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庙
$ X. Z2 X' k7 S ——兼答刘东宏
# f5 r2 {4 K3 J% E+ T
+ I* I5 Y* i+ j/ W6 w% ^, \4 F J/ `来世。如果能投胎,修成双溪里的一滴水
; W. c# z* W, C# C我都觉得,是幸运的4 a/ U, S5 {1 F. P1 H
河岸,搂着风情3 T! w2 b, X+ P$ G% V+ c
流速、星空
8 ~( _* J9 d' |7 y7 v7 `8 K' M搂着鸟鸣的倦意 E, I6 v/ y" I8 B' i. C1 O
“天天,一觉睡来。能趟在
# H- B9 _0 ]. g, _2 ?故乡的怀抱
$ a% e3 }, d: i----才是幸福的人生”。
' n; `+ Z. r: D2 z4 ^/ K; s3 t, Q& l% x1 w
喊,一声双溪。来自前朝
3 l8 K7 M: E N, P9 U女子轻柔地呼唤
' l$ E O8 c a; {溪水欢快地8 K& I) o/ ]! ]5 }; Q
放下:手中的商埠
0 H& B( m" t5 e& S十里繁华,船歌 j+ [. p' j* Z) ~8 @
放下:从前
* e/ h0 U1 l+ A/ e5 R慢。放下炊烟、文风
( _' ?# d; z: e( d将岁月的灵魂 D8 {' d9 N ^7 ^; p$ q# O& G
附在汉字的身上8 J7 A" A) |$ v
小心地保存在,县城的档案馆里
; \0 V: J% A& s
- T% S- B+ \2 m/ B/ c, b+ d; ?# {捧一本县志,见证:枞川
& _" I) |( k* x/ X, W大地,汉唐气象; ]$ V2 \. m/ h' G: p
三千年
6 T- \% C3 O+ L$ E8 v# O4 L) U+ @7 c富庶或传说, T' T1 K3 a! }! ?2 s$ n
接应着从外省回家过年
. ^8 y! c8 ?0 G8 d. F& K' ^烧香拜佛的商贾或游子
. x- _' U+ N4 ^" U9 Q& V5 x7 i一同,皈依到# c. G* g3 ~" ~ Y# j+ `
水府庙的青灯下
9 l. R8 g. m4 [; H+ ~7 v- |; ~; M( n* _
晴空里。我眼前的水府庙* y* k+ n% x( Z; g6 q. A
借一声木鱼
4 z+ C1 h2 U4 n9 E# W0 Z4 r% N3 x游回了汩罗江# ^; S U% b) t
7 d! n1 ?& i7 S8 {9 ~* Z1 O
汩罗江的棕子。像民风的结石; Z5 i2 m I. \" {+ D
像病挨着疼,从楚国# Y; T# ], f+ a) f y7 s; O$ [
传染给汤沟
( h2 v6 o# v# z O4 i" Z今夜,寻医问药& x$ J' P7 y& X! J8 j
访遍了神州: C: q7 n; G7 N* L/ w
# w+ j% _. S' H, H* S- Q* @8 P1 l神州。到处都有千回百转的乡愁
, Z) C2 n Y* J( N5 x* K8 U0 K“一个词,终身都走在
z. ]8 v9 {( i1 w4 Z8 |! d$ c4 T9 y回家的路上”。
6 a& S9 A. j: }* K0 j K2 A) {因为岐途" y# _0 j1 r+ O U2 d
或者,忙于指引
2 \7 z' |0 q: p1 ~, o, m) F耗尽了,我的诗句和漫长的一生
7 X+ h" x7 _0 x
% h# |9 n. ~4 b- q4 @; L0 I4 D, v''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是唐代诗人王湾在他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千古名句,真实再现了诗人触景伤情,归心似箭的思乡之情.成为了被后人传唱和敬仰的山水诗人.就是在诗歌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可以鲜活地占据在读者心中,并成为科教体裁,供后人学习借鉴.可见,一首成熟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的洗理.而思乡情绪,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游子的心结,多少人试图打开.但总在孤寂的心情与刻骨的乡愁间难以取舍,在情怀与意境当中徘徊.在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中无法掌控.所以,举目天下,放眼诗坛.虽然关于描写乡愁的诗歌层出不穷,但能够做到怀古伤今而不巧取,含蓄深情而不娇情,哀怨愁苦而不强辞,立体鲜活而不纷杂确实属并非易事.而当我读到书明先生的这首<水府庙>,不禁眼前一亮,拍案称其!仿佛一时间梦回唐朝,正与王湾诗人举步他乡.共一场魂牵梦莹,相携呓语的思乡之梦!
