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的孩子
文/鲤鱼风
——班长张静说:映山红花满山岗,113的孩子最可爱。
在黔南,在都匀,在白泥田,在112高地下,有一个代号113的三线军工厂,
这里是我们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我们成长的地方,青春的起跑线,
我们的精神高原,魂牵梦绕的所在,父兄奉献汗水与忠诚的热土,
出发的地方,回归的地方,放妥我们灵魂的地方!
这是城市里的村庄,开门观雨。子规啼。
这是村庄里的城市,推窗看山。映山红。
托儿所大门对面就是商店,那里的杂糖块甜过童年:
像花瓣玻璃球,像橘子瓣,只可惜没有糖纸,往小人书里夹藏。
商店前的大坡,冬天有雪滑冰车,夏天无雨滑轮车。
灯光球场打陀螺抽冰尜,大礼堂外露天电影常常躲到反面观看。
细竹竿栓棉线,系一只雌蜻蜓,在青青稻田,在金黄油菜地,逗蜻蜓,忘记回家。
细竹竿栓棉线,系一团棉花球,在通往厂区的独孔桥下,钓青蛙,忘记饥饿。
电报山,捉迷藏,发现繁体字的纸一张,兴奋之余仿佛听到滴滴答答的发报声。
小河沟野浴,练习各种泳姿,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狗刨。
陡壁瀑布下面翻石头捉螃蟹,手指与蟹钳交流十八般武艺。
藤鸡采杨梅迷路,尾随苗寨老乡走出困境,野杨梅的味道,在唇齿之间,留香三十年。
滚铁环上学,滚铁环放学,铁环滚过童年像一个无缝的圆,白卷先生张铁生的鸭蛋。
考试不及格,与别人打架撕破海魂衫,弹弓打鸟打碎教室窗户玻璃,放慢回家的脚步。
暖瓶装满五七连的冰果水是夏天的冷饮。大会战大食堂放了罐头肉的青菜是解馋的珍品。
大名杜鹃,小名映山红,飞天上是鸟,卧地下是花;在手里,那小小的漏斗,酸酸甜甜,是舌尖上的美味。
都匀大桥头,米粉,冲冲糕,丝娃娃,奢侈的大餐。
贵州人说我们是东北人,东北人说我们是贵州人,我们的解释像晴隆的二十四道拐,弯来弯去道不明,说不清。
我们属于113,身上和心里无不打上113的标记,这里实质上早已经成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一声113就让我们找到知音故交,一声113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回到从前。
这是城市里的村庄,开门见山。映山红。
这是村庄里的城市,推窗听雨。子规啼。
来自群组: 中国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