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冲击诗歌的边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冲击诗歌的边界



独立学者    陈亚平





诗是先行在我们的始源方法前面的东西,它以无,照彻自己展开的隐匿之有,成为各种规范和意义的诸来源,并从它自身获得根据。

真正的诗体展向,就是服从诗物所源出自本性的那个地方,而不是众人于外在的设立与偏好,更不是学舌者追随名人示例的话语准则。

真正的诗是创异而孤寂的,因为创异使众人不可企及而孤寂。真正的诗并不是众智统一与前例事实的体制性喧哗。

真正的诗者具有为言说提供先行规则的天赋结构。

当显世的诸本质结构集中要展开的生成的自在与自为的状态,就是诗的纯形式创世。

在简略的诗体形式中潜在地包含着繁复的形式因子。形式的单一体包含着在它之上存在的一切泛设项。而一切泛设项也逐次地一个内含于另一个之中,繁复形式永远奠基于单一形式之中。

任何一个繁复形式的意向构造,都以一个单一形式的原构为其基础。

形式既是事实的界限,形式也是本质的界限,形式更是异质的界限,形式必是解构的界限,形式终是转化的界限。

当诗者追问形式话语这种生成论环节的先天基本结构时,我就可把世内诗在者的创世阐释,规定为阐释形式的泛设或无穷设状态,使其在每一个原形式中之中都有繁复形式中的超形式。虽然超形式的阐释先于任何一种形式者层次上思辩划出的界限,包括什么是源始创造、源始显现的东西。

但是在每一个原形式之中,超形式也消逝着,生成着自身的有限范围。

超形式的一种本质可能性即结构也有其生成论基础。传统公众共在形式与诗者单在超形式,也互相构造了另一个同在的形式演异的可能圈层。在某种语境或时境下,可能将作为必能,在传统公众共在形式与诗者单在超形式互相领受与接纳中,从原则上提供新的公度尺度而构成。

因为,任何形式的一种本质可能性即结构也有其生成论基础。又因为,先行显示、先行视见及先行完形,构成了超形式化筹运的有所预向和有所展向的形态叠加。意义就在此。只要超形式的领受与阐释结构能够构架成形,那么,超形式的问题不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存在的显明问题。







一、超形式的存在



我认为存在是无规定的直接的东西,存在和本质对比,是免除了规定性的,同样也免除了可以包含在它自身以内的任何规定性。这种无反思的存在就是仅仅直接地在它自己那里的存在。因为存在是无规定的,它也就是无质的此在。但是,这种无规定性,只是在与存在规定的或质的对立之中,才自在地属于存在。规定了的存在本身与一般的存在对立,但是这样一来,一般的存在的无规定性也就构成它的质,因此要指出:第一,最初的存在,是自在地被规定的,所以,第二,它过渡到实在,但是实在作为有限的存在,扬弃了自身,并过渡到与自身的无限关系,即过渡到第三,自为之存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入展开,却不是这里能完成的。这个过程本质上是“演变”或“超越”。把存在理解为一个过程,并将这个过程统一于“超越”,然后在“超越”中引出事物存在的新层面——跨界。

