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5-3-18 11:30 编辑
重庆:献出一首诗大餐免费吃
瓯溆草堂是一个纽带,将朋友们凝聚在一起。
▲来宾们自找位置边吃边聊
▲来宾抱起吉他边弹边唱献给小酌的人们
▲书籍和CD整齐地摆满了整个屋子
据重庆晚报2015-03-18讯 ( 记者 严艺菲 刘润 摄影报道)杨济为,51岁,藏书家,11年前来重庆定居的温州儒商。妻子郑晓微44岁,重庆女性文化促进会理事、重庆瓯溆草堂当代艺术机构创办人。
骨子里的文人气息,让他们索性在家中宴客,已延续五六年。
渝北区复地上城小区160平方米的房子,杨济为的住所成了他的会友地、宴会厅、诗歌会所、藏书阁。杨济为给它取了个风雅的名字:瓯溆草堂。
有人把杨济为与北京那位摆10年流水席的重庆崽儿黄珂相提并论———大伙在杨家喝酒清谈论诗文,尽兴之后各自散去,颇有魏晋之风,重庆孟尝君的名号就从这里叫响。
餐具上百套 家中流水席
约访杨济为并不难,向重庆文青圈资深人物打听他的电话号码,不出5个,一定能问到。每隔几天,在他家一定能蹭上一顿宾朋纷至的大餐,好奇者、向往者、崇拜者……兼而有之,只需你带上一篇诗文即可。
3月13日下午5时,瓯溆草堂。半掩的门户,切菜的声音,飘散的饭菜香。客厅墙上“瓯溆草堂”字幅让家里聚集的文气呼之欲出。
一场重庆著名诗人雅读会将在杨家举行,众多诗人与青年艺术家齐聚于此,客厅用画架挂着一张诗人雅读会的海报。
其实,杨家的聚会讲究的就是随性。“吃出性情,吃得像在自家厨房,吃得人互不相识却一见如故,吃罢拍拍屁股走人,也可彻夜清谈不理会主人,只有这里了。”一位食客告诉重庆晚报记者。
对杨济为的采访是在厨房进行的,因为他得身兼大厨。因为人数多而不确定,他们买了100套餐具与酒杯。“自助餐比较多,主要是人多了餐桌坐不下,大家拿着餐盘站着坐着,聊着喝着吃着,讲究的就是个随性。”杨济为说。
这次估计会来40人,他们准备了大份量的8个冷菜、6个热菜,两种主食和一个甜品。冷菜包括卤豆腐、卤鸡腿、五花肉炒鳗鱼干、豆芽拌海带等。热菜包括咖喱牛肉、排骨萝卜汤、酸菜鱼、炒年糕等。
每道菜都简单又不简单。年糕是温州送来的,比重庆年糕口感更细更绵扎,炒年糕之前先要炒香菇,再用遇过香菇的油炒煸半肥瘦的土猪肉,当香菇、猪肉、猪油缠绵出肉香时再放入年糕,加酱油、糖、盐一起炒制,起锅前放入已经烫好的芥菜,最后香菇、猪肉、年糕都染上一层光泽与香气,这才成了一道炒年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