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一首民歌里住宿”的诗人——孙俊良诗歌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宫白云 于 2015-10-13 21:09 编辑

   “在一首民歌里住宿”的诗人
     ——孙俊良诗歌印象
    宫白云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世界的存在,都是为了成就一本书。那么,诗人的存在,是否都是为了成就一首诗呢?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一首诗”是指诗意的人生或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尽管流芳百世的诗是许多诗人终生也抵达不到的峰顶,但这并不妨碍诗人们对诗歌的热爱和理想。不能否认,世界的存在,有时是为了这些像书一样或像诗一样的东西。布罗茨基说:“艺术是抗拒不完美现实的一种方式,亦为创造替代现实的一种尝试,这种替代现实拥有各种即便不能被完全理解、亦能被充分想象的完美征兆。”除了这些,我更相信艺术特别是诗歌还是一种信念,而诗人为这样的信念充当了无所不在的使者,就像诗人孙俊良,“在一首民歌里住宿”就是他诗歌的一种信念,而他就是这种信念的使者,“谁也不能拒绝流淌:/古老的村庄,更加古老/满坡的青草,正在睡眠中游走/它们要进城,我们要弃城/是的,没有错/我们要弃城而去/想在这个村庄永久住宿/宿在用青草盖的房子里/宿在一首最古老最苍茫的民歌里”(《在一首民歌里住宿》)。透过这样的渴望,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对当下诗意匮乏的现实的一种痛心与呼唤。在孙俊良的诗歌作品中,这种痛心与呼唤随处可见。“想做虫鸣的俘虏/想做民歌的俘虏/生怕黎明坏了我们的大事/想做村庄的子民/想作月光的子民/我们,生怕雄鸡坏了/我们的大事//我们不想抵抗/一心想做这个村庄的俘虏”(《想做村庄的俘虏》)。对于根基扎在乡村的诗人孙俊良来说,与喧嚣趋利的现代都市生活在精神上是背离的,他的心灵始终是与世俗化的城市生活处于离析的状态,由此,他渴望回归村庄的纯粹和对自然的皈依,“一心想做这个村庄的俘虏”。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城市的疏离,构成了孙俊良诗歌的一道重要的风景,也是他安顿“乡愁”的最佳方式。
  孙俊良是一个不断在生命源头寻找生命意义的探寻者和守望者。他生长在乡村,又生活在城市,两种身份的错动和间离,让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对乡土难以割舍的深情厚意,他的心灵依恋着乡土亲情,却无法时时在场,身与心的背离,使得他的诗歌既充满了对乡土生活的追亿又有种彻骨的心灵特质。尽管这些年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更偏好一些嶙峋、粗犷、庞杂、陌生、多维的诗歌,但那些最具有心灵特质的诗歌才是我心之所系。尽管批评写作之于我来说并非责任与必须,它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喜好,是我对某些诗歌局限的读感或局限的认知。但我在孙俊良的诗歌面前又一次沦陷,他诗中的那种朴素与深挚、温暖与细微恰到好处地到了我的心中,与我的心灵产生动心的交会,我相信这就是孙俊良诗歌的魅力之处。当下许多诗歌的语境已经面目全非,而孙俊良诗歌的细微与沉潜恰好让我看到了诗学智慧的另一种可能。
  佩索阿在他的《惶然录》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故都富有伟大的意义。——真正的聪明人,都能够从他自己的躺椅里欣赏整个世界的壮景,无须同任何人说话,无须了解任何阅读的方法,他仅仅需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五种感官,还有一颗灵魂里纯真的悲哀。”诗人孙俊良正是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当然,这种“聪明”并非表现在他娴熟的技巧上,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发酵,紧紧贴住的是那些细微之处,以一些日常的细小和简单,感官地向我们展现他深切的热爱和诚实。从而与读者达成了一种声气相通的呼应,让他的诗更能获得一种长远的生命力。在他的诗中“乡愁”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他诗歌的始终,而且大都是从一些微小的事物或情绪出发,往往收获的却是大的力量与境界。“谁感到渴了,自己会到河边来”(泰戈尔《人生的亲证》中的话)。对于诗人来说,他的河就是生养他的故乡。在时间的深处,他常常地渴念,故乡一次次召唤他回到那源头:“我们陷进八月初的老牛湾里/这里是绿色们的老家/成群结队的绿织成一口深井/绿色掩埋了我们”(《从时光下面走过》);在这样的诗歌中,我能分享到故土乡情的一种原生的力量。“今夜故乡打开了我的身体/故乡所有的事物都闯进来/寻找我从它们那里带出来的东西”(《今夜思念大如斗》);诗人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直接进入故乡的根部,以精神还乡的方式体验着“找到井,才有水喝”的意境。