跨界的本质就是建构网状结构,一种前理念的、非对象性的经验构成方式——圆圈式、网络式的思维方式就是总体式思维方式,过程系列就是由暂存包含续存、原初包含最终所构成的总体。暂存性不在续存性之外,它就是续存性自身的构成环节。
一个真正的自洽体系,是一个首尾相连的圆圈式的总体。每一个环节保持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离开了别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以别的环节相互关系构成自身空间体系上的不重合、平行或分状态的关联。这个关联就有系统结构的逻辑起点,包括泛互作、泛相对、泛组元、泛相容、适存性、交汇性、协变性、整合性、组构性的总体网状。
诗歌是人类本质总体网状结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此在的完整网状结构语境去介入文学的极点。哲学与文学都是一种修辞策略的语词网状的自为。
当代文学与美学、哲学正在形成不同空间关系模式的开放性结局的生成集合时,它促进了与特定学科实践新历史阶段相对应的内在暂构,生成一种累积性向交互性方向产生有顺序演替的范式转向:朦胧诗走向“事物本身”的此在的生成运动——(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第三代诗走向“存在”的此在的生成运动——(海德格尔存在本体哲学)、第三代后走向“语言经验”的此在的生成运动——(语言本体分析哲学)、70后诗歌走向“生活形式”的此在的生成运动——(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所主导的本体论认识论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挑战了西方思想传统认识论和本体论模式,把哲学关注中心放到了人类语言结构)、认知论转向、文化转向、人类学转向 、主体间性转向、必然性随机性转向、客观性协同性转向、中心边缘转向、空间转向、生存哲学转向、生活实践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转向。一切转向只不过是观念自我历时空化的演替,它并没有改变进入历史性哲学的本质方向。
这个范式链,重叠着各种异质因素形成共同元体。每一个元内,各种概念都在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梯度异构、扩层重构、边界互构,在不同的横断文本域面和话语系统内,产业着共生的、自组织机制的驱动因素及动力模式。且其文本开放系统的结构稳态,从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向多维系统信息方向发展的动力越大,产生文本他化功能的能力也就越大。
当文本系统处于与异质文本因素存在信息交换时,文本系统会出现有序状态自组织临界的复杂演变。这种变化会导致系统基元间以及不同的组分和层次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自我复制自我放大的机制,它是“有序”建构的重要因素。而微小的局部变化可以不断放大关联度,引起系统全方位的无标度跨越特性,扩延至整个母系统,且所有子系统的信息都相互关联。只有不断变化的的动态、交互、跨界文本系统才会有自临界组织机制。
因而,只有在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稳态与动态,单元与多元,单一与复合,线性与非线性,核心与边缘,互联与独态,基元与组份,空间与次空间,局域与全域,在场与不在场,意义与阐释、界限化与去界限化、学际与跨学际、存在与关系、开放与自固、具象与抽象、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等诸多范畴的自组织机制中,才能将各异质文本的对立界域重新统一与融合。


二、张成德超形式-诗本体探讨

“超形式”概念框架并不是完全以我们经验的方式把握的,它是(直观)形态(图像)与时空上的双重先验-经验范畴,既有一种对前设形态与时间上的解构,又有一种新的超设形态与图像时空关系的建构。例如:
编钟后。广场

就是一块融化雪糕

大白之日,你烧什么纸

为那路神仙一溜烟

——打着雨伞天坛拜

不如光脊梁跪高原

引一对大雁,窑下踩蛋

在书内夹缝生存

不要耳朵,只要体型

锻炼一个鸡胸给日升

伊人的缪斯

就爱这钟点工

——《再三国》张成德

“超形式”的本质是经验结构与先验像构的差向与趋异。
纯粹形式、原型形式、格式塔形式和抽象形式反映出艺术在范式上的先验性,这种先验性就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结构或关系的特性,它如果转向“实质的先验性”,就可能构成一个隐含着某种本体的立场和前提,尽管是暂存的本体论范畴。
书内艰苦岁月

要美容。那么毁容呢

也是背部三叶草

把牢底坐穿

不如一本书翻烂

就此天下诗篇

“燕尾服”牵手“白纱人”

一个圣女一个奶爸英雄

“你好!天气不错”

