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5-11-5 19:52 编辑
中国诗人俞心樵荣获意大利liberate国际文学奖
意大利liberate国际文学奖评委会、意大利众议院、意大利最高检察院于2015年11月1日联合发布决定并向俞心樵发出邀请函,将2015年度意大利liberate国际文学奖授予中国诗人俞心樵。该奖是意大利历史上最新设立但官方规格最高的国家文学大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中旬在罗马意大利众议院金色大厅举行。
意大利国际文学奖评委会邀请函中的颁奖理由如下(原文文为意大利文,现从英文转译):
艺术大师俞心樵,他的诗歌,他的艺术作品以及他的理化,对权力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他是一位真正实践非暴力主义的行动者,他为人类个人和社会的提升指明了坚实的道路。这使得他在这样一个存在很多假冒伪劣老师的年代里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老师。在意大利语中,老师一词是“insegnante”,来源于拉丁文的“in ”和“signum”,表示印记和标志,意指在内心留下印记的人。“parole liberate,alter ilmuro del carcere”象征着越过囚禁的高墙获得自由。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如果俞心樵先生愿意接受我们的奖项,这将是我们的胜利和荣誉。
俞心樵的诗
墓志铭
在我的祖国
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当你知道我葬身何处
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
走最光明的道路
来向我认错
这一天要下的雨
请改日再下
这一天还未开放的紫云英
请它们提前开放
在我阳光万丈的祖国
月亮千里的祖国
灯火家家户户的祖国
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你是我光明祖国惟一的阴影
你要向蓝天认错
向白云认错
向青山绿水认错
最后向我认错
最后说要是俞心焦还活着
该有多好
1989.9.2. 清华园
最后的抒情
我就要离开你
就要转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去爱你
在那里我会健康如初 淡泊 透明
我会参加劳动 对生活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
如果阳光很好 我会展露微笑
会对自己说 除了你 我什么都没有
除了美丽 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还会说 一遍又一遍 我说
你是春天的心肝 天空的祈祷
海洋潮涨潮落毕生的追求
现在我就要丧失说话的任何技巧了
不惜一切代价
仅仅赞美你的一根头发
我就要用去一千种沉默的声音
一万只宁静的歌
现在我是一万零一次看到
在三月的桃林前面
你满头飘飘扬扬的黑色的光芒
你是在爱情比金子更少 比昙花更短暂
比铁树开花更艰难的日子来到我的身旁的
你是冰天雪地里仅有的一点火种
仅有的一点心意 一点爱情的标志
你是蓝天下的大雪 阳光中的暴风雨
火山深处的一汪清泉
是秀丽甲天下的神女峰
是下一代少女的方向
我的病根和诗歌的源头
当土地要粮 天空要翅膀
百始要当家作主 我 只要你
你是唐诗宋词的独生女
住在桃花和阳光的五好家庭 行云流水的优秀寝室
你是真善美大学的校歌
校史上最珍爱的一页
我还要再说 再说一遍
除了你的名字 没有什么汉字不是糟粕
除了我为你写的诗
没有什么诗句能够千古绝唱
正是你今天的芳龄 我的母亲从水上回到桃林
她是为了让她的孩子能够爱上你才回到桃林
她要让我在桃林生 在桃林死 在桃林爱上你
在我没有出生之前 我的母亲就先替她的孩子爱上你了
在你没有出生之前 你 就已经存在
爱你的水上的外祖母 外祖父
爱你的云朵里的父亲 爷爷 仗剑江湖的列祖列宗
为了让我爱上你
她们在水上生 在云朵里死
他们一生斗争 风雨无阻 却从来没有拥有过你
他们是有妻子们的单身汉 有丈夫的处女
只要拥有你 他们可以放弃爱情和命
可以不生下我
但 但是 但是啊 我不生谁生
那么多人都死去了 只有我不怕活着
不怕苦难 不怕诗歌和光荣
我只是怕死 我是个死后仍然怕死的人
