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韵漫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韵漫谈



李万修




新韵体式谈

    新韵的倡导,已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里,研讨越来越热烈,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现就新韵的体式,谈一些看法。

    继承古典体式

    我国的古典诗,体式丰富多彩。
    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体式,各有千秋。
    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行数字数没有一定的规定。
    近体诗,行数、字数和平仄都有严格的限制。
    就词而言,有词牌八百二十六个。而由于词的格律有一定的灵活性,加之演唱时音乐方面的变化,产生了“同体多调”,即一个词牌“正体”以外,还有“别体”,这就形成二千三百零六个体。
    曲来说,南曲和北曲加起来达到二千零九十四个曲牌。
    新韵继承古典体式,那是必然的。但也应有所开放和发展,做到不泥平仄,不说律,不讲牌,不论调。
    从当前的诗来看,有古体式,也有放开平仄的近体、词、曲式,并且还在发展变化着。

    吸取民歌体式

    民歌,可说历代不衰。
    我国地域广,人口众,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有各地的民歌,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民歌。所以民歌的体式究竟有多少,很难说得清。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过民歌运动,产生了亿万计的民歌,对我国的诗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些新民歌,就体式来说,也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从二行分别到多行式,每行字数从四言分别到多言。有分节的,也有不分节的。另外还有词式、曲式,并有受了新诗影响而产生的自由式。
    民歌是常青艺术,就体式而言,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规范自由体式

    “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白话自由新诗,冲破了旧体诗的一些死板的条条框框,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无疑立了一大功劳。近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好的自由形式,应当肯定下来,所以不可全盘否定。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很大,必须进行改造,加以规范。
    当今大量的自由诗,就体式来说,自由无度,散乱无形,不成体统。
    语句的欧化十分严重,有的一句竟长达几十个字,只得折叠排列。
    本来是一句话,却任意跨行,甚至跨节,这就给诗行和诗节造成了混乱。
    同一首诗中,有的一行一节,有的十几行,甚尔几十行一节,实在没有规矩,完全破坏了“建筑美”。
    对那些不成形的自由散诗的改造和规范,十分艰巨困难,因为它的势力很强,阻力极大。
    规范化的自由体式,新韵同样喜爱。

    创建融合体式

    各种诗体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新诗体,这就是融合体式。
    融合体式,不拘一格。由于融进的份量不同,必然形成它的多样性。
    融合体的融合面极其广泛,如各种古体、近体的融合,各种词体的融合,各种曲体的融合,各种民歌体的融合,各种自由体的融合,更有古典体、民歌体、自由体三者的融合。
    融合体式,没有死板的规定,不可能象化学成分论或物理机械论。正如画国画,笔锋上蘸着各种颜色,一笔下去,通过水份,在宣纸上相互渗透进去,怎样分析它的成分呢?只有用电子分色器来分解了。
    融合体式,最值得称赞,因为特有创造性。
    新韵是以现代语押现代韵具有现代特色的现代诗。体式不可固定,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中华民族性。
    艾青说过:“我们的目的是创造表现生活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形式。”新韵体式,正是这种新形式。
                 2003.4.10

新韵理论与实践

    新韵,是一门新学说,而且初步形成理论体系。
    创立一种学说,极其不易;形成理论体系,更为难能。
    既然成为一种学说,并形成理论体系,就必然有新的主张和见解,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谓系统性,就不是某几点,而是一系列;所谓完整性,就不是零散的,而是整体的。
    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这就具有深远的广大的内涵。必然就不是偶然,而一定要出现。必然性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规律不可违背和抗拒。
    新韵是时代的产物,不是主观臆造的,而是客观产生的,所以不可随意取缔,只有让它生,促它长,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新韵,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命名。这个命名,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所以每提到新韵,就自然出现了一种新诗体,也正如每提起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就自然呈现出它的特定的诗体是一样的。
    新韵有它的定义,而且它的定义极具概托性、全面性、具体性、中肯性、明确性、时代性。定义是新韵的正确纲领,最为重要。
    既然是新韵,就必须强调韵而且新。韵是中华诗词的根,当然也是新韵的根。韵是新韵的魂,是新韵的髓,而且必须以普通话韵母为韵。没有了韵,也就没有了新韵。
    新韵是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新诗体,它必然具有民族性。如果失掉了民族性,也就失去了新韵的脊梁,新韵就站立不起来,更无法向前迈进。这里的民族性,包括了民族的形式、民族的韵律、民族的语言、民族的习俗、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气派、民族的特色等等。
    新韵理论,不是凭空降下来的,也不是任意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韵理论提出前,就存在着新韵的创作。重阳先生倡导新韵前,就有了他的新韵创作。
    新韵实践,既有前人的实践,也有今人的实践;既有自己的实践,也有别人的实践。比如“五•四”以来许多诗人的押韵自由诗,本身就是新韵。
    理论来源实践,又服务实践,指导实践;实践证实理论,并充实理论,丰富理论。
    毛泽东说过,人们的认识“都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对新韵来说,也是同样,只能逐渐提高,逐渐深化,逐渐全面,逐渐完善。
    愿新韵的理论和实践取得双丰收!
               2003.2.22

