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 爱 无 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评军旅诗人范以诗集《汶川,你听见了吗》
   《汶川,你听见了吗》是人民武警报资深编辑、军旅诗人范以倾力创作的一部全景式讴歌党率领全国军民,以举国之力抗击汶川地震的壮丽史诗。诗集通俗易懂,冲击力强,融诗歌、书法、图片为一体。从大纵深着笔,全景式回放,立体式塑造,叙事情真意切、情感交融、刚柔相济,架构新颖别致、与众不同,在众多汶川地震诗中令人瞩目。
    诗歌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有效载体,表达诗人对事物的真切感受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元素。白居易《采诗》有云:“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自从有了诗歌,“爱”与“死亡”就成为诗歌不变的主题。范以的诗集《汶川,你听见了吗》是以“爱”为脉络贯穿始终。
    “从来不会哭泣的历史老人/提醒中国人记住这样一刻/公元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北纬三十一度/东经一百0三点四度/汶川----/发生波及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八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的猝然降临,强烈地震撼了13亿中华儿女的心,也把世界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汶川这个对世人来说,曾经是多么陌生的地方。
    “汶川,你听见了吗?”诗人范以以对汶川深情发问,体现中华儿女对汶川地震的揪心和对地震灾区同胞深深牵挂的真情挚爱。“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城郭/不过是倒塌的多米诺骨牌/顷刻/活生生世界人们的目光/只能眼睁睁看着广厦千万间/瞬即成为废墟一片。”“历尽沧桑的历史老人痛心疾首/恨自己万般无奈/忧愁的脸上留下哭干的泪痕/此刻的苍生大地/生命犹如走向绝境/末日仿佛降临。”这是诗人对汶川地震痛心疾首,对拯救被地震伤害同胞的呐喊。
     诗人的社会责任在于诗人对社会的良知。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和画面视角的强力冲击下,范以目睹了“5•12”大地震惨绝人寰的悲惨画面,他不眠的双眼无时无刻都在流泪,他绞痛的心无时无刻都在滴血。大难兴邦,大难也必兴诗。在诗歌盛行的国度里,当一场灾难来临时,诗人不能无动于衷,诗歌更不能缺席。作为一名军旅诗人,一种源于心灵深处的冲动,一种对军人职责和使命的坚守与操持,一种对人类对同胞大爱的使然,范以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中的笔,用诗歌支援抗震救灾。
     诗集《汶川,你听见了吗》是从不同的角度、秉性发出生命的哀叹、惋惜与讴歌,是用真情谱写的一曲曲爱的赞歌。诗人在诗作中颂赞灾区人民与地震作不屈不挠的斗争,颂赞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来自各地各界的志愿者为了营救废墟下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救灾始于临危受命/坚强源于披肝沥胆/无论是风流倜傥的大腕/无论是高贵阔绰的富贾/抑或是位卑辛劳打工仔/抑或是日出而作的耕夫/在这时/他们都是搏斗风雨的海燕/他们都是精神家园的竹简。”诗人用大视野的眼光审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以个体的形象,全景式铺展抗震救灾英雄们的群雕,为逝去的人们和英烈唱挽,为活着的英雄树碑立传,为生命的悲悯和人间的真爱高唱精神赞歌,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话语啊!它出自一位普通救援战士之口,没有任何矫情,没有丝毫修饰和做作,有的只是对废墟下同胞的牵肠挂肚,其真实且平淡,这是何等的气派,何等的至高无上!范以以他行云流水的笔调,通俗易懂地陈述勾勒了一位普通战士的伟大形象。这是他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
    当下诗歌的写作更多的是追求自然、顺畅,向着不作矫情的方向发展。范以的汶川地震诗也不例外。他的诗作收放自然,小处着眼,以小放大;大处回收,以大挟小。犹如拍摄相片时镜头伸缩自如。在《我是妈妈的宝贝》、《总理的眼泪》等诗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仿佛天马行空,功到自然成,给人以排山倒海、气吞万里的大气磅礴之势,表达诗人对灾区人民的情感,也张显诗人对诗歌的驾驭能力。


来自群组: 【纯诗印象诗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06: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