我要活着 做永生的人 做一个好人
我是天才 正冒险来到人间
现在我就要离开你 很远很远
我对你的爱将更深更辽阔
我就要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去爱你
在那里道路通向我的血脉
在那里我和天空平等相处
来源:野草杂志公众微信
高剑:诗人俞心樵印象
据《微头条》文章【编者按】意大利liberate国际文学奖评委会,意大利众议院,意大利最高检察院于2015年11月1日联合发布决定并向俞心樵发出邀请函,将2015年度意大利liberate国际文学奖授予中国诗人俞心樵。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奖是意大利历史上最新设立但官方规格最高的国家文学大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中旬在罗马意大利众议院金色大厅举行。我们转发高剑的这篇文章,以表达对诗人心樵的祝贺。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如果我们仅仅只想做一个人,世界将没有出路。”——《渴望英雄》
或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想作诗,或抄诵那些不朽的诗篇,用以表达内心无法释怀的困惑与向往。诗歌有一种功能,即让澎湃的心灵有一个释放的窗口。这种生而有之的灵感,会随着时间就像逐渐散去的薄雾,最终进入平庸。 大约十五年前,我读到了俞心樵的诗。那时我走得很远。在这星球的另一面,一块致密的皱褶里,感受到了诗歌给我带来的那种清新的畅想。那时我还不知道诗的作者俞心樵,不知道他除了写诗,更是一位思想者和社会活动家。从八十年代末——或许更早,他就在为实现一个民主公正的社会,彰显着思想的活力与激情。
直到几年以后,得知俞心樵已在狱中了。那年夏天,我回到北京,有朋友说起了俞心樵。在北京东城一个开满玉兰花的院子里,有人拿着俞心樵的诗读出了声。俞心樵吃了官司,这并没让人感到意外。虽然,在这片土地上,即便是不公正的判决也总是富有魅力。可对有些人来说, 他们只相信个人对黑暗的感受,而绝不相信一个作为政治工具的司法体制。 我对俞心樵狱中八年的情况似乎一无所知。我不在意一位真正的诗人他在哪儿构思。就像我不在意李白,不在意惠特曼,不在意凡尔哈伦和索尔仁尼琴在哪儿一样。诗人的时间是永恒的。文学与诗歌终将磨难变为财富。
俞心樵是我个人心目中最具才华的诗人。他的优秀之处不仅体现在他那些著名的诗篇上,也体现在那些微不足道和司空见惯的微小题材上。他的作品总能以其独特的视角,不同寻常的勇气和思想,给予我们清新的启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语言真挚,幽默,撼动人心,出其不意,又令人惊叹。视野开阔,诗境深远。我喜欢这样的诗句:“我有责任把月光下平静的海面当做自己的表情,当我想起角斗士的痛苦,波涛才开始翻涌……”
数年后,我在一家餐馆里,第一次遇见了俞心樵。那时,失去了八年自由的诗人,走出高墙,重新来到社会。那家餐馆开在北京东城的一条胡同里。我常去这家能饮酒的餐馆打发无聊的时间。这家餐馆基本不对外,食客多是一个个像泡沫一样脆弱的小圈子。这里有写书的,画画的和搞文字编辑的。有收藏家,古董商,和服装设计师。有一流的摇滚乐歌手和不入流的演员。也有建筑师和五音不全的旅行者。有无证驾驶者和以喝酒混事儿的酒鬼;有糖尿病患者和走错地方的游人,有刚入教的信徒和那些一眼望去,才气平平,改革开放后混出点名气的机会主义者。也有懂易经,会八卦,能手相断命的高手,以及市侩、马仔和炸金花的老千……那天晚上,俞心樵来了,他就坐在这许多人当中。他看着绝不像是来吃饭,而更像是找地方发呆的。他沉闷寡言。这里几乎难有与他匹配合拍的文化人。虽然他一开口,便能使人感到他是一位有力量的人,可他多时只是在听,八年过去了,他毫无胃口,他也确实该听听高墙外的声音了。 后来,我常在那家餐馆里见到俞心樵,他送给过我一本《重返清华园》的诗集。个别的时候,有人会在餐馆里唱歌或摆弄乐器。或捧杯,或拥抱,或朗诵诗 。我也听过俞心樵用自己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朗诵他即兴写的小诗。有些诗是专为某一位朋友写的。有些诗朗读完,我没有在他的诗集里看到过那些诗。几年后,那家餐馆终因不务正业倒闭了。这并没让人有多惋惜。事情已经过去。不过,在尼古丁,酒精,呕吐、和吹牛的噪音里,我还是能记起俞心樵和几位有意思的朋友。
