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始》和深度意象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18 03:20 编辑

       开始
【美国】詹姆斯·赖特
    叶如钢翻译

月亮把一两根羽毛抛落田野。
暗的麦子聆听。
寂静吧。
此时。
那里, 月亮的孩子们,试飞
他们的翅膀。
林间,一个苗条女子升起
她玲珑面影。 此刻她步入空中,
此刻她整个消融进空中。
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旁。 不敢呼吸
或移动。
我聆听。
麦子朝后倾靠向自己的幽暗,
我倾靠向我的幽暗。

注: 一牛道长的翻译中使用了拙译中“试飞他们的翅膀”和“升起”。


这是一首很好的深度意象诗。 所谓”深度意象“, 以我自己的写作体会,就是诗人完全沉浸入意象氛围里所书写出的意象。 诗人与所书写的意象和意境已经没有任何距离。 (自己在读到这个概念很久之前, 就已写过深度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里已经有深度意象诗。例如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海子很多诗歌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深度意象。他在这方面比中国别的诗人都走得更远。赖特的这首诗, 在意象深度上, 一点不亚于海子。
而且比海子更细腻。 此外, 海子的深度意象诗里往往有一种绝望的情绪。 赖特的这首里则是雅致安宁深切的情怀。

最后附上自己一首深度意象诗供参考。

         月光之变奏
             叶如钢

暗的夜里, 月光到处生长出来
树林里, 月光填充枝叶之间空虚
月光沉思地走进水中
用安静的水剪出树的倒影
水中的树, 和岸上的树相似
岸上的树与树相隔着月光
水中的树与树被月光剪为重叠

月光在水中, 倒影在水中
月光在夜空, 暗色的水在夜空
月光以倒影测量水的深度
水以月光测量夜空的阔度
只有最轻灵的小锤子仍被允许敲打琴弦
只有水中的精灵也许能躲过月光的魔咒

在另一个时刻,另一种月光不是草
另一种月光不向水投射倒影
另一种夜空里浸透更为暗蓝的水
另一种树生长在似乎虚拟的雪地
夜空下只有月光, 树林,和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14 22: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极了
很妙的感觉
触动不易发觉的东西
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14 22:58 编辑
采凤 发表于 2016-1-14 22:52
这个好极了
很妙的感觉
触动不易发觉的东西


多谢采凤!
确实觉得关于创作理论的评论贴出的很少。贴出的也往往不具体。 我这里抛砖引玉。
今天正好翻译了这首诗。 要谢谢译友黎释介绍这首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14 23:00 | 只看该作者
月光之变奏
             叶如钢

暗的夜里, 月光到处生长出来
树林里, 月光填充枝叶之间空虚
月光沉思地走进水中
用安静的水剪出树的倒影
水中的树, 和岸上的树相似
岸上的树与树相隔着月光
水中的树与树被月光剪为重叠

月光在水中, 倒影在水中
月光在夜空, 暗色的水在夜空
月光以倒影测量水的深度
水以月光测量夜空的阔度
只有最轻灵的小锤子仍被允许敲打琴弦
只有水中的精灵也许能躲过月光的魔咒

在另一个时刻,另一种月光不是草
另一种月光不向水投射倒影
另一种夜空里浸透更为暗蓝的水
另一种树生长在似乎虚拟的雪地
夜空下只有月光, 树林,和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4 23:0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的暗物质
猜想
具有先机性质
具备潜质
预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5 06:3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首意识流诗作,从诗意构成结构来看,其意境的生成是成功的,可理解为是是一首有着深度意象的诗。翻译是难的。第二句“暗”、与整体语境不甚协调,还有几处,在语象上可深挖,翻译外国诗也是一种创作。李笠、黄灿然翻译的诗就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6-1-15 07:05 编辑
风之子 发表于 2016-1-15 06:31
这是一首意识流诗作,从诗意构成结构来看,其意境的生成是成功的,可理解为是是一首有着深度意象的诗。翻译 ...


这个翻译没有问题。你要对照原作仔细读读。 在翻译栏有。这个“暗”字很妙。全诗就是在一个暗的背景里。
诗的结尾尤其强调这个暗字。 这是诗人着意表达的。 我们应当去体会和学习别人充满创意的文字。

李笠翻译尚稍欠火候。 另一位不了解。

问候风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15 09: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9:38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6-1-14 23:01
诗歌的暗物质
猜想
具有先机性质

多谢采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9:3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诗友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22: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