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依然邦东 于 2016-1-11 15:03 编辑
海子的诗:《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的小诗《秋》作为补白,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之后。按讲,既然出现在语文教材,理应主题清晰,解读较为统一,但就这首诗而言,却是一个例外。因为有许多学生说“读不懂”,甚至有些老师也反映该诗的解读版本较多,总是感觉缺乏公认的口径。
虽说“诗无达诂”,但就诗歌鉴赏教学“要从最基本的感悟、吟诵训练做起,清晰性原则、必然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可言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中学诗歌鉴赏的性质和导向,并要求排除鉴赏中的浅陋低俗、模糊不清或无可无不可等情况“而言,对此诗还是有必要博采众长,作出一个较为贴合文本的合适解读。
笔者通过图书及网络的搜索,还真的搜出包括一些大腕级人物的不同解读。经综合整理,认为有以下几种解读类型。
一是对作者以及作者生活的背景作过多过细的解读,以至于有所忽视文本本身,仿佛解读者就是海子的化身,处处以海子的口吻对诗歌作着居高临下的”指示“,比如坚定的认为,文本中”王在写诗 “的”王“,就是作者海子的自身,理由是海子在自己的作品有以”王“来自称的爱好。
二是以固定的”意象含义“去片面的解读。如:“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完美,尊贵”;“家”给人的感觉是“故乡、家园”;而“鹰”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代表的是“力量、掠夺”;“集合”一词又是一个军事术语。有这些文化意识做背景,我们就会明了“神的家中”的喻义是“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而“神的家中鹰在集合”代表的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被强力侵犯了”。
三是过分强调了诗的朦胧美。如针对”神的故乡鹰在言语“一句,说:这里作者用衬托的手法,以”有“衬”无“,以鹰的自由展翅衬托出了苍天”无“的虚空,”有“”无“互衬,形象的描绘出了苍鹰的悠然潇洒,天空的深邃无涯。这鹰其实是作者心象的外化,是作者放飞的灵魂。
四是对诗作出牵强的或者神秘化的解读。牵强的如:头两句的”神“与”鹰“写的应为天葬,鹰是神的使者,是天葬中啄食肉身的神鸟。海子是有文化的,知道天葬是怎么一回事。神秘的如:“秋天”本来就给人以清远、萧然之感,“神”字更给诗带来高远、神圣的氛围。至于“鹰在言语”什么,诗人也顾不上细味和诉说了,正好留下空白,留下余味。这种余味是什么?正是最后两句”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的感概。
既然感觉以上各类解读的不适,笔者也就不揣冒昧的抛砖引玉,作出如下解读:
(一)文本分析。
1,该诗只有六行,按其三次出现的“秋天”字样,可分为三层意思,其中前两层(头三句)所提的“神”与“王”是并列关系,共同与第三层(后三句)构成递进关系。
2,全诗以“秋天”为主线,再三的反复出现,强化了“秋天”这个有所隐喻的背景。
(二)文意分析
1,文中不断进展的“秋天”这个背景,指的是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阵痛”,一言以蔽之,即“精神层面的建设跟不上物质层面的发展”,以至于“世风日下,物欲横流”。
2,第一层意思中的“神”,即指人类精神信仰层面的”神道“;第二层意思中的”王“,即指生活之中掺杂物欲权力欲等各种欲望的世俗层面的”王道“。二者与该诗的文字表现一样,构成并列关系。
3,精神信仰层面的”神道”在集合的时候,信仰之力量的具体代表”鹰“,却仍然在不断的”言语“,告诉人们现实生活之中精神信仰层面已经出现混乱,难以抵御“物欲横流”对世风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之下,俗世的“王道”却在“写诗”,歌颂“物质”的繁华,片面的掩盖“道德水准下降”的社会现实。
4,当精神信仰与物质追求出现进一步冲突的时候,就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出现:“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这两句概括的极其干练,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概,比如低学历与饥饿虽然在顺利的消失,但,精神与物质得以和谐发展的美景并没有如期而来等等。
(三)就整体而言
该诗虽短,以隐喻为主,却有自始至终的主线,还有明显的递进感,且语句含义饱满有力,旨意沉重,言有尽而意无尽,体现了海子忧国忧民的朴素情怀,大有杜甫之遗风。再结合他个人的身世与遭遇,无不让人扼腕叹息,有无尽的感概。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失误在所难免,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