新韵与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是党的文艺方针,新韵坚定不移地遵循这一方针。如若违背这一方针,就必然失败。
    有人认为,新韵对“无韵非诗的批评,对格律‘八股’化的冲击,是统一诗坛,有违‘百花齐放’。”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
    “万紫千红才是春”。在诗的园地里,只有诗的百花齐放,才有诗的春天。
    诗坛是不存在统一,也不可能统一,新韵也绝无统一诗坛的意思。
    艾青说过这样的话:“‘百花齐放’,首先应该是花。”诗是韵语,无韵不成诗,无韵非诗。当今大量的无韵自由散诗,本来就不属于诗,只属于散文而已,所以说那类所谓的诗不是开在诗园中的花,因为它首先不是花。新韵对无韵非诗的批评,根本不存在违背“百花齐放”。“五•四”以来产生的有韵自由诗,是诗,是花,新韵并没有否定。
    对于旧体诗,新韵并不一概反对,它的存在是自然的,而且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大家都来写这类诗,也是不妥当的。毛泽东的旧体诗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毛泽东却说过:“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里的“可以写一些”,就不是大量的写。“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即不宜普遍提倡,青年是诗歌的主力军,不宜在主力军中提倡,那也就是不宜作为主要的诗。
    对于旧体诗,新韵不死守固式,既要继承,也要发展,如“平仄开放”,这不很有益于百花齐放吗?至于有人还要写严格平仄的诗,甚而以“平水韵”写诗,新韵也并未一概排斥,可以让它存在,作为诗的百花园中的一朵花吧!
    就朦胧诗而言,只要是押韵的,不晦涩的,并不是绝对不能允许,也可当作诗园里的一朵小花,但不可形成一种运动。有人认为朦胧诗是雾中观花,别具风韵,但雾气太浓,那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如何去观赏呢?
    新韵代表了新时代诗歌的方向,所以它应当成为新时代诗歌的主流,那么也就应当是新时代诗歌园地里的主花。主流、主花,并不否决次流、次花。唐代的律绝为主流,并没有排除其它形式的诗。同样,宋代词为主流,元代曲为主流,然而古体诗、近体诗不也存在着吗?当今新韵为主流,也没反对有韵自由诗、古体诗、近体诗。由此可见,也就不存在统一诗坛。
    新韵是以现代语现代韵写成的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形式多样的现代诗,其本身就是百花齐放,吐芳显妍。正迎合了艾青说的:“各种各样的花,都有它的模样。桃花、梅花是五瓣的,主张写五言诗的人,不妨以这些花作为自己形式的理论根据;但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五瓣的,如牡丹、菊花、石榴花等等,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少瓣,难道它们就不美吗?”新韵不仅有五瓣花,而且还有多瓣花。
    说实在的,新韵只能促进百花齐放,不可能促退百花齐放;只能有益于百花齐放,不可能有害于百花齐放。新韵必将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诗歌春天!
                   2003.2.5

新韵之争

    重阳先生倡导新韵,当初并不引人注目,现在却引起轰动。开始风平浪静,现在却波澜起伏。这也正显示出新韵的威力。
    在我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争鸣者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批驳对方的观点,并能够理论上说服人,感情上打动人,所以很讲究语言艺术。正因为这样,也就产生了大量艺术性很高的名篇,至今流传不朽,这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当前对于新韵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争论是正常的,也是可贵的。争论是好事,不是坏事。只有通过争论,才能明白是非;只有通过争论,才能扩大影响;只有通过争论,才能促进发展。
   “百家争鸣”是我党的文艺方针,对于新韵的争论,只能提倡,不可压抑,做到各抒己见。我有我之见,你有你之见,他有他之见。经过争论,最后达到共识。要知道,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得有个过程,很难一次性完成。谁也不是神人,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所以改变以前的一些说法,甚至放弃过去的一些观点,也是常有的事,无可责难。
    新韵争论的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的诗歌走向正确的道路,并达到繁荣昌盛。所以对争论必须有个正确的态度,绝不可强求,应以理服人。争论不是争气,无须面红耳赤。不要将“争鸣”变成“争名”,难道还有什么“名利”“可图”吗?绝不许侮辱谩骂,更不允许打击报服。不要做出有害于争鸣的事来。
    毛主席说过:“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绐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的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成毒草。”有人反对和否认新韵理论与新韵创作,这也不必为奇。通过争论、斗争,经受时间的考验,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对于新韵,也象登山一样,愈登愈高,愈登愈难,愈登愈险,但也愈登愈风光。对新韵者来说,必须坚定一个信念:“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03.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8 16: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