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就不能写艺术吗?
有些人总认为含蓄的艺术盖过直白,嫌直白的思想和感情流于言表。其实含蓄和直白只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手法和风格,它们都有条件和限度。都有写好写不好的时候。都只有应用恰切,才能反映出艺术。
曾今有一种思潮,好像接触了点外国文艺理论,就崇拜起现代后现代等表现手法,认为中国传统的清新明快的那种艺术太小儿科了。于是片面地认为含蓄比直白好,婉约比豪放好,现代比古典好,甚至留空白留得不知所云也比情深意切的直白好,而失去了恰切这一首要条件。更把古典责成过时或死去的,把豪放责为思想浮于言表,把直白责为致艺术缺失。因此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让我先来举一些例子。
我们看诗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等名句,不是明白如话吗?就是以奇艳称道的楚辞,也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样直白的名句。再看汉乐赋“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十五从军行》”也以直抒胸臆流传。而中国诗创作的顶峰唐诗中,更不乏脍炙人口的直白名篇。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哪首不是以直白显示了艺术?这能说直白不能写艺术吗?直白写不艺术,为什么我国流传下那么多明白如话的诗篇呢?
我觉得,艺术的灵魂,是情真意切。情不真,只能算骗术或魔术,虽然当今不少人用骗术和魔术往往得逞或者吸引了人,但这些不是光明大道。只有情真,才是正路。情真,再以深浅论高下;但你能不能表达恰切,更能体现出艺术不艺术。所以观测一首诗艺术不艺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写的情真不真,深不深;看他把这些情写正确没有,写恰切精当了没有。不是看谁用了含蓄手法或直白表达,不是看谁用了什么技法,就决定艺术不艺术。
情不只是爱情、亲情,还有人情、世情、思想感情等,它们决定着一首诗的主旨,也可以使诗显示出灵魂。表现手法只是为显示这个灵魂效果的手段。手段虽有高低,但不能以一种彻底否定另一种。我觉只有几种手法和谐结合,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才易显示出艺术。因此不能抛弃直白,可以让它在作品中起含蓄起不到的作用。因为一些含蓄,可能使许多人不知所云,疏离了大众,而直白可以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直白不是写不艺术,只是写艺术不容易,容易变得苍白、无味,但能用明白如话写艺术,是很高的艺术。当然含蓄也可以写艺术,但起码要读者能感受出作者用意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