——同志的信任可亮分

你的柔情他永远不懂

直到成为骷髅虫

……狮子爬桌

玩弄花格衫

永远铁球转

不懂地球心,约等于

托鞋踩在草垛前

——《再三国》张成德


因为实在世界是处在非本质的结构本源中的,逻辑不能推出本体的超验存在,认识上的超经验性。实在世界只从属于一种过程本质的方式。
1,先验构设的超形式。是以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差数量、异元视知觉、反逻辑、异构关系的特性,呈现一种先验构设的要素多元或亚元形式,它不需有实证的逻辑的本源,它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基于主观尺度,完成由先验构设到后验构设的间性量趋于无穷大转换。我们不能确定一种把暗花形式模态的结构动量,与未来的变动状态,而只能给出一种概率分布,推导在未来它处在这种形式状态的可能性。例如,先锋装置、行为、视像、视知觉艺术的先验维式。
2,随机化的超形式。它所把握的是世界的理想对象结构,无法用经验来判断一个基本存在对象将在何处出现,它甚至会有一定的概率在一个封闭边界外出现,其不确定关系解构了定域实在性的基础,存在着隐变量诠释再到多世界诠释。例如,先锋文学语言形式的能指-所指同一化、能指-所指不确定化、能指-所指分维化不确定的属性。
3,广延化的超形式。对象实体映包括以复杂方式被分层到各个定域的属性、状态,它与内涵实体所构成的逻辑空间相对立。空间视-知觉对象的物理场与认知主体的心理场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的整形。
故国的宫墙下裸着美女

雷哦,你就使劲劈

龙王爷陪嫁送暴雨

送啥给你?

一流山洪,四流艺术,五吨蘑菇

方可西天大丈夫

——《再三国》张成德



4,超形式场域的假设。具有形式因子之间的互构、渗透、衍射、吸收的波动与驻波性质,其形式的结构谱线是由不同大小元素场的相互跃迁产生的。差异与和结构在形式总体中连续分布,例如,异构同体的混维视像。因此,形式结构具有量子化的波-场二象性,而不是稳定存在的,这些都在形式视知觉的亚经验尺度显现出来。例如:张成德作品《再三国》(诗剧)形式总体的每一因子都是变动的一部分,而决定了形式能级的场。

以下我分析《再三国》(诗剧)形式结构与释义结构——

形式:以诗剧、史诗、诗演义、诗言小说、赋、网络流行语、诗词、歌词、歌谣、鼓词、偈颂、说唱词、箴言、篮调、老腔、唱词、说白、词调、戏词、评书、俚语、谚语、典故、方言、黑话、动漫话体、行业与科技用语为综合一体的超形式“复合诗歌”。

演绎:非单指一个类别,而是一个范畴,一切不同以往,象征着当下更替诠释精神内涵的改良都可归于此内。

功能:1,横生臆解。2,敷演而成。3,以史演世。4,由物及心。5,以杂强感。

方法:根之义理以达其机,隐也使之显,略也使之详,杂也使之纯。

源启:1,《浮士德》诗剧,2,中国元代咏剧诗,3,元曲《西厢记》4,屈原《九歌》5,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奥德赛》、《李尔王》。
6,郭沫若《凤凰涅槃》7,海子《太阳·七部书》8,陈先发的诗剧《回母弑》



理念:强调诗歌多样性,发展合诗的综合体集合作用,多个领域彼此之间的分野均不对立,这些开拓性的合技被视为新的前卫概念诗歌体。



变革:以赋、网络流行语、诗词、歌词、歌谣、鼓词、偈颂、说唱词、箴言、篮调、老腔、唱词、说白、词调、戏词、评书、俚语、谚语、典故、方言、黑话、动漫话体、行业与科技用语为综合一体的“复合诗歌”。

语体:多少书卷顺从了文字,此刻

低挡不住流水

黑、白、灰。一日之象

改变不了大象无形消隐

山谷吸收它的嘴唇

让一个字和词

随机成为丰收内的人影

名在汉字,亡在汉字

字的勾肩搭背到底毁了谁

一个人占领另一个肉身

不上手段行吗

除非,肚脐是眼睛

——《再三国》张成德





三、张成德超形式-诗义空间探讨


超形式诗写的交互性,是主体与他者(以客体为主体)之间先验自我的异-同质结构的一体化,或者是由两个不平行作用的亚系统的合一化。这个集合的交互一体,具有一个资源、运作的要素驱动转向创造力的创新驱动的过程。交互的多向度的可能,不能在主体与主体之间有过分的可塑性,而应保持去极化。因为,一旦交互界面的意义语境超过了具体使用空间的限域,就会导致“交变”情境。
交互性使主体与主体以及主体与他者界面,在域向上的自异、自统、自合、自融运动产生限域效应,从而在主体与主体以及主体与他者的单元因素水平,发生同时作用时,能提供一种连续的换域与共域结构,从而变成具有均衡特性的交-异结构体系。因此,在这交互体系之内,主体与主体可以生成网状的相互交织的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这种网状的实质,是消解线状自我主体的片面化、限域化,而促进此主体对彼主体之间的互为关涉、互为转化、互为本源、互为扩展、互为修正、互为重构、互为有机、互为依存、互为整体的关系。
研究如下:

