活、工作在大都市――上海,我以为,她又不完全属于整个城市。她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一个精神上的城市人。她拒绝城市的喧嚣和嘈杂,但她却无法拒绝喧嚣和嘈杂之下掩盖的诗情。城市是她生活的家园,更是她精神的家园,离开城市,她的诗就失去源头和方向,我想,这就是她对诗歌的动情与执著之处。
    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是诗人徐芳对上海这个“带蓝色光的土地”的所见、所思、所感与所想,“城市自有城市的峥嵘,城市的万千气象又莫不折射城市人的心灵与心态;尽管它和古典时代有着许多人之为人的相通之处,却也有了更多的、城市所赋予的相异之处。我为那些相异之处的发现而欣喜不已。”(诗人徐芳语)徐芳以一个诗人独特的眼光,在“一条河的浮游物”掩盖之下,寻找出“那些相异之处”,并吟唱成诗。
    在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中,诗人注重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灵感,从灵感中升华写作主题,她对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什,如枫树叶子、白玉兰、黄浦江之夜、堵车、城市冬景、万家灯火……等,都能够如数家珍,并能游刃有余的把握,别出心裁的运用。我想,这不仅反映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写作技巧,也突出诗人“追求风眼中的宁静”的诗学倾向。
    “宏大的波涛滔滔滚滚
     驶向东方
     也驶向南方
     在两条河交汇的地方
     我这才知道谁在左右张望――
        黄昏是宁静的”。
     站在喧嚣的都市中,诗人始终追求风眼中的宁静--在她看来,这就瓦雷里所说的“纯诗的境界”。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至少对我来说,我将孜孜追求灵魂的早晨轻风和向晚暮色,即使退一步说,我现在若是仍然处于一种文化晕眩的飓风之中,我也将追求风眼中的宁静”。这是何等的心胸志向与精神气度,我想,一个诗人唯有如此,他(她)才无愧于诗人称号,才无愧于这个诗歌时代。
从第二自然中寻找自然的原始张力

     诗人徐芳在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的附录《诗人状态》一文中指出,普里什文以为,动物、季节和人具有同样生命本质的同一类现象,唯一相异的是,普里什文所考察的是置于非人工化的、第一自然的背景之下的,而我将考察的动物的生命是置放于充分人工化的、城市化的第二自然之中的。徐芳所指的第二自然就是现代条件下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之物。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指“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规律性、长久性和客观性的一种“自然之道”。而经过人工化改造的第二自然――可以说是一种超越自然界的自然状态之上的物化――-我以为,这里的指涉不仅有人工化的物化过程,更在于城市经过自然物化后的现状。这与人工改造、城市化以及现代文明是遥相呼应的。诗人徐芳以诗人的敏感与率真,通过灵魂的捕捉,以灵敏的笔触深入物化、经过人工改造、具有较高层次性的第二自然,以朴素的语言、灵动的诗风和各具特色的表现手法,既显现了现代文明的博大精神,又突出了第一自然的原始的内在张力,达到了生命的超越和人与物相依相偕的境界。
    “看彼岸刺破云的塔与楼
     沿着三十年代的感觉路线
     出发……
     一条江从城市之外
     又回到城市之内
     今夕何年?”
     “刺破”一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逼真。而“三十年代的感觉”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对于“我”,这似乎是远古的“自然”。而“城市之内”已经很现代了,“刺破云的塔与楼”是物化、人工的结果,更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现代的文明。这里的以前与现代、“城市之外”与“城市之内”原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诗人运用一个“回”字,妙笔回春,将反差缩小、弥合,及至形成一种统一。
     再如《夏日之街》一诗:
   “在绿荫下,一个女孩
    用花环编织夏日的美丽帐篷
    一条小巷摇摇晃晃地挤开广场
    冲向海滩……
    那亮光充盈的无限空间
    沉寂依然:
    墙边的那个老人、行道
    竹杖与木椅……”
    这节诗非常优美,读后使人联想翩翩,一幅美妙的场景飘然而至,诗中诗人巧妙的进行了场景转换,以拟人化的“挤开”一词,灵动若仙,亦真亦幻。我以为,这节诗一方面流露出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的本然状态的崇尚,如绿荫下的女孩、美丽帐篷、墙边的那个老人……这些都是自然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忧虑,“挤开”一词,灵光一现,是现代文明人工化的“点眼”之作。但我感到,这节诗最深刻之处,在于诗人突出人与自然的契合,一个女孩、一条小巷、墙边的老人……在“无限空间”共融共生。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品读和分析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我都认为,这部诗集都可以列入“好诗”行列。诗集释放诗人的诗情是坦率的,也是有节制的。诗人不滥情,在有限的节制中释放着无限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徐芳的诗保留了新诗潮最珍贵的本质”、“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先锋的精神”。“她终究是属于伟大的八十年代”。(诗人谢冕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8 17:23 | 只看该作者
时间便享有已死灭火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2-8 17:55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23:50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2-8 17:23
时间便享有已死灭火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1 19: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