; z4 k6 b# l" L" F9 _ 初读先生作品,便被其唯美凝炼,古朴典雅的诗风所深深吸引.这首诗歌主题鲜明,诗意俊郎.以"水府庙"为平行线,思想向上推进,文字向下延伸.兼顾叙事,写景,抒情.运用借代,排比,倒叙的写作手法.古为今用,引典无痕,将万千气象融于一首诗当中.既有对地方名胜诗情画意的文字描述,又有客居他乡,异地奔波的个人感怀,更不忘以诗歌的名义,兄弟相惜.回归现实,在高于写意的基础上产生了与生活更近一步的互动与交流.使整首作意象丰盈,语言通透,意义深远.
, Y# F9 |+ c0 u& `5 o 诗歌中巧妙地引用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既对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起到了引领式的带头作用,又对中国古典文学体裁有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延伸.在写作技巧方面,对"水府庙"这一诗歌基本原素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穿插描写,情感与景物的交汇呼应,历史与现实的回还映衬做到了"交相为用","相济为功"的立体呈现.使读者触目而伤情,瞑思而后快,拳拳心语,竟难一时诉矣!
" d, G$ p) {3 }/ ~/ R7 Y "来世/如果能投胎/修成双溪里的一滴水/我都觉得/是幸运的'''说到来世,我想起仓央嘉措的"佛说","不为前生,不为来世,只为今生与你相见"一段人间的爱情可以让一个被命运固化的活佛掏出血一样的誓言,而对于先生,又是什么样的情愫能够使之如此忽略今生呢?''天天/一觉睡来/能趟在/故乡的怀抱/----才是幸福的人生”.故乡,这个敏感的词汇被提及的时候,总让人忍不住万般感慨,而轻易提起故乡的人,一定是"离别家乡岁月多",有感而发.如此想来,书明的今生,当是在徜徉在关于故乡的梦里.梦想平常而简单,却要寄予来世,足见其背后,其实是千头万绪,欲说还休.看似轻如鸿毛的起笔,其实暗藏着重于泰山的情感,以此为基,拂摇直上,将游子思乡的落寞情绪瞬间升华.接下来,连用三个"放下",排比修辞,""放下:/手中的商埠十里繁华,船歌放下/:从前慢。放下/炊烟、文风"放下这么多身外之物,故乡,放得下吗?"将岁月的灵魂附在汉字的身上/小心地保存在,/县城的档案馆里"这里,我们看到了十里繁华,看到了从前,看到了慢.那女子说:"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想那双溪女子此时若有灵犀,当也恰巧在一首词的故乡里向今生遥望吧?此时,谁又能否认世上无水不向东,只不过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历史与现实,前生与来世,故土与他乡,都在水府庙前的双溪水中涓涓流过,洗刷我们的疼痛和离觞.而诗人正是巧妙地借代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与双溪同名的江南景致<武陵春>中的意境,"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轻松而深刻地道出了客居异乡,孤单冷寂的落寞哀伤.