  在虚无主义盛行的当下,诗人孙俊良以他的“真”和“在”为心灵提供土壤,为当下获得未来,为生命呈现愿景。他的许多诗都来自于他细微的观察,他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看着熟悉的它们。写一首诗就把自己交给那首诗,带着他的体温、骨血、心灵一头地扎了进去。博尔赫斯在他的一篇名为《创造者》的小说中写道:“一个野心勃勃的创造者想按照真实的比例画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为此他用尽了毕生精力。而等他完成这张地图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所画下的竟是自己的那张脸。”。而诗人孙俊良在他的诗歌中所做的,在我看来正是那个“创造者”所做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乡愁”其实也就像这个“创造者”一样通过画自己的脸,自己的心,进而画出对故土亲人的难舍与怀念。如他的一首《美丽的故事在小院上空飘来飘去》:“多么怀念,那些夏天的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外婆,卸下满身的疲劳/坐在凉爽的小院子里,她身边,有/我的母亲,有一只小猫,有我,还有/一院子月光,还有一缕一缕好动的风,/还有几只蚂蚁,还有外祖父一闪一闪的/旱烟锅,一闪闪的笑声。还有我一闪一闪/的童声。”(《美丽的故事在小院上空飘来飘去》)。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将夏天夜晚故乡小院温暖的场景实实在在地放到了他自己与读者的面前,这种实实在在其实就是诗人对故土亲人的真切思念,是诗人心灵中那永远也无法绕过的“乡愁”,是诗人的精神家园与心灵的栖居地。
  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而在诗人孙俊良这里的“乡”,它还可以是“母亲的药方”,能够治好他久治不愈的病:“母亲的药方简单而古怪/五枚阳光/六两空气/就着八钱春雨/一饮而尽/求神拜佛也不能少/给一坡青草磕五头/给六块白云掬三躬/隔一天要去艾草地祈祷二十分钟/和泉水聊半个小时天/早晚午各与河边柳拥抱三下/傍晚要目送晚霞回家/早晨得站在山顶迎接日出/累的时候就躺在草垛上使劲望蓝天//如此坚持了三个多月/高粱收藏了我的疾病/我完璧归赵回到单位上班”(《母亲的药方》)。这种不受尘杂侵染的气息和味道,不经意透出的禅境,让我们感受了在俗常生活之外的另一种境地。它让匮乏的心得到了一中安宁。另外,我还发现诗人很善于用数字去呈现事物的天性、个性与活力,达到出人意表的效果。这在他的诗《我的乡愁熟了》也有极好的表现:“今夜,月光熟了/银光闪闪,滚落一地一粒一粒/熟的饱满,熟的甘甜/今夜,我的乡愁熟了/一坡红高梁/把天空涂染的灿若晨霞/两坡谷子金光耀眼/沉睡的镰刀已经醒来/镰刀熟了/熟得锋利,熟得亢奋/它闻到了红高粱的红/它闻到了谷子的黄//今夜,我的八万里乡愁熟了/我需要时光给我打造一把锋利的镰刀”(《我的乡愁熟了》)。诗人扎根于那些细微的感受,以简单的月光写出对故乡复杂的深情,以谷粒的小写出“乡愁”的大。
   孙俊良的诗除了典型的以小写大外,许多诗作所携带的灵动的感官色彩也很值得称道,如他的一首《听雷》:“是天公放出的一只鸟?/还是几只鸟?/有的叫声清脆、干脆、简约/有的叫声沉闷、低沉、冗长/我捡拾几枚/放入童年的档案里/和那时的雷声们/进行一场鸟鸣大赛”(《听雷》);诗人以属于他自己的形象语言与感官方式让雷的“镜头”自动到来,并激起诗人如“雷”的思潮,这样的思潮最后都归于了一个方向——童年。这其实也是在写一种乡愁,可见诗人乡愁的无处不在,它真的就像长久居住在诗人内心的一首民歌,随时从嘴里哼了出来,诗人“在一首民歌里住宿”,在时间和生活的缝隙中,让他的乡愁在其中繁衍生息。这种彻底的情结与彻头彻尾的立场,正好构成了孙俊良诗歌的精神向度与质朴的品质。当诗人站在“小路数着父亲的脚步”;当“乡愁”在他的“体内鸣叫”;当“小小的杏花灯”点着他“热爱春天的绳子”;当“在冬天的地面上/树叶们流着泪/回忆着树上的安逸和温暖”;诗人喊出了“故乡啊,不用找了/我的所有都是你的”。这样本真、朴拙深厚的情感成为孙俊良诗歌强有力的支撑,它接通的是故土那根粗大的神经,因此,他的诗歌不再是个体的“乡愁”,而变成大家的“乡愁”,他的“乡愁”成为我们共同灵魂扎根的地方,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来源地,这恰是真正诗歌所形成的心灵强光照射的效果。
                                                                             2015-10-3于辽宁丹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0-9 17:22 | 只看该作者
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0-9 17: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7:33 | 只看该作者
红海滩 发表于 2015-10-9 17:22
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谢谢来读。。问候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7:33 | 只看该作者

红编多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11 17:50 | 只看该作者

你真的不怕批评?希望批评?喜欢批评?
你一定知道我准备的发言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11 19: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11 20:51 | 只看该作者
真能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17 21: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20:08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冯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17: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