俞心樵童年坎坷,没读过几年书。他的母亲是一位海外资本家的女儿。文革前期,不甚了解国内境况的母亲,因故乡的情结回到中国。不幸的是,她回国不久,她的父亲和两位哥哥在海外意外死亡,这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别无选择,只能留在国内,后来嫁给了一位铁路工人。俞心樵出生在这样一个背景的家庭,童年饱受文革动荡时期极左思潮的影响和生活的磨难。他从小离开父母,被寄养在姑妈家里。欣慰的是,姑妈(养母)对他很好,让他享有了人间的母爱和温暖。但不知是铁轨的延伸,汽笛的远去,还是姑妈家里那段情感特殊的寂寞时光,催生了诗人诗情与志向最初的萌芽。 大约两年前一个傍晚,我听俞心樵说起过他的父亲。他很少说起自己的经历,那大概是他不愿意提起的。那天,他讲到一些童年往事。讲他与兄弟打架。他们在院子里打,打的灰头土脸,难解难分。他的父亲站在旁边,不劝架也不拉架,他抽着烟斗,时不时背着手来回踱步,完后手托着下巴慢条斯理地对两个正打得不可开交的儿子提出了建议:“我看天都黑下来了……打来打去旁人也看不清……要不,你们等明天天亮了再接着打?” 俞心樵不妥协的性格和他那些带有英雄色彩的诗篇,或许来自于小时候这些大大小小的交锋。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一些生活留下的影子: “为什么那个装疯卖傻的酒鬼竟然是我的父亲/为什么我的母亲至今尚未创造出应有的母爱”又如: “从小,我就养成自个儿呆在角落的习惯 ,后来,在另一个角落,我什么事都不干 / 我只是玩自己的脚丫子,整整玩了八年”。
读俞心樵的诗,处处感受到一种天然的诗性和俞心樵式的幽默感,在他的诗里,爱情是崇高的,友谊比海深。人生美好而富有诱惑,个体权益与自由不可被剥夺。人性与尊严,绝望与孤独构成了他诗篇的精髓。在那个《早晨》他写到: “在我醒来的早晨,瞧,敌人也醒来了,此刻,敌人与我站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早晨啊!” 他有些诗,从时间上看,都是一气呵成,没有修饰,好像忘了格式。他认为“写诗可不能那么干干净净,因为诗歌毕竟不是两个人的房间。” 除了天赋,诗人更需要勇气和一颗真诚的心。俞心樵与他的作品一致地体现了这种人格特质。在泛滥于上个世纪以来,那些赞颂粉饰集权主义的大众化诗歌中,诗歌这一高雅神性的文体,一度沦为了歌功颂德的政治工具。俞心樵的诗歌,可谓当下文化沙漠化中出现的一片绿洲。他以独立的思想与才情,坚守着内心执着的理想与追求。他的诗歌打消了我对诗人们惯有的疑虑和成见。俞心樵用诗歌的绳索,紧紧把他自己捆绑在这个时代的躯体上。思想始终保持着高度敏锐的活性。
他切望社会变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发起了“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无疑,在这个矛盾交织,道德飞速下滑沉沦的时代,文学与诗歌能让我们放慢些,再放慢些,并睁开双眼,来注意注意周边的景色。即便短暂,也不要放弃责任和独立自由的思想,以及对于一个尚不公正的社会的呐喊。
回望过去,俞心樵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条不太好走的路,如果那条路能越走越宽,通往一条大道,那是他的运气,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运气。
【作者简介】高剑,诗人。自幼随继父艾青和母亲高瑛在新疆石河子生活,后赴美国留学及定居。
【附:俞心樵的诗二首】
我再也无从逃避
时至今日
我已逃避了一切
我逃避了整个现实
甚至逃避了真实
但我从未将空虚逃避
我是从空虚中来
必将回到空虚中去
我逃避了种种不要脸的成功
我坚定地和失败者站在一起
我甚至逃避了欢乐和幸福
但我从未将痛苦和孤独逃避
痛苦和孤独从来不会浪费我的时间
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再也无从逃避
要死就一定死在你手里
不是你亲手点燃的
那就不能叫做火焰
不是你亲手摸过的
那就不能叫做宝石
你呀你终于出现了
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
这颗心就稀巴烂
这个世界就整个崩溃
因为你的美貌像一把出鞘的钢刀
不是你亲手所杀的
活下去就毫无意义
不是你亲手打碎的
就不可能破镜重圆
今生今世要死
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