视觉空间诗义——经验来自视觉,存在即被感知。
战无不胜的美女主义

战无不胜的塌塌米

穿地龙

谁是谁的土豆泥



……一座假山流飞泉,之下

三个裸体身

激流勇进的落水狗

我赏你们肉肉扣



帷幕开启:一片大工地

要让塔吊挖掘你

这样灵魂有公羊

——《再三国》张成德



二元论时空诗义——生命的本质是时间,自由、创造是纯绵延的意义。
骑着仙鹤去看云

骑着烟袋杆去海选

骑着猛男侦察秋天

霜叶红于二月天

——《再三国》张成德



表象时空诗义——空间是事物并存的秩序关系;空间表象是从事物的秩序关系得来的经验表象。例如:
小雨来得正马桶,铁皮四下蹄音显示要“荆州”,就点儿串通角线于门环,拿下一个屌丝肉身,无疑金钢山上秀笔。木偶戏、摔杯戏,暂且退了吧!就要这只肥耳大脸、沈眉大眼,充值卡内白金,制造“荆州”一场清明!

第二幕:一把羽毛扇子

(人物;诸葛亮、周瑜)



诸葛亮:……西风。十万只江水茶壶隐现

泡沫

……西风。刮响铁索的战船

环环相扣内筋骨痛



“东风”怀十月胎气

十万羽扇尽摇楚汉界河

不吊一丝火种

江东人、江西人个个似那挺拔“葱”



周瑜:——你们,不必颂读上天的经

——你们不必查阅天空多少颗图钉

大红灯笼开关皆在周督督手指尖

要照亮一群汉字尊容当需

你们弯腰、再弯腰

抬腿石阶以“一流轻功”

非瓢舀三江水

非“碧螺春”迎亲一支队伍朱门

——《再三国》张成德



绝对时空诗义——时空是一种绝对、永恒的不变的时空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客观存在。
——负一个美女出征:点锋唇

霸王之弦弹奏气短之身

如此可托鞋底,奔向

海底二万五千里



向晚画屏吹丢谷壳肉丢加膜

一个八卦阵

要刺刀抵舌根

——《再三国》张成德


相对时空诗义——空间时间的特性与它所包含的事物处在相互作用中。对空间与时间的分析可以转化为对世界上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分析。
周瑜:“老子出关”

“孙子赚钱”

无法改变线装书上牛心

无法改变“晋国”

水上漂流瓶

诸葛亮:——诗歌的仰泳、大酒的吐槽

哪个亲民、鹅身

江湖滋事胡须,喇叭花

弯腰果盘,以此天下无名

胜那胡闹文凭、虚名

伪公文



两只乌鸦落鞋底召见谁的脚

荡来荡去摩擦空气

手握蜡烛去那鞋尖

天下的大险:断指头

也要断指头

——《再三国》张成德




身体空间诗义——空间就是身体的感知,存在就是身体的空间处在。
不可低首

不可一条河洛龟背上。停留

且:呼哨吹动发梢

我且倒拖着刀头、扫帚

向这无眠之夜

——《再三国》张成德



在场空间诗义——回到空间本身。空间不是一个存在者(对象),空间只是存在。
自星海以来

汝以骑警占领中原

所用的草坪,表明“勃起来”

方是大地的熊,松柏的种

花内钟。海市内构造树影,目的

加肥一只酒盅

——《再三国》张成德




异托邦异质空间诗义——空间也有历史,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关系的总体,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消除的,不可公约的异质空间。