9 b2 f* S: d. }: K9 Z7 h 诗歌的前三节,重在抒情.这也正是这首诗中与众不同的高妙之处.在很多的文学体裁当中,"叙事-抒情-提升"三大件,顺着这个思路下来,完成一件商业化的作品,对于一个成熟诗人来说不费吹灰之力.但先生却在这首诗当中反其道而行之,中间只穿插一句"从外省回家过年"就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倾向一语道破,可谓巧夺天工.把思乡的情绪上升到一个可以看得见的高度.所谓"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如此看似南辕北辙的写作手法其实正是先生的用心之处.以情感带动情绪,以情绪还原情感.回返往复之中,让行动在感情的铺垫之后,显得那么顺理成章.而从文学角度,这既是一个高难度的文字呈现方式.又是对诗歌体裁的大胆创新.* N$ a3 j$ W$ c1 b# h0 ^
接下来的后三节,情绪更加跳跃.辞彩灵活.更能体现出先生对诗核的掌控能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用心读过之后,你也许会和我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慨:
- B$ I' a# d) w- b9 g1 l 江湖·,这个几乎被用旧了的词语,在每个人的身体里被碰触的时侯,依然是新鲜的。它就像一道不能愈合的伤口,疼痛着每一个身不由己的人间客。无论她是流落异乡,日晚倦梳头的前朝女子,还是叱咤风云坐拥八百里秦川的汉唐豪杰,亦或忧国忧民,两袖清风若·沧浪之水·的仕宦贤臣。他们的江湖,无一不流淌着生命的血液。当我们皈依到水府庙的青灯下,以虔诚的双手抚摸过去,依然可以感知到生命之重,江湖之远。我此刻想,江湖,应该是水做的。它从双溪的源头流下来,流过物是人非的朝代,流过汉唐,最后在五月,被_个叫屈原的游子绑在身上,相忘于江湖。汨罗江的水从楚国流向汤沟。而乡愁便是江湖中不能愈合的沉疴,即使访遍神州,又向何处觅得良方,解救这思乡之苦,许多江湖事,今生还能了却吗?"一个词,终身都走在/回家的路上"终于还是""耗尽了,我的诗句和漫长的一生".结尾处,先生终于还是给了我们这样情非得已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无论是谁,对于江湖,都有自己的解意.也一样无论是谁,都在这行走的途中,无奈地成为过客.也许有的人如唐代诗人王湾那样,只是游历途中,便生思乡情愫.有的人如先生一样,终身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更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所谓的江湖,异客,只是一个代词.人生在世,又何尝不都是一场旅行,一次行走?我们又何尝不过是一个人间过客呢?最后的安身之处皆为尘土.所以我们无论是皈依在水府庙的青灯下,还是访遍神州.江湖无处不在.''到处都有千回百转的乡愁''
# V! s2 d- @+ d/ z1 W8 X, |* V; N 正是这样深入骨髓的诗句,使读者开始理解,并且能像一个布袋一样把自己装进去.从长短参差的诗行间,寻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场关于乡愁的一次长途旅行.不知不觉间,跋山涉水,从双溪湾畔,到水府庙前,逛十里繁华,寻人间客栈.最后,在青灯下化境修行,修得来世.来世,再一次江湖行,让行走的乡愁,''能趟在故乡的怀抱''.这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尚不知所以,却一不小心地回到了原点.颇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豁然开朗.
2 z/ ~2 T- h) }% `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水府庙为叙述主线向外扩散,以思乡情为情感基础向上升华,以古典诗词的唯美意境为依托立体诠释.呈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诗歌现场,引领读者以第一人称到达情感的集中营,厚积薄发,声赖华美.做到了真正意义的"炼字.炼句.炼意.炼格".并且在其精心营造的诗歌氛围当中,使读者深刻体会到诗"如其人,如其才,如其志",既彰显了诗歌艺术水平和思想境界的辽阔高远,深情厚意,又体现了诗人在创作灵感灵光乍现的那一刻道德品质和精神水准的崇高境界.令读者读之而后快,而后省,而后深深思而久久不能释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