如此,汉字的江山

尽在岩石之上,重新活命

必为那渔读、耕、樵身份

散发后人

——《再三国》张成德


社会几何空间诗义——社会形式的空间关系(社会化的空间组织,空间隔离与非隔离群体,社会边界,空间固定,群体的空间流动。

(人物)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周瑜)

刘备:自认为云上安装了喇叭

从此,就有了语法



那田野内的卷心菜也有此类表达

面对人类大兵压境

只有抽身、植麻、抽丝麻

可以暖身



我一再声明汉字不能瘦体

只能增长腰围

那些大头小身无益于山河改造

泰山的平稳与描金



我一再照会尔等肉包子打中人的身子

有买卖就有杀戮

托起铅球不一定霸王

英雄鼠洞之下闪了鞋跟

绝非一张肉饼



我一再表白汉字施以“搬手”

“铁锤”、“油压”

无伤于它的毛发一根

——《再三国》张成德


意义的暂存空间诗义——可以在正在进行中的意义能动展开潜在领域的生成中,变换到另一个未知领域,而每一个意义变域的终止,又是另一个意义新变域的起始。

忘记吧

格式内的词

你欠下的黑暗,制造海啸

将是一种高傲的病毒

以此大雪淹没花木

你的毒将在人间泄出

无人能挡、无人能助

——《再三国》张成德





阐释的递进空间——作者与读者在作品阐释的空白领域,生成一种潜在阐释的共同领域,这种共同领域是在双方再生成的阐释表层递进到阐释深层递进互动过程中创造的。这种阐释的递进在融合中发生,又在融合的深度中不断改变。

要空气内插旗帜

是否幸福主义、万岁主义



纳岁的纯粹玻璃

不是挡风奥义话题

以点带面圆点

只为套牢一只细脖锦鸡

你呢,这类制造最好搬进“迪尼斯乐园”

权当“三民主义”

——《再三国》张成德








四、张成德超形式-诗结构探讨




(1)循环设立意义视域。诗写意图不仅是超越作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诗写意图是在诗写中逐步“循环设立”的。

(2)对所发现和呈现之物的泛设。从简到繁,再从形到无形——即解构中的结构和结构中的解构的无限生成过程。从而超形式诗体强调了一种有与无、无与有的无限逆转的全息创化过程。这样,诗歌写作可完全进入到另一种无须参照某种“结构化”的自足系统,它的价值在于:真正将写作纳入了动态的本然空间,从而驱使我们去无穷接近它的可能性。我认为那种无须参照某种“结构化”的自足系统的解构,就是在时间和空间的运作过程中派生的生成链,因为不断存在的“差异”与“推延”,使形式结构无法稳定;由于差异运作的结果,任何一个分构都在其中包含有组元和超元的功能。

超形式诗写描述了一种中国语境的文学形式,这种“无限生成”的文学手段立足于某个内在“发生”的参照点上,即写作成了各种新形式手段被发现、被呈现的一个过程,更能体现写作的自由,同时阐释了写作的辩证性:即“无”与“有”之间相互以矛盾过程而生成并相互转化提升发展。示例:

剧场是痛苦和欢乐冲突的山谷

无人干涸

有多少救生圈套牢了山的颈部

就有蜻蜓一再降下潜伏

落向臭香桂鱼背上的

无非添加一柄利斧

涨潮时,月切割半面镜子

除了鸟飞疾走身

最痛的是隔空再三疏影



……一个人地平线

两个人地平线有什么不同

除非她的内心留着拼音

山川的肺活量不在于它的口型

她的盗梦将一棵树烂到根



貂蝉:……人猿教育中的修女

持《圣经》列队山前

有关熊猫的教育

皆在格式条案上趴着肉身



-——领唱:不一定以人类嗓子

摹仿动物眼睛

——领唱:要高出八度声音

动物的聋与教育相关联

——插线板太漏电

它那些私毛缠裹了碳棒向前

——《再三国》张成德



(3)叙述场景分散、复制和增殖。让“主体失落”,把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限弄模糊。比如:让读者的地位从时间、空间外围移到叙述中心(自述)。让不明确的事件过程,把作者引进叙述(他述)。“叙事性”写作所强调的隐形的“他者话语”、伪事件场景和时序中的人物细节“复制”,是以牺牲诗性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意象形式的客体本质被抽空。那些“事件”的时空结构与细节,阻碍了主体意识的多含义分类。导致意象单元的零散化和意象结构的平面化。实用性语言(信息性)的加倍、排列等句子结构,消解了诗性语言“转喻”的不确定句子结构。丧失了诗歌语境对内部世界观照的智性的根基。事件情节的驳杂性与程序性组合,近乎对外部世界照相式样再现。从而,我确认:“叙事性”作为一种呈现方式,是一种缺乏诗性表现手段的假托方式。示例:



美女和熊猫一同出声

站中后排:幼儿园叔叔头戴红星

邀来一群黑猩猩

倘若,江湖是“一纸空文、指纹”

偌大家庭

这类聚会只适合牙签

一脉血缘

何须供心水银

退掉茶色就点儿毁掉包裹丝巾

——《再三国》张成德



(4)过程中的生成意义。我认为这就是解构的本质,也是超形式诗歌审美的本质,正如文学文本解释的任务不是去寻找终极意义,而在于过程中的生成意义,它包含着在场与非在场之间的非同一性或差异。其次,在场既与非在相异,又延搁到非在,同时非在又延滞在场,在场不断地遭到否定,中心亦不复存在,它的空缺需要非在的共存来填补,在场与非在场是互相暗示、激发,相互延异、相互替补、互为踪迹。而呈现在审美主体中的就只能是一种缺席的在场,正是这种缺席的在场之过程致使审美得以不断地延异。

我认为张成德的《再三国》“复合诗歌”,由于开放性潜质与跨域横、纵向的超大空间,使得“复合诗歌”放大了对立面的兼容在矛盾中的作用,成为一种理念上堪称的中国后当代“诗工程学”。但每一个原形式之中,超形式也消逝着,生成着自身的有限范围。“复合诗歌”的范围,只能在生成的方向上是自在的。就是说,张成德《再三国》“复合诗歌”对后实体形式的重塑,表现为:挖掘实体形式自身所固有但被遮蔽了的生成内涵,重新阐发实体作为形式载体的合法性。

所以在诗文本的接受范围与阐释范围中,我们要慎对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用不用“复合诗歌”超形式,而是我们所用的“复合诗歌”超形式自身的有限范围,是不是阅读接受范围内的革命。既然诗剧可以沿革到诗歌的历史中,那么,在张成德诗剧上的再增值的“复合诗歌”体的探索,就应该是对中国当代诗歌形式本体边界的扩界。

2016年元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6 19:59 | 只看该作者
来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6:52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朋友,久违!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7 08:44 | 只看该作者
雷哦,你就使劲劈

龙王爷陪嫁送暴雨

送啥给你?

一流山洪,四流艺术,五吨蘑菇

方可西天大丈夫

——《再三国》张成德——异质的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09:33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1-7 08:44
雷哦,你就使劲劈

龙王爷陪嫁送暴雨

问候朋友!握!看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3:07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1-7 08:44
雷哦,你就使劲劈

龙王爷陪嫁送暴雨

多拍砖啊,老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7 14:15 | 只看该作者
张成德 发表于 2016-1-7 13:07
多拍砖啊,老汤!

很大气的诗作,从此评可以看出这是大手笔,有引人欲知全貌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7 14:16 | 只看该作者
只是,目前中国缺乏静心阅读的真爱者,大都习惯于快餐式阅读,大都很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国诗歌界很混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7 14:2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5:29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1-7 14:15
很大气的诗作,从此评可以看出这是大手笔,有引人欲知全貌的效果。

“陈亚平”一直从事“后现代主义哲学”独立学者,早年也是“非非”重要